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2.6竹叶、淡竹叶

ms2年前 (2023-03-02)中医文摘49

6、竹叶、淡竹叶


[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竹叶与淡竹叶之辨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小指月正在对比竹叶跟淡竹叶,他问,爷爷啊,为什么这竹叶跟淡竹叶,都写着清热泻火,除烦利尿,它们功用的都一样,都是甘淡带点寒,好像不需要特别去分开。


  老爷爷点点头说,没错它们确实功用相近。


  然后老爷爷便带小指月到田边去看淡竹叶,跟小指月说,指月你看这淡竹叶就像草一样,生得低矮,竹叶呢?


  小指月说,像树一样,生得很高大。


  老爷爷又说,你有没有发现竹叶的药性里头多了点辛散,这是为何?


  小指月点点头说,我明白了爷爷,这竹叶体积更大,向高处跟外面开枝散叶的功能更强,一般药物倾向天者都往外疏散,一般药物匍匐于地者,大都往下淡渗。


  爷爷听后点点头说,你继续说下去。


  小指月说,这竹子长得高大,很自然地四处疏散,虽然它能清热泻火,又能除烦利尿,但这竹叶更偏于走上焦,因为比较高,它能够凉散上焦风热,所以银翘散里头用的是竹叶。


  老爷爷又说,那淡竹叶呢?哪个名方用到淡竹叶呢?


  小指月一想,马上明白了说,导赤散里头用到了淡竹叶。


  老爷爷说,那为什么用淡竹叶呢?


  小指月笑笑说,我明白爷爷,你看淡竹叶生得比较潮湿,而且这淡竹叶长得不太高,而且没有竹子高大,一茎直上,相比较而言,这淡竹叶更像匍匐在地上的草。


  老爷爷点点头说,按它这种形象对应到它有哪方面的功能特长呢?


  小指月说,凉利之药生湿地,本乎地者亲下,这低矮的淡竹叶,以甘淡为常,淡味更能够走下焦,淡渗利尿,所以淡竹叶更偏重于导热下行,利尿通淋。所以导赤散治疗心经烦热,口舌生疮,小便热赤的时候,必用到淡竹叶。


  老爷爷听后点点头说,没错,淡竹叶跟竹叶两味药基本上可以代替使用,都是甘淡偏寒,能清热除烦,治疗心烦口渴,小便赤。甚至心经火热引起的口舌生疮。


  而这淡竹叶更善于利尿通淋,治疗湿热淋证,比如小蓟饮子、导赤散用淡竹叶。


  而竹叶更长于清心胃热,凉上焦风热,所以竹叶石膏汤,或者银翘散常用到它。


  小指月又问,那竹叶卷心呢?我看你治疗一些温热病发烧的娃子,这娃子又不爱喝药的,你就叫大人们采点竹叶卷心加点冰糖,一熬水味道淡淡的,非常可口,娃子一喝烧就退了,心也不烦了,晚上也不闹夜了。


  老爷爷说,是啊,这竹叶卷心你看它卷成像心一样,还没有完全开放开来,它善入心经,清心泻火的功能更强,常用于治疗温病高烧,心烦躁。


  所以你看热陷心包,神昏哭闹的娃子,在清宫汤里头,就用竹叶卷心配连翘心跟莲子心。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爷爷,宫乃心之宫城,即心包也,用竹叶的心来通人的心,同类相投,以心入心,善清心包之热,导热下行。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温病条辨》曰,银翘散治太阴风温、温热,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连翘50g,银花50g,苦桔梗30g,薄荷30g,竹叶20块,生甘草25g,荆芥穗20g,淡豆豉25g,牛蒡子30g。上杵为散,每服30g鲜苇根汤煎服。


  《医方简义》:导赤散治心移热于小肠,口糜淋痛:淡竹叶二钱,木通一钱,生甘草八分,车前子(炒)三钱,生地黄六钱,水煎服。





清心除烦治失眠


  有个读书人,因为长期用心太甚,熬夜看书,思虑过度,最后导致心中烦热,睡眠不宁,读书又读不进。


  晚上做的梦都是在考试,脑子想停下来却停不住,这样搞得白天没精神,读书效率大减。


  他说,老先生,你看有没有简单的偏方,不用煎汤喝药,就搞点泡茶方或者煮水方,这样好省点时间读书。


  老先生看了后笑笑说,年轻人别那么急,跑得快,不如跑得久,有句话叫什么三更灯火五更鸡啊。


  这读书人一提到这书里,他就来精神,随口吟诵道:


  苟有恒,何必三更灯火五更鸡。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之十日寒。


  老爷爷听了后,点点头说,你看这弓拉满了必断,人过急过快了必生病。欲速则不达啊!


  你看你想把书读得快,你这身体一旦吃不消,生病了,反而速度变慢。


  这读书人说,那我该怎么办呢?


  老爷爷说,读得快,不如读得久,最后你看龟兔赛跑谁赢,不是快的赢,而是匀速慢慢前行的,才笑到最后。


  这读书人听了后,点点头说,老先生所言甚是,晚辈回去后,必当少熬夜,早睡早起,把身体搞好。


  老爷爷又问,你平时尿黄不黄啊?


  这读书人说,有点黄。


  老先生便说,那就行了,你回去用点淡竹叶跟枣仁两味药煎汤就行。


  结果这读书人用这么简单的小偏方,吃上两天,晚上睡觉就好了,心也不烦了,尿也不赤了。


  《本草纲目》曰,淡竹叶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小指月说,爷爷,这小偏方从哪里来的啊?


  爷爷说,你去看看《慎斋遗书》,爷爷在那里做了点笔记。


  小指月打开《慎斋遗书》,发现里面记载道:


  凡人夜间多思,致睡不宁者,淡竹叶、枣仁二味煎服即安。





小儿夜啼


  有个两岁的小娃子,他白天就好好睡觉,一到晚上就啼叫哭闹,或者时哭时止,有时整夜都哭,既没有着凉,也没有挨饿,怎么会哭得通宵达旦呢?


  这必是有原因。


  老先生问,这娃子面这么红赤,尿是不是很黄啊?


  这家里人说,没错没错,从出生到现在,这娃子尿一直很黄,都没有清稀过。


  老先生说,那你奶粉不要搞太浓给他吃哦。


  这家人说,为什么,不是浓一点,娃子长得壮一点吗?


  老先生说,搞得太浓了,身体就容易有积热,身体一有积热,就生病,身体一生病,反而长不好。


  这家人说,那该怎么办呢?


  老先生说,给娃子吃淡一点的,奶粉放少一点,搞得清稀一点,这样清淡一点的食物,娃子吃了后,容易排出来,不容易有积热,小便也不会那么赤。


  小指月说,爷爷,这娃子晚上啼哭心烦是怎么回事呢?


  老先生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小指月点点头说,我明白了,这小娃子脸上又红热,小便又涩赤,心其华在面,与小肠相表里,这都反映他心胸一片烦热,所以上面通过脸来散热,下面通过小便水道来泄热,但仍然排泄不了,所有晚上就哭闹不止。


  老先生听后点点头说,没错,那如何用药,上面透热外出,止夜啼,下面又能导热下行,利小便呢?


  小指月说,有了,用蝉蜕,能够散风热,透热外出,又能定惊,止小儿夜啼,再加点竹叶来导心经之烦热,从下面水道利出,这样上透下利,心胸就不再烦热闹夜了。


  爷爷听后点点头说,,没错就用这小招法,抓上一把蝉蜕,再采一把竹叶,放在一起,煲水代茶饮。


  这娃子一喝,小便马上清稀了,心也不烦了,所以晚上睡得很安,也没有再闹夜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名医别录》曰,竹叶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药品化义》: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热,气味俱清。《经》曰,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味淡利窍,使心经热血分解。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伤寒虚烦,咳逆喘促,皆用为良剂也。又取气清入肺,是以清气分之热,非竹叶不能,凉血分之热,除柏叶不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89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2.5天花粉

下一篇:2.7鸭跖草

“2.6竹叶、淡竹叶” 的相关文章

鸡采食量的公式图片

鸡采食量的公式图片

10-60天龄黄麻鸡千只每天耗料表xmind.rar...

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

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

(精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602168856腺样体肥大保守成功 公众号:腺样体肥大健康知识可能包含医疗建议204 人赞同了该文章本文包含以上内容(精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mp.weixin.qq.com/s/ms2EP_qfi2dhKEd3oAxTag一、腺样体肥...

2.19、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19、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新疆中草药苦豆子图片【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止痛,杀虫。湿热泻痢、胃脘痛吞酸、湿疹顽癣、白带过多、疮疖溃疡。  老先生拿着刚从新疆捎过来的苦豆子跟指月说,指月啊,这苦豆子可是新疆内蒙古那边特有的清热燥湿药啊。  小指月说,为什么叫苦豆子呢?  老先生说,这是豆科植物,这种豆...

2.21、连翘

21、连翘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一味连翘治风温感冒  最近流感来,不少人都赶上了。  特别是那种晚上又熬夜,睡不好觉的,又稍微吃了燥热一点的食物,如煎炸之品。  一旦感冒起来就非常快,这个少年头痛...

2.27、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

27、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图片[功能主治] 性微寒,味苦。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一粒金丹退高热  七叶一枝花,深山在我家。  痈疽如遇此,一似手拈拿。  小指月一边背着七叶一枝花的歌谣,一边跟爷爷正在山里头采着七叶一枝花。  爷爷说,痈疽、蛇伤,以此为妙药。  小指月说,前面学了那么多治...

2.29、漏芦

29、漏芦图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治痈疽发背,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瘰疬恶疮,湿痹筋脉拘牵,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画龙点睛的漏芦  有个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他服用大剂量的板蓝根,没有治好,还有些遗肿,很难消,爷爷就在上面加了一味漏芦,腮腺炎肿消退如潮水,非常快。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