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5.82牛黄

ms2年前 (2023-03-05)中医文摘42

牛黄


【性味归经】甘,凉。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黄疸神昏用牛黄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牛黄这么贵重?


老爷爷说,物以稀为贵,牛黄不仅药效神奇,是治疗温热病的解毒良药,同时它得来更不容易。


小指月说,爷爷,牛黄是怎么得来的呢?


老爷爷说,这牛得了胆结石病后,自动会枯瘦,不能喝水吃草,最后病死,然后从牛的胆里头取出结石块,这东西便是牛黄。


小指月说,胆结石也可以作为一种药,真是太神奇了。


老爷爷说,牛食百草,牛的结石有百草药力,所以古人说牛黄善解百毒。


小指月说,但这么贵重的药,哪有那么多好用呢?


老爷爷说,现在采取人工合成的方式,制造出人工牛黄来代替天然牛黄,同样有比较不错的效果。


有个小孩子,刚出生不久,通体发黄,高热神昏,原来这是黄疸,医院给小孩子用了茵栀黄,黄疸虽然退下来一些,可高热神昏,仍然不解。


老爷爷说,热毒亢盛,急用牛黄解毒,于是便用豆大的一丁点牛黄,调些蜂蜜,用乳汁化开,以吸管滴到胎儿口中,让胎儿能咽下。等这些牛黄乳蜜都滴完后,胎儿就像久旱逢到甘露一般,热势退,神志清,第二天身上发黄的症状也慢慢淡去。


小指月说,这牛黄解黄疸热毒之效,真是立竿见影。


老爷爷说,牛黄本身就是牛得胆病后的产物,它能入肝胆,而胆汁又是偏凉苦的,所以牛黄能够很快凉降胆浊,清热解毒。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小儿药证直诀》记载,治初生小儿胎热,或身体发黄者,用豆大的牛黄,蜜调成膏,加进乳汁化开,时时滴入小儿口中,形色不实者,勿多服。




安宫牛黄丸


有个小娃子,在玩耍时,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来,摔伤后一直发热,神识昏沉不清,甚至口吐痰浊,呼吸气粗,不时啼哭,脸色紫暗。


娃子的家人非常担心,不知道会不会摔伤脑部导致出血,赶忙送来竹篱茅舍。


老爷爷说,不管怎么样先退热,消除呼吸痰阻再说。


娃子的父母说,要不要到大医院先照个片子?


老爷爷说,急则治其标,现在分秒必争,耽搁不得。


于是爷爷叫小指月从柜子里拿出珍藏的安宫牛黄丸,原来安宫牛黄丸是中医凉开三宝之首,最善于治疗各类热邪内陷心标,痰热壅闭心窍的高热惊厥,神昏谵语,所以各类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脑炎,或者流行乙脑,中风痰阻等病中,常需要用到。


老爷爷把安宫牛黄丸剥开,用手揉成一粒粒,细小的丸子,调点温开水给娃子灌进去,一个小时后,孩子热退身凉,呼吸渐平,那种痰阻之感消失,脸色由紫暗转为淡红,神识渐渐清醒过来,没有那种烦躁吵闹之感了。


这样大人就放心了。


老爷爷说,再调养几天,如果还担心的话,就去做个检查,看看脑部有没有残存的瘀血。


后来一做检查,发现也没有问题。


老爷爷说,指月,用安宫牛黄丸,要抓住痰热惊厥这几大症,它能够芳香醒脑开窍,又能够豁痰解毒清热,迅速能够降温排痰,令人神清气爽,里面牛黄起到解百毒的重要作用。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摘自新闻报道  2002年5月10日,一列从伦敦开往剑桥的客车在途中突然脱轨,车上的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受重伤。刘海若被送抢救的第一天,医院即发出病危通知,并判断她已“脑死亡”。6月8日,国际SOS救援中心将刘海若送到北京宣武医院治疗。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遭车祸100天之后,已被英国医学界认定为“脑死亡”的刘海若终于恢复了神志,并且开口说话。  


其实,能使一位需借助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植物人”苏醒过来,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的神奇。当刘海若被送到北京宣武医院后,权威专家很快制订出一套特殊的综合治疗方案,即在采用现代高压氧舱、电刺激和神经营养治疗外,还每天施以针灸和中药治疗,同时配合有计划的康复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医生们每天早晚都要给刘海若灌饲一粒中药“安宫牛黄丸”,可以说该药对恢复患者神志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难怪刘海若家人把安宫牛黄丸视为她转危为安的“王牌”。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刘海若的“救命仙丹”-安宫牛黄丸。与紫雪丹、至宝丹合称为“中医三宝‘的安宫牛黄丸是一种名贵中成药,由牛黄、麝香、珍珠、朱砂等11味中药组成,为中医治疗急症必备要方。因牛黄具有清热解毒、开窍豁痰、熄风定惊之功而被广泛用于高热、中风、高血压、癫痫等出现的神志昏迷病症。近年临床应用还发现,安宫牛黄丸对脑外伤,重症肝炎、婴儿重症肺炎,流行性脑脊髓炎、乙型脑炎、有机磷农药中毒、蛇咬伤等导致的意识障碍或昏迷,均有十分显著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安宫牛黄丸有镇静、抗惊厥、解热、抗炎、降低血压及降低机体耗氧量等作用。


中医认为,中风昏迷有闭症和脱症、热症和寒症之分。而安宫牛黄丸属凉开窍剂,它主要适用于中医的闭症、热症。所以,闭症、热症只要表现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肢体强痉等,并兼见颜面潮红,声息粗鼾,口臭身热、躁动不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号脉时,若指下有如按琴弦的感觉者为脉弦,有珠子滑动之感者称为滑脉,脉博跳动快,每分钟超过90次者称为数脉。编者注)等,使用安宫牛黄丸可起立竿见影之效。病性属寒者,比如:患者虽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等,然又兼有面白唇青、痰涎壅盛、四肢不温、静卧不烦、舌苔白腻及脉沉滑而缓者,则不宜使用。因为它属寒闭神昏,当用祛寒开窍剂以温开之,使用苏合香丸乃是对症之方。


当中风患者表现以“虚寒证”为主时,比如: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四肢冰冷,面色发白,大汗漓淋,口张齿松,两手撒开等。此属中风脱症,也不宜使用安宫牛黄丸,可用参附汤或四逆汤加减灌服以求回阳救逆之功。


安宫牛黄丸为蜜丸(亦有散剂),每丸重3克,成人每次可口服1丸,温开水送服,1日3次。小儿用量可酌减。若昏迷不能口服者,可用温开水化开,由鼻饲管给药。由于该药内含朱砂、雄黄等有毒之物。所以,孕妇当慎用,急症患者也不宜久服,神志清醒后就应当停用。安宫牛黄丸有这样多的神奇功效,因此,有人将它称为“救命仙丹”。




牛黄解毒片


有个小伙子考完试后,因为周末,就想去放松放松,这样连续两天在网吧里上网到通宵,买了大量的麦当劳当饭吃,两天后大便不通,口干舌燥,牙龈肿痛,唇舌糜烂生疮,额头发热,非常难受。


小指月说,爷爷,这是不是要用安宫牛黄丸啊?只有用牛黄才可以最快速地解毒清热退火。


老爷爷笑笑说,别一下子就把看家之宝拿出来,用安宫牛黄丸治疗这些普通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发热高烧,那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了。


小指月说,那该用什么呢?


老爷爷说,就去买两瓶牛黄解毒片来,这是用人工牛黄合成的,几块钱而已,而牛黄乃清热解毒良药,最善治疗诸痛痒疮,所以对热毒引起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大便不通有良效。


这小伙子吃了牛黄解毒片后,第二天大便通畅,热退下来,咽喉没那么沙哑疼痛了,第三天口舌烂疮也渐渐收口。


老爷爷交代他以后千万别折腾自己身体,虽然考完试后可以去放松放松,但放松并不等于放纵,放纵反而会招致疾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386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5.81羚羊角

下一篇:5.83珍珠

“5.82牛黄” 的相关文章

中医方剂必背

中医方剂必背

必背方剂.mp3肝镇肝熄风汤张氏镇肝熄风汤,龙牡龟牛治亢阳,代赭天冬元芍草,茵陈川楝麦芽襄。怀牛膝、生赭石(轧细)各30g,生龙骨(捣碎)、生牡蛎(捣碎)、生龟板(捣碎)、生杭芍、玄参、天冬各15g,川楝子(捣碎)、生麦芽、茵陈各6g,甘草4.5g。一贯煎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枸杞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

2.3知母

3、知母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二母宁嗽散与仁义道德  有一商人名文安,娶一个妻子叫吴敏,夫妻之间感情和美。  吴敏也心性聪敏,善于打理家务,唯一一点让文安头疼的就是这妻子吴敏跟母亲婆媳之间经常有口角。  因为每次婆媳二人...

2.13黄连

13、黄连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

2.36、青果

36、青果[功能主治] 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青龙白虎汤  有个农夫咽喉肿痛,又非常干渴,老先生说,用什么汤方,既能够把津水送上肺咽去生津止渴,又可以把肺咽的肿毒浊火降到大肠来排泄而去。  小指月说,能够生津止渴,一定是酸甘之品。  又能够治咽痛的,我看非青果莫...

2.43、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43、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不怕蛇的半边莲图片[功能主治] 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以伴蛇眠。  识得千里光,全家能治疮。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  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身藏杠...

2.47、四季青

47、四季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敛疮;活血止血 。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痢疾;腹泻;胆道感染;尿路感染;冠心病心绞痛;烧烫伤;热毒痈肿;下肢溃疡;麻风溃疡;湿疹;冻疮;皲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外伤出血。学医要有四季常青之心  诸葛亮《论交》曰: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