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连翘
21、连翘
图片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一味连翘治风温感冒
最近流感来,不少人都赶上了。
特别是那种晚上又熬夜,睡不好觉的,又稍微吃了燥热一点的食物,如煎炸之品。
一旦感冒起来就非常快,这个少年头痛发热,口干渴,咽喉也痛。
小指月说,爷爷这不是风温外感吗?
老先生说,没错,脉浮数,一派上焦浮热。
小指月说,那是不是银翘散,或者维C银翘片就行了。
老先生说,可以,但如果用单味连翘就更简单。
小指月说,单味连翘,就能治风温感冒?
老先生说,没错,连翘,既能向外疏散风热,又能向内清热解毒,所以外表之风热可借连翘疏散,微微发汗,体内温热之毒气,亦可借连翘败毒而下。
随后这少年就单用一味连翘一两煎汤服用,微微出汗,第二天就好了,他说,我以前每次感冒没有五六天都好不了,这次怎么这么快?
老先生说,因为你在疾病萌芽的时候就能迅速用药,对证治疗,小草拔的时候很容易,长大了,没有锄头是挖不出的。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张锡纯曰,连翘诸家皆未验其发汗,而以治外感风热,用至一两,必能出汗,且其出汗之力甚柔,又甚绵长。曾治一少年风温初得,俾单用连翘一两煎汤,彻夜微汗,翌晨病若失。
治肌表风热瘾疹要药
一场流感下来,很多人都好了,但有些人居然没有明显感冒症状,却皮肤起红疹子,一抓就一条一条。
这个病人已经十多天了,这些抓痕好几天才会消下去,不抓吗,瘙痒难耐,一抓皮肤又难看。
小指月说,爷爷,这个脉也浮数。
老先生说,浮为病在表,还是发散表热,用单味连翘。
单味连翘乃治风热之要药,不管是风热感冒还是风热荨麻疹,皆有奇效。
于是用一味连翘一两煎汤服用,一样汗出表解,瘙痒消失,不再去抓了,那些一条条的红疹子,自然就消了。
小指月说,爷爷奇怪一两连翘下去,不单肌肤没有瘾疹了,连抓的感觉都没有了。
老先生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当心经的风热疏散开了,身体也就没有风痒了。
小指月说,连翘善于清心经之风热,为何呢?
老先生说,连翘状似人心,两片合成,但开有瓣,古书记载连翘善泻六经郁火,但它轻清气浮,更是泻心妙药。
故连翘专主入心,心主火,心清则诸经之风火热毒皆随之而清矣!
唯独胃虚食少之人要慎用连翘,毕竟连翘乃清凉之品。
久服或重用凉药,中土不足者,容易败脾胃。
所以《本草通玄》上说,连翘久服有寒中之患。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玉樵医令》曰,治赤游癍毒,连翘一味煎汤饮之。
疮家圣药乃连翘
有个老奶奶性子非常急,带了几个孙娃子,本来应该享享清福的,想不到每天孙娃子都吵吵闹闹,搞得她打又不是,骂又不是,教育又教育不好,这样年长月久,身体有不平之气,发越不了,居然渐渐凝聚在咽喉,长成一粒一粒的包块。
这包块硬痛,医生说,是颈部淋巴结肿大,但消炎药吃了不少,却没法把这肿结给消掉。
于是找来竹篱茅舍,老先生说,指月啊,为什么这么强大的消炎药,还没法把淋巴结炎肿消掉呢?
小指月说,这脉象左关弦硬打结,除了一派炎火外,还有肝气郁结,消炎药对于炎症火热有好的效果,但对于局部郁结却很难打得开来。
所以不单要消炎,还要散结。
老先生点点头说,那么哪味药,既能够消散肝气之郁结,又可以解除疮毒之上扰?
小指月说,连翘最妙,它是疮家圣药,专治疗各类热毒疮火上扰。
老先生说,那连翘能否消散肝气之郁结呢?
小指月说,连翘轻清芬芳,善于升浮,凡结者宜散之,这连翘因其质轻,善于飘扬,故能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
老先生点点头说,没错,《本草经疏》上认为,连翘善疏足少阳胆经之郁气,因为它有清扬芬芳之气。它又善于清足少阳胆经之热毒,因为它味苦而能泻。
而这病人脖子侧面乃胆经所过之处,长了淋巴结肿块,又口干舌燥,无非是胆郁化火伤了津液,肝气郁结,又结成包块。
所以用连翘可以散其气郁,清其热毒。
这老奶奶同样用了单味连翘后,连服五天,不仅脖子下面肿结消散,甚至从前容易愤怒烦躁的脾气都变得平静不少。
整个人就像接受过一场春雨的洗礼一样,变得柔和不少,也不容易发怒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本草经疏》曰,痈肿恶疮,无非营气壅遏,卫气郁滞而成,连翘清凉以除其瘀热,芬芳清扬以散其郁结,则营卫通和,则疮肿消矣!
李东垣曰,连翘,十二经疮药中不可无,乃结者散之之意。
《杨氏家藏方》曰,连翘散,治瘰疬结核不消,用连翘、鬼箭羽、瞿麦、炙甘草各等分,打成细末,每服两钱,临睡时以米泔水调下。
张锡纯曰,连翘又善理肝气,既能舒肝气之郁,又能平肝气之盛。曾治一媪,年过七旬,其手连臂肿痛数年不愈,其脉弦而有力,遂于清热消肿药中,每剂加连翘四钱,数日肿消痛愈,其家人谓媪从前最易愤怒,自服此药后不但病愈,而愤怒全无,何药若是之灵妙也?由是观之,连翘可为理肝气要药矣。
◎连翘拾珍
1.张振钦经验连翘止呕
连翘用于清热解毒者多见,而用于止呕者则少有。张振钦老医师善以连熟止呕,云观自汤本氏之《皇汉医学》,验之临床20余年,每用辄效。如治张
某,女,58岁。退休工人。症见腰痛、浮肿反复发作3年,伴呕吐频作不能进食5天。脉沉细数而稍滑,舌质淡红,苔薄白.经抗炎、利尿、补液、止呕等治疗,效果不佳而改用中药治疗。连翘20克,浓煎,徐徐少量浸服之,口服后呕吐即止。
何某,女,8岁.因贪食冰棒、饼干等物,夜起腹痛、呕吐。经输液、抗炎、镇痛等药物治疗,虽痛减而呕吐仍不止,遂至门诊求治.诊察:脉弦紧而数,舌苔淡黄,舌质红而少津,胃脱部压痛。辨为饮食伤胃,胃热上逆。首用连翘15克,浓煎,少少与饮之。继进白芍10克,炙甘草6克,腹痛亦愈。
指月按:《皇汉医学》提到:“大人小孩呕吐不止,可用连翘加入任何药方之内。此乃家传之秘也。”并列出治验:“某氏儿,二岁。患惊风疹后,犹吐乳连绵不止,众医为之技穷,及先生诊之:无热,而腹亦和。即作连翘汤使服,一服有奇效。
2.曾福海经验
医圣张仲景用麻黄连辂赤小豆汤专治郁热在里,身必发黄一证,1000多年来历代医家对方中“连帮”一药,争论不休。有认为连粘即连翘根;亦有直释连貂便是连翘;还有的说古用连翘根,今人当用连翘等,见仁见智,无可适从。15年前,余在陕西省商南县业医时,遇一老翁,姓徐,名医顺.喜读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而尤擅长以草药疗疾,远近驰名。一日,一女10岁左右,随其父求治于徐。但见少女发热,目黄,身黄如橘子色。徐遂令其父采山中连翘根,每日一大把洗净,煎汤分2至3次,让女服之。余而之,疑而不信。7日后,父女又来求徐,但见女热退黄去。问其父服药几何?曰:女仅饮七大把连翘根煎剂。徐嘱,连翘根不再煎服,宜用1至2把山楂、神曲煎服,连服3至5日善后。时逾3个月,出诊路过少女家,特去追访验证,但见少女正在屋内学习功课,其母谓非常感谢徐老医师云云。余方确信连翘根治郁热黄疸之功效。此后,每遇黄疸而属阳黄者,常在辨证立法处方的基础上加一味连翘根,屡获捷效.有云“不为考证费工夫,但从疗效定取舍”.仲景所用之连粘本是连翘根,其效不逊,可惜后世及近时却很少有人注意,市场亦无售此药者。特以所见告诸同道,以济世人.
指月按:连翘壳质轻,空松,开泄善通.善疗局部痈肿,而连翘之根通行地底,更能助肝疏土,能理肝气郁、脾气滞,清湿热郁蒸。所以连翘根对于湿热熏蒸中焦肝胆脾胃导致的黄疸,既能利胆退黄,又可清热除湿,还能打开肝
胆通道,使浊阴下排肠道,则胆汁不外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