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蜈蚣
蜈蚣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如果有人说他的胃癌误吃一条蜈蚣就好了,你肯定不会相信,可是却实有其事……蜈蚣是有毒之品,请勿自己乱用!
一味蜈蚣散治面瘫
蜈蚣又名天龙。走窜飞速,小指月跟爷爷在野外采药时,看到土块中有条蜈蚣,小指月一扑过去,没有踩着,那蜈蚣迅速就钻进草丛,一眨眼间就不见了。
老爷爷说,从蜈蚣善于走窜,可以看出它善祛风,所以蜈蚣有息风止痉之妙。
有个病人,因为天热在外面露宿,结果第二天醒来,发现下巴歪了,原来半夜着了风受了凉,导致面瘫。
老爷爷说,像这种急性面部风瘫,中医认为是风动经络,所以口眼歪斜,这时只要用蜈蚣来搜风,驱逐经络之风邪,就可以令得头面牵引麻木之感消失。
遂用单味蜈蚣研粉冲服,小指月称之为一味止痉散,专治面部风瘫拘挛。病人用酒来送服,吃两次就好了,吃药时觉得面部发热,气血流通,好像有虫行蚁咬之感,原来这就是气血流通,经脉扩张,风邪被驱逐出去的现象。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张锡纯经验 一人年三十余,陡然口眼喎斜,受病之边目不能瞬,用全蜈蚣二条为末,以防风五钱煎汤送服,三剂全愈。
蜈蚣酒治蚊虫叮咬
夏天到了,很多小孩子被蚊虫叮得头面四肢都起包,肿痒难耐,越搔越厉害。有些体质不太好的娃子,因此还引起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发烧起来。
老爷爷看到这种现象,连忙叫小指月从大药酒坛里装了几十小瓶蜈蚣酒出来,凡是前来治疗蚊虫叮咬,甚至蜜蜂蛰伤的小娃子,都给他一小瓶蜈蚣酒,这样一擦在肿痛处,立马觉得清凉舒服,多擦几次就肿消痛除。
小指月说,爷爷,这么奇效的外擦方,我们自己的蜈蚣酒比一般的万金油还要强效很多啊!
老爷爷笑笑说,那是当然了,蜈蚣你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小指月说,又叫百足虫,它是百虫之王啊!
老爷爷说,没错,所以《神农本草经》讲蜈蚣能咁诸蛇虫鱼毒。
小指月说,爷爷,那蜈蚣是如何能够解除这种肿毒痒痛的呢?
老爷爷笑笑说,你看为什么会痒?
小指月说,痒为泄风,局部疏泄不利,因为肿毒瘀聚,所以身体通过自救来搔痒,令气血能够过去,来回疏通,其痒痛自平。
老爷爷说,所以这蜈蚣它善于走窜,配上酒跟冰片制成的蜈蚣酒,更能够活血祛风,就像来回帮你肌表搔痒痒一样。同时它又能以毒攻毒,辛以散结,消肿,故局部肿结恶疮瘙痒,皆可平之。
小指月说,原来还有这层道理。
老爷爷说,本来痛则不通,你看蚊虫叮咬,有些又痒又痛,因为局部气血痹阻不通,所以疼痛肿胀,蜈蚣善于开通,这样通则不痛。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任之堂经验 这时发现前面小树叶上有只小蜜蜂,跟隔壁邻居家养的一样,我忙用手去捏。
“别抓!”太爷的话刚说完,我的大拇指已被蜜蜂蜇了,一阵痒痛立即传过来,太爷忙用手轻轻拔去毒针。顺便去怀中找药,看着大拇指上慢慢出现的小红包,我当时还以为会死呢,吓得直哭。
太爷一边安慰我,一边打开从怀里摸出的小药瓶,里面装着淡黄色的药液,太爷摇了摇,药液立即变成红黄色。
他打开瓶盖,用小树棍沾上药液涂在我受伤的大拇指上,还真快,一种凉爽的感觉让人很舒服,过了几分钟,小红包没见了,不痛也不痒了。
“太爷!这是什么药?”我好奇地问。
太爷神秘的说,“这可是咱们家的祖传秘方,你知道后可别告诉别人。”
见我点头,太爷继续说,“这是清明节后抓到的活蜈蚣,加上雄黄,用烧酒泡一周后配制的雄黄蜈蚣酒,别看这东西,效果好着呢,咱们山里毒蚊子多,经常会被叮上,有了这药就不怕了,只要用这点上一点,很快就好了,蜜蜂蛰了也有效。去年上山采药,被毒蛇咬伤后,要不是及时抹上这药,现在你太爷就在土里啰!”
小孩高热抽风
有个小孩子壮热高烧,都快40度了,两目上视,四肢抽搐。
小指月马上想到羚羊角,因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热极生风,非羚羊角息风止痉不可,特别是小孩子高热抽风,一味羚羊角乃特效药。
可羚羊角最近缺货,一下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良医手头若无良药,也会掣肘。
老爷爷说,别急,明白疾病的机理,就可以想出各种应对的招法,首先这娃子壮热,我们要找能够迅速退热之品,这脉洪数,乃阳明热火燔灼。而清降阳明热火最好的一味药是什么?
小指月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石膏了,石膏乃降阳明大热之妙品。
老爷爷又说,这壮热过后,引起风动,我们除了用石膏大降其热外,还要想到用一味药能够平息其风,最好能息风止痉,令其手足不再抽搐,有哪味药是息风止痉的代表呢?
小指月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说,蜈蚣息风止痉之要药也。
名医恽铁樵先生曾说,凡惊风抽搐,虫类药最为特效,蜈蚣最猛,全蝎最平。有用全蝎不能制止之风,用蜈蚣则无有不制止者,惊风以撮口最为酷烈,非蜈蚣不能取效,寻常抽搐则全蝎足以济事,不宜用蜈蚣也。
老爷爷点点头说,行,那我们就用白虎汤加蜈蚣来代替羚羊角治热极生风。
这样小娃子服下第一剂汤药就热退,抽动减轻,服第二次药,脉静身凉,神识恢复,病去若失。
小指月说高兴地说,爷爷,这次我不单学到用石膏加蜈蚣代替羚羊角的经验,更加学到一种分析疾病来龙去脉再遣方用药的思维。
老爷爷点点头说,学经验就像得到一条鱼,学到一种善分析疾病的思维,就像得到捕鱼的技巧,你能够自己领悟到这里,真不错啊!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张锡纯经验 奉天陈××之幼子,年五岁,周身壮热,四肢拘挛,有抽掣之状,渴嗜饮水,大便干燥,知系外感之热,引动其肝经风火上冲脑部,致脑气筋妄行,失其主宰之常也。投以白虎汤,方中生石膏用一两,又加薄荷叶一钱,钩藤钩二钱,全蜈蚣二条,煎汤一盅,分两次温饮下,一剂而抽掣止、拘挛舒,遂去蜈蚣,又服一剂热亦退净。
奉天那姓幼子,生月余,周身壮热抽掣,两日之间不食乳、不啼哭,奄奄一息,待时而已。来院求治。知与前证仿佛,为其系婴孩,拟用前方将白虎汤减半,为其抽掣甚剧,薄荷叶、钩藤钩、蜈蚣其数仍旧,又加全蝎三个,煎药一盅,不分次数徐徐温灌之,历十二小时,药灌已而抽掣愈,食乳知啼哭矣。翌日,又为疏风清热镇肝之药,一剂全愈。隔两日其同族又有三岁幼童,其病状与陈姓子相似,即治以陈姓子所服药,一剂而愈。
奉天吴姓男孩,生逾百日,周身壮热,时作抽掣,然不甚剧,投以白虎汤,生石膏用六钱,又加薄荷叶一钱,蜈蚣一条,煎汤分三次灌下,尽剂而愈。此四证皆在暮春上旬,相隔数日之间,亦一时外感之气化有以使之然也。
蜈蚣拾珍
1、张锡纯经验 有病噎膈者,服药无效,偶思饮酒,饮尽一壶而病愈。后视壶中有大蜈蚣一条,恍悟其病愈之由,不在酒实在酒中有蜈蚣也。盖噎膈之证,多因血瘀上脘,为有形之阻隔(西人名胃癌,谓其处凸起如山石之有岩也),蜈蚣善于开瘀,是以能愈。观于此,则治噎膈者,蜈蚣当为急需之品矣。为其事甚奇,故附记于此。
指月按:现代研究,蜈蚣有抗癌的作用,中医所谓的噎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食道癌、胃癌,用蜈蚣研粉,每日服两到三条,对于食道癌、胃癌、乳腺癌、皮肤癌、结肠癌、宫颈癌,甚至肝癌,有一定辅助疗效。
2、季德胜经验 江苏省南通市的蛇医专家季德胜,有一次为研究一条从未见过的小花蛇的毒性,让它在自己的小臂上咬了一口,当时,被咬的皮肤陡然发黑。虽然两次内服了他原来制成的蛇药,未能控制毒性发展,并头昏目眩,进入半昏迷状态。在这生命的紧急关头,各位前来会诊的名医束手无策,还是季德胜自己有气无力地说,药物已经无效了,给我捉5条大蜈蚣来,让我吞下去,也许还有希望。结果5条蜈蚣生吞下肚,病情仍未见好转,生命危在旦夕,当即去电重庆,向大师兄求救。大师兄回电云,仍吃蜈蚣,数量加倍。依法服用后,奇迹发生了,季德胜肩上皮肤的黑色逐渐消退,神志清醒了,15条蜈蚣挽救了这位蛇王的性命。从此以后,蜈蚣便成了风靡世界的“季德胜蛇药片”的主要成分。
指月按:清代有位捕蛇者,曾传下解蛇毒的一首内服良方,即用蜈蚣一条,全蝎两条,共研成细末,以酒调下,即愈。而《洞天奥旨》也记载一首专治蛇虫咬伤的蜈蚣散。用蜈蚣三条,雄黄五钱,白芷一两,樟脑三钱,研成细粉,用香油调敷肿胀处,随干随擦。而李时珍也称蜈蚣乃最能服蛇毒之上药也,白芷次之,可见无论内服外用,蜈蚣皆可解蛇毒。《朱良春用药经验》提到,有个农民在水田里劳动被蝮蛇咬伤,从消退肿到膝上,疼痛一场,眼花头胀,神昏不安,此蛇毒攻心之象,宜解毒祛风,用蜈蚣粉,每次3渴,六小时一次,同时在肿胀处,用粗针穿刺数处,以排毒血,当天痛减神安,次日肿消痛止,连服四日,巩固疗效而愈。
3、朱良春经验 费某,男,57岁农民,患骨结核四年,左腿有瘘管两处,脓水淋漓,用蜈蚣内服外敷,即蜈蚣烘干打粉,胶囊装满,每次五粒,每日两次,同时外用凡士林纱布,沾蜈蚣粉,填入瘘管内,每日一次,十日后,瘘管分泌脓水减少,瘘管变浅,两个月后,骨结核痊愈。
指月按:蜈蚣有毒,却可以攻毒散结,此以毒攻毒也,所以各类恶毒疮痈,可以用之。在《江苏中医杂志》提到,有个男子,下肢溃疡多年不愈,后采用蜈蚣散,即纯用蜈蚣打粉,洒于疮面,每日一次,三周即愈。又有一个男子,右腿患附骨疽,附骨疽是一种病邪深入附于骨的化脓性疾病,好发于四肢长股,由于失治造成两年不愈,反复流脓水,后单用蜈蚣散,即蜈蚣焙黄打粉,把药渗透进去,一周后,碎骨浊物排出,两周疮口愈合,未服任何药而告愈,至今六年未复发。足见蜈蚣善于治疗痈疽疮肿溃疡。故古人称蜈蚣有攻毒疗疮之效。
4、有个妇人腿被狗咬伤后受风,周身抽搐,医治十多日,抽搐更厉害,发现前面每剂药中都有全蝎数钱,配合祛风活血益气之药,但方中却没有用蜈蚣,于是张锡纯再次用方,黄芪六钱,当归四钱,羌活、独活、全蝎各二钱,大蜈蚣两条,煎服一剂,抽搐遂止,再付一剂,永不复发。
指月按:全蝎都制不服的抽风,而蜈蚣却能制服。各类惊风、破伤风,甚至癫痫抽搐,古籍里头的名方,没有不重用到蜈蚣的。张锡纯说,蜈蚣走窜之性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其性犹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搐瘛瘲,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而被蛇或者狗咬伤,病发之时,不仅局部剧痛,漫肿,而且会出现一系列中医所谓的风象,即四肢麻痹,抽搐不安,甚至头目肿胀,蜈蚣因乃最善治风之药,又能够攻毒,故常为主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