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2.30、土茯苓

ms2年前 (2023-03-03)中医文摘70

30、土茯苓

[功能主治] 清热,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单味土茯苓汤治梅毒疮


  一个妇人两边大腿各有一个如掌面大杨梅毒疮,疮毒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直抵筋骨,所以筋骨常常拘挛疼痛,三年都好不了。


  经常忧愁,郁郁寡欢,吃饭也没有胃口。


  医生给她辩证用药,处以逍遥散,效果不显。


  老爷爷说,此脾虚湿盛,湿浊下流,应该用用补脾圣药白术,利水胜湿要药茯苓,然后再加进这梅毒之要药土茯苓。


  结果几剂药下去,心胸开朗,饮食倍增,随后再服用培补气血的八珍汤加土茯苓,这样吃了一个多月,三年的毒疮,就彻底收口好了。


  有个商人,每次劳累后一喝酒浑身就长满疮,一旦吃各类祛风败毒的药,头面胸背,甚至手臂肋下,纷纷都起一块块像杨梅大小的毒疮,既痛又痒,脓水淋漓。


  医生认为这是元气亏虚,所以疮毒久拖不去。


  于是给他内服八珍汤,外敷当归膏效果不理想。


  然后再用托里排脓汤,还不能把脓水托排干净。


  老先生说,你在方子基础上,再重用土茯苓一味试试,这叫单味土茯苓汤,专治疗湿热流注,遍身毒疮。每服二两。水三盅,煎一盅半,去渣。徐徐温服,病甚患久者,以此一味为主,而加以兼症之剂。


  这病人就照做,想不到毒疮消退得很快。


  又有一人遍身皆患梅毒疮,左手脉浮数,医生先以荆防败毒散,表症乃退,各种瘙痒难耐之感暂缓,但疮痛仍在,医生再以仙方活命饮六剂,疮痛渐愈,唯独疮肿还硬大,没消掉。


  这时老爷爷叫他用单味土茯苓汤服用,这样月余而愈。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证治准绳》曰,表实者,宜先解表,荆防败毒散。里实者,宜先疏里,防风通圣散。表里若俱实,解表攻里。表虚者补气,四君子。里虚者补血,四物仍加兼症之药并愈。表里俱虚者补气血,八珍汤主之。


  《滇南本草》曰,杨梅疮毒:土茯苓一两或五钱,水酒浓煎服。


  (梅毒到了后期,其临床表现特点像成熟了的杨梅一样,故又称梅毒为杨梅疮毒)


  《赤水玄珠》曰,治杨梅风十年二十年,筋骨风泡肿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钱,甘草三钱,黑铅一斤,青藤三钱。将药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




取象悟药土茯苓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单味土茯苓汤可以治疗各类杨梅疮毒呢?


  老爷爷说,普通的治疮痈肿毒之药,只能到皮肉血脉,而杨梅疮毒,很多病情日久,都深入筋骨。


  这些湿浊埋伏很深,不是一般疮痈之药所能动到。


  小指月说,那为什么土茯苓就能动到呢?


  老爷爷说,你看土茯苓叫什么名字?


  小指月说,土茯苓又叫过山龙,我们经常去采药都可以碰到,挖都挖不完,它从这边的山坡,可以把坚硬的藤条长到那边去,而且这藤条带刺,非常刚硬,像筋骨一样。


  老爷爷说,一般坚硬刚强之药,里面大都含有一股霸气,就像三棱、莪术、三七,善于破血逐瘀,你看这坚硬的土茯苓善于干什么呢?


  小指月说,善于通利关节啊,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老爷爷说,为什么善于通利关节呢?


  小指月说,一方面它是蔓藤,软藤横行筋骨中,这藤本植物,善于游走上下,攀援爬物,所以必定善于疏通。


  老爷爷说,金银花也是藤啊,为什么治起梅毒顽疮,力量不如土茯苓呢?


  小指月说,虽然都是蔓藤,都能通利,但金银花是小藤,土茯苓是大藤,金银花更柔软,而土茯苓更刚强更硬,所以民间把土茯苓又叫硬饭团。


  而金银花善走小经小络,土茯苓善于深入大筋大骨,甚至大关节。所以药书上说,金银花的藤,治疗风湿经络痹痛,而土茯苓却可以治筋骨关节毒疮痛。所以这土茯苓强硬的枝条,应该是它第二方面通筋骨的表现。


  爷爷又说,像红藤、鸡血藤,这些藤条,也照样粗大刚硬啊,怎么不见得它们像土茯苓这样治疗毒疮呢?


  小指月说,土茯苓第三方面的特点就是它还带些刺,会扎手。我们到山里采药时,衣服经常会被它们挂到。


  《草药歌诀》上说,有刺草木善消肿,善开破,就像将军之官肝一样,必善于疏泄筋骨,像推土机一样,能够把顽固结块打松推开。


  所以局部你硬肿难破难开难消的,你红藤鸡血藤一般力量不够,这时非得请出这带刺扎手的土茯苓不可。


  爷爷又笑着说,既然这三方面功效都有,那为什么皂角刺不能成为梅毒疮痈要药呢?皂角刺它的刺够坚硬吧,比你土茯苓的刺还霸道。


  小指月笑笑说,皂角刺最擅长的就是刺破,但你只是刺破,你没有除湿解毒的功能,你也不能把浊湿扯下来啊。


  这土茯苓有第四方面的本事,就是善于除湿解毒。


  老爷爷说,为什么善于除湿解毒呢?依据何在?


  小指月说,土茯苓是甘淡平和的,煎的汤水没什么特异的味道,草药歌诀上说淡渗利湿,单味入腑通经骨,想这些平平淡淡的药才是真,它进到肚腹里头,能够稀释浊阴湿毒,并把它们淡化,排出体外。


  爷爷听后,点点头说,是这样的,所以一些血液浓稠粘滞的患者,我们为什么要建议他喝一些玉米须,薏仁煲的清汤,不放什么油盐,这样血液很快就能得到净化,湿毒可以很快得以排出,这也是为何清清淡淡的素食,可以让人长寿,让人身体少长包块的道理。


  小指月一拍脑袋说,爷爷,这么一讲,我把土茯苓在身体怎么走的思路都理顺了。


  老爷爷说,怎么理顺呢?说来给爷爷听听。


  小指月说,这土茯苓先以它威猛刚硬的性格来通利关节把所有毒疮瘀滞之处,通通打开,就像帮它们解放开来一样,这些道路一打开来后,土茯苓再利用它非常甘淡平和的味道,进到毒疮里头,中和它,同化它,然后这单味善于出下窍,走膀胱,利水尿,这些湿毒纷纷便从尿道排出。


  这样就能够解释,为何各类顽固湿浊毒疮,甚至伴筋骨痛的,最少不了土茯苓了。


  爷爷听后点点头,笑了笑。


  小指月说,我今天又打开了一扇中药大门,真正学到了土茯苓,哈哈!!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曰,治风湿骨痛,疮疡肿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猪肉炖烂,分数次连滓服。


  《江西草药》曰,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两。水煎,当茶饮。


  《本草正义》曰,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古人治梅毒多用水银轻粉等,毒性大,内注筋骨,久则破溃流水,造成梅毒性关节炎,土茯苓通利关节,可以治之。由于水银轻粉又会收毒上提,久而久之,容易导致龈烂齿衄,这是水银轻粉中毒,而这土茯苓熬汁内服,却可以使积毒内消外走,所以土茯苓不单解梅毒、疮毒,也解药毒汞毒。)




土茯苓重用治顽固头痛


  有个乡村教师,偏头痛都快十余年了,每次头痛发作,没有三五天都好不了,最令人难忍的是,每隔两三个月就会发作一次,发作时,整个头部,都会胀痛,左侧最厉害。


  后来它自己看书,看到《辩证录》上有个散偏汤,专门治疗各类偏正头痛,而且书中记载此方神验,于是便抄录下来:


  川芎(30g)白芍(15g)白芷(10g)白芥子(10g)柴胡(10g)制香附(10g)郁李仁(6g)生甘草(3g)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发作期可分3~4次服用。1剂即止痛,不必多服。


  结果每次头痛,他都抓一个这方来喝,而且只喝一剂头痛就消失了。所以他家里就特别多放了几剂药在那里,因为等到一两个月后,再头痛时,用这方又有效,可却没法彻底根治。


  这次头痛又起来了,正好他家里放的那几包药都发霉了,也就不想再吃,便找来竹篱茅舍,小指月正听他苦诉这十多年来头痛的经历。


  然后再把脉看舌象,发现这舌苔一片白腻,老先生说,该怎么办呢?


  小指月说,头痛不离川芎,这个散偏汤,有各类风药上达巅顶,还有滋润药缓急止痛,应该效果不错,但为什么不能去根?


  老先生便说,不妨舍症从脉。


  小指月说,如果抛开这头痛的症状,看他的舌脉,舌苔白腻,脉濡缓,体有湿,这湿性重浊,应该往下走,怎么会头痛呢?


  老先生便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水湿往下走是没有错,可你没有看到,下雨过后,满山都有白色的云雾,这水雾之气,也会弥漫在山顶上啊!


  小指月说,对啊。


  然后老先生便跟这教师说,你平时最喜欢吃什么呢?特别是冰箱里头的东西。


  这教师说,冰箱里头的?我又不爱吃雪糕冰激凌,我就爱吃水果,天天一个苹果。


  老先生说,为什么要这样吃呢?


  教师说,我看书上说,一天一苹果,疾病远离我。


  老先生说,那你吃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头痛还没有好呢?


  他在琢磨。


  老先生又说,对于久病头痛的患者,如果身体湿气重,就切忌不可多吃水果,水果一般都是生冷之品,生冷之品,只会助长湿气,对于身体壮实脉势亢盛之人来说,可以适当吃吃,但对于身体脉象濡缓,湿邪重的病人来说,吃了却会使身体水湿更多,更不舒服。


  他点点头说,原来你们中医还有这种讲究,我以为只要有维生素有营养就可以多吃。


  老先生笑笑说,中医讲的是阴阳寒热,你看那些阳虚的老人家,为什么你给他水果他也不吃,因为他们一吃就消化不好,拉肚子,或者风湿痹痛发作,筋骨痛,所以水果虽然有营养,但阳虚水湿盛的人,应该远离慎服。


  小指月说,那么应该怎么治他这个头痛呢?


  老先生说,治他的湿气就可以了。


  小指月说,治湿有好多办法啊?


  老先生说,重用土茯苓四两,煎汤。


  小指月从来没有看到爷爷用这么大剂量的药。


  老先生说,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这时不把肠胃中水湿导利出去,这脑袋就没法安宁,重用土茯苓,因为土茯苓非常平和,除湿健脾,还能解毒,更甚者,它是藤类药,能上通下窜,凡身体顽固痹痛,经脉关节堵塞处,皆可通之。


  一旦通开了,局部病灶的湿浊,都能被大剂量的土茯苓扯下来,排出体外。


  果然这病人服一剂后,头痛若失,服完三剂,加以巩固,未再复发,从此也没有再刻意天天吃水果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载一个头痛神方,其中土茯苓用至四两,堪称头痛神方。一个妇人患头痛,非常厉害,欲自缢,服两剂数年不发。


  《春脚集》载头痛立愈汤,其中用土茯苓一两,治一切头痛,再配以一些常规佐使药。


  《救荒本草》上记载,土茯苓又叫仙禹粮,硬饭团,在饥荒年代,可以代替粮食,采挖来吃,长期大剂量服用,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因为它非常甘淡平和。


  所以《本草秘录》上说土茯苓败毒祛邪,不伤元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113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2.29、漏芦

下一篇:2.31、鱼腥草

“2.30、土茯苓” 的相关文章

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

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

(精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602168856腺样体肥大保守成功 公众号:腺样体肥大健康知识可能包含医疗建议204 人赞同了该文章本文包含以上内容(精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mp.weixin.qq.com/s/ms2EP_qfi2dhKEd3oAxTag一、腺样体肥...

六味地黄丸及其衍生方剂的临床应用

六味地黄丸及其衍生方剂的临床应用地黄丸出自钱仲阳之《小儿药证直决.卷下》,由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金匮肾气丸”衍化而来。它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故称为六味地黄丸。此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疗效确切,成为滋阴补肾的经典名方。历代医家经过反复实践,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

鸡支气管堵塞怎么引起的

鸡支气管堵塞怎么引起的

鸡支气管堵塞怎么引起的.mp3目前我国白羽肉鸡、817肉杂鸡、三黄鸡、麻鸡等呼吸道疾病发生较为普遍,尤其是冬、春季节发病最为严重。发病高峰一般在20日龄左右,个别鸡群10-14日龄即可发生,甚至更早,往往在疫苗免疫后发生。病程10天左右,死亡率在5%-15%,有的高达30% ;临床剖检多为支气管堵塞...

2.2寒水石

2、寒水石◎皮肤热炽如火烧《神农本草经》:寒水石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痰生百病食生灾,再加外感病易来。小指月说,爷爷,怎么饮食吃饭也会生灾病啊?爷爷笑笑说,《千金方》上说,万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小指月又说,饮食怎么生万病呢?爷爷说,饮食不节得病多,吃得过饱、过快...

2.4芦根

4、芦根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三根汤与小儿发热  有个娃子经常发热,一热起来,口渴口臭,尿也是黄的。  每隔十天半个月就要热一次,家里人都为此很担忧,怎么孩子老是生病,难道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调养不好。  这次小孩子又烧起...

2.40、马齿苋

40、马齿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药食兼备的痢疾良药马齿苋  有个中学生反反复复,大便泻下粘液有三个月了,人都瘦了不少,平时他在学校饭堂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