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2.49、生地

ms2年前 (2023-03-03)中医文摘30

49、生地


[功能主治]鲜地黄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水箱缺水车发热


  这个时代,大家都慢慢有钱了,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到处都盖起了高楼,一派红红火火。


  爷爷说,红红火火背后你看到什么?


  小指月说,火盛则伤精,红红火火背后燃烧的是人体的精油。


  爷爷说,消耗身体的精油,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小指月说,就像灯火燃烧后灯油,像汽车消耗汽油,就会蒸蒸发热。


  爷爷说,发热是表象,里面阴油被燃烧,是实质。


  小指月说,我知道了,治热不要只看到火盛去降火,还要看到水不足,要去滋养阴水。


  这个司机有一分不错的收入,他到处帮建筑工队拉砖跟泥沙,刚开始整个上午都干不完,后来白天也干不完,甚至经常搞到没法按时回家吃饭。


  随着收入越来越高,他干脆不回家吃饭,在车上吃,把三餐的时间都拿出来去帮人家拉砖,这样一个人赚的钱是好几个加起来那么多。


  由于他干活特积极,所以每个建筑队都点名要他去拉砖,这样他接的活越来越多,以前多次为没有活而发愁,现在活儿太多了干不过来,也发愁。


  他除了又请一个人来帮忙,而且自己连夜也去工作拉砖,这样收入再次翻倍,一下子就盖起了楼房,过上在别人眼中是很丰裕的生活。


  这样一年两年下来,还没觉得什么,就是偶尔容易上上火,喉咙痛,几瓶凉茶灌下去就好些了。


  第三年他发现,以前佷容易睡觉的,现在干得再累,躺在床上心都很烦热睡不下,隐隐感到好像骨头里都能够蒸出热来。


  他便找来竹篱茅舍。


  老先生看他双脉细数,明显阴虚劳热,又见舌红少苔,便笑笑说,你这是阴虚火旺发热,不是一般凉茶清热药能把热退下来的。


  这司机听后点点头说,没错,老先生你说对了,我就是反复喝凉茶没降下来才上你这来,为什么我整个晚上都好像汽车那样,从里到外都发热呢?


  老先生笑笑说,你汽车发热你首先会看什么,这司机说,当然要看水箱了,水箱水不够,不能够很好地散热,这汽车就会热腾,会烧坏。


  老先生说,是啊,人体肾主水,当过度透支肾水,消耗肾精,劳累过度,暗耗阴血,肾水就会日日减少,水一减少,脏腑里的阳火得不到涵养,就会蒸蒸发热,晚上没法睡好觉。


  这司机一听豁然开朗说,是啊,我这几年就像上紧发条的钟表一样,压根儿没停下来,只有不断地加速前行,没有停止了。


  老先生说,你身体壮,说明你有资本,但有资本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无忌惮地消耗。


  生活要有张有弛才能幸福。


  工作要有松有紧才能快乐。


  身体要有动有静才能健康。


  这司机听了后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老先生说,你想想,你也是开过车的人,开长途车能否一直开下去呢,长途高速路上每隔不远为什么要设计中间休息站?


  这司机说,人疲累了可以松口气,即使人不松口气,也要让汽车松松加加水,补补油,散散热,没完没了地开下去,都很伤人伤车。


  老先生点点头说,所以赚钱不是人生第一位,要保证身心健康,然后再去工作生后才是第一位。就像你开长途车一样,先要保证车子不要烧坏,人不要疲劳驾驶,这样不出事故,便是最大的收入。


  这司机听后恍然大悟说,老先生,我知道了,我回去得再请一个人,我还是只做白天那几个小时。


  确实长期透支下去,再壮的身体也会吃不消啊!


  老先生听后点点头,知道他找到了真正阴虚劳热的原因,然后就叫他用生地来煎汤服用,单味生地重用100克。


  喝了三天,烦热解,骨蒸劳热消失,安然入睡。


  小指月说,爷爷,这生地怎么滋阴补水这么快速啊?


  老爷爷说,生地黄又叫什么呢?


  小指月说,叫地髓。


  爷爷说,没错,是土地的精髓。凡是种过生地黄的地方,三年之中不能够再种。


  小指月说,这是为什么呢?


  爷爷说,这地方的精髓都被地黄吸纳过来,所以得用两三年时间来恢复土气。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肾主骨生髓,又主水,这地黄地髓,就直接补益肾中精髓,对于身体长期劳伤,阴水不足,热火上症的,这生地黄直接就滋阴降火,把人体的阴精水液补足,这样一派炎炎上蒸的火热之象就退掉了。


  爷爷笑笑说,水箱缺水车发热,把水加够,发热就减轻了。人体长时间没完没了地干活加班,又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就会心中烦热腰酸肾水不足。


  这时不是去清火泻火,而是要懂得停下来休息,肾水一养足,烦热骨蒸之象就像退潮一样退下去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外台秘要》曰,骨蒸劳热,生地一斤,捣三度,搅汁尽,分再服。若利,即减之,以凉为度。


  《本草乘雅半偈》曰,种植地黄之后,其土便苦,次年止可种牛膝,再二年可种山药,足十年上味转甜,始可复种地黄,否则味苦形瘦,不堪药也。




增水行舟之大义


  有个计程车司机,忙到昼夜不停地开车,虽然他知道自己疲劳了,也开得比较慢,但还是没法避免交通事故。


  在一次跟货车相撞过后大出血,腿骨骨折,血虽然止住了,骨折也复位接回去了,身体也在慢慢康复之中,唯独有一个问题,就是车祸以后,经常心烦口渴,大便不通,三五天一行,有时没有用开塞露,还排不出大便。


  他便找来竹篱茅舍,老先生看后,跟指月说,为什么很多交通事故或手术,或骨折脚崴伤的病人,他们大都伴随大便干燥难通?


  小指月说,是啊,我也发现这一个现象,所以很多跌打损伤的名方都会加一味大黄,一方面为活血化瘀而设,另一方面还可以让这大便通畅,推陈出新,有助于伤后修复,比如复元活血汤。


  老爷爷说,伤后出血必伴随血虚,伤患处需要大量津液去修复,必定伴随津液不足,五脏六腑都要向胃肠要气血津液,特别是伤后修复,这种气血津液的需求量就大为增加。


  于是脏腑便拼命地向肠胃榨取津血,这样肠胃津血佷容易就干掉,津干就容易向上化燥烦渴,向下大便不通,艰涩难行。


  小指月说,爷爷,我还想到一点,液为血之余,津液它是气血多余后,化生的,当气血不充足时,肠道就不可能有多余的津液。


  老先生点点头后说,所以大出血后,不要说肠道气血不足,周身气血都显得缺乏,这样肠道就更加干竭了。


  所以伤后的患者应该多喝些汤粥之品,来增补缺失的津液。


  小指月说,爷爷,这病人心烦口渴,大便不通,也是伤后失血,骨折修复,从气血津液辩证看来,他这身体应该是失去水液的濡养,津液不足所致。


  老爷爷点点头说,没错,有没有哪味药专门大补阴水,清热生津,解除烦渴的?


  小指月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水充足,五脏水液都充足。


  一味地黄饮,乃专滋养五脏六腑津水。


  《医学启源》曰,地黄饮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


  爷爷说,就用一味生地黄捣汁服用,这计程车司机,第一天吃了后烦渴就减,第二天大便顺畅,神清气爽,以后每天大便都通畅,恢复以前没有出事故之前的状态。


  老爷爷说,其实用地黄非独为增水行舟,滋润大便而设。


  小指月说,还有什么道理呢?


  老爷爷说,你看地黄在《神农本草经》中怎么说?


  小指月说,《神农本草经》曰,地黄主折跌绝筋,伤中,主血痹,添骨髓,长肌肉。


  老爷爷说,你看,为什么伤科的修复往往少不了地黄,它能从骨髓里头,长到外面筋脉肌肉,甚至皮肤,由里到外,把津水补足后,血脉通畅,痹痛消除,局部修复加快。


  小指月点点头说,我明白了,爷爷,这主血痹跟主肠道秘结是一个道理。


  爷爷说,是什么道理呢?


  小指月说,是增水行舟的道理。


  爷爷说,何以见得内?


  小指月说,你可以把肠道秘结看成舟,也可以把血脉瘀堵这些血瘀块看成舟,只要把阴水补足,不单肠道通畅,血脉也通畅,那这些代谢产物或病理产物,都纷纷像河里头的船只,或垃圾一样被水冲走了。


  爷爷哈哈一笑说,这样想倒有点新意,这样增水行舟,不独增肠道水,行大便之搁浅,更能够增血脉里的阴血津液,来行血脉经络里的血瘀滞塞,这样一看,你就懂得四物汤为何成为血家百病共同推崇的方子,里头用到地黄的道理,也洞然明了。


  小指月又说,爷爷,《名医别录》上确实说生地黄可以通脉散血,《本草逢原》上又说,生地黄能统领它药,共奏破宿生新之功。


  爷爷再次点点头说,这人体血气能够得以鼓动,必须依赖阴津作为资粮,汽车能够跑起来,必依赖汽油作为燃料,地黄滋补人体肾阴,补充燃料,则一身之活力因此而振奋,百脉之动力因此而加强,如同河流能发起大水,自然血脉通利,邪去正安。


  小指月高兴地说,爷爷这才是增水行舟的大意,而不仅仅把增水行舟只用于这大便不通,这就浅视了增水行舟之大法也。河流通畅,不单垃圾冲走,所有泥沙瘀堵,舟船都通通能冲开。人体津液充足,不单大便润通,周身百脉五脏六腑,皆得到贯通,如此循环不已,生生不息。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张氏医通》曰,失血后烦渴,大便不通,一味生地黄捣汁服之,若血枯燥竭,用熟地黄蜜煎常服,或熬膏亦佳。


  梁庆森经验


  猪蹄生地汤治便秘 粱氏得一民间验方猪蹄生地汤,经多位便秘患者服后取得满意效果。取猪蹄一个斩碎,入锅煎至快熟透时,加入生地50~60g,再煎沸20分钟左右,加盐少许,喝汤吃猪蹄,1天分2次吃完。一般服1~2天可愈。服后尚感药效不高时,可适增生地份量,或再加玄参10g;对于久患便秘而体虚者,此方再加熟地6~9gg,以防肚泻。猪蹄生地汤不论寒热虚实,统治一切便秘症,男女老小皆宜。方内生地性寒,味甘,滋阴清热、凉血,导肠胃之郁火而不伤正,配以猪蹄扶正润肠,故大便自通。




重用生地治阴虚阳狂


  有个读书人,喜好深思,但长期用脑过度,神不守舍。


  有一次受了点精神刺激,居然烦躁不眠,兴奋异常,脑子像火车一样停不下来,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喃喃自语,甚至说话声音忽高忽低,医院里面初步诊断为精神病,马上服用氯丙嗪等控制精神之药。


  一旦不服,又烦躁难安,诸症蜂起,然后给他吃药,他就说,我没病,为什么要吃药呢?你们都有病才要吃药。


  甚至他把药片丢在地上,拼命用脚去踩去跺,家里人看了没有不担忧的,这样连工作都没法再做了,经常眼神呆滞,不思饮食。


  于是家人带他一起来找老先生,还故意骗他说,找中医调调胃口,这样吃饭香些,他才肯一起来。


  老先生说,脉弦细而数,舌红少苔,大便又干结,这是什么证呢?


  小指月说,阴虚阳亢,肝郁气滞。


  爷爷点点头说,阴虚则脉细,阳亢则脉数,弦主肝胆病,肝郁气滞,那该怎么办呢?


  小指月说,应该滋阴潜阳,老先生说,为什么呢?


  小指月说,《黄帝内经》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急),并乃狂。


  又曰,阳盛不能入阴,阴虚故目不瞑。


  老先生点点头说,那就用防己地黄汤,重用地黄,清热养阴,寒降阳亢。


  这读书人吃了几剂后,很快能够安睡,睡眠一好,精神就不浮躁了,大便也通畅,胃口很快就开了。


  然后再调几次方子,并叫他少钻到书堆里去过用心脑了,最好把书本抛掉,这样身体才慢慢恢复过来。


  家里人都非常不解,都以为读书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很多娃子父母都想尽招法让他读书都读不进去,哪有医生还劝病人少读书,甚至把书丢掉呢?


  老先生笑笑说,读书也要因人而异,凡事都有个度,饭吃多了会伤脾胃,水喝多了会伤肾,你如果过度读书了,会暗耗心血,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专门控制周身的元神所在。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老先生又说,心为什么会像地震那样波动呢?因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暗耗阴血,心失所养。失去阴血的滋养,人的精神就会容易失控。


  所以当身体差时,要锻炼身体,而不是拼命地读书消耗。没有身体作为强大的后盾,革命都没有本钱,何况是读书呢?


  这家人听后都点点头。


  老先生说,像这种思虑过度,劳伤阴血之人,都导致神志失控了,要把他们当成虚劳看待,虚劳就有虚劳的保养之法。


  然后小指月便找出明朝名医汪绮石所著的《理虚元鉴》中的这段话:“如初发病尚轻浅,亦有不药而但以静养安乐而自愈。稍重者,治需百日或一年,煎百剂……便可断除病根。至于再发便须三年为期。此三年间,起于色者节欲,起于气者慎怒,起于文艺者抛书,起于劳倦者安逸,起于忧思者遣怀,起于悲观者达观,如是方得除根。至于三发,则不可救矣。”


  原来起于文艺者,抛书,爷爷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言出有据。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金匮要略》曰,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


  防己地黄汤治癫狂、语无伦次、烦躁不眠,属于阴虚阳亢,但地黄的用量必须要大。取它量大能滋阴清热,引亢阳能下收之意。这样阳潜于下,精神就不会那么容易狂躁。


  《本经逢原》曰,干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戴元礼曰,阴微阳盛,相火炽强,来乘阴位,日渐煎熬,阴虚火旺之症,宜生地黄以滋阴退阳。浙产者,专于凉血润燥,病人元气本亏,因热邪闭结,而舌干焦黑,大小便秘,不胜攻下者,用此于清热药中,通其秘结最佳,以其有润燥之功,而无滋腻之患也。

◎地黄拾珍

1.黄继祖经验

曾治一妇,吾妹之乡邻也。全身瘙痒,不红不肿,无疹无斑,屡治罔效。吾思风则肿、热则红,今无疹无斑,恐为内虚,试令其以生地黄煲瘦肉,不拘其量,或以作汤或以佐膳。越一月,来函致谢,并谓按尊法服后,今已瘙痒全无矣。

指月按:血脉经络不通会痒,所以搔之即通便舒服;不荣也会痒,血气不能充分供应到那里,身体也会通过痒来发出信号自救。而不红不肿的痒大都属于局部得不到滋养,重用生地黄滋阴,作为食疗,令血脉充盈,其痒自息。

2.李灿辉经验

师授镇场汤方,专治阴虚诸蜕,颇有良验.镇蛇汤方由生地黄30克,桑白皮30克,白茅根30克,党参10克,4味药组成。本方药味少而量大力专。功能滋阴降火,清热凉血.可加入三七粉、阿胶、牡丹皮、赤芍等药,可加强滋阴凉血之功及活血止血之效,使新场不起,旧场得除.故鼻蛇、齿蛇、目蛇、耳杷、舌厩、唇蚓、肌翅、乳蚂、脐皿、腰姆、诸经吐蚓等属脏腑阴虚者,用之无不效验.

指月按:阴虚火旺、血溢脉外或血热妄行者,重用生地黄以滋其阴,又能凉血不妄动,用桑白皮、白茅根,二白能降金,正如天气炎热.降一场甘霖雨露,热势下停,则血不外越妄行,配党参益气统脾,使脾能统血。

3.王子坪经验生地黄治热痹

生地黄治热痹,早在《圣济总录》里指出,风寒湿痹之外,另立热痹一门,治疗上多用生地黄、石膏、大黄之类。姜春华指出:“痹证见急性发作,见红肿热甚为热痹”“治疗用生地黄为主,每次50至150克”。几年来大剂量生地黄用于治疗热痹,收效颇佳.

指月按:《本经》记载“地黄除痹”,由于地黄甘、苦、寒,能滋阴清热,凉血消肿,所以它除的必是热痹为主,或者局部经脉不通,痹痛化热。这种热痹,一般局部红肿热痛,病势较急。生地黄量大方能建功,每每配进忍冬藤30至60克,更能加强除热痹通络止痛之效。

4.刘炳凡经验重用生地黄治疗虚狂

赵某,男,40岁。临湘县人.因受刺激患精神病,虚性兴奋,语言失常,目不交睫,烦躁不眠。当地医院诊断为“精神病”,服氯丙嗪等药,始终不效,乃专程监护来长沙就诊.虽呆视而目光炯炯,食少便结,舌红无苔而干,脉弦细而数.属思虑过度,阴虚阳亢所致,治以滋阴潜阳。

药用:制首乌24克,丹参20克,生地黄30克,白芍15克,怀山药15克,女贞子18克,墨旱莲12克,龟甲115克,龙齿15克,生牡蛎115克,甘草6克,龙眼肉15克,大枣5个,炙远志3克,石菖蒲3克.

服上方7剂,夜能入睡3小时,便通,思食.原方继服20剂,症状逐渐消失,能睡7小时,语言对应不误,食纳增加,握手称谢,带药回乡。即原方以生地黄

易熟地黄,再服10剂,已举止正常。因思眠食获安则病不反复,乃予叶氏养胃汤善后。休息1个月后已上班工作。

指月按:《内经》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急),并乃狂”“阳盛不能入阴,阴虚故目不瞑”。可见阴不涵阳,就容易焦虑躁狂,失眠难安。正如池塘里水少了,鱼就纷纷跳出水面,躁而不宁。人也一样,当真阴亏少,必定阳亢为患,所以峻补真阴,重用生地黄,直接生肾水,便可涵养其阳,乃治其狂。故张仲景防己地黄汤重用生地黄治“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便是此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133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2.48、绿豆

下一篇:2.50、玄参

“2.49、生地” 的相关文章

读《我是铁杆中医》摘记---头痛

读《我是铁杆中医》摘记---头痛

常见头痛症状用方感受风邪头痛昏沉,痛处游走不定,舌苔薄,脉浮缓祛风解表,宜用川芎茶调散感受湿邪以满头昏蒙困重为主,说不出具体的疼痛点,这种情况,即《内经》的所谓“伤于湿,首如裹”,患者身重酸胀,舌苔白腻,口淡乏味,脉濡,治须祛湿解表,宜用羌活胜湿汤内伤虚症气虚每遇到劳累过度时发作,患者头痛隐隐,少气...

2.3知母

3、知母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二母宁嗽散与仁义道德  有一商人名文安,娶一个妻子叫吴敏,夫妻之间感情和美。  吴敏也心性聪敏,善于打理家务,唯一一点让文安头疼的就是这妻子吴敏跟母亲婆媳之间经常有口角。  因为每次婆媳二人...

2.8栀子

8、栀子[功能主治]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焦栀子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衄,尿血崩漏。脚崴伤,栀子良  爷爷跟指月采完药,准备回竹篱茅舍,爷爷见指月打了个呵欠,便说,指月啊,可要留神哦,小心平地绊脚翻跟斗。  小指月...

2.9夏枯草

9、夏枯草[功能主治] 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高血压症。防暑热,夏桑菊  每年军训在酷暑烈日之下,学校里头的学生都有不少顶不住中暑晕过去。  还好有惊无险,都能及时救治过来。  但军训又不可废,于是学校的训导...

2.28、拳参

28、拳参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用于赤痢,热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口舌生疮,吐血。衄血,痔疮出血,毒蛇咬伤。一味拳参乃宫血清宁  小指月疑惑地问,爷爷,为什么七叶一枝花蚤休叫重楼,而拳参也有人叫它重楼,这不就混淆了吗?  爷爷说,药名不统一,就容易出问题,我们尽量在开药时,要开...

2.30、土茯苓

30、土茯苓[功能主治] 清热,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单味土茯苓汤治梅毒疮  一个妇人两边大腿各有一个如掌面大杨梅毒疮,疮毒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直抵筋骨,所以筋骨常常拘挛疼痛,三年都好不了。  经常忧愁,郁郁寡欢,吃饭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