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2.29、漏芦

ms2年前 (2023-03-03)中医文摘45

29、漏芦




图片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治痈疽发背,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瘰疬恶疮,湿痹筋脉拘牵,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




画龙点睛的漏芦


  有个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他服用大剂量的板蓝根,没有治好,还有些遗肿,很难消,爷爷就在上面加了一味漏芦,腮腺炎肿消退如潮水,非常快。


  又有个乳妇,因为跟丈夫吵架后,气脉壅塞,乳汁不行,乳房内胀痛难耐,甚至发出红肿的痈块。


  医生用王不留行、路路通,乳汁通了,但痈肿没有退掉。


  爷爷说,这是痈脓不肯下漏,加进一味漏芦。


  随后乳房痈肿消退得像箭一样快。


  还有一个闭经的女孩子,四个多月都没来月经,吃了不少补血通经之品,还是没有动静。


  老先生说,排月经如同漏斗排水,下漏的地方,由于瘀血化热堵塞了,所以尺脉滑中带数,下不来,加进漏芦一味,取其利窍漏下之功。


  果然在原方基础上,一加漏芦,服用后居然大小便通开,而且月经下来。


  还有一个背上长了一个痈,黄芪、连翘都用了,还托透不出来。


  爷爷说,气也足了,疮毒也有药去解,现在就差一味可以开破之品,使疮毒浊阴能从下而走。


  于是加入一味漏芦,这背痈很快就消退了。


  原来这漏芦叶子,呈锯齿象,带有一定开破之力,不然如何能够像《神农本草经》所说,漏芦能通经下乳,主治热毒恶疮?


  又有个瘰疬的患者,咽干口燥,舌红尿黄,医生用五味消毒饮,还加了夏枯草,结果好了大半,就还有一些尾巴根除不去。


  老先生就在原方中加入漏芦一味,连根就把瘰疬拔除,把病灶消漏下去。


  老先生说,五味消毒饮,虽是治热毒痈疮要药,都能清热解毒,消除脓肿,但它们缺一个向下疏漏的作用,如果有病人阳明经脉堵塞,你即使把肿毒消了,还是排不下来,这时漏芦可以作为导浊下漏的开路先锋,它跟王不留行功用相近,却更能够滑利泻热,叶带锯齿,开破下走。使浊阴出下窍,而在身体留不住。


  ......


  ......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局方》曰,漏芦散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乳内胀痛,留蓄邪毒,或作痈肿:漏芦二两半,瓜蒌十个(急火烧焦存性),蛇蜕十条(炙)。上为细散,每服二钱,温酒调服,不拘时,良久吃热羹汤助之。


  《集验背疽方》曰,漏芦汤治疽作二日后,退毒下脓:黄芪(生用)、连翘各一两,大黄一分(微炒),漏芦一两(有白茸者),甘草半两(生用),沉香一两。上为末,姜、枣汤调下。


  《新疆中草药手册》)曰,治流行性腮腺炎:板蓝根一钱,漏芦一钱半,牛蒡子四分,甘草五分。水煎服。


  《圣济总录》漏芦汤曰,治室女月术不调:漏芦(去芦头)、当归(切,焙)、红花子、枳壳(去瓤,麸炒)、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各半两。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本草汇言》曰,治瘰疬,排脓、止痛、生肌:漏芦、连翘、紫花地丁、贝母、金银花,甘草、夏枯草各等分。水煎服。


  


像漏斗一样把浊阴下漏出去的药


  小指月就疑惑了,说,爷爷近来看你治疗各类痈疮,乳汁不通,月水不下,甚至腮腺炎,在一般药物效果不理想时,你在原方基础上加一味漏芦,怎么效果马上出来了。


  老爷爷笑笑说,指月你能看到这点很不错,你有没有发现,我治疗这些痈疮闭塞,血水不下,大都是热毒实证,属于气聚血凝,如果是疮疡阴证,平塌下去,不能起发的,我就一点漏芦都不用。


  小指月说,那我还是想不明白爷爷为什么用这味如此平凡的漏芦,却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爷爷说,指月你去好好观察漏芦,并去思维漏芦的名字,你或许会有些新的启发。


  小指月拿着漏芦,左看看,右看看。


  发现这漏芦有好几大特征。


  第一这根有点像圆锥形,第二这老根还容易裂成片状。第三这漏芦里面居然还有各类菱形网状裂纹,看上去像各种筛网一样。


  这几大特点,一下子让小指月想通了不少。


  裂缝加上筛网状,这不是善于走漏吗?也就是说这漏芦就像漏斗一样,不单善于通瘀滞的乳汁,就算是周身上下的脓血败浊,只要是实证的痈聚,由于它是苦寒的,又归胃经,都善于把这些浊阴从上往下漏出去,本身阳明胃肠又是排浊的最大通道,而乳房属于阳明胃经所管,这正是漏芦最直接能够通经漏下乳汁的作用所在。


  这时小指月从头面的腮腺炎到胸中的乳痈乳汁不通,再到腹中的闭经,然后再到身体肌肉的痈疮,这一系列疾患,看似发自不同地方,名相各异,但如果都是热毒痈聚,都归到这同一条线上来,实质却是一致的。


  这时用普通药物都不能令这些毒热脓血出下窍,漏芦一上去,等于打开阳明胃经下行之通道,就像把下窍漏斗的漏口拿开,浊阴就像水一样纷纷下来。


  所以这漏芦稍微量大一点,居然大便佷容易作泻,使邪从下出。


  即《本经逢原》中曰,漏芦为消毒、排脓、杀虫要药。古方治痈疽发背,以漏芦汤为首称。盖咸能软坚,寒能解毒。故服之必大便作泻,使邪从下而出也。


  小指月又问,爷爷,为什么我看一些不是湿热痈聚的乳痈,你也用漏芦,明明是气血比较亏虚,乳汁少而清稀的?


  爷爷说没错,这漏芦堪称乳痈良药,虽然体虚乳少,但有浊阴阻窍不去,先用漏芦推陈,再在方子里头配黄芪、鹿角胶等补气养血之品,助身体生出新鲜气血,这样陈旧漏去,新血可生,乳汁可生,乳痈可消。这样组配出来的方子,暗合推陈出新之妙,才是真正的医理要道。


  为何爷爷在一些顽固风湿痹症,局部红肿热痛里头也用漏芦呢?


  爷爷说,没错,这痹症一定要是风湿热痹。《本草正义》上说,漏芦滑利泻热,与王不留行功用最近,而寒苦直泻,尤其过之,苟非湿热不可轻用。


  小指月点点头说,爷爷要把局部的风湿热肿也通过漏芦为引,建立一个漏斗的场,使浊阴漏出下窍来。


  老爷爷说,所以你用漏芦即使是实热之证,也只能暂用,不可久用,它虽然能够通利胱肠,畅通乳汁,排脓止痛,漏通经脉,但如果虚人服之,便容易耗伤阴液,损破正气。


  小指月听完后,眉飞色舞,哈哈大笑,说,爷爷,我一想通这漏芦后,古方书所有关于漏芦的记载,我就都能看得明白,我好像一下子找到一把开门的钥匙。漏芦这味药一下子成为我最好的朋友!


  随后小指月高兴地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神农本草经》曰,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本草经疏》曰,漏芦,苦能下泄,咸能软坚,寒能除热,寒而通利之药也。故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疮疡阴症,平塌不起发者,非所宜投。妊娠禁用。


  《圣济总录》曰,古圣散治历节风,筋脉拘挛,骨节疼痛:漏芦半两(去芦头,麸炒),地龙(去土,炒)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末。先用生姜二两取汁,蜜二两,同煎三、五沸,入好酒五合,以瓷器盛。每用七分盏调药末一钱半匕,温服不拘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112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 2.28、拳参

下一篇:2.30、土茯苓

“2.29、漏芦” 的相关文章

四君子汤加味演变思路图:

四君子汤加味演变思路图: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散寒理中焦四君子汤【理中汤去掉大辛大热之干姜,换上淡渗之茯苓】---平补脾胃之方五味异功散【四君子汤加陈皮】---脾虚湿滞,胃脘不适,苔白稍厚1.1六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加法半夏】--病情再重些,痰湿较甚,胃脘胀闷,苔白厚1.2香沙六君子汤【...

2.6竹叶、淡竹叶

6、竹叶、淡竹叶[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竹叶与淡竹叶之辨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小指月正在对比竹叶跟淡竹叶,他问,爷爷啊,为什么这竹叶跟淡竹叶,都写着清热泻火,除烦利尿,它们功用的都一样,都是甘淡带点寒,好像不需要特别去...

2.17、苦参

17、苦参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利湿不忘补气,治标不忘求本  有个医生每天早上都要看四五十个病人,常常一坐在诊台前就一个上午。  从七点到十二点,一泡尿都没拉过,等一下班,他就拖着沉重的...

2.19、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19、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新疆中草药苦豆子图片【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止痛,杀虫。湿热泻痢、胃脘痛吞酸、湿疹顽癣、白带过多、疮疖溃疡。  老先生拿着刚从新疆捎过来的苦豆子跟指月说,指月啊,这苦豆子可是新疆内蒙古那边特有的清热燥湿药啊。  小指月说,为什么叫苦豆子呢?  老先生说,这是豆科植物,这种豆...

2.20金银花

20、金银花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治一切内痈外痈要药——金银花  仙方活命金银花。  小指月说,爷爷疮痈开手第一方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饮开手第一药是金银花,这金银花是一切疮痈的要药啊!  老爷爷说,世人皆知金银花为一切内痈外痈之...

2.37.锦灯笼

37.锦灯笼最便宜的喉痛散有一家专门烧锅炉的工厂,天气一热,很多员工都会因为不同程度的咽喉热痛而没法上班,这老板就想着该怎么办,工厂又不能停工,又不可能花大量钱把工人送到医院打吊瓶。所有的老板都懂得精打细算,所以这老板找来竹篱茅舍,问爷爷有没有既便宜,最好不怎么花钱,又能防护工人们咽喉肿痛的妙方。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