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2.2寒水石

ms2年前 (2023-03-02)中医文摘43

2、寒水石

◎皮肤热炽如火烧

《神农本草经》:寒水石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痰生百病食生灾,再加外感病易来。

小指月说,爷爷,怎么饮食吃饭也会生灾病啊?

爷爷笑笑说,《千金方》上说,万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

小指月又说,饮食怎么生万病呢?

爷爷说,饮食不节得病多,吃得过饱、过快、过杂、过硬、过凉冷、过热腾、过酸辣、过辛咸、过油腻等,一切过度之饮食皆是百病之源,故曰过犹不及。

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小指月从小就在爷爷良好饮食观的教导下成长,所以这些偏颇饮食带来的身心不调,他很少经历过。所以爷爷说的这些经验教训,指月也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很难真正有身心的体证。

有个建筑工,天气热时,照样在酷暑中干活,而且从不喝稀粥,只吃干饭,人家问他为什么不喝稀粥呢?他说,稀粥喝了没劲,干活没力气。

所以天气虽然酷热,他依旧吃各种炒粉、炒面,而且还喝酒。没过几天就心烦口渴,身上蒸蒸发热,皮肤就像火烧火燎一样,怎么喝水也不解渴。

他不得已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小指月一把脉,这正是一个夏季洪数之脉象,外面酷暑,体内更是暑热难耐。

爷爷说,你这几天都吃什么了?

这建筑工很疑惑,怎么老中医都是这样,不问我怎么不舒服,问我吃什么呢?在西医院里检查治病,大夫从来都不问这些东西。

他便说,炒粉,炒面,还有蛋炒饭,我最喜欢了,而且还搞点花生米来下酒。

爷爷按按他肚子说,这几天大便如何?

他说,上个厕所,蹲很久才排出一点大便,比较干硬。

这建筑工说完后,又问,大夫,你这里有没有水啊,我好想喝啊。刚从工地过来,我喝了一大碗,现在又渴了。

小指月说,这里有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凉水,你喜欢喝哪一杯呢?

建筑工二话不说,端起那杯凉水来一饮而尽,当然凉的解渴,哪有喝热水的。

爷孙俩相视而笑,因为他们经常做这个试验,来测病人身体的寒温。

如果病人体寒,他就喜温饮,而且说话声音比较低微;如果病人体热,他就喜欢喝冷饮,而且说话声音亢盛,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这样试验结果一出来,治法就随之出来了,中医称之为各随其所欲而治之。

既然你体热,如同酷暑干旱,身体需要来一场甘霖露雨,我就给你用药制造一个天气下而为雨的肃降之象,让身体百脉得到水津滋布则不渴,皮肤得到津液灌溉则不火烧火燎。

爷爷接着又说,你这病可以治,但以后天气热,要喝些容易消化的稀粥,不

要外面一团火,你里面再吃这些炒面、炒粉、炒饭、炒花生米,这样里外热火一勾结,脏腑积热配上这夏天酷暑,你身体就像鼎炉一样,能不大渴烦热吗?

这建筑工听了点点头说,以前家里人也跟我这样说,看来我是要好好改改这习惯了。好,接下来我喝几天稀粥。

那边小指月已经开好了三石散,原来这三石散就是由寒水石、石膏、滑石三味药,配上点甘草,打成粉,制成的散剂,专门治疗身体热盛如酷暑,靠这石类药质重,善于清热泻火,令天气降而为雨,把整个肺部气机肃降下来,这样肺气肃降,则诸经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下面五脏六腑莫不得到水津灌溉。

这建筑工拿回去吃了一次,身体就感觉清凉,晚上睡了个好觉。第二天吃后,口中也不燥渴了,身上皮肤也没有了那种火烧火燎的感觉,甚至老喝水不解渴的症状也消失了。

真是自己体内气机能升降对流,自然不需要狂饮凉水。如果不升降对流,都纷纷随着上亢的脉势.蒸发出去,皮肤也热烫得像酷暑的地面一样,这样脉势不降,气不下收,你即使抱着水壶,也不解渴啊!

所以中医不是见渴止渴,而是调气机。气机肃降,五脏皆得到津液以灌溉;气机发越,六腑水津都往外耗散蒸发。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方脉正宗》:寒水石治五脏六腑积热,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寒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

◎赌博引起的发狂

小指月又跟着爷爷出诊了。出诊有很多种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病人确实病重来不了。这次不是病重来不了,也不是病人家中富贵,把医生请到家中去。而是这病人本身就穷,又去赌钱,把唯一的田地都输了。

然后这病人就急火攻心发狂,整天唱歌,拖着衣服在街上走,甚至爬到屋顶上去。家里人都很担心,怕他跑到路上被车撞了,或者掉到河里,于是采取措施把他关到屋子里,可关到屋子里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他在屋子里面天天破口大骂,甚至以头撞墙要冲出来。

爷爷看了后,摇摇头说,这赌博真是祸人非浅啊!

旁边有邻居说,大赌伤身,小赌怡神。原来这邻居经常买六合彩。

爷爷听后,摇摇头说,久赌鬼神输。你赢的即使是钱,输的却是最宝贵的精神,这赌博养了不少游手好闲、不肯干活的人,甚至搞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小赌赌久了也会变大赌。

不要以为事情细小,就以为无关紧要。马路上的一根铁钉,可能让一辆货车爆胎翻车。人染了一个小小的赌习,可能让自己摔倒,再也难以爬起。

这家人便一筹莫展,问爷爷,这该咋办?

爷爷说,指月啊,你看这是什么症状?

小指月说,我看像个佯狂。爷爷说,为什么呢?

小指月说,不用把他的脉,就可以看出来,这人脸色红赤,怒发冲冠,而且要往高处爬,对于这种往上走的动作,就可以看出他气机是往上越的。

爷爷听后,点点头,他知道中医需要四诊合参,但一些特殊情况,也可以用望诊来代切脉,甚至以问诊来推测出病人的脉势而用药。

经过这家人的反映,原来这狂躁的病人喜欢把衣服脱掉,喜欢跳上屋顶去高歌,如果不是气机上越,气血并走于脑部,是不可能做出这种举动的。

小指月说,爷爷,这该怎么办?

因为小指月第一次看到发狂的人,连靠近都不敢靠近。

爷爷说,大凡治病,先调其气,再疗诸疾。你不要被他表面的狂证吓倒,你要看他身体里的气机状态。

小指月说,我看到他身体一派大热,眼睛红赤,如同火烧。

爷爷点点头说,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内经》又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

你看有哪味药是咸寒降火,又能够治疗阳明热盛狂躁的,而且最好是属于矿石类药,因为重镇之物能够安其神,降其气。

小指月一想,马上有了答案,说,我知道了,爷爷,是寒水石。

爷爷点点头说,没错,寒水石是咸寒的,寒主降.治热以寒药,而咸又能够往下走,古人说,咸能降火,寒能清热,火热上扰,导致神志狂躁,所以这咸寒的寒水石正中病机。

于是小指月便写上寒水石,爷爷还加上黄连,两味药等份打粉,用甘草汤每次送服两钱药粉。爷爷还交代说,记住要等药汤晾凉了再服用。

小指月说,爷爷,这是为什么呢?很多药都要趁热喝啊?

爷爷说,本身这病人就心头狂热,这药汤如果再趁热的话,他未必想喝,只有等晾凉了,他能够一饮而尽,而且放凉了,清热降火之功更速,而不会助长他心头烦热。

小指月又问,爷爷,为什么还要配点黄连呢?

爷爷说,黄连清心经之热火。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凡神志方面的疾患,总离不开治心。而这人神志亢盛,就要用点降心火的药辅佐之,而黄连乃清降心火之正药也。

这药一喝下去,晚上就睡了点觉,没那么闹了。第二天再喝,居然开始能够跟家里人说话,家里人大喜。这病人还迷糊地说,为什么你们把我关在这里面呢?快点放我出去,田地里还有那么多活要干。

这家里人听后再次大喜,原来这气火降下来,神志居然恢复正常了。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你就用那么简单的两味药治好了他的病呢?

爷爷说,他这病是暂时性的气血逆乱,气血上走,疾病还不算顽固,所以稍微用点凉降之品,气火降下来,神志就清醒了。如果是顽固的狂证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小指月听后点点头,马上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本事方》鹊石散: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连(去须)各等份。上细末,每服二钱,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

◎寒水石治丹毒

有个小孩子,三岁了,家里还一直给他喝奶粉,而且奶粉一定要调到很浓稠很香,奶粉清稀了,味道不够他就不喝。结果这孩子经常皮肤长疮。

这次小腿上长了一大片鲜红的疮毒,他家人抱着孩子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爷爷点点头说,这是丹毒,好发于颜面、小腿。丹者红也,红为火之色,是火毒炽盛外发的表现。指月,你摸摸他的皮肤,什么感觉?

指月一摸,手就缩回来说,爷爷,这皮肤怎么这么热,好像火燎一样。

爷爷笑笑说,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他这身体随时都会发高热。

这家人点头说,已经发热了好几次,用了退热针,热是退下来了,但这脚上的热毒却退不了。

爷爷点点头说,小孩子的病和饮食关系很大。《内经》说,膏粱厚味,足生大疔。不要说是小孩子,就算是大人,经常大鱼大肉,吃得很浓稠肥厚,那身体很快就会吃出问题来。你看那些身上好发疮肿的,有哪个饮食清淡的,都是浓稠肥厚的食物,消化不了往外透发啊!

这家人说,那该怎么办呢?

爷爷说,你给孩子吃得清淡点,以后就不会发丹毒了。

这家人为难地说,我这孩子吃饭清淡不得,清淡一点,他就不往下咽。

爷爷说,那是因为他不饿,等他真正饿了,你给他白米稀饭,他都抢着吃。

这家人听后,点点头,这个孩子确实太受宠了,从来没有缺过吃的,结果不是因为缺衣少食而生病了,而是因为衣食富足,而搞得经常发热,身上长脓疱。

爷爷说,回去搞点绿豆汤,不要放糖,给他喝,饿了就给他吃,不饿就不给他吃。平时就搞点白米稀饭,或者熬点山药粥。

然后爷爷又跟小指月说,皮肤如火烧,应当用何药?

小指月随口把《神农本草经》中关于寒水石的论述背了出来,寒水石,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

爷爷听后点点头,就用寒水石调猪胆汁外擦丹毒患处。

第一天擦了丹毒范围就缩小了,第二天再擦热也退了,孩子也不烦了,而且孩子开始饿了想吃东西。这时家人没有再给他吃浓稠的奶粉,因为爷爷说,奶粉调得浓稠,看似营养高,也容易让血液变的黏稠凝滞,发为痈疮。

所以这两天就搞点山药白粥或者绿豆粥,奇怪的是,这孩子见了这粥就喝,而且喝得很开心。

原来这家人听从爷爷的建议,就是家中莫放任何零食,并且孩子不饿就不给他吃。而且每次只让他吃到七分饱,留个意犹未尽,绝不让他吃到打嗝、饱胀。这样养出来的孩子,容易饿,胃口好,身体棒。

尽吃这些粗糙的五谷杂粮,反而把身体养得健健康康。从此不单这些疮毒少了,连感冒发热都少了。

这父母知道绿豆汤内服和寒水石外用退丹毒厉害,他们从中更加领会了这清淡饮食七分饱防治小孩各类杂病更有效。

一个最好的汤方,它充其量可能就帮你渡过一次疾病的难关而已,但一个真正健康的饮食观,却可以为孩子一辈子的健康平安保驾护航。

这汤方只能治一人一时之病,而健康的饮食观保的是众人一辈子的身体啊!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本草汇言》曰:治小儿丹毒,皮肤热赤,寒水石五钱,水调和猪胆汁涂之。

《医学入门》曰,治小儿丹毒,寒水石烧为末,醋调敷之。

中药小知识:


石膏与寒水石的区别





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钙。寒水石是天然沉积矿物单斜晶系硫酸钙或三方晶系碳酸钙矿石。 多为规则的块状结晶,常呈斜方柱形,有棱角白色或黄色,表面平滑,有玻璃样光泽,透明或不透明。


石膏与寒水石皆为硫酸盐类矿物药,二者皆为辛寒之品,同入胃经,都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可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症见壮热烦渴者。二药常合并使用,以增加清热泻火之力。如《保命集》中主治痰热咳喘的双玉散即由此二味药组成。而在《温病条辨》中主治暑湿证的三石汤、《串雅补》中主治小儿惊风发热,泄泻夜啼,不乳不食,牙疳口糜的白虎抱龙丸等方中也都含有此二味药。


石膏与寒水石的功效区别:


1、石膏味辛性大寒,兼人肺经,其性清中有解,善清肺胃实热,解肌肤之热。多用于肺热咳喘,胃火牙痛或头痛,《用药心法》谓其为“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景岳全书》谓其“生用……善祛肺胃三焦之火,而尤为阳明经之要药”。


寒水石辛寒,兼人心、肾经,其寒性稍逊石膏,不仅能清胃热,而且能“治心肾实热”(《本草求原》),为“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本经逢源》),可以除烦止渴。用于热病烦渴,热盛癫狂等证。


2、石膏煅用有收湿敛疮,生肌止血之效,可用于疮疡溃烂不收、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等,《长沙药解》谓其功能“解火灼,疗金疮”。民国时期名医张锡纯谈到其用石膏的体会时说:“愚尝用煅石膏细末,敷金疮出血者甚效”。


寒水石很少锻用,其性走散,外用可清火消肿,有缓解皮肤赤热疼痛之效,如《本经逢源》谓其能治“身热皮中如火烧”,故可外用于口疮、丹毒、热毒疮肿、水火烫伤、带状疱疹等。


3、石膏味辛甘,能通乳,治乳痈。《长沙药解》谓石膏“通乳汁,平乳痈”,《日华子本草》也云石膏能“下乳”,《千金翼》治妇人乳无汁即“用石膏四两,碎,以水二升煮三沸,稍稍服,一日令尽”。


寒水石兼能利窍消肿,用于湿热水肿、尿闭之证。如《神农本草经疏》所云:“水肿者,湿热也,小便多不利,以致水气上溢于腹,而成腹痹,辛咸走散之性,故能除热利窍消肿也。”


4、石膏还可治骨蒸内热。《名医类案》载:“睦州扬寺丞,有女事郑迪功,苦有骨蒸内热之病,时发外寒,寒过内热,附骨蒸盛之时,四肢微瘦,足趺肿,其病在脏腑中,众医不瘥,适处州吴医,只单用石膏散,服后,体微凉如故。”


寒水石不仅可清肌肤之热,而且可清血络和骨节中之热,故还可用于热痹。当代名医朱良春即主张治热痹用寒水石而不用石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85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2.1石膏

下一篇:2.3知母

“2.2寒水石” 的相关文章

六味地黄丸及其衍生方剂的临床应用

六味地黄丸及其衍生方剂的临床应用地黄丸出自钱仲阳之《小儿药证直决.卷下》,由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金匮肾气丸”衍化而来。它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故称为六味地黄丸。此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疗效确切,成为滋阴补肾的经典名方。历代医家经过反复实践,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

中医方剂必背

中医方剂必背

必背方剂.mp3肝镇肝熄风汤张氏镇肝熄风汤,龙牡龟牛治亢阳,代赭天冬元芍草,茵陈川楝麦芽襄。怀牛膝、生赭石(轧细)各30g,生龙骨(捣碎)、生牡蛎(捣碎)、生龟板(捣碎)、生杭芍、玄参、天冬各15g,川楝子(捣碎)、生麦芽、茵陈各6g,甘草4.5g。一贯煎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枸杞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

2.11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11、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谷精草【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明目退翳。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风热目翳谷精草  最近木贼草用完了,碰上有些眼睛长有翳膜的患者。  爷爷说,指月啊,你看要找哪一味药来代替木贼草疏散风热,退翳明目呢?  小指月说,就谷精草,谷精草跟木贼草都能疏散风热,退翳明目,常常可以...

2.12黄芩

12、黄芩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黄芩泻肺火而最妙  用药之妙,如将用兵。  兵不在多,独选其能。  药不贵繁,唯取其效。  要知黄连清心经之客火。  黄柏降相火之游行。  黄芩...

2.18、白鲜皮

18、白鲜皮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瘌,风湿热痹,黄疸尿赤。一味白鲜皮乃皮肤科专药也  小指月说,为什么有这样的俗话,治啥不治皮,治皮丢脸面?  老爷爷说,在各科之中,皮肤科里头各类瘙痒癣疹是不太好治的,容易复发。  小指月说,为什么皮肤病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