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枇杷叶
枇杷叶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枇杷叶降逆气
《名医别录》曰,枇杷叶疗卒呕不止,下气。
有个病人经常抽烟,稍微吃点甜的东西就呕吐,早上醒来总是口干舌燥,晚上吃饱了还经常咳嗽,打呼噜。
老爷爷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火性是炎上,各种上亢不降之势,比如呕吐咳嗽打呼噜,口燥渴,必降其气化,诸症乃得愈。
病人边咳边说,大夫,我还有慢性咽炎怎么办?
老爷爷笑笑说,你不管有多少种病在中医看来都是一个气逆不降的症,咽炎是痰火梗在咽部降不下去。打呼噜是痰浊堵在呼吸道,气不顺降。饱食则呕,是胃气不下行。
小指月说,爷爷,这么多种病症要从哪个下手?
老爷爷说,不治其病,而治其积,直接从降逆气入手,小指月便把《药性赋》背了句出来——枇杷叶降逆气哕呕可医。
老爷爷笑笑说,没错,用一味枇杷叶,通过降其冲逆之气,则诸症自平。
于是叫病人自己去采枇杷叶,把毛刷掉,煎汤来服,吃了几天后,果然不呕不渴不咳了。连慢性咽炎,咽中时常痒痛的,也消失了。
老爷爷说,枇杷叶能够和降肺胃,化痰止咳,肺胃气机下行,那么呕咳自愈。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本草纲目》曰,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
枇杷叶拾珍
1、广州名医傅星垣,患湿热便秘半月,脉濡数,舌灰黄,清之则借以为援,攻之阻而不下,唯有肃肺一法,于是用新鲜枇杷叶八两为主,一剂而便通。
指月按:枇杷叶是肃降肺气法的代表,《医门法律》曰,肺气肃降,则诸经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但见天气降则江河流通,所以肺气降则胱肠顺畅。
2、郑长松经验 痰滞中州枇杷叶效彰 王某,36岁。怀孕3个多月,近2旬来头晕体倦,呕恶厌食,吐液黏稠,胸闷脘痞,饮食不入,靠补液3天。苔白腻,脉沉细弱。脉证合参,乃因痰湿内停,阻滞中州为患,治法当和胃降逆,祛痰理气:枇杷叶30g,姜半夏、竹茹各12g,生姜15g,炒枳壳、陈皮、旋覆花各9g,沉香3g。水煎分次频服。服药1剂后呕吐即止,3剂后诸症全消而告痊愈。
指月按:李时珍提到枇杷叶既能降肺气,亦能降胃气,治胃病常以姜汁佐助,治肺病常以蜜制,因为生姜能降胃逆止呕,蜂蜜可以润肺燥止咳。《日华子本草》记载,枇杷叶治呕吐不止,妇人产后口干。而枇杷叶偏凉,一配上姜,更能够凉热中和,降逆气不偏不颇。配合陈皮、旋覆花或沉香之品,取它们顺气之意,气顺则一身津液自服从而下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