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针灸重点

ms2年前 (2023-04-06)中医文摘86

20230406090811_tts.mp3

任脉

痛经不是因为寒,只要是寒用法最好

小肠是人的第二个心脏

14岁以下的小孩子,流鼻血为正常,不用治疗,是因为流鼻血为泄热,这样反而从来不会发烧

痛是来自于压力,而不是炎症造成的

难经中言:腑会中脘,全身有八会穴

印堂发痛针中脘痛立止

天突到喉头为十二重楼

男子膻中,可取两乳头中间

心病三针:巨阙、天突、关元用于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梅花以上脘为中心,上下左右各一寸加姜灸。

心脏病血脉堵塞可以用巨阙配合关元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是因为有痰饮去之则不痛了

痛经不是因为寒,而是因为有压力。

肌肤甲错,多因为少腹内有瘀血

督脉

内痔先血后便为无痛,外痔先便后血很痛;可选长强治疗

小便时应先满,再射出可以煅练下焦

眼瞳上方有三条鸡足样的血丝为易治的癫痫,如果上下方都有三条鸡足血为难治的癫痫,如果下方有三条鸡足血丝为不治的癫痫

第七椎和第九椎之间有一个经外奇穴为消渴穴

身柱穴可以让小孩子长得很快,老容易感冒的人常也有效

百会下针都不是直下针的,应该斜刺

百会可以用梅花针,可以加强百会治疗的效果

手太阴肺经

下针寸关寸时,要用指甲拨开动脉,扎完后会形成点头针

秋天摸到浮脉为正常脉

虚则补,实则泻,实则拒按,虚则喜按

扁桃体发炎选少商和大椎入血治疗,以少商为主,也可以直接放扁桃体的血,

后选少商、照海穴治疗

手阳明大肠经

儿科食指诊断,青筋在风关为轻症,在气关为重症,在命关则为绝症

大肠经为早上我卯时(5-7点)流注

揉肚子的时候一定要顺时针按,不然不受,可以帮助排便,应当重按

中医中吸气由肾管,呼气由肺管治疗时各有不同

少商、商阳、大椎放血几乎所有的烧都可以退掉

手不能前抬是大肠经有问题;手不能梳头是三焦经有问题;手不能往后摆是小

肠经有问题。

三间配合劳宫用于手的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痛症

酸为虚痛为实;实中带虚为痛多,酸少,治疗为先泻后补;虚中带实为酸多,

痛少治疗为先补后泻;纯虚为只酸只补不泻;纯实为只痛只泻不补;原穴不管

虚实都可以用,但阴经没有原穴,只有阳经才有。本经的原穴为合谷。

牙痛合谷在合谷正穴靠手臂骨分叉处,左面痛扎右面,右面痛扎左面,门牙痛两边都扎,牙龈肿痛,可以龈交放血

顺着气血下针为补,逆着气血下针为泻,这样取原穴即能补也能泻,孕妇扎合谷时可泻不可补

合谷为气脉之所在直通子宫,可用于诊断生产,如果脉动及指尖,则说明即将生产,如果没有则说明还只是阵痛

合谷可以除脸上皮肤的油光,美白也有效果

手的合谷和脚的太冲为四关,用于混身上下到处都痛,开四关

合谷有个口诀:面口合谷收-----如面部中风,面部痛等

补法一般取阳为5次,顺时针拧转,泻法一般取阴为6次,逆时针拧转,也叫迎随

法下针

上半皮肤身痒,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扎合谷和曲池,曲池有消炎的作用

手三里又叫扭伤穴,用于腰等处扭伤效果好,也可用于落枕的治疗

中风的八大要穴:百会、臂臑、曲池、合谷、风府(舌强不语)

中风时手拘挛打不开时可以从合谷直透后溪穴,顺时针拧转,手就打开了

中风时可以选用臂髃透极泉的方式治疗也可用于狐臭

透迎香至内迎香,治疗鼻子不通鼻窦炎等,同时下对侧合谷穴,针对很严重的鼻塞张口呼气效果立竿见影!

手少阴心经

心为君主之关不受病,受病的是心包

11点到1点不能睡觉是胆结石;1点到3点不能睡觉是肝有问题;3点到5点不能睡觉肺有问题;如果整个晚上不能睡觉,反复不好睡心有问题,没有任何症状就是不好睡也是心的问题

心与小肠相表里,如果心的力量能集中于小肠不散开,肚子平坦,如果力量不能集中就会大腹翩翩;所以心在管人的腰围。

撞墙发微声(发泗)可以煅练强心

少海为心经合穴,为井穴的母穴,常用作补穴,如虚症不能眠等

神门是治疗失眠,心悸,动悸用得很多,可以从神门少府方向下针,也可以从灵道透针到神门

少府为心脏病的急救大穴,可以配合关元、巨阙、涌泉、公孙等,本穴很痛,平时不用,只用于急救

少府,是手解穴,与小肠相表里,可以治疗阴痛、阴痒等症

手少阳三焦经

手六筋指针术,做完以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放 掉,在间使穴揉一揉,气就散了。

小孩子一生下来有黄疸,孩子手很嫩,轻轻的推,在皮肤上面推都有效,因为气在皮肤表面,

你不要把他推到骨头断掉,因为小孩子骨头软,不要下手太重,推到淤青都是太重了。你手上轻轻的沿着皮,不要去按它,要沿着皮往上推,因为气在皮肤表面上,非常敏感。

小孩子吐奶 ,你就在脾胃这一条筋上面,轻轻推肺大肠 咳嗽气喘,气不顺

通生死桥:外关是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病人在壮热、大热、高烧的时候,你在外关下针,左捻右捻,不需要补泻,引到气病人说酸痛以后,你把针慢慢推到内关。从外关引到气以后,因为它是行阳的,就好像这个热水停在那边,针直接下去就好比现在打个洞,阳就往下走。所以,针一通到内关,这热当场就去了。

开天河水:1,外关穴,按2-3次,然后向手指方向推;2轻症发烧,按无名指落处劳宫穴;3,重症发烧,男孩,食中无名三指,从根往尖推数次,女孩向反,(也可用于寒症,手法相反);关天河水:间使穴,按2-3次,然后向手指方向推;如果开完天河水还是不行,可以考虑手腕处的六处筋经,推向身体为男孩子往上为去寒,往下为去热;寒一定是往上抽,这个绷得很紧。男孩子往上,如果是热症的时候,就全身好像软掉一样,你就往手掌的方向去推,这是去热。寒往身体走,这是男孩子, 女孩子反过来。

双龙抢珠:按拉小孩耳轮1,受惊后按压耳轮就不闹了;2,眼珠往上斜时,按压耳轮往下拉;3,眼珠往下斜时,按压耳轮往上拉背痛 。痛在中间是督脉, 就扎后溪。如果痛在两条经上面是膀胱经,虚证我们扎委中,实证我们扎束骨。

痛是横的背痛,督脉第十四椎是命门,一圈痛是带脉痛。带脉归临泣管

肩膀痛曲池,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肩膀痛。但除了大肠经外,还有可能是三焦经或小肠经,所以应该辨别清楚,而且还应该考虑虚实否则无效手不能梳头、吃东西放不到嘴里是三焦经的问题;不能上抬侧面不举为大肠经;不能往后抬为小肠经

牙关这里痛,不能咬合食物。你下针的时候下下关、颊车。先下对侧的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下完针起来就好。

只要是沿着耳朵一圈,你马上就要想到是三焦经。痛好几个月,就下中渚, 这是夏至到冬至嘛。如果是痛的二、三天,就下天井。贴耳一圈是肾经;再外是三焦经,其余都是胆经;

中风在急救的时候,耳朵翻开来看,有很多青的鸡爪,这因血脉都在耳朵后面,你拿三棱针,在血脉头放穴,这也放,针刺过去,手推一推,把血放出来,有的是在耳朵后面,可以找到。放完血, 人就会醒过来,

这也是一个急救的大穴。癫痫也在这放,小孩子脑膜炎 、角弓反张、高烧不退,人整个这样弯折过去,也在这个地方治疗。

耳朵后面的问题,你只要耳朵翻过来,看一下,看到有青筋冒出来,或是有血脉在,你就在上面点刺放血。

因为你一把血放掉,压力一去掉,人就醒过来了。筋挛的现象也就退掉了, 尤其是脑膜炎。

在眼科,我们最常在这些地方放血,比如说角膜炎 ,眼红肿 。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还有耳尖放血。

常常放血对眼睛视力非常好,尤其是眼睛红肿。湿热的时候,你一放血,它就很轻松,清凉的感觉就下来了。这很正常嘛, 因为里面有血堵着,有很多湿热,湿热的时候有很多病毒,你放了很多瘀血,新的血就补过来并带来很多白血球,抗体一来,病就去了。把炎去掉,这很有道理,这是中医采放血的方式。脸上的穴道我们一般都是禁灸,我们用下针、放血。近取穴像眼睛往上吊,不认识人, 眼睫毛倒长,都可以用放血的方式。

眉棱骨痛:有人痛在眉棱骨上,在眉毛下方的骨头上。我在这一条骨头上痛,就扎阴陵泉下一寸;在两眉中间,最常见的就是胃痛,我们下针下中脘,一针下去,印堂痛就去了;头痛在这两边是膀胱经的实症下束骨,虚症下委中。如果在正中间头痛是督脉下后溪。近取穴下百会。整个头痛,头是六阳之会,管他的,就下百会。知道我的意思吧!还痛的话就下涌泉,下到他不敢再痛。

上焦如雾,雾是很轻的,非常干净, 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当中焦气快没有了的时候,病人呈现的是,就是打嗝。打嗝古人称

三焦经与心包经一样有冬夏之分

治疗糖尿病 ,分上消中消下消。我们从阳池穴可以透到大陵穴

他左脚胃经的解溪穴痛。你可以扎右手阳池穴。用对称治疗。同样的,病人伤到阳池,你就下对侧的解溪,采用对称治疗。

单指法,靠近身体的叫风关,第二个关叫气关。第三个到手指头是命关。这三关,如果是初症,刚开始出现有问题时是在风关,没有治好才会到气关,再没治好会到命关。到了命关会有生命危险。

上面痛是阳维脉,胸肋痛是阳维脉,就针外关。

外关穴同时是三焦经的络穴。诸位知道原穴跟络穴,都是不分虚实寒热,都可以治疗。

支沟、照海这两个穴道并在一起,可治便秘 并且不分寒热都可以治疗

在肩膀附近是近取穴,治肩膀不能抬举,或是手臂痛啊,通通可以用近取穴肩髎。

像和髎、耳门、听宫、听会都是所谓的近取穴。遇到耳朵流脓、耳朵发炎 、耳鸣 ,耳聋 ,到底要扎哪一个。临床上我们在做的时候,我是今天扎耳门,明天扎听宫,后天扎听会。要轮刺,不要老是扎一个穴道,我是采轮刺的方法,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在耳朵旁边,三焦经有很多穴道,到底那个穴道是最好的穴道,我是用指头去按它,指头按它的时候,那点特别痛,就是阿是穴,就在那个痛点下针。因为很多穴道都很靠近,它的功能又很雷同。你怎么去分呢?你就出手去压, 所以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经络的走向。头痛也是这样做。

手厥阴心包经

治疗手麻专用穴是间使,可在对侧下间使,也可以同侧下间使穴,对侧再下大陵穴

内关穴本身可以止吐,也可以催吐。

内关一般是配合公孙。公孙主冲脉,跟着肾经上来直接冲到胃,公孙内关胃心胸。我们所有胃方面、心口方面、气胸方面如长年气喘 ,公孙、内关都可以用。内关穴管奇经八脉的阴维脉,所以当你下公孙时,管冲脉。

几乎任何的胃病、心脏病、气喘,通通可以用。当有个人喘得很厉害,是急症怎么治?病人一来,公孙、内关先下去,喘就去大半了,再下肺经的中府、云门、肺俞。;同样的,当一个人心脏痛,痛得很厉害,来的时候,公孙、内关下去就减轻了;那心脏痛、心口痛,我治疗动脉血管堵塞、心肌梗塞的时候,公孙内关下针以后,再下关元、巨阙、天突;胃痛得很厉害,针下去胃痛就去了。再扎足三里、中脘。

大陵穴临床可用对侧治疗法,治后脚跟痛,如左脚后跟痛,在右大陵穴处用硬物找压痛点,后刺下痛立止

今年的夏至到今年的冬至,心包经属火。今年的冬至到来年的夏至,心包经属水。所以在本穴时会因为时间的不一样而有所变动当审之

有个女孩子来了,有乳房硬块,一看在乳中穴旁开一寸天池。在心包经上,是初症,会有剧痛。也有时候她己痛了三、四个月, 可是她拒按。拒按就是中医讲的实症,实症的话不喜欢按,虚症的时候喜按,虚不单单是指人体虚,虚就是没有,它就喜欢你按,这是虚症。虚症出现时候下母穴。有可能好几个月都是实症。当有痛及红肿通通下子穴。[比如是冬天里来的,病情为实症,实症当泻子,冬天心经属于水,其子穴为井穴(中冲),泻井当泻荣,所以选穴就选荣穴(劳宫);那如果是虚症,虚则补其母,因冬天心经为水,其母金穴所以选间使穴][比如是夏天里来的,病情为实症,实症当泻子,冬天心经属于火,其子穴为俞穴所以就选大陵作泻法;那如果是虚症,虚则补其母,因冬天心经为火,其母为木穴为井穴(中冲),补井当补合,所以应该选曲泽穴

不管是中风、中脏,我们都知道心脏有问题,舌强不能语,发一点点汗,效果就出来了。还没有出汗,就还没回复,就要再治,这是基本常识。

手太阳小肠经

整个后背痛,可以下主督脉的后溪

病人不出汗,终于出汗了说明病愈在即

养老穴为眼科要穴,眼睛不好,视物不明,白内障,近神等,很浅,半寸就到;养老透间使专门治疗手不能拧手巾,透完不留针

腕高骨上方三寸起,尺骨内侧有三个奇穴,分别是高骨上三寸为肠关,上六寸为肝关,上九寸为心关,虚实都可以用,直刺平补平泻即可骨外侧是小肠经的支正穴肩膀前面痛为大肠经,后面痛为小肠经,中间为三焦经痛,小肠经引起的肩膀痛,下针小海小可以后背下针,应该从内往外下针

耳耷耳鸣都可用听宫,包括化脓等

足少阴肾经

举例,现在有个女孩子,八岁,扁桃腺发炎 ,里面肿得好大,像荔枝一样,把三寸针后面折起来,把两边刺破,用单刺的,刺破以后,列缺下针,下完再下照海,马上就不痛了, 治疗速度就有那么快。夏枯草五钱,加个生鸡蛋,带壳的,两碗水煮成一碗水,蛋吃了,汤也喝了,做一次,扁桃腺终生不再发。

巨阙是上纪,关元是下纪。上半身的气,由巨阙穴管它的纪律,就是管周边的循环。肚脐以下的纪律是由关元在管;但是,肚脐以上的炎症下曲池。肚脐以下就下筑宾。若有一个病人全身皮肤痒,就下合谷啊!因为合谷是气脉,再下曲池,这两个穴道一下去,上半身就不痒了。下半身是筑宾,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血海有清血的作用。所以,如果我们正面下针的时候,在合谷、曲池、筑宾、血海、三阴交,这五个穴道下针, 针下去痒就同时去掉了。如果起了很多皮肤癣 、干癣,在委中放血,这是针灸上治疗皮肤病很好用的穴道。

灸复溜是非常好的,因为肾是水经,那艾绒是找水的,所以一灸下去的时候,脚就会热起来。要记得正常人,水一定要气化,身上绝对不能有累积多余的水。这个累积多余的水会让癌症变严重,并让癌细胞长的更快,我们每个人都有癌细胞, 只要你把水排得很好,它永远不会作怪,你不要去动它,它根本无害,为什么要去动它呢?

肾经在腹部是任脉外开一寸,上胸后是外开两寸,外开四寸是足阳明胃经的走线;如果是肾经经过的乳房硬块可以用的方式治疗很好,也可以下针,如果是实症,比如很痛等 可以泻肾经的实用涌泉(因为是井穴很以很痛)一般下然谷(泻井当泻荣);如果不痛是虚性的可以用补法取复溜穴

气喘时如果是吸入困难就要在肾经上下针,可以用近取穴如肾经的神封、灵墟、彧中、俞府等,穴位在任脉外开两寸的肋间,下针时应该于1.5寸处下针斜外45度下针,切记不可直刺,容易危险

肾属水,主骨,开窃于耳,其华在发;肾主记忆,所以五十岁以后肾气就开始往下走,就容易忘事;肾司二便

肾脏要好,就要节欲,这个欲不单单是指房事,还有情志、欲望。欲望很强, 野心很大,都会影响到肾脏

灸关元、中极,三阴交, 让它比较容易着床、怀孕。

气喘有两种,一种是吸,一种是呼。吸入困难就是肾脏在管,呼出困难就是肺脏在管,这两个不太一样。如果是吸入困难同时会耳鸣,黄昏很累

当病人下半身水肿,病人又口渴,肾脏积了那么多水,你还口渴,是因为肾有问题了,没有唾液。所以,我们用截法,把火加强,肾脏病就不会恶化。因为肾虚了,这时候我们硬把水推上去,这样就正常了。在强火的时候,火就是小肠跟心,一热起来时,肾脏的热气就跟着回复。整个水气都蒸发起来, 这热气一蒸发起来,水气往上升,病就去掉了。口也不渴了。

正常人肾经的位置,你看这是眼睛,眼袋下方就是肾的位置。望诊时我会慢慢跟你们介绍。你一看过去,怎么搞的,病人眼袋位置暗暗黑黑的,就表示肾脏已经受伤了。

若你灯光照上去,他的瞳孔都不动,就是肾阳不够了,肾脏已经虚掉了。如果一照已经没有瞳孔或瞳孔已经放大了,这个人就死掉了,肾气没有了,肾气没有了,心脏就没有了。所以西方医学也是对了,指出瞳孔放大就死了。

那瞳孔越小的人越聪明,反之,就是比较笨啊

脑部受到撞击,脑震荡以后,然谷穴会崩起来一块青筋。病人会头晕、恶心,你拿放血针一刺然谷,血喷出来后。病人就醒过来了。所以凡从高处坠下来,头撞到受伤都可以用,然谷放血是很有名的急救大穴。尤其是针对脑震荡。然谷穴放完血后,头昏就没有了,但恶心还有的话,再扎冲脉公孙,恶心就去掉了。

然谷是脚不能采地的近取穴

如果病人昏过去了,但太溪脉还有,就可以救回来。

大拇指一压太溪脉上面,在上面这一寸、二寸的地方去压。当你找到压痛点,就表示有肾结石。

预防肾结石方面,你们要注意饮水的问题,还有钙片不要吃。

水泉治疗脚后跟痛 。所以左脚后跟痛扎右脚,右脚后跟痛扎左脚的水泉[50 岁以上的人出现很多

晚上发癫痫就灸照海,白天发申脉;白天晚上都发就一起灸。

列缺主任脉,照海络阴蹻脉。所以这两个穴道碰在一起的时候,可以治疗一切的喉病。

逆经 ,每月固定流鼻血,就用照海穴。

肾家的虚症,可以在复溜上治疗。下针的时候当用补法,在复溜下5分处往上扎水肿、小便不出、肚子肿胀腹鼓,都可以用复溜

对称治疗法,除了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以外。若有痛在委中。一种是扎对侧,但偏偏这人没有左脚。委中刚好是在弯曲的地方,所以找委中对侧的尺泽或曲泽都可以下针。如果是内侧痛,你就可以扎少海。外侧痛就下曲池。

又比如说,手肘撞到,是不是可扎对侧的解溪,对侧治疗就是样子。太渊这地方痛。偏偏这个人没有左手,那怎么办?就扎太溪嘛!这就是对称治疗。

肾经入腹后是与冲脉相交叠的,冲脉归公孙管(所以公孙内关胃心胸)

近取穴的关念很重要,一定要明白经络的走向及分布,再决定近取穴用什么?远取穴用什么?

足太阳膀胱经

四穴放血,增强眼睛的视力,攒竹、鱼尾、童子廖(太阳)、耳尖,其原理是,放掉脏血新血补入所以可以治疗

天柱(督脉旁开1.5寸,头骨结合处)外开1.5寸有一个经外奇穴,安眠穴,专用于失眠多梦等大杼(督脉陶道外开1.5寸),为骨之会,所有骨病都可以下此穴,可以配合郄穴,温留(手阳明大肠经)、孔最(手太阴肺经)因为所有的郄穴都可以消炎

消炎止痛,麻醉郄穴最好,手抬不起来可以扎曲池用于久痛

骨头的起点在环跳,四肢的末端是终点;每两年就会循环一次;骨病之初都是左膝盖先痛。

会穴治疗时无所谓补泻得气就好

粉碎性骨折后,选大杼和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梁丘(与血海平行的膝外侧),可以恢复生长

平时可以身柱和大杼使身体的骨骼强硬补钙首选风门用于劲部的强硬不舒服、脓疽(中医认为是因为风引起的)等

(1)凸起白头红块的疽,挑破白头吸收脓后可以用;从痛到不痛为止

(2)凸起白色无头,的也可以;也可以用烧针,表症无痛,到痛为止;

(3)凹陷的疽,用就可以了,痛的到不痛,不痛的到痛为止

俞募治疗法多用于内科治疗;子母穴治疗多用于经络痛四肢关节痛

由于忧郁引起的肺损伤如气喘、咳血等,可以用俞募治疗法下中府和肺俞治疗

治疗心脏病时,采用俞募治疗时可下针心俞,和巨阙,同时可以下肝俞(木为火之母)和肺俞(金强可反制火)

小孩子七八岁都不能说话是心气不足,可以针或心俞,心藏神,健忘的人也可以下心俞

红斑性狼疮(sle)女性特别多见而男性较少,面上会出现蝴蝶斑是因为心脏受到损伤后的表现;心脏有问题的时候两个颧骨会红红的,下心俞、肝俞、肺俞膈俞(第七椎【位于肩胛骨下缘】外开1.5寸)是八会穴之一,所有与血书的人病都可以用,如瘀血、贫血、出血都广泛使用渴不欲饮是为瘀血的表现

第八椎外开1.5寸有个经外奇穴为消渴穴,用针或都可以下针时应该先扎健侧再扎患侧

肝俞不止可以治疗内科病,生殖系统的问题都可以治疗,如男性睾丸痛等

胆俞是治疗结核的要穴,常采用四花灸。

脾俞常用于四肢肌肉方面的问题,包括风湿,脾主少腹,腹中有水可以下脾俞,因为土可以克水,针或都可

胃痛可以用俞募治疗法:下胃俞、中脘(腹会中脘,同时了是是胃的募穴)、足三里(为合穴是胃经的本穴)、梁丘(胃经的郄穴)

三焦俞管水利,肚子涨,下利,大便带血,吃东西不消化都可以用,可以配合石门(三焦的募穴)

肾其华在发,肾气足头发很好,听力不好的,骨头有问题的,胸无大志的都可以找肾脏穴位治疗,下消也是肾上治疗

14椎以下的穴位,就应该直刺

膏肓,常见膏肓痛,第四椎下方外开3寸,一般采用放血疗法,放过后用拔罐;平时可以法,完后口燥渴的话,可以足三里下面的穴位,的时个往往会在肚子里面听到咕噜咕噜的水声;不知道怎么治疗的时候可以选膏肓

痞根,第十三椎与十四椎之间外开3.5寸,为经外奇穴,用于诊断肿瘤,或治疗肿瘤,下针也可能秩边,第二十椎下方外开3,用于痔疮的治疗

承扶,臀部下正中,坐骨神经痛,背痛,痔疮,深刺3寸才有用

肚脐之上长很多的肉瘤(有说是爱滋或卡波肉瘤或吸毒引起的),选委中放血,用酒精后拍打青筋突起后放血。委中解毒大穴。又叫血郄,还可用于麻风的治疗

腰背委中求,只要是腰背的痛都可以找委中,也可用于牛皮癣等皮肤病的治疗,只针或放血不可灸。

类比法治疗是针很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比如人字纹法,在治疗痔疮时可以下承山(有人字纹)、孔最(有人字纹)

治疗痔疮:承山、孔最、长强,另外可以痔疮放血中风的时个也可下承山,委中特别用于下驱无力的中风承山下针一定要透到骨头才有用

消积:处于脚后跟的大筋之上,很特殊,用于诊断体内有没有积,如有压痛说明体内有肿块或肿瘤等

仆参:脚后跟靠外处,用于治疗因为肾气不足引起的脚跟痛为近取穴,同时服用金匮肾气丸治疗

申脉通阳跷,照海通阴跷;治疗癫痫时白天发作申脉(阳跷),晚上发作照海(阴跷)

越靠脚部的穴位,力量越强

束骨:脚第二趾骨的后方,为俞穴,子穴,专门治疗膀胱经的实症疼痛,如背部疼痛,的可下对面的束骨穴,也可治疗背部的生疮

至阴:小脚指甲旁,是膀胱经的井穴,因为比较痛,补经补合穴;多用于胎位不正

足太阴脾经

中风有预兆:前三指发麻;

三毛(大脚指上的毛),治疗失眠效果很好

脾虚容易长虫,多运动可以强脾,大都穴也可以实脾

早上9点至11点为脾经当令,如果精神不好说明脾虚,下针时选太白公孙(足内突骨下方)内关胃心胸(治疗胸痛胸闷,胃痛,腹胀等效果立竿见影),虚实可用

胃病也可以下足三里,但吐血的时候最好下公孙,因为足三里为胃的本穴,下针胃会动得更快容易吐血更多

妊娠吐除用半夏人参生姜汤之外,可以下公孙或足三里用以止吐

膝盖内侧痛,时间为5-7天时下商丘,如果痛几个月时下大都(因为久痛为虚所以下大都补虚)

痛为实,酸为虚,麻是程度最重的阶段

左脚的公孙痛可以扎右手的鱼际穴,反之亦然,这是对称治疗法,比如手肘高处受伤,可以扎膝盖上的鹤顶穴,如果鹤顶受伤也可以扎另一边的手肘高处妇人妇科不好,三阴交会有明显的按痛,如果按压不痛了说明治疗好转了;实有两种一种为积块,一种为瘀血,腹部左边主血右边主气,所以腹部左边有压痛说明有积血,右边有压痛的话多半有肿癌肿块合谷主气,三阴交主血,孕妇在妊娠的过程中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气旺血虚,一是血旺气虚,后者更利于胎儿的生长,如果出现生气等而导致气旺血虚不利于胎儿发育时,可以泻合谷,补三阴交;但一般情况最好不针,以免搞错适得其反;可以三阴交

脚冷的时候,说明腹部有寒,这种情况容易出现血瘀

脾主少腹,所以腹部冷的话,脚就是冷的,因为脚上有三阴交,所以月经很淡说明小肠的火不够,如果月经很黑很深说明小肠火力太旺,烤焦了

少腹痛,遗精,妇科,脚水肿等都可以用三阴交

右侧卧是最好的睡眠,左边主血,右边主气,右侧卧时更利于血归肝,睡眠会更好;但更年期时应该反过来,这样不会出现潮热的现象

三皇穴;天皇为阴陵泉,地皇为地机,人皇为三阴交;专门用于水肿,下肢水肿时,下针可见出水;也可用于肌无力的治疗,因为脾主肌肉四肢

阴陵泉(与足三里平行相对)用于风湿,水肿,膝盖痛,小便失禁(如中风)

月经不来,滴漏不止,都可以选血海穴(膝盖上方肌肉最高点),配合三阴交,中极穴,所有的痛经都不是问题,痛时下针,立杆见影,下针不可深1寸就到了

血海下方1寸处有个经外奇穴,百虫窝,如果小孩有虫时,按压会痛,还可以观其牙龈相交处有没有白点

冲门与云门可用对称治疗,本穴可用于产后胎衣不下的治疗

乳房硬块,比针好,可以多按摩

大包是武术家打击要穴,一打就全身无力

绷紧为实,无力为虚,大包虚实都可治

足阳明胃经

人迎一般不下针,可以摸脉,人迎有胃气就有,人就不会死

葱白针对初乳不下,不通可以擦拭而下

膺窗与乳根搭配可以丰胸与乳根搭配可以丰胸

要想长身高可以针或身柱、太乙、滑肉门

一按天枢大叫,大肠内有燥矢,内有热实用针法,内有寒实用

腹中四针;小便淡白的时候,灸天枢,其它用下针。小便是深黄色,实热,下四针,胃、肠一起治。这是近取穴嘛,没有什么虚实补泻,针下去左转右转就好了, 病人感到酸麻胀就好了。

归来穴(位于中极旁开2寸)用于睾丸回缩的治疗,或睾丸拧转

膝眼外有一块直角状的骨头,有一个奇穴解穴,如下针寸关尺时扎到了血管肿大后可以扎此穴解之

膝盖四针,扎膝盖上方叫鹤顶,双膝眼(直进针不拧转),阴陵泉(用长针透到阳陵泉),阳陵泉,五穴用四针,治疗所有膝盖的问题如膝盖肿胀、风湿、痛风等

足三里为大穴所有的胃病都可以治,如恶心、呕吐等,也用于时过多过长引起的燥渴,将火气往下导,虚实都可以治

因为阳经往下走,扎足三里时,针感到了以后,顺时针转为补,逆时针转为泻,是快转慢回的手法如果血压很高的人,可以在足三里下五分处,逆经刺入足三里,降血压效果好

足三里可以健康长寿,因为中医讲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足三里下5寸的条口穴,常用于治疗糖尿病

用长针,从条口透承山,治疗手臂不能上抬

上巨虚用于治疗各种乳房炎、结块、肿瘤等

下巨虚用于治疗各种下腹部的肿块、肿瘤、肌瘤等

丰隆穴导痰法:先垂直进针至气至,提出到皮下,45度上进针,拧转气至;再提出到皮下,45度下进针,拧转气至。

只要是时间发病的都可以扎本经的陷谷穴

上牙痛取手阳明大肠经(取合谷);下牙痛取足阳明胃经(取内庭)

 &&& [与下四关的区别是下取足厥阴肝经的太冲] 牙痛也可以配合近取穴,如荚车穴

所有的井穴都可以治疗尸阙(昏迷),如十宣放血用于急救

足厥阴肝经

左睾丸掉下来,你就扎右边的大敦。扎对侧。大敦是井穴很小。大敦还有很多用途,因为它环阴器,所以妇人月经来的量太多,止不住时,可用以止血。还有女人的子宫下垂,子宫掉下来,脱血出来。还有男人疝气。阴部的问题,像得了性病,有阴头痛、阴茎痛、小便痛等等

肝经的实症在行间下针,比如晚上一点到三点不能睡觉,第二个,胸肋痛、胸胁痛, 第三个,人会发黄。

合谷主气,太冲主血。开四关治疗全身性的疼痛。

脚上有三个血脉,第一个是太冲脉。第二个是冲阳脉(门金的后面解溪的前面),在足阳明胃经,第三个是太溪脉,太溪脉在脚后,内踝裸后方。太溪脉是管肾脏。冲阳是管胃气,冲阳脉是管血,管肝脏。有脉则生,无脉则死。

三黄穴治疗肝癌的奇穴,可以配合手臂上的肝门(关);腹水多的可以配合下三皇(或腹部的水分水道);

胃口没了,灸腑会中脘,关元穴,也可以膏肓穴等

肝病可以采用俞募治疗,用期门,后背后的肝俞,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所以还可以下章门穴大都穴

一般来说肝病,产生腹水的时候,是五十比五十的几率,我有救回来过,也有救不回来的。没有腹水的,几乎都好了。

半夜一点到三点的时候。血回流到肝脏里面,所以人就能够睡眠。整个晚上不能睡觉是心脏,三点到五点不能睡是肺,一点到三点不能睡是肝

小便带血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膀胱结石,可能是肾结石,也可能是肾脏肿瘤。有肾脏癌时,小便会带血,还有在治疗肝癌的时候、小便也会带血。因为肝经络阴器。所以有一段时间小便出来会带血。

太冲痛你就下合谷。两个太冲痛,就两个合谷都下。右边太冲痛你扎左边的合谷。对称治疗的时候,无所谓补泻,虚实寒热都不需要考虑。

蠡沟穴是肝经的络穴。络穴不管虚症,实症通通可以下针。一般来说,肝经的实症,如有人吃了威而刚。结果阴茎软不下来,这是肝经的实症,这是阳挺,阳挺不下。你可以用络穴,或用子穴(行间),让它下来。你也可以放冰水,要想尽办法让它下来,否则不得了。肝经的虚症出现的时候是皮肤痒。

妇科的病,男人的小便困难, 通通可以。阴部的痒,妇人阴部痒起来不得了,阴痒 痒起来很厉害,都可以用曲泉穴

足少阳胆经

骑马掉下来或被马踢到,造成血胸,胸腔里面有瘀血 ,可活血化瘀。针下去以后,病人大便是黑便。所以,治疗胸腔里面有受到重击、撞伤,跌打损伤的时候,肩井是非常有名的大穴。多与对侧的足三里配合使用,但决对不可以深针,深针很危险,会晕倒,一般下0.5寸就好了

很多人后脑、后项这边酸,我们最常用的穴道是后溪,后溪主督脉嘛!申脉是在膀胱经上面,同时也主阳蹻。所以后溪跟申脉两个穴道同时用的时候,所有肩项病的症通通可以治疗。针了后溪、申脉以后,痛就去了一大半。若还有一点,这时候我们就下肩井。下了肩井以后,再下足三里、几乎没有什么肩膀痛去不掉的。

脑震荡,脑部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们在然谷放血对不对?胸腔受到铁打损伤、踢伤、家暴打伤,就用肩井穴。你们一定要会下,有时救人是一瞬间。因为胸腔有瘀血的时候,会喘不过气来。就在肩井下针,再下足三里,气就回来了。但绝对不要深针,因为扎太深会扎到肺,会把肺刺穿。本来呼吸短促已经有内出血了,你不要再雪上加霜。孕妇不可以下肩井穴,下肩井会落胎,因为肩井穴气非常的强,对胎儿不好。

背两边上下痛,你就知道在膀胱经上(针委中)。如果是中间,就知道是督脉痛(针后溪)。如果他说在腰上,环腰一圈,就是带脉痛(针足临泣)。胆经的本穴临泣加足三里同时一起用的时候,专治华陀夹脊。

治疗眼生翳的时候,是看它从那长过来的,再看从那个经络去治它。有很多的经络,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上面都有很多的穴道可以治疗内翳 。那到底是什么经络,就看它从哪过来的。比如从眼内角(睛明)往中间长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如果从下面往上长的就是足阳明胃经,如果从外眼角往内或从上往下长都是胆经的问题

风市治疗中风、瘫痪的大穴。病人坐下去站不起来,膝盖没有力,我们就将风市、阴市合并使用。下风市时常与下两寸的中渎穴(足七里)加强使用

阳陵泉正下差不多一寸的距离,有个奇穴,这个穴道有个特殊的名称,叫胆石点。疗胆结石,你就不要用三寸针透过去,因为另一边没有穴道。阳陵泉才要透,你一寸半下进去就好。当然你可以配合胆募日月、背后的胆俞。

狗的牙齿是圆形的,咬到不容易收口,毒还会进去。那为什么要用外丘(足裸上七寸),因为这个狗咬到大部分在外丘这边,一口咬到腿上面,对不对。我们怎么治疗?比如说你看到病人来,疯狗的齿痕在这边,就在齿痕上放艾绒,用隔姜灸,先把生姜切片打洞,放到咬伤的地方,千万不要用错了。隔着生姜来灸它。艾本身是纯阳的,是解毒的。所以,蛇咬伤跟狗咬伤都一样的处理方式。黑蜘蛛咬伤,也都是一样的处理。不管什么毒,它就能分解它的毒。灸完被咬伤的地方,同时要灸外丘,非常好用。

阳维脉的郄穴,就是阳交穴(外丘后一寸)。像发狂奔走、抽筋、脚痛,这些通通可以,无所谓虚实。

骨会大杼,筋会阳陵,阳陵泉是胆经的穴道,大杼穴是膀胱经上,在陶道外开一寸半。血会膈俞,在第七椎外开。气会膻中,脉会太渊,脏会章门,章门穴在肝经上面。腑会中脘, 这是我们的八会穴。中风的时候,我们在腿上下风市,阳陵泉, 绝骨。中风中脏时,所谓中脏,最深的叫脏。如果中络就会肌肤不仁,因只在肌肤表面,你针就下得比较浅。那不能讲话就是中脏,那你就下到骨边。一个穴道一个穴道的用三寸针, 扎风市、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穴,对面是三阴交,由绝骨透到三阴交去。若小腿比较短, 用三寸针会穿过去,你刺到对面皮肤表面,就不要穿刺出来,可以碰到就好了。这样透针才有效。

商丘透丘墟。商丘是脾经的子穴,透到这里的丘墟。透这个穴有个技巧,你现在摸绑鞋带的地方,在这有两条大筋,像从商丘穴经这两条筋的下方穿过去,从商丘穿刺到另一边的丘墟,用一寸半针就够了,专治脚扭伤。丘墟穴是胆经的原穴,胆经的虚实都可以在丘墟上治疗。里面讲眼科,眼睛生翳、眼睛不好从眼睛上面下来的薄膜,你都可以在丘墟穴上治疗。因为丘墟不分虚实,这是它的原穴。

腰痛是横到一圈痛,像皮带一样,就下临泣。你如果下到临泣,这痛是当场去掉的。若你没扎到,就还是会痛,痛就是去不掉。如果病人说,我脊椎骨痛,在脊椎骨这旁边有一点点痛。就下临泣,同时下足三里,这是治脊椎旁边的华陀夹脊。【经期腰痛也有效】;临泣穴非常好用,不单单是带脉的病,眼科的病, 像妇人乳房的硬块,都可以用临泣穴,只要是胆经经过的地方,通通可以用临泣穴,我讲的胆经就是指经过胸部乳房的地方。

地五会是治疗乳房硬块、乳癌 的大穴。特殊的治症,就是脚皮特别干的人,我们可以下地五会,让脚皮不会那么干。

偏头痛 ,痛了好几个月,好几年,我们一看,胆经上面的, 我们就在对侧的侠溪穴下针。你只要扎到了,效果都很好。包括耳鸣,胆经联络到耳朵,耳鸣除了内科病,像肾虚引起的耳鸣,还有外来的,胆经、三焦经、小肠经都经过耳朵,所以耳朵的问题都可以下针。眼睛的问题也可以在这里下针,如果是虚证的时候。

眼外眦是胆经的地方。

耳门、听宫、听会都是张口取穴。这三个穴道下针,方向是直直的进去,都不捻针,而是用上下插提法。

针灸治偏头痛是立竿见影的。头痛的时候,我们很有名的针法是太阳透率谷。就是从瞳子髎一针透到率谷去。可以先在合谷下针以减少痛感阳白透鱼腰是治疗眼睛近视,视物不明,或是眼睛痛,或有内障都可以在这治。

头临泣和目窗,尤其是治风泪,风一吹就流泪,这种症状很多。这两个都是眼科的大穴及近取穴,在近取穴的时候是不分虚实的,通通可以用。

京门穴是肾经的募穴,所以治肾脏虚症 或实症的时候, 用俞募治疗并无所谓虚实。

肾结石、肾脏癌、肾阳虚、阴虚,耳鸣,都没有关系。我们扎肾俞以后,再扎京门,这就是俞募治疗。

为骨之始,终点是在手指头边跟脚趾头边;环跳穴下针的时候,一般是不留针。因为腿这样弯到,我们针直接扎进去。三呼三吸,什么叫三呼三吸,针下进去以后。我们用三寸针。这个针一下去,要扎到骨头旁边到关节处,感觉针碰到关节,腿一定要弯起来才有环跳。环跳大部分是用补的;中风非常有名的穴道。半身不遂 可以在环跳下针。

眼睛上方你可以下窍阴、至阴(胆经),但在下方就没有用,一定要下厉兑(胃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571

分享给朋友:

“针灸重点” 的相关文章

2.1石膏

1、石膏◎白虎四大证与兄弟不和山脚下有一老农,两个儿子闹分家,田产都分好了,现在就差父母还没分。老父亲还能干活,大家都抢着要,老母亲体弱多病,是个药罐子,大家都不想要。两兄弟相互争执,吵得不可开交,差点就打起架来,如果不是邻居拼命拉住劝阻,这两兄弟估计都进医院了。做父亲的气得说不出话来,做母亲的更是...

2.13黄连

13、黄连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

2.18、白鲜皮

18、白鲜皮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瘌,风湿热痹,黄疸尿赤。一味白鲜皮乃皮肤科专药也  小指月说,为什么有这样的俗话,治啥不治皮,治皮丢脸面?  老爷爷说,在各科之中,皮肤科里头各类瘙痒癣疹是不太好治的,容易复发。  小指月说,为什么皮肤病容易...

2.29、漏芦

29、漏芦图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治痈疽发背,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瘰疬恶疮,湿痹筋脉拘牵,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画龙点睛的漏芦  有个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他服用大剂量的板蓝根,没有治好,还有些遗肿,很难消,爷爷就在上面加了一味漏芦,腮腺炎肿消退如潮水,非常快。  又...

2.44、熊胆

44、熊胆[功效作用]清热解毒,明目,止痉。用于小儿热盛惊风,癫痫,抽搐,黄疸;外用治痈肿,痔疮,目赤云翳。不得已方用的熊胆  老爷爷说,指月啊,你看熊胆在哪个科里最常用?  小指月说,我看爷爷都很少用熊胆,除非碰到一些小孩,高热抽搐,热势不退温热很厉害的,不得已才用它  爷爷说,没错,大凡动物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