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常山
84常山
【性味归经】苦、辛,寒;有毒。归肺、肝、心经。
【功能主治】劫痰;截疟。主疟疾,胸中痰饮积聚。
常山治痰截疟
一疟疾患者,胸中烦闷时,疟疾就容易引发。
老爷爷说,为什么胸中烦闷呢?
小指月见病人舌苔垢腻,乃胸中有痰浊阻挡。
老爷爷说,为什么胸中有痰浊呢?
小指月说,饮食肥甘厚腻,容易化生痰浊。
老爷爷说,所以这些怪病的患者,应该少吃鱼肉、粽子、肥肉、鸡蛋,这些黏黏腻腻,助湿生痰之物,因为中医认为无痰不作疟。
这病人竖起大拇指说,大夫,你说得真对,我自己都觉得饮食一段时间不清淡后就多痰,痰多后,胸中就气塞,胸中气塞,疟疾发作就频繁。
老爷爷便教他用一味常山煎水,少剂量温饮,并说,疟疾急发,可用常山涌吐痰涎,必须量大顿服,如果平时只需用小剂量常山煎水,徐徐饮下,可以不用呕吐,却能够消胸膈中停痰。如果呕吐太厉害,买瓶藿香正气水,就可以解常山引起呕吐过度的反应。果然病人在发作前服用这药,就很少患疟疾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张锡纯经验 常山性凉,味微苦。善消脾中之痰,为治疟疾要药(疟疾皆系脾中多痰,凡久疟胁下有硬块名疟母者,皆系脾胀兼有痰也)。少服,则痰可徐消,若多服即可将脾中之痰吐出,为其多服即作呕吐,故诸家本草皆谓其有毒,医者用之治疟,亦因此不敢多用,遂至有效有不效。若欲用之必效,当效古人一剂三服之法,用常山五六钱,煎汤一大盅,分五六次徐徐温饮下,即可不作呕吐,疟疾亦有八九可愈。一九一七年,时当仲夏,愚因劳碌过度,兼受暑,遂至病疟。乃于不发疟之日清晨,用常山八钱,煎汤一大碗,徐徐温饮之,一次止饮一大口,饮至日夕而剂尽,心中分毫未觉难受,而疟亦遂愈。后遂变汤剂为丸剂,将常山轧细过罗,水泛为丸,桐子大,每服八分,一日之间自晨至暮服五次,共服药四钱,疟亦可愈。若病发时热甚剧者,可用生石膏一两煎汤,初两次服药时,可用此汤送服。西人谓病疟者有疟虫,西药金鸡纳霜,善除疟虫故善治疟,常山想亦善除疟虫之药品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