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2.1石膏

ms2年前 (2023-03-02)中医文摘37

1、石膏

◎白虎四大证与兄弟不和

山脚下有一老农,两个儿子闹分家,田产都分好了,现在就差父母还没分。老父亲还能干活,大家都抢着要,老母亲体弱多病,是个药罐子,大家都不想要。

两兄弟相互争执,吵得不可开交,差点就打起架来,如果不是邻居拼命拉住劝阻,这两兄弟估计都进医院了。

做父亲的气得说不出话来,做母亲的更是伤心得整日以泪洗面。正逢酷暑,天气大热,兄弟俩争了好几天,争得脸红脖子粗,争得眼目胀,声音沙哑。

结果做哥哥的头痛如裂,坐卧不得,做弟弟的牙肿如包,嘴都张不开,痛得连饭都吃不了。

俩人见面如同仇寇,那眼神像箭一样,相互敌视,都恨不得把对方给吃了。

生病了不能不看医生,他们先到医院里打吊瓶,怎么打了三天这热还不退,头痛如裂的照样头痛如裂,牙肿如包的还是牙肿如包,不单分毫无减,反而有加重之势。

这药液输进人体里来,就像杯水车薪一样,解不了渴,退不了热,救不了火,又过了三天,还是老样子,做哥哥的先去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爷爷早有耳闻,因为山脚下的事情早就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兄弟不孝,有人说家教不行,但不管怎么说,这家还是快要被分得七零八碎了。

爷爷说,身体发热,口渴,心烦,想要大量喝水,也不解渴,汗源源不断地出,脉又这么大,这是什么证呢?

小指月笑笑说,这是白虎汤证,是阳明四大证。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

爷爷点点头,这时竹篱茅舍又有敲门声,原来做弟弟的也进来了。

兄弟一见面,分外眼红,如同仇寇,俩人眼睛立马红起来,但因为是在这里看病,也就没说什么。



小指月问这做弟弟的怎么回事,他说这几天牙肿,嘴痛得都张不开。

做哥哥的在旁边愤愤地说,吃不下东西,饿死你。

做弟弟的反唇相讥,头痛痛得把你的头都裂开来。

爷爷看后,摇了摇头,便说: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兄弟俩听后,都觉得有点惭愧。小指月看兄弟俩默不作声,便故意问,爷爷啊,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呢?

爷爷笑笑说,这兄弟就像一棵树长出来的枝干一样,虽然大家一个向东边长,一个向西边长,但都靠树干、树根吸取营养,如果没有好的树干、树根,这树马上就枯萎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这家人很快也就走到尽头了。

小指月又说,爷爷,为什么兄弟会不和呢?

爷爷说,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把财物看得比兄弟感情还重,那就已经不是兄弟了。所有的争端大都源于语言,语言为祸福之门,一言不合,引起刀兵相见的,最后导致不可挽回的结果,这样的教训,自古以来从未少过。

小指月又问,爷爷,那该怎么忍呢?

爷爷说,忍分为很多种,比如强忍,情忍,义忍,道忍。

小指月又问,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爷爷说,强忍,是打不过对方,强烈将自己压下去,这样忍会忍出病来。

情忍就是看在大家都是兄弟、夫妻或姐妹的份下,即使偶尔有不和,也能够一笑了之,毕竟亲情、感情才是最重要的。看在这份上,虽然有一时的不和,再重都可以调解。

义忍就是朋友之间重义气,或者讲究一个仗义,而不会乱来。凡事讲一个法律和道德。

道忍那是修行之人做的,他们身心清静,一心向道,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心无挂碍,不起任何嗔恚。

小指月听后说,爷爷,我知道了,一般亲戚之间应该情忍,做兄长的应该负起教育弟弟的责任,做弟弟的应该尊敬兄长……

这兄弟俩人听爷孙两个一唱一和,顿时觉得脸红耳赤,这种脸红耳赤不是愤

,.怒气上,而是羞愧气下难当。

爷爷曾跟指月说,你能够让愤怒的人惭愧,那么你就治好了他的病,他也就回头了。

小指月不解地问,为何呢?

爷爷说,亢为害,承乃制,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惭愧则气下。

一个人如果懂得常内省,常惭愧,他身体的气机就不会犯上,不会脑充血,不会失眠,不会中风。如果事事都埋怨别人,常跟别人争斗,从不反省自我,那气机就会一派逆乱,往大脑、心脏冲,心脑血管就容易充血破裂,人也容易中风失眠、烦躁、脾气大,身体也差。

这兄弟俩同时问,我这要吃什么药呢?

爷爷笑笑说,吃什么药不要紧,如果缺少了一味药引子,那你们这病神仙也治不了。这兄弟俩同时又问,什么药引子啊?

爷爷笑笑说,你们家门口不是有棵几十年的老樟树吗?你们分家时,怎么处理呢?是把树木左右劈成两半,还是上下锯成两截呢?

兄弟俩默不作声,惭愧地低下了头,原来他们确实有这个想法。

爷爷说,树不管怎么劈开分了都不能再活,人的感情如果彻底断裂了,那接下来还怎么相处下去呢?

你们兄弟之间相互在世的时间是最长的,你的父母几十年后都会先你们而去,你们兄弟却可以走得更远。

你们这样做,逞一时之气,这气是逞不了的。你想想,你们这样做,自己好像很有理,可如果你们的孩子也这样做,你伤不伤心。不是你们在看,你们的孩子和周围的亲戚、邻居,通通都在看啊!家丑不可外扬,你们的孩子以后有样随样,还理直气壮地说,我父亲也是这样的,到时你面子上好看吗?

这兄弟俩听了后,更是默不作声,觉得自己确实闹得太离谱了,气上头来,确实没顾及自己整个家庭。

爷爷接着说,让你们老父母安度晚年,听你们老父母的安排,分家产并不能让你们富裕,自己有本事到外面闯出一片天地来,才是真正的富强。

这两兄弟听后,异口同声地说,算了,不分了,都给老父母吧!父母给了我们的身体,就是给我们的最好的宝贝,我们如果还嫌不够,就是禽兽都不如。

爷爷看到药引子已到位,便说,白虎汤,兄弟都是一张方子,同气连枝。

小指月说,一个头痛如裂,一个牙肿如包,都是这方子吗?

爷爷说异病同治,都是阳明热火上攻,都是身大热,大烦渴,汗大出,脉洪大,这四证俱足,一方可解之,名曰白虎。

小指月一边念方歌一边把白虎汤写了出来。

白虎汤用石膏煨,知母甘草粳米陪.

亦有加入人参者,躁烦热渴舌生苔。

爷爷把石膏用到80克,小指月说,会不会剂量太大了?

爷爷说,治温病如擒虎,稍一放松,回噬伤人,故必用大剂量,使病邪无反袭之力。所谓治外感如将,如大将之用兵,兵贵神速,除恶务尽也。病愈后,仍须彻底清理,以免死灰复燃。

兄弟俩把药拿了回去,让老母亲熬了白虎汤,当天吃下去,当天晚上头就不痛了,牙也不肿了,这几天吵得睡不着,疼得没法闭眼,现在都安然入了梦乡。

小指月说,爷爷,这白虎汤这么厉害啊?

爷爷说,白虎者,行秋金之令也,一派酷暑之象,一旦秋气到,暑热尽消,白虎秋气也,含有秋金肃杀之令,能把酷暑的炎热转为秋天的清凉。能让炎炎的夏日来一场甘霖露雨。

小指月点点头说,原来如此,所以不管这胃火冲上去牙痛,还是头重胀痛裂痛,还是口中燥咳,一旦用了石膏,往下降,知母、甘草、粳米就能滋养肺胃津液,这样气降,津液下润,如此降本流末,百脉舒和,身心调畅。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王石清经验:石膏一物,味辛微寒,功能外解肌热,内清实热,为治热狂斑疹之要药,医者多畏其寒而不敢用,间有自命胆识较大之医,遇有温病斑疹等险症,所投亦不过四五钱而已,岂不知里热炽或燔灼脏腑,想用数钱之石膏,救此实热之大症,犹如杯水车薪,岂能见效?及至病不见愈,医者不责己之胆小识低,竟归咎于石膏之不效,可叹石膏之境遇,力不得伸,能不得展,不禁为之可惜!

近贤张锡纯先生,实有见地,以石膏之功用不可埋没,曾在上海中医杂志投稿,提倡石膏之功用.北京名医孔伯华先生善治温病,为国人所知,常见用生石膏至数两,均能随手奏效,看来张、孔二君,诚为石膏之知己.有人谓石膏乃大寒,恐服之后易败胃气,试问夏季暑热,是否可以多吃西瓜?西瓜能解渴利尿、清暑祛热,人人皆知,而西瓜在中医学上则喻以“天生白虎汤”,白虎则以生石膏为名,换句话说:吃西瓜就相当于吃生石膏,能说败胃吗?再者若无大热,岂能用石膏?若非夏暑之季,岂能吃西瓜?遇大热用生石膏,其性寒可清,其气辛可解,为辛凉重剂,是清肺胃之要药,其味甘可以生津液,故能止渴,其质重还能镇逆而治烦躁。见《伤寒论》“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名“膏”乃寓润泽之义,岂能与苦寒之药所可比?因每遇大热高热,凡属实热证,则放胆用之。今夏司机郭某患高热,体温达41℃,按其脉尺肤热,其身灼热炽手,头痛如劈,神昏欲愦,亟投生石膏重用250克,采余师愚《疫疹一得》拟清瘟败毒饮方义加减,投药即愈。

◎不耐药的中医复方

有个房地产商,天天晚上都到外面应酬,喝酒,打麻将,不到两三点不回家。最近突然牙痛,随后咽痛,痰多,咳嗽,甚至还咳痰带血。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大叶性肺炎。他吓了一跳,以为肺里长了肿瘤包块。

搞房地产投资,几百万的投入,他眉头都没皱过。现在这肺部咳痰带血,疼痛难受,他却被吓得冷汗淋漓。

于是赶紧找最好的医院,用最好的抗生素,挂上吊瓶,两天热就退了,咳也没那么厉害了,咳出来的痰也没那么黄了,也没有血丝。

他心中放松了,暗暗自喜道,还好,老子有钱,能请到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然后他以为这身体都快好了,没什么了,他又陪朋友出去打麻将,喝点小酒,吃点辣椒,第二天起来眼睛都红了,他也不管,照样晚上外出应酬。

第三天一起床,就觉得咽喉难受,咳了两口痰,发现是黄痰夹血。这下他又吓坏了,又发病了吗?

于是再上那医院,用上最好的抗生素,这次居然缓解不了,仍旧咳痰带血,身体还发热,连呼出来的气都是热乎乎的。

医生说,这身体耐药了,最好的药都用了,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房产商这时才大惊失色,怎么办,有钱也买不到更好的药啊?还没有研制出更厉害的抗生素,怎么这么快身体就耐药了呢?

没办法,只好找中医试试,于是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爷爷得知了他前后治疗的情况,便笑笑说,你这病本来就快好了,但由于不注意,又让他复发了。

这房产商说,为什么呢?爷爷说,治病前后都要清斋淡饭少应酬,早睡早起不熬夜,这是最基本的保养身体原则,你每一条都违反了,而且违反得厉害啊!

这房产商说,为什么我刚开始用药好了,过两天又发作了?

爷爷说,炉烟虽熄,灰中有火。看似熄灭了的烟火.你如果不注意,往里面丢些干柴,它很快又烧起来了,所以你看是热势退下来了,咳喘没那么厉害,而你一旦熬夜,把自己身体熬成干柴,再丢进辣椒酒肉,很快火又重新燃起来。

你这不叫耐药,是身体运不动药,吃不消。即使用世界上最好的药,干柴碰上火星,还是一点就着。

这房产商是个聪明人,听了爷爷的比喻,点点头,知道了自己的短板。不听从医嘱,想一味依赖药物把病拿下来是不可能的。

接着他又问,那中药耐不耐药呢?

爷爷说,你不把饮食起居调回正常,中药也救不了你。

他听后惭愧地点了点头。在他这个圈子里,有不少老总四五十岁就得肺癌,熬夜、烟酒、辣椒熏得太厉害了。

这时爷爷说,指月,这大叶性肺炎,肺部壮热难耐,该怎么下手呢?

小指月说,这肺脉洪大亢盛,内在既有痰热挡道,外面又有气机闭郁,还是外开肺盖,内清肺热。

爷爷又问,开肺盖用什么药呢?

小指月说,用肺三药,麻黄、杏仁、甘草。

爷爷又问,哪味药清肺金实热,效果又快又好呢?

小指月说,当然是石膏了,石膏这味药又叫白虎,专门行肺金肃降之令,凡肺部实热痰浊壅盛.非石膏不能清降。

爷爷听后点点头说,那这合起来是什么汤呢?

小指月说,就叫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肺热咳喘,发热口渴,各类实热性肺炎的特效方。既能够辛寒撤其标热,又能够宣降肺中气机,治其根本肺气闭郁。爷爷点点头。

这房产商喝完麻杏石甘汤,觉得很奇怪,从咽喉到胸、肺、胃,好像有根扫把在里面,把堵塞壅滞之处纷纷扫开来,气都顺了很多。连吃了三剂,痰热除,咳血止,身上发热也退了。

小指月便问,爷爷,这抗生素容易耐药,我们中药耐不耐药呢?

爷爷笑笑说,张仲景用麻杏石甘汤治肺部实热,从没有耐药过。古今的医家延续《伤寒论》的经验,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各类肺部实热,包括现代的大叶性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又没有耐药性,这正是中医汤方可贵之处。

小指月又问,为什么那些细菌病毒对中医复方没法耐药呢


爷爷说,我们中医的汤方,加减变化,随机应变,没有固定的出招、规定死的药物,所以细菌、病毒的变化怎么跟得上我们处方加减的变化呢?剂量稍微一调整,药物稍微一加减,汤药的味道就不同,功效就不一样,所以根本没法耐药。所以不是不能耐药,而是根本没法耐药。

小指月听后大受鼓舞,原来中医治疗各类感染性疾患,也大有所长,而不是慢郎中,也不是只能调理。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龚士澄经验

(1)治疗大叶性肺炎:对肺热实喘证,但热无寒,咳逆,汗出,龚氏惯用石膏,合麻黄之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辛凉宣泄,清肺平喘止咳,确有殊功,再随证辅以他药,亦有必要。

(2)合紫花地丁消炎热:余师愚清瘟败毒饮,属大寒解毒之剂,重用石膏以清心肺之火于上焦,则甚者先平,而诸经之火自无不安矣。龚氏用石膏治肺热咳喘,多与紫花地丁同用,退热止咳平喘之效较捷,因紫花地丁所主热毒痈肿之性质与肺炎一致,而“炎”乃红肿热痛之义也,故两药配伍应用较为切合病情。

◎石膏退热之秘

有个儿科医生,自家的7岁孩子发热,一连两三天烧到40霓,脉势洪大。他用白虎汤也退不了。家里人没有不担惊受怕的,因为孩子高热超过40七,很有可能会烧坏大脑,引起热极生风,神志昏迷。这该怎么办呢?

他不得已,只好带着孩子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求教于爷爷。爷爷一看这孩子面赤,舌苔黄,舌尖红,脉也洪数,便笑笑说,你可以给他用白虎汤啊!

这儿科医生摇摇头说,白虎汤能治得好,我就不用送到你这里来了。我这孩子向来不喜欢吃药,给他喝了这白虎汤,他却吐出来,根本喂不进去。

爷爷便问,那石膏你给他用了多少克呢?

这儿科医生说,一般大人我用20克,小孩子我只用10克。

爷爷笑笑说,此病重药轻故也。

这儿科医生又问,为什么呢?

爷爷笑笑说,就像你派一个排去跟敌人一个团作战,你这一个排即使再勇猛,也打不过敌人一个团。

这儿科医生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便说,那该怎么办?

爷爷说,很简单,就派一个团去把他们拿下,重用石膏。

这儿科医生说,小孩子身体娇嫩,受不受得了啊?

爷爷说,有病则病受。况这石膏又不是大寒之药,你用一小撮石膏想扑灭这燎原之热,如何能够称心如意呢?治疗外感实热,高热,脉数,我用生石膏轻的必用一两;若湿热炽盛,如燎原之势,必用四五两,或者七八两,或者单独用,单刀直入,或者跟其他药配合用。

这儿科医生听后还有点疑惑,说,这么大剂,我还是不敢拿我儿子以身试药。

爷爷又笑笑说,这样吧,你可以先用生石膏二两煎汤,凉药热服,乘着还温热,你不用给他一次服完,每次只给他服用三分之一,热如果退下来,后面的就不用服了,如果没退下来,再慢慢地增加,这样不就安全了吗?

这儿科医生听后,觉得也是,便依法炮制。

想不到自己用10克的石膏退不下的高热,一用60克给孩子喝,孩子居然喝了一口没有吐,还想要继续喝,第二杯喝完,这热势明显就退下来了。

再把剩下的喝完,晚上就没有再发热,睡了个安稳觉。第二天就彻底好了。

这儿科医生马上再次来到竹篱茅舍,真诚地道谢。并问,为什么老先生反复交代,必用生石膏,而不能用煨石膏来退热。

爷爷说,石膏生用清解阳明大热,煨后就变得收敛生肌,令热难清。清代陈修园说,今人畏石膏之寒而煨用,则大失其本来之性矣!煨石膏研末,用来治疗外伤出血或溃疡不敛、湿疹瘙痒还可以,若用来退壮热,则断不可用。

这儿科医生又问,为什么大剂量石膏分为三次来服用也有效果?

爷爷笑笑说,这是我琢磨出来的。这样多次送服可以免除病家的疑惑和恐惧,他们既然怕药物太大剂量,又想治好病,那就不如先投石问问路,如果药中病所,病人就还想继续喝下去。而且这多次徐徐进服,可以使药力集中在上焦、中焦,而不至于一下子寒凉下走,导致滑泻。

所以石膏退热之秘,一在于生用,二在于剂量要大。只要是外感实热,生石膏重用,断无伤人之理,而且放胆用之,断无不退热之理。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石膏凉而能散,有透发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医者多误以为石膏大寒而烦用之,则宣散之性变为收敛(点豆腐者,必馈用,取其能收敛也),以治外感实热者,尽将其痰火敛住,凝结不散,用至一两即足伤人,是变金丹为鸩毒矣!

儿科医生又问,如果孩子高热,脉又有些虚弱,怎么办?

爷爷说,这是壮火食气,热盛伤津,盈久必亏,热虽盛,而脉呈现虚软状态,

照样用石膏,不过必须佐以人参,这样虚脉得以补益,壮热得以撤退,方是完全之举。

这儿科医生听后,再次拜谢说,老先生诚乃晚辈石膏之师也!

从此这儿科医生得此石膏之秘传,再治疗各类小儿高热、外感湿热,都是应手取效,临床疗效大大提高。病人络绎不绝,当地人称“小儿石膏王”。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江苏老中医孙砚孚善用石膏。余师愚《疫病论•论治疫》谓“重用石膏,直入肺胃,先捣其窝巢之害,而十二经之患自易平矣。”1965年秋,酷热少雨,乙脑盛行,是年患者证状纯热无湿,并无“暑必挟湿”的见象。孙氏所订基本方中,重用生石膏60至120克。治疗乙脑,中西协作,用激素及物理降温,热度常一时性下降,故中药治疗,需无热作有热治,低热作高热治,仍以清热解毒重剂,俟热度真正下降后,亦需小其制,续服数剂,以免“反跳”.纪文达曾目击余师愚一剂石膏用至240克,而吴鞠通用石膏竟有一剂中用360克,甚至500克者。或谓石膏大寒,有无弊害?不知《本经》谓“石膏微寒”,且“宜于产乳”,其性纯良可知.《金匮要略》竹皮大丸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可知石膏尽可大剂使用,分次温服,更无弊害。

◎石膏拾珍

1.张锡纯经验

奉天吕姓幼童,年五六岁,每年患眼疾六七次,皆治于东人医院。东人谓此关于禀赋,不能除根.后患瘟疹,毒热甚恣,投以托毒清火之品,每剂中用生石膏两半,病愈后,其眼疾亦从此不再反复。

指月按:虽曰肝开窍于目,眼目热疾必清肝,然后古人说,厥阴不治,求之阳明。当肝中热盛,难退时,可以总清阳明,则诸经之热亦平。因为阳明胃肠为海,十二经为江。若石膏直折阳明之火,诸经之热莫不随之而平。

穷极石膏之功用,恒有令人获意外之效者。曾治奉天马姓叟,年近六旬,患痔疮,三十余年不愈。后因伤寒证,热入阳明之腑,投以大剂白虎汤数剂,其病遂愈,痔疮竟由此除根.

指月按:疮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石膏大清阳明,有利于诸热毒疮痈,况痔疮乃阳明胃肠之下口,阳明清则疮热平。

石膏生用之功效,不但能治病,善于治疮,且善于解毒。奉天赵某之父,

年过六旬,在脐旁生痈,大径三寸,五六日间烦躁异常,自觉屋隘莫容。其脉左关弦硬,右关洪实,知系伏气之热与疮毒俱发也。问其大便数日未行,投以大剂白虎汤加金银花、连翘、龙胆草,煎汤一大碗,徐徐温饮下,连服三剂,烦躁与疮皆愈。

指月按:胸中烦热天地窄,心怀清平一屋宽。石膏直清胸肺火盛,则毒疮解,烦热消,大便通,神志不再烦躁异常。

2.岳美中经验

郭某,男,47岁。在烈日下劳作,致头昏、心慌、大汗出,继则昏迷。面色潮红如酒醉貌,汗出多,身热如焚,口渴饮凉,狂喝不止,心烦意乱,头昏脑胀,小便黄,唇起皱裂,舌苔薄白而干燥,脉洪大有力。为暑热炽盛。拟人参白虎汤加减:党参30克,石膏1000克,知母20克,甘草10克,粳米一撮(自加),鲜荷叶适量(自加)。服1剂后,病减五六;再剂病去七八,仅气虚乏力,食纳不佳,用沙参麦冬汤调理半月而愈。

指月按:石膏体重能泄阳明胃火,气清可以疗肌表浮热,味甘能生津液,解烦渴,若遇热证,放胆用之,起死回生,功同玉液金汁,往往有意外之效,而无债事之虞。

3.陈慈煦经验

对眩晕(高血压)患者,有时用一般平肝潜阳之品,血压久缠不降,详查患者,若有头面烘热,脉洪大而大便不滤,甚至干结,此系阳明胃火挟肝阳上冲,不除阳明胃火则肝阳上亢不平。方中加入生石膏、夏枯草,往往可以眩除脉静,血压迅速得降。

指月按:石膏乃金石质重之品.除凉降肺胃热炽外,尚能以金平木,直折肝阳上亢,缓解血压飙升。此外生石膏亦可通便,若肝胆胃热炽盛,而见高血压、便秘,用生石膏30至60克,能迅速泄热通便,压力自减。

4.王彦恒经验

石膏是临床上治疗热性病的常用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肌除烦之功,主要用于阳明气分实热。精神科不同证型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长期服用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唳醇等药,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近年来,更为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有患者表现不自主地磨牙、咬牙、咬腮、咬舌、咬唇、咀嚼、努嘴,四肢有节律地哆嗦,语言不清,口干,不喜饮水等。运用生石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用量60至100克为佳。

如一患者服用氟哌嗅醇后,舌头伸出唇外,长达1个月,经常用一块苹果堵住舌头,以防外纵,非常痛苦。选用生石膏为君药,服之第八天,舌头恢复正常。曾有一次将生石膏用量减至20克以试疗效0次日,患者感到舌头有伸出之势。再剂,恢复生石膏原用量。即愈。

指月按: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舌为心火之苗窍。大清阳明可以肃降诸经之火。

5.徐嘉民经验芭蕉根汁配合石膏治癫狂

芭蕉根同石膏性俱大寒,本为清热解毒之品,但亦有施治癫狂症者.徐氏尝见伯父之药用芭蕉根汁同石膏治癫狂症,获殊效。

吕某,男,19岁。因病后与母不睦,以致神志不宁,时痴呆不语,时狂走高歌,面目唇舌常赤,脉洪盛,神识乍有清时,与语则如常人。若发时,虽壮夫弗能执也。服中西安神镇静之药均未见效。后延徐氏诊之,以芭蕉根一握,捣汁约半碗,生石膏粉二两,先将石膏用三大碗水煎至一大碗滤出,和以芭蕉根汁,1日服完,服5日全愈,后未见再发。

指月按:芭蕉根乃大寒清火泻肠之物,如农村养猪,凡见猪瘟热发红,烦躁欲死,速熬芭蕉根水或者割芭蕉心给猪嚼食,猪吃完后即大泻一番,清空肠腑,随后热退神清,不致病死。对于狂躁之人,必须用非常手段,而芭蕉根配合石膏,更能迅速扫平周身热火,使肠通腑畅,阳随阴降.周身上下热火随着腹肠浊阴排泄出去,神志自清。所以这属于清泻阳明,令神志得平的治法。

6.王景之经验

热痹,一般以起病急,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灼热、红肿、胀痛剧烈为特点。王氏跟随其父临证10余年,每遇热痹患者,其父恒在辨证方中重用石膏90至120克,或金银花藤(忍冬藤)30至60克,可迅速缓解病情,痹痛消失。王氏在临证中仿效斯法,屡试屡验。举病案如下。

白某,男,43岁,患者天热出差步行数十里,途中涉水过河,下午又大量饮酒,当晚即感左脚趾关节红肿疼痛,次晨患处红肿灼热疼痛加剧,不能行走,呻吟不休,某医予服“炎痛喜康”及“青霉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无效,四诊合参诊断为热痹,辨证热邪夹湿,痹阻关节,治法以清泄邪热为主,伍以利湿通络之品,方药以桑枝汤加味:石膏120克,知母15克,桑枝30克,防己18克,木瓜15克,忍冬藤30克,丝瓜络10克,戴政仁30克,牛膝15克,定心藤15克,地龙12克,甘草6克。2剂煎服,日服1剂。二诊,左脚趾关节红肿灼热明显消退,疼痛缓解,余症随消,出现心悸、乏力、汗出,随于

上方减石膏量至60克,加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继服3剂,诸恙悉除。

指月按:天热劳累,加以汗出涉水,最易感受地之湿气,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加以饮酒助湿毒下注,所以治疗上一方面要利用善于清热的藤类药,如忍冬藤、定心藤、丝瓜络、桑枝;另一方面配以退壮热的石膏、知母。石膏在藤类药的带领下,能直达痹痛患处,大清其热。这正是为何白虎汤加忍冬藤可以治疗风湿热痹的道理。

7.郑卓范经验六一散加石膏治疗小儿胃热流涎

六一散又名天水散,出于《伤寒标本》,原为治疗暑湿证,身热汗出,口渴心烦,小便短赤等症而定。郑氏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方加石膏治疗小儿胃热流涎往往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方用生石膏18克,滑石18克,甘草3克,水煎服.

本方为郑氏祖传秘方,专治小儿胃热流涎。中医认为: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于口,胃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口角流涎。王某,男,2岁.常流口水,夜啼,久治不愈,后服本方痊愈。雷某,女,半岁。经常流口水,衣服湿透,久治不愈,后服本方(指六一散加石膏)痊愈。

指月按:一般胃热流涎,涎水都会比较臭浊,如果脾寒流涎,涎水就会清稀。那就要用理中丸。所以流涎也得分寒热,不能见流涎就清热。六一散加石膏,乃治疗热盛流涎水,其脉亢盛之妙方也。石膏配合六一散,能迅速导上逆之涎水,从膀胱下出,逆者得平,流涎遂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84

分享给朋友:

“2.1石膏” 的相关文章

鸡采食量的公式图片

鸡采食量的公式图片

10-60天龄黄麻鸡千只每天耗料表xmind.rar...

2.6竹叶、淡竹叶

6、竹叶、淡竹叶[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竹叶与淡竹叶之辨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小指月正在对比竹叶跟淡竹叶,他问,爷爷啊,为什么这竹叶跟淡竹叶,都写着清热泻火,除烦利尿,它们功用的都一样,都是甘淡带点寒,好像不需要特别去...

2.12黄芩

12、黄芩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黄芩泻肺火而最妙  用药之妙,如将用兵。  兵不在多,独选其能。  药不贵繁,唯取其效。  要知黄连清心经之客火。  黄柏降相火之游行。  黄芩...

2.17、苦参

17、苦参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利湿不忘补气,治标不忘求本  有个医生每天早上都要看四五十个病人,常常一坐在诊台前就一个上午。  从七点到十二点,一泡尿都没拉过,等一下班,他就拖着沉重的...

2.26、紫花地丁、野菊花

26、紫花地丁、野菊花疔疮能手——紫花地丁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山下一个农夫,手臂上长了一个大疔疮,他以前也长过各种无名肿毒,都是随手采蒲公英捣烂敷在局部,或者严重的熬点蒲公英水来喝喝,很快就好了。  奇怪这次用了两三天都没有好,而且身体还...

2.27、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

27、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图片[功能主治] 性微寒,味苦。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一粒金丹退高热  七叶一枝花,深山在我家。  痈疽如遇此,一似手拈拿。  小指月一边背着七叶一枝花的歌谣,一边跟爷爷正在山里头采着七叶一枝花。  爷爷说,痈疽、蛇伤,以此为妙药。  小指月说,前面学了那么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