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跟诊日记重点2

ms2年前 (2023-05-08)中医文摘60

跟诊日记2

《四总穴歌》是: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另外加了两句是:心胸内关摩,头脑涌泉搓。

火麻仁、猪蹄甲、艾叶、苦参(通肠四味),一润一通,一辛开一苦降,让肠道以通降为顺。

枳壳、桔梗、木香三味药解除中焦脉郁;

黄芪、葛根、通草,把清阳之气往上引导。

这十味药从下面胃肠,到中间胸腔,再到上面头颈、鼻子,一路都治上了。我们把治三焦的这十味药称之为“三通汤”法,并编了首方歌曰:

上焦芪葛通草清,中焦枳桔木香活。

下焦麻甲艾参浊,三通汤法治病多。

三通汤的思路颇合天地之道。盘古开天辟地,清阳上升为天,浊阴下降为地,人为万物灵长而居中。所以在人体,肠道的浊气要下降为地,清阳要上升到头顶为天,中间脾胃气机要斡旋起来,像一个枢纽一样灵活,脾胃作为最灵活的中焦枢纽,运转上下气机,永不停息。

三通汤法加味治疗用眼过度,鼻不通气,睡眠不好;肝脉弦细,太在意细节,针尖大的事情也要放在心上;肺脉浮取不足,不很难摸到。右寸口偏弱,大小肠不好,腑气不通,浊气不降,清阳不升故鼻不通气;

治下焦要去浊,此火麻仁、猪蹄甲、艾叶、苦参之类药也;治中焦要活,此枳壳、桔梗、木香之类药也;

治上焦要清升,此黄芪、葛根、通草之类药也。

由于这病人久视伤血,又心思细腻,肝血暗耗,所以血虚不能养目而见视力减退,肝急扰心而见睡眠不安。随症加入白芍、酸枣仁柔肝缓急养肝血,合欢皮、首乌藤(夜交藤)安神助眠以生心血。

方药为:火麻仁30克,猪蹄甲15克,艾叶6克,苦参6克,枳壳15克,桔梗15克,木香15克,通草8克,黄芪25克,葛根30克,酸枣仁20克,白芍20克,合欢皮30克,首乌藤30克。3付。

《内经》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一般偏瘫、痹证、腰痛的病人,都有左右气血不通,往往需要重用黄芪、当归这两味药,补左右路气血。比如《医林改错》里的补阳还五汤,正是重用黄芪配当归,使正常与瘫痪的左右两边能够气血对流,这组药对意境深远啊!

人体会生病,老觉得疲惫,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能量”不够,就是上下气机不能很好地对流,在中间郁住了,所以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用桂枝加葛根汤,或者加点红参来升上,再用牡蛎降下。气机一开通对流起来,病人立马觉得精神不少。

前后、左右、上下六个对应关系的调和,称为“六和”,把这个六和的用药思想称为“六和汤法”

六和汤法方歌:

六和汤法妙无穷,前后相随左右通。

升降上下是奥秘,调和阴阳百病终。

用六和肠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虚胖。

用杜仲、桑寄生、川续断、五加皮补后面腰府肾精(桑续杜皮),再用火麻仁、鸡矢藤、金荞麦、红藤通前面肠腑(红火鸡金)。凡治疗腰肾问题,都必须兼顾这个前后思路。这前后是一个杠杆,前面的肠腑向下通畅,后面的肾精就能向上荣养,形成圆圈循环。

腰痛的病人也离不开让左右气血流通起来。老师同样常用黄芪、当归这两味药,流通左右路气血。用当归尾为主,补血之中带流通。

人为顶天立地之灵长,腰府就是上下的枢纽,需要上下气机升降无滞。这时用桂枝汤加葛根,作为向上升清阳之用,再用牡蛎作为向下降浊阴之用。

方药为:杜仲25克,桑寄生20克,川续断30克,五加皮15克,【后】火麻仁20克,鸡矢藤40克,金荞麦30克,红藤15克【前】,黄芪30克,【左】当归尾20克,【右】桂枝15克,白芍20克,生姜15克,大枣5枚,炙甘草10克,葛根30克,【升上】牡蛎20克,【降下】猪鞭3条。【专药】5付。

凡是治疗筋骨疾病,都要节制房事。因为中医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要想筋骨长得快,恢复得好,没有后遗症,一百天内是不能同房、手淫的。

人之所以会得胆囊炎,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不按时吃饭,第二个就是时常吃大寒大热之物,当然还有长期熬夜的原因。

为何温胆汤在“胆”的前面要加一个“温”字,现在有些想通了,原来胆为少阳春生之气,春天为温和生发的季节。所以冬天的大寒,以及夏天的大热,都不利于胆气的疏泄通畅。故水果、冰冻、冷饮、凉茶,这些寒冷的食物都是伤胆的。反过来,鸡蛋、鸡肉、肥肉、西餐、烧烤,这些燥热黏腻的食物也是伤胆的。寒热两个极端对身体都不好。这个时代为何这么多人得胆囊炎?如果他们稍微反省一下自己的过去,原来是走了寒热这两个极端,不是冰冻水果,就是鸡蛋烧烤,从来也没有真正回归温和的食物中去。这样把身体当成战场,正邪互相交攻,身体怎么能安定下来呢?

《内经》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我们现在终于明白了,那么多人犹豫寡断,小事计较,原来是胆主决断功能减退了,长期的大寒大热,令他的胆不能中正了。所以要养好胆,增强个人果断能力,就需要注重这个“温”字。正如古人所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个温就是不寒不热、不急不躁、不愠不火,正符合胆的春生之气,生化万物而不息。

吊痧时,痧出而无突起状,一般以血瘀为主,而痧出突起如豆,则是气滞为主。

拍打足三里治疗胃胀、胃火赤盛的牙痛,可引火下行;

中药有种说法,叫“花升子降,梗通叶散”。花是往上开放的,它能活血养颜,走头面。子主下垂,故其性降。苏子降气汤就是以苏子为君药。而梗居于中央,要调和上下,能升能降,故曰通。如苏梗、藿梗。而枝叶在旁边,主的是宣发,故其性散,所以苏叶是散风寒的。

打呃,胸闷堵得慌,舌苔白腻或有白痰的患者,用苏梗宽中下气,比用枳实、竹茹还要好,因为苏梗性温能辛开苦降。痰气郁阻在中焦,需要温性的药,又要能够降下的药,而苏梗正是两者兼而能之。

变通四逆散治疗过度吃喝引起的上不能嗳气,下不能放屁,壅堵之症;变通四逆散,即柴胡、枳实、白芍、苏梗,将四逆散中的甘草换成了苏梗,因为甘者令人中满,所以去掉甘草之甘壅。

黑木耳食疗心脏血管堵塞;每次用10克左右的黑木耳,加上3片姜与5枚大枣,再用六碗水,文火煲成两碗水,放点盐调味,不要过咸,每天吃一次。

黑木耳不但对心脑血管有帮助,而且对五脏都有补益。黑木耳1色黑补肾,质柔软能软化血管养心。又因为它2是从腐烂的木头上长出来的,为阴中之阳,故又有润肺补肺的作用。由于木耳3是从木头上生长出来的,其禀木性甚厚,故可养肝木,助肝排毒降浊。加上生姜与大枣,就可以调和营卫,补益脾胃。如果是年老体弱之人,还可在木耳中适当加点无肉猪骨,或10克左右的北黄芪。

黑木耳打粉,用来炒鸡蛋,可治疗矽肺;木耳能消,鸡蛋能黏,一消一黏,就把肺上那些脏东西弄下来了。不管矽肺是刚得的,还是得了好多年,这个小方吃了都有好处没坏处。

理痰汤治疗慢性咽炎、食管炎、胃炎的痰多,嗓子痒痛,腰部凉飕飕的,身体痰湿很重,晚上打呼噜;

打呼噜是那些痰油堵在呼吸管上。这些痰油怎么清掉呢?这些痰油,就像吃完饭后碗盘的油垢一样,你用凉水肯定洗不掉。只有用温水才可以洗得掉;所以打呼噜痰湿重的人,决不能碰水果、绿茶,寒凉之物只会让痰湿更加难清除。【所以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说】

应当抓住一个主症,就像打鱼抓网眼一样。能调好病人的呼吸,把痰气顺下去,病人的腰部酸冷、嗓子痒痛等这些症状都可以解除。如果一味地给病人清嗓子,那就会伤到腰肾,或者一味地给他补肾精,则会助长痰湿。

四物汤加味治疗脱发;一女子33岁,嗓子痒,干痛,眼睛也花了,经常掉头发。

头发掉的原因是什么?

1熬夜上网,脉都上冲到鱼际上面来了,肺火严重上冲!熬夜本来就伤肾,还经常上网,用眼过度,伤肝血,又盗用肾精,眼睛都充血了,那些气血怎么能上达头皮,濡养毛发呢?过度用眼,肝血肾精都被电脑“吸干”了。2思虑过度;

四物汤,加些补肾的杜仲、制何首乌、五加皮、鹿角胶。四物汤是养肝血为主的,能养肝血以明目。对于肝血亏虚的病人来说,除了要补她的肝血外,还要注重肾的生髓能力。西医认为骨髓是造血的,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所以强壮腰肾骨髓是补血的根源,在源头上补血。这是治疗气血亏虚往往要肝肾并补的道理所在。

补药一般偏滞腻,容易生火发炎,所以加入几味药,一是羌活、防风,二是陈皮、牛膝。羌活,是一味仙灵之药,以其气味轻灵,善于宣通游走,而为医家赏识。它在方中虽然用量不多,但却是灵犀一点。它可以在补肾补血的方中鼓舞气化,引动脾胃清气上达,既使补药不呆滞,又能使外寒内湿宣化。

羌活配上防风,治病人掉头发,这是中医风药的独特用法。中医认为,高巅之上,惟风药可达。头顶脱发,用药时一般都会配上一些祛风药,这是道法自然,自然界的风能够吹到最高的山顶上去。风药在人体,也能走到最高的头顶上去。

陈皮开胃去痰,导壅滞之逆气。胃中有痰堵气壅,或者补药偏于滋腻,脾胃运化不过来,这时往往要考虑少加点陈皮,量大了容易耗损阳气。

牛膝能引气、火、血下行。非牛膝不过膝。牛膝补肝肾,引药下行。凡上半身风火实热、瘀痰,牛膝皆可引之下行。牛膝除了专门治疗腰腿下半身疾病外,还可以上病下取。比如,虚火上炎引起的眼目胀痛、咽喉肿,往往用牛膝,把浮火亢热从上引下来。现在的许多病人,头重脚轻根底浅,就是因为思虑过度,用眼过度,严重抽用肾水,造成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体质,这时用川牛膝就是把上面火热之气引到膝脚下面来。每每治疗慢性咽炎、眼目胀痛都少不了它。

掉头发的人一般睡觉都不好。心主血脉,肝藏血,发为血之余。心肝血少,血燥,所以发落而焦。《病因赋》里说:“不寐者,痰火旺而血少。”火旺血少,睡觉不好,头发就容易掉。所以还加入酸枣仁、首乌藤,养心肝之血以安神。

方药为:熟地黄15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制何首乌25克,杜仲20克,五加皮15克,鹿角胶15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陈皮10克,川牛膝10克,酸枣仁20克,首乌藤40克,炙甘草8克。5付。

世人总容易纠结于掉头发这样的小事,没有看到脏腑亏耗阴血这里面的大事。我们中医思外揣内,不要见脱发治脱发,要透过疾病的外象,直指五脏的本质。

《神农本草经》里说,白术主风寒湿痹、死肌。

 

什么叫死肌呢?

就是肌肉气血循环变差后,出现的各种疮脓,如面部痤疮、腰部死血。所以1、治疗顽固的痤疮时,必到脾中去找原因,用白术推陈生新,使坏死肌肉去,而新鲜肌肉生。白术有健脾除湿之功,健脾就是助脾生新血,除湿就是助脾吞噬扫荡坏死组织。

2、顽固性腰痛,久不愈,也可理解为腰间有死血死肌,阻碍气血不能流通。这时一般是苍术、白术联用,且重用。《医学实在易》说:“白术能利腰脐之死血,凡腰痛诸药罔效者,用白术两许,少佐他药,一服如神。”

3、常年习惯性便秘的病人,服用很多导下的药,导致胃肠动力更差,造成顽固性的耐药体质。这时往往重用生白术,既治标也治本。

还有4、治疗许多慢性疾病,觉得难于痊愈时,可以扶土健脾为主。因为土能生化万物,用甘温的白术,正是培补后天脾胃气血生化之源。

针灸歌诀里说,内关胃心胸,凡脾胃吐血、心胸胀满、晕车、食物中毒,都可以拍打、针灸双手内关穴。

“见咳莫治咳”治疗引起咳嗽背后的原因。比如这小孩老是吃水果,不吃正餐,把胃肠都吃寒了,肠道不能排出这些寒气,就通过肺部来报信往外咳。这是提醒家长,小孩的胃肠在抗议了。所以消食化积,治疗脾胃,把脾胃中气补养起来,使土能生金。

不用安神药治疗口苦、反酸、失眠、容易感冒;通过理中焦气机降胆胃的思想。理中焦气机,用枳壳、桔梗、木香,加黄芪、当归,理气而不耗气。降肝胆之气,用柴胡、黄芩、龙胆草,并解决口苦的问题。降胃肠之气,用火麻仁、鸡矢藤这对常用药组。这样中气调好了,胆胃之气也下降了。容易感冒,背心发凉。加入桂枝加葛根汤,把心背的阳气振奋振奋。就不容易感冒了。

方药为:枳壳15克,桔梗15克,木香20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柴胡10克,黄芩15克,龙胆草5克,火麻仁30克,鸡矢藤40克,桂枝15克,白芍20克,生姜15克,大枣5枚,炙甘草8克,葛根40克。5付。

僵蚕配荆芥;咽痒,不论是慢性咽炎,还是急性风热引起的,只要在天突穴周围都管用。慢性咽炎,或哮喘,咽喉有息肉,甚至扁桃体肿大,这些喉科的病症用于治标都少不了僵蚕。《药性赋》里说,僵蚕治诸风之喉痹。可见僵蚕是喉科圣药。

丹参、桂枝、菖蒲这三味药能去心经之风邪,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周身血脉,心经的风热祛除,周身的皮肤血脉就安和。

附子、龙骨、牡蛎、川牛膝,这四味药能引上冲的虚火下行,针对治疗的是右寸肺脉上越。由于虚火上冲,病人腿脚没力,不能走远。

身体有热不能随便清掉,最上等的方法,不是杀灭敌人,而是把敌人变为朋友。所以肺经有热上亢,不能轻易用苦寒泻肺之品,最好能用降肺气的枇杷叶,令肺气下行,使上下交通,金水相生。肺热上炎,除了会引起咳嗽外,还会加重脸上的痘斑。用百部一味,既治咳嗽,也治痘斑。肺热上越的脉象特明显,一按在指上,就会感到寸脉往鱼际方向冲。明显的病人还可以看到跳动,甚至在鱼际肌上都可以摸到脉动。

剧烈运动会消耗人的阳气,而缓慢运动则可以补益一个人的元气。所以病后体虚或亚健康的人群不适合剧烈运动。《内经》提到,少火会生发元气,而壮火只会消耗元气。这就是说,微微运动,不愠不火,能够不断生出元气来。而剧烈的运动,身体的火气燃烧得很厉害,就会以消耗人体元气为代价。所以,运动究竟有没有好处,就要看这个标准了,就是运动后有没有觉得轻松愉快,如果没有的话,就需要把你的火调小一点,把运动放缓和从容些,别那么剧烈。

运动后为什么觉得湿浊弥漫在下焦?

原来剧烈的运动消耗了她的阳气,阳气不能向上升举,湿浊就郁积在下半身。如果病人的关部脉象偏郁,寸部不足,用加强版逍遥散,并加入黄芪、葛根,疏肝解郁的同时,把阳气往上升举。

明目地黄丸组方思路把肾精亏虚和肝火上亢两大病机都照顾到了。明目地黄丸是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又加了白芍、当归养肝血,石决明、白蒺藜镇肝平肝。

顽固性头痛,嗓子干哑,眼睛发胀,黑眼圈,头发干枯,颈椎僵硬;病人颈椎有问题,应该少待在电脑旁。眼睛发胀,乃肝气上亢,应该少生气,少谋虑想事。想得太多,盗用肾精太过,就需要把肾精往下封藏。应该从根本上治疗,直接开常用的六味药,即附子、龙骨、牡蛎、杜仲、桑寄生、川续断。龙骨、牡蛎能把附子、杜仲、桑寄生、川续断这些助阳气补精血的药力封藏到肾中去。

思虑过度。用香附、郁金、白芍柔肝解郁。

思虑过度,必伴随心火上亢,用降香、丹参、牛膝引心经之火下行。

颈椎不利索,随症加入葛根。

病人脉象整体不够有神,加入红参、五加皮,这是补神的。特别是五加皮,老师说,五加皮有五样功效,既能管睡觉,也能管风湿。原来五加皮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又能安神志,利水湿。

方药为:附子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杜仲30克,桑寄生20克,川续断20克,香附12克,郁金15克,白芍20克,丹参15克,降香12克,牛膝12克,红参15克,五加皮20克,炙甘草10克,葛根30克。7付。

这个时代,像这种病人非常常见,他们普遍尺脉沉弱,代表下焦生发精血之力不足。而寸脉上越,关脉郁住,却代表上面心肝消耗气血太过厉害。这是典型的“入不敷出”脉象,说白了,就是上焦的孙子在盗用中焦的儿子,甚至下焦老子的储蓄。即心盗肝,肝盗肾。所以这样的病人要从上面的头颈部病变,问四个为什么,把病因找到下面去,从上焦降心火,到中焦解肝郁,一直治到下焦填补肾精中去,使气不上逆,病人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菊花茶不能喝了,要想泡茶可泡些木蝴蝶来喝。菊花茶偏凉,上热下寒的人不能随便喝。木蝴蝶是治疗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外感咳嗽的要药,往往与凤凰衣配合成药对。木蝴蝶能利咽开音、疏肝和胃、润肺,既治咽喉不利的标,也治咽喉不利的本。又称千层纸,像纸一样能飘起来,符合中医“治上焦如羽”的原则。

《内经》里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意思是人的营养吃得太富足,太精细,太肥美,足以让身体长出许多疔疮来。这个“足”字在这里不是作名词,而是作副词用,是足够、很可能的意思。明白了这八个字,也就明白了糖尿病到后期最厉害的并发症“脱疽”的道理。

《神农本草经》说,悬蹄(猪蹄甲)“主五痔、伏热在肠、肠痈内蚀”。就是说猪蹄甲能把整条消化道的浊气,一直往肛门处排。民间有经验的人,常用这猪蹄熬花生,助妇人通乳,这就是猪蹄甲具有穿透之性的道理。它这种穿透跟穿山甲不同,穿山甲的穿透是上下左右无处不到的,而猪蹄甲的穿透是偏于向下的,以降浊排浊为主。

人体有上焦之胸肺腔,中焦之腹腔,下焦之腰盆腔。这上、中、下三焦被筋膜重重阻隔,正如竹之三节,看似不通,而实则三焦气机上下流通,内外相连,气机时刻运行不止。所以竹沥乃竹上下贯通的精汁,贯通竹之全身。若借用到人身上,则能贯通人身之三焦气机。故竹沥,不单清热滑痰,而且还能令痰自三焦水道而出,也可令痰从肠腑谷道中而排走。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包与三焦又互为表里,竹沥导热从小肠、膀胱、三焦而出。故凡心与心包因痰热所困而癫狂中风、语涩难言、心神不安者,用竹沥效捷。所以,凡热痰阻隔在三焦、六腑,皆可用竹沥。竹沥既能导热从三焦、膀胱而出,亦可导痰从六腑肠道而走。

“竹沥滑痰,非助以姜汁不能行。”姜汁偏温,降逆止呕;竹沥性凉,化痰下行。这竹沥跟姜汁一配,一凉一温,不至于伤人,又能够引上逆之痰热下行。凡痰浊化火化热上攻的病症,抓住这个病机,都可以这样用。

 

通肠六药,即艾叶、苦参、火麻仁、鸡矢藤、金荞麦、红藤;(艾苦红火基金)

通鼻窍四药,即苍耳子、辛夷花、白芷、通草

通心四药,即菖蒲、丹参、银杏叶、红景天

补神镇气的参附龙牡汤;

一味胡颓子叶治哮喘特效;磨成粉,每次吃一小勺,可以用米汤调服。《本草纲目》说,胡颓子叶酸、涩、平,单味治疗“肺虚短气”有奇效。

伸筋草、透骨草、鹿衔草,是专门治疗膝盖筋骨痛的专病专药,我们称之为“膝筋三药”

通肠六药合桂枝汤加浮小麦、首乌藤治疗夜间出汗如洗症;小肠有寒、四肢冰凉。通肠的六味药是火麻仁、鸡矢藤、艾叶、苦参、金荞麦、红藤,前面已经提到过。再加入桂枝汤,调和营卫。然后对病治疗,重用浮小麦、首乌藤各50克。浮小麦能敛汗以养心,以助睡眠;首乌藤交通阴阳。

碰到汗症,不要教条地想到教科书里说的自汗为气虚,盗汗为阴虚了。首先会考虑他肠道、血脉通不通畅。用通肠法治疗盗汗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晚上睡觉时,肠道、血脉不通畅时,身体便会逼汗外出。

苦参、艾叶、龙胆草、青黛各30克外洗治疗小孩耳朵周围长满包;这四味药,前面两味是清肠道湿热的,后面两味是利肝胆湿热的。

《四圣心源》里讲人体是一气周流的,而这一气周流就是一股土气。土生万物,脾土主四肢。各类肿瘤包块,都是身体多余的赘肉,为脾土所管,是土气壅滞、不能流通的产物。夫土气金黄,穿破石金黄之色能穿破土中的石头,性子又不烈,所以它能够使人体内一气周流的那股土气动起来。

单味黄芪治疗小儿单纯性心肌炎;有个小孩心肌炎发高烧,西医也没办法治,消炎降火都没办法,老和尚就叫孩子的家长买了500克的黄芪,连发三天汗就好了。大量的黄芪可以发汗,是因为黄芪这味药温和升达,升已而降,能升能降,符合心气的周流特点。这个思路也可以广泛运用于风湿性心脏病。

单方一味巴豆治小儿哮喘;《药性赋》里说,巴豆利痰水,能破积冷。这巴豆可是一味比较厉害的泻下药,但它却是辛温的,泻下的同时能够把肺的寒气郁结温通开来。许多小孩顽固哮喘,三天之内就有很好的疗效。这是肺与大肠一气周流的效果。

单味浮小麦治疗前列腺增生、小便无力,重用100克以上效果很好。浮小麦是止汗敛汗的,把肺表之气往下收,这股气一收下去,就可以通利小便。所以说,单纯的敛汗止汗只是浮小麦的一个作用,而通过敛汗止汗达到通利小便的效果,就是一气周流治好前列腺增生的另一个作用。

一中年男子,身体黑壮,是个体育老师。水滑苔,瘀血舌,苔水滑就要戒水果,舌头紫暗有瘀血,更不能吃寒凉的东西。病人说,他心里很烦躁,睡不好,小便也排不干净。

“血水互换”的原则,开了两组药对,一是龙胆草、泽泻,二是当归尾、丹参。龙胆草的根须细长,味苦,对于气郁血瘀化火非常管用;加上泽泻,就把火热从膀胱中渗利而出。而当归尾和丹参主要是活血通血脉。舌象有瘀血,紫暗,舌下络脉有出血点,丹参是非常好用的,一般重用30克,取它凉血活血的作用。这两组药对主要是针对水滑苔、瘀血舌又有点化热的。

通瘀煎治疗顽固风湿肿痛,及瘀血怪病;通瘀煎治疗各类瘀血怪病,效果不比血府逐瘀汤差。这通瘀煎只有九味药,把它们打成药粉煎,可以提高疗效。通瘀煎是徐灵胎《医略六书》中治疗瘀血胀满的一个方子。

通瘀煎由以下九味药组成:蒲黄、五灵脂、郁金;枳实、白术、泽泻;桃仁、赤芍、琥珀。这张方子主要是健脾利水、活血化瘀的。不单治疗各种肝胆脾胃消化道疾病,还有很多瘀血怪病,甚至莫名其妙的疾患,都能治疗。打成粉煎,一是避免浪费药材,二是有利于药效成分的析出。

金果榄是归肺、大肠经的,肺在上,开窍于鼻,管咽喉、食管。大肠在下,连到肛门。金果榄从肺、咽一直能治到大肠、肛门。

金果榄能清热解毒、利咽止痛、排脓消肿,对于咽喉肿痛、壅积疔毒、脘腹结块都有好处。

金果榄抓在手里很沉,就像三七一样,捣起来更能感受到它的坚硬。像三七或金果榄等刚硬之物,它们往往具有一股刚硬的力量,可以破开体内的各种郁滞瘀结。

一例巧克力囊肿的治疗;巧克力囊肿,面色无华,颈椎不利索,整体感觉比较沉重。右手关脉、尺脉郁涩缓慢,提示下焦湿重,左手关部郁结,肝胆气不利。

组方:白术20克,苍术15克,茯苓20克,炒薏苡仁30克,柴胡10克,黄芩15克,白芍15克,当归尾15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鸡血藤20克,穿破石40克,黄芪30克,葛根30克,黑豆20克,川续断20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

重用炒薏苡仁是因为右手尺脉郁缓,解决下焦湿性重浊的问题。而用柴胡、当归尾是引药入肝。病人肝血不足,胆火又偏重,所以用白芍、黄芩、虎杖、郁金。至于三棱、莪术、穿破石、鸡血藤,主要是治疗囊肿。葛根、黑豆是升清降浊的一组药对。黄芪、川续断照顾好脾肾,防止通利太过,引起气虚。

治疗风湿这种疑难杂病的马钱子,当所有药物都难取效时,就必须想到它。这味药必须有经验的医师才可以使用,不能轻易用,因为它有大毒。大毒之药必有大用。不要怕马钱子中毒,用点白糖就解了,一物降一物。用这味药,既要能用出去,还要收回来,如果没把握收回来,就不能用。

马钱子除了制成丸散外,泡药酒外用,点一点在皮肤上就有效。哪里有痛有瘀血就点哪里,痛处有瘀血,朝患处点上药水,痛就止住了。一患肩周炎的老太太,拔火罐、小针刀、针灸、药酒,通通都试过,效果都不好。给她一天一小勺的马钱子粉,一吃就好了。

治疗肩周炎方:

麻黄、细辛、桂枝、桑枝、乳香、没药、当归、丹参、马钱子。

马钱子入散剂,一般不过克,由于汤剂不溶于水,用量可稍大一些。

碰到马钱子中毒,可以用白砂糖解,吃几勺白砂糖就解了。正如生半夏、天南星中毒要用生姜解一样,而附子用的则是蜂蜜或甘草。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啊!

炮制马钱子的方法。

张锡纯法:将马钱子先去净毛,水煮两三沸后捞出,用刀将外皮刮净,浸热汤中,日、暮各换汤一次,浸足三昼夜取出,再用香油煎至纯黑色,掰开视其中心微有黄意,火候即到。将马钱子捞出,用温水洗数次,以油气尽净为度。

朱良春法:马钱子水浸去毛,晒干,置麻油中炸。火小则中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火大则发黑而炭化,以致失效。在炮制过程中,可取一枚用刀切开,以里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

人为什么会打呼噜呢?

《内经》说:“去菀陈莝。”身体的浊气不从肠道排出,就会往消化道、鼻腔上冒。打呼噜就是痰湿上攻,阻碍经络。所以用的是张锡纯理痰汤的思路,还加了海浮石以化顽痰。病人肠腑一通,晚上睡觉就好多了。

方药为:半夏15克,芡实15克,白芍20克,茯苓20克,黑芝麻20克,柏子仁15克,陈皮10克,木香15克,山楂15克,大黄15克,附子15克,海浮石15克,鸡矢藤30克。3付。

肝血不足,视物昏花。养肝肾之阴,女用旱莲草,男用桑椹子。

旱莲草既能够补肝血肾精,又能够凉血止血。这跟女子的生理结构功能是非常相似的,女性每个月有按时子宫生血以及子宫排血止血的过程,这旱莲草既能够生血也能够止血。

桑椹子是以滋阴补血、润肠通便为主。

北京名医焦树德老先生就常用二至丸配合枸杞子,制成药丸,治疗各种肝肾阴虚、视物过度引起的身体劳损,还可治慢性肝炎,以及早期白内障。

肾着汤治疗下焦湿盛,肾精亏耗之症;脸色灰白,没什么光泽,水滑苔非常明显,舌尖红。咽喉里老有痰,排不干净,手心里老出汗,梦遗;寸脉不足,是肾精无力上供,所以头部容易为风邪所乘,关尺濡缓,湿浊比较重。手淫后动了凉水,或吹了凉风,这样阴寒伏在里面出不来,这叫阴病,不太好治。腰肾的湿邪去不了,头痛就不能根除,清阳就升不到脑窍上来,容易感受风邪。吃太饱,吃太足,首先就是伤到肝胃,间接的就是因为营养过剩,而引起性冲动,有春梦、手淫之举。所以无论吃啥最好只吃六七成饱,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治疗起来老师也是两个方向,一用羌活、防风、白芷、葛根,表风寒之邪于上焦,解除头痛之标。再用苍术、白术、茯苓、干姜,这是肾着汤的底方,把湿浊之邪从腰间温化而去。下焦的湿邪温化了,还得有个出路,加上炒薏苡仁、龙胆草、滑石这几味药,能让湿邪从小便渗利而出。

方药为:羌活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葛根30克,苍术12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干姜10克,炒薏苡仁30克,龙胆草5克,滑石20克,炙甘草8克。2付。

治疗膝关节积水,有四味药是非常有效的,我们称之为“膝四药”:炒薏苡仁50克,牛膝15克,木瓜15克,甘草8克。另外可配伍:威灵仙、五加皮、松节、千年健。

为什么嘴唇干,老容易上火?

嘴唇干燥不一定是上火,冬天地面干燥,裂开缝隙,是因为阳气不够啊!夏天地面湿润,草木容易生长,是阳气充足啊!所以体内阳气不足,津液不能蒸腾,水汽不能四布、上承,所以出现嘴唇干裂或脱皮,这种症状就绝不是上火!此时如果再吃下火药或水果,更一步消耗阳气,雪上加霜,直吃到手脚冰冷,吃到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所以阳气不足的人一定要戒水果生冷寒凉。

固肾六药:附子、龙骨、牡蛎、杜仲、桑寄生、川续断。龙骨、牡蛎能够把附子的阳火和杜仲、桑寄生、川续断的精华,往肾中封藏起来。肾藏精足,身体气色就润泽。治疗皮肤干燥,我们会重用苍术与白术两味药。这也是古人说的,用健脾燥脾之药来治疗干燥,因为燥脾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干不燥不渴矣!

艾附暖宫丸治疗痛经的思路。《万病从根治》里提到,妇女月经病大多是小腹受寒引起的,特别是痛经。但许多痛经的病人,大夫开的药方大都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有些效果,但桃红四物汤重于活血化瘀,血脉是通了,可寒邪不能散尽,下次月经来时又会疼痛。而且子宫内长期因为冷饮、水果这些内寒,加上凉水、凉风这些外寒作用,容易长子宫肌瘤。所以治疗痛经最好的药物,往往不是活血化瘀的药物,而是温经散寒的药物。温性药物把子宫寒邪去掉,痛经自然就好了。

艾附暖宫丸,有艾叶、香附、吴茱萸、肉桂、续断,暖宫祛寒调经为主。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黄芪,是四物汤加黄芪,以补气血、调气血为主。对于月经量少、痛经、月经推迟、有血块、腰膝酸软这些妇科病症,用艾附暖宫丸加减变化,都能得到很好的调理。艾附暖宫丸市面上也有中成药。另外可以加入紫石英,女子暖下焦用紫石英,男子用阳起石。

延胡索重用40克可以治失眠,特别是醋制延胡索,能通过行气来安眠。大凡血瘀的疾病,都先有气滞的病因,气为血之帅,气滞是因,血瘀是果。所以治疗血瘀发热、失眠的病人,不单要看到血瘀,要活血,更要看到他背后的气机不通,需要理气。可于血府逐瘀汤中加入。

人为什么总头痛头胀?

思虑过度,把大肠的浊气抽到大脑来用,把膀胱的浊水抽到心来用,这样头能不胀、心能不烦吗?可以用炒薏苡仁30克,降浊气、浊水往下淡渗。

《本草纲目拾遗》说,白毛夏枯草一味专清肝火。白毛夏枯草与穿破石相配,治疗肝经不通、热毒内扰是一流的。穿破石打通肝经,白毛夏枯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民间也有用白毛夏枯草治顽癣的,白毛夏枯草又名筋骨草、金疮小草,皮肤有疮脓、瘙痒、癣疾皆可用之。

贵州名医石恩骏的家传方,用白毛夏枯草50克,川椒10克,加入适量的麻油和精盐,捣烂后外擦瘙痒、癣疾即可,非常实用。

《药性赋》里说,五加皮坚筋骨以利行。五加皮这味药看似壮腰膝、坚筋骨的,跟治肝病挂不上钩,其实这正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治肝不忘治肾,虚则补其母,肝木亏虚要通过补养肾水来滋润,肝血不足可通过强健筋骨来滋生。(所谓乙癸同源)况且五加皮这味药是扶正与祛邪为一体的,既能补精髓,还能祛风湿浊血。老人服用后,腿脚会坚固强健。所以那些骨质疏松、肝血不足的病人,用了可以坚固补足。

形形色色的刷牙出血:

阳明胃热出血,单用竹茹20克煎水、泡水服用都有效。如果是女的也可以用墨旱莲,《药性赋》里说,旱莲草有凉血止血之功。

用电脑、用眼过度引起的牙出血,可以用枸杞子、女贞子泡水喝。久用电脑,先是伤眼,后来抽用肝血,再后来盗用肾精,肝血肾精一亏,血液就容易溢出脉外。

长期思虑过度,心脾两伤,睡不好觉,可以用归脾丸。脾主统血,脾气一统,血就止住了。

肠道发炎、便血或肿瘤病人,刷牙时容易牙龈出血,这时可用仙鹤草,仙鹤草也是沾了“仙”字的良药。《药性赋》里说,仙鹤草敛诸血之溢。仙鹤草收敛止血,不论寒热虚实都有效。因为它既可以强壮补虚,也可以解毒凉血,这也是正邪两道都吃得开的药。

如果出血鲜红,火热的,那就用大小蓟,效果最好。《药性赋》里说,大小蓟除诸血之鲜。当然用萝卜汁也能达到这个效果。

山楂、罗汉果一搭配酸酸甜甜的,既开胃也消积,煮出来的汤药,小孩都爱喝。

桂枝汤加通肠六药治疗繁杂的病症;一48岁的公务员,肥头大耳,但面色晦暗,行动也迟缓。一摸他肾脉亢盛,但他说话却虚弱无力。这不是肾脉亢盛,而是肠道有积。这病人吃饭应酬太多了,又吃了不少清热下火的药,导致胃肠没动力排浊。长期应酬,饱食过度,积在肠道那里,也是相当伤心脏的。

看起来很复杂的疾病,又是慢性咽炎,又是口苦、口臭,又是头晕、面暗,又是心烦、失眠,又是视物模糊,又是大便拉不干净。这些繁杂无比的病症,仅用这个理法——心与小肠相表里,温通心阳加润通小肠,病人的气色就随着服药慢慢好转。

桂枝汤,温暖受伤的心阳。因长期吃下火药导致心脉受损,可用桂枝汤。又加入通肠六药,把肠道积滞通出去。

所以不怕病人病症繁多,抓住根本的病机,往往用的都是相当平常简单的药。

用大黄附子白芷葛根治疗反复发作的前额头痛;阳明胃经上达头面,凡前额痛者属阳明胃经壅堵所致。这样单通经络、散寒还不够力,一般的医者最容易联想到用葛根通阳明经络,用白芷散阳明外寒,这对于阳明经浅表疾病是有效的。可如果阳明胃肠长期堵住,右手关尺郁涩,这样的病人就往往需要用通腑的药物。可通大肠,单用寒凉的容易伤胃,纯用热药病人又消受不了,所以用大黄、附子,寒温并用,大黄寒主收缩,附子热主舒张,这样肠道收缩舒张动力增强,一往一来,相反相成。

拉几泡大便,把黑黏色的大便拉出来,就觉得头额轻松多了。《内经》里说:“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治疗这头痛也是升清降浊的思路,用葛根、白芷把阳明经的寒邪往外发,把清气往上升;用大黄和附子把阳明腑的浊气往下降,往外涤荡。这样,清气得升,浊气得降,身体便慢慢无恙了。

月经推后,量少,痛经的机制是什么?

1月经推后是有寒,寒主收引,月经才推后,而且2寒性令子宫缩小,所以月经量也偏少,3寒凝血脉则不通,不通则痛,故脉涩经痛。

桂枝汤加参附、龙牡治疗月经推后,量少,痛经;脉沉细,沉主阳虚,细主血少,脸上老长痤疮;脸上长的那些痤疮只不过是一种身体排寒的自救反应,痤疮能发越出来是好事,如果往子宫那里长就是大事了。

桂枝汤加参附、龙牡是针对她周身、宫寒的气机来用药的,龙骨、牡蛎能把参、附的阳气封藏进子宫里去。如果没有红参,单纯用附子,阳气回不到无有之乡;附子因为有人参,子宫和腰脚才能暖起来,脉才有神。用龙骨、牡蛎,也是因为很多人虚火上越,镇不住,收不住。所以下面虚寒,一派隆冬之象,上面却起着痤疮,夏日炎炎。单用参、附还镇不住,龙、牡一上去就镇住了。而乳香、没药、白芷、天花粉(治疗痤疮的要药)是对她头面部的病象随症加减的。

枳壳降浊气,桔梗升清气,清浊一分,加上木香一顺气,身体的很多病象,比如鼻塞、胸闷、腹胀,这些由气逆气不通引起的都能逐渐治好。

如果病人不单纯病在气机上,间杂有一些实质性的污浊、痰饮堵住,一般会从调胃肠道来排病气。最常用的就是通腑六味药,火麻仁、鸡矢藤、艾叶、苦参、金荞麦、红藤(艾苦火红鸡金),这六味药可以通六腑,六腑有积滞都要从胃肠道排出来。

栀子很像心脏,它的颜色是有些赤的。《药性赋》所说:“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就知道栀子可以入心经,泻心火,治心烦。

桂枝很像血管,颜色也是赤的,味道甘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桂枝可以温通血脉。

红藤、鸡血藤、木通,这些药物切片,中间都有很多细小的孔,可见它们可以通气活血。

厚朴,像肠管一样,可以降下焦的浊气。

松节像人体关节,用来治疗关节痛。

玄参色黑,可以用来收肾水。知母色白,可以养肺阴,清肺热。

即花升子降,仁润藤通。

凡仁皆润,大多数果仁类的药物都能滋润血管,或润通肠道。比如杏仁润肺,柏子仁润心,酸枣仁润肝,桃仁润血管,火麻仁润肠道。治疗心脏病大便不通的病人时,往往会用到酸枣仁、柏子仁润心肝,加上火麻仁润小肠。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这样相互配对,就把脏腑兼顾到了。

凡藤善通,常用到的有鸡血藤、红藤、青风藤、忍冬藤、首乌藤。红藤可以通肠,青风藤能通经络,鸡血藤可以通血管,首乌藤能通阴阳。

“五色汤”专门治腰椎间盘突出;红参、白术、黄芪、青风藤、黑豆。

凡子皆降,药物的种子有在土中生长的倾向。所以苏子可以降气,莱菔子可以降痰,川楝子可以下气,牵牛子可以下水,槟榔可以下十二经水气,车前子可以下小便。

凡花多升,大多数花是迎着太阳向上开放的。玫瑰花可以养颜,红花可以清头面部的瘀斑,辛夷花可以升到鼻孔中去通气,菊花可以升到眼目去清头风。

凡久病、老年病、重病,往往胃气虚弱,不耐重剂,需从小量微量开始,欲速则不达。好比奄奄一息的火炉,加煤是必需的,但若多加猛加,反而灭火。如果由微量开始,少添勤添,慢慢就会燃烧起来。

桑叶,或桑叶加麻黄治疗白睛溢血;白睛归肺所管,眼睛为肝之窍,白睛溢血,就是肝、肺二经火热过盛,伤了血脉。这时单用桑叶一味,3050克,煎水喝,清肝肺火热,凉血止血,效果极好。这白睛溢血就是西医所说的球结膜下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加重出血,整个眼睛都变红。

血府逐瘀和参附龙骨牡蛎汤合方治疗胸闷气短,血脉瘀堵;人的气血状态不能像一潭死水,否则腐烂的水容易长东西,瘀血痰湿体质也容易得肿瘤。流水不腐,腐水不流。血府逐瘀汤是调她的瘀血体质,她整个人气色晦暗;参附龙骨牡蛎汤是调她的脉神,病人脉神不够,走路还容易气喘,用参附、龙牡把元阳往下封藏,瘀血、滞气只要能够往下行,疾病就能渐渐好转。

方药为:桃仁15克,红花8克,当归尾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生地黄15克,枳壳12克,桔梗12克,柴胡10克,川牛膝12克,红景天20克,银杏叶20克,红参15克,附子2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3付。

参附龙骨牡蛎汤加大黄,黄芪建中汤加乳香、没药、龙胆草治疗痛经、痤疮;这病人下有宫寒沉积,上有瘀血痤疮。

用参附龙骨牡蛎汤加大黄,把沉寒之气从肠腑涤荡出去;再用黄芪建中汤加乳香、没药,持中央,灌四旁,把脾胃养起来,脾主肌肉,气血就能运化到四肢中去,祛除四肢冰凉以及面部痤疮;最后加入龙胆草以解肝毒,病人染发、染指甲最直接的就是伤到肝脏,龙胆草能把肝胆毒火引到下焦排出去。

方药为:白参10克,附子20克,龙骨20克,牡蛎15克,大黄20克,龙胆草4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炙甘草8克,黄芪20克。3付。

老鹳草煎水外洗。治疗风湿关节疼痛。

把脉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昏昏蒙蒙,指下难明,是初入门的时候;第二阶段能够略知浮沉分表里,有力无力定虚实;第三阶段开始能把熟滑、涩、弦所主的一些病机,如滑为水湿痰饮,涩乃瘀血阻滞,弦为气郁、食积等;第四阶段能具体把到哪个脏腑出了问题,如痰饮、瘀血是肾结石还是肝囊肿,如血不足是心血不足还是肝血不足。能把到第四阶段,就相当少了。

为何肘弯曲泽穴能治疗心胸部疾患?

“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所以我们经常拍打两边肘弯,治疗胸闷烦躁,给邪气一条出路,效果都是比较好的。

什么是加强、超强版逍遥散?

逍遥散加枳壳、桔梗、木香,叫“加强版逍遥散”。加强版逍遥散再加牡丹皮、栀子、淡豆豉,就叫“超强版逍遥散”。这超强版逍遥散不单治疗肝脉弦硬,还治疗肝郁化火,上冲鱼际,烦躁不得眠。

超强版逍遥散治疗因胆囊不好,肝火旺,心中烦躁的不孕症;肝脉弦硬,胆囊不好,这是影响怀孕的原因。女性要怀孕就要像大地一样,性格温顺才能长养万物,这叫“厚德载物”。所以你要怀孕,要把自己的脾气改改,经常生气愤怒,子宫处于绷紧状态,怎么能让种子发芽呢?不能再吃凉性水果了,水果能清上焦的火,却把寒冷带到子宫中去,这不但不能治标,还会伤本。沙漠地带,升多而降少;冰川之地,降多而升少,都不是理想的生物繁衍之地。升降要相互平衡,如温带地区,就是生长最密集,即各类生物长势最丰富的地带。

人不能走两个极端,脾气太暴躁,像火山、沙漠那样,不利于愈病;脾气冷若冰霜,常年吃水果,冰伏子宫,也不利于愈病。

《论语》称赞一个人要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就是长养万物啊!这五个字其实就是坤卦,就是大地之母,就是生化之源。

通窍活血汤治疗血瘀体质,并耳鸣;这个病人舌头一伸出来,全是紫暗的,瘀得很。《汤头歌诀》说,通窍全凭好麝香,桃仁大枣与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这通窍活血汤疗效好不好全在于麝香的质量,现在别说是好麝香难找,就算找到了价格也贵得出奇。所以就用苍耳子、辛夷花、白芷、通草这四味药来代替麝香。病人耳窍、鼻窍都不太通畅,正好管用。病人睡前取一根小葱,塞到耳内。《药性赋》里说,葱为通中发汗所需。葱可以把阳气通开。像这种耳鸣、脑窍病变的,往往都需要用葱来作药引通开孔窍。《病因赋》里说,耳鸣者肾虚之故,耳鸣耳聋和肾虚有一定关系。

耳鸣、头痛的病人,大部分都会用到三根葱作药引放到汤剂里,效果都很好。用葱一般是三根,整根用,从上面的葱叶,到中间的葱茎,到下面的葱根须,而且不切碎。这叫天地人通用。

人体内有瘀血的时候手指甲是瘀紫色的,体内寒瘀化火,脉 像都会往上冲!只有当你手指甲变红润透亮后进补才能补得进去,过早吃进去,只会影响到血脉的运行,帮助不到你身体,却在帮助瘀血。

治疗风湿腰腿痛的药酒方:灵芝180克,天麻80克,蜈蚣10条,黄芪60克,红参50克,乌梢蛇80克,虎杖40克,红花30克,鹿茸25克,木瓜50克,远志50克,枸杞子80克。这药方可泡20斤高度白酒,大概是5060度的。泡上10天就可以倒出5斤来喝,再加入酒去泡,再泡上20天,又可以倒出10斤来喝,再加入酒去泡。每次喝时可兑点蜂蜜,每次一两,既可以祛风湿,也可以安神助眠。喝时把酒暖热,效果更佳。

什么是活?舌水是活,善调用舌中津液的人,必然是善于生活的人。如果一个人口中的津液经常保持甘甜滋润,一般不容易生病。这口金津玉液,堪称生命的源头活水。而生病也最先反映在这里,口臭了,口苦了,想吐痰,口有酸味,这些都是疾病的萌芽。

中医饮补酒有种秘诀,叫“千口一杯饮”。懂得这种饮法的人,可以将寻常补酒饮出奇特效果。不懂的人,囫囵吞枣食补品,不利反害。

中医认为吞咽是最降心火的人体动作。你每天吞下那么多口水(中医称为金津玉液),持之以恒,不要说有什么奇迹,但缓解病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思路;一女,四十多岁,干燥综合征,在各地吃中药吃了一年多了。冬天手脚怕冷,肚子、膝盖凉。中医根本没有干燥综合征这种说法,所以不需要理会,直接调她的肠道升降。用通肠六药,配上附子、白术、苍术、穿破石。肠道需要润通,但也需要活力。特别是久病又吃药多的人,肠道虚寒得很。肠道虚寒,脾胃中食物的能量就不能腐熟泌别,更加不能供应到膝盖手肘、四肢九窍。所以一切肢末寒凉、皮肤干燥的问题,根源都出现在肠道上。小肠有寒,热力不能外达肢节百窍,内达脏腑经络。重用白术、苍术可以治皮肤干燥,这是因为脾气散津,上归于肺,苍术、白术能够把脾的精微物质布散到肺,肺主皮毛,功能强大,故令皮毛润泽。

感悟:干燥综合征的原因:一是有积;二是脾胃虚寒;所以治疗当以消积(通肠六药)补虚(白术苍术)温中(附子干姜)为大法。

柴胡桂枝汤加通肠四药加玉屏风散治疗荨麻疹。荨麻疹容易治,但也容易复发。容易治,是因为要抓住荨麻疹表里不通这个病机;容易复发,是因为病人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没改过来,比如爱吃烧烤、凉饮、吹风或生气。荨麻疹本是小事,皮肤瘙痒也是身体在自救。病人寸脉不足,头部缺氧,颈椎有问题,下焦堵住了,大肠容易出问题,这才是大事。

金钱草虽然可以通肾结石,但不可久服,否则损伤阳气,出现手脚冰凉,腰膝发凉的症状;当用桂枝汤加肾着汤以扶肾阳,肾阳充足,石头也会慢慢消融掉。

为什么老爱出汗?

除了1气虚表卫不固之外,2中焦湿阻,气机不畅也可但头汗出;另外,3肠道不通,阳气也会运行受阻,逼汗外出。所以治疗时应该相机而治,气虚的补气固表,如黄芪建中汤;湿阻的除湿,用苍术白术茯苓等;肠道不通的,用通肠四药或六药或用大黄附子;

这四种人都应该少看电视,甚至不看。第一种是眼花目盲的人,第二种是筋骨有问题的人,第三种是膝关节走路不利索的人,第四种是胆囊不好的病人。

肝郁脾滞,中焦不通,引起血脉瘀堵,痰浊停聚,只要中焦一通。气一顺,则一身痰化,瘀血自除。可用加强版逍遥散,再加穿破石、丹参

千里光治疗冻疮有奇效,单用千里光100克,煎汤后洗患部,每天几次,很快就可以痊愈了。

贯众是治疗湿热带下的专药。贯众清热解毒,偏于作用于下焦,它把下焦湿浊环境一改善,那些邪虫自然就没有生长的环境了。所以中医治虫,从大角度来说,也叫治环境。水至清则无鱼,下焦清洁后,邪虫就难长了。贯众是一物二用,既能治疗白带异常黄臭,也能治疗头风头痛,所以当妇人两方面症状同时出现时,贯众一味药就管住了。

五组三药杂合而治耳聋耳鸣;耳三药、鼻三药、胸三药、胃三药、肾三药,每一个组合里面都含有升降,而整体五组药对之中又含有升降,就像人体任督是一个升降,而具体到每一个脏腑也有升降。

《内经》里说的“杂合而治”,但是要杂而不乱,就需要理法方药分明。

方药为:香附15克,川芎15克,柴胡10克,苍耳子10克,辛夷花10克,通草8克,枳壳12克,桔梗12克,木香15克,芦根20克,竹茹20克,葛根3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磁石20克。3付。

通肠六药和肿瘤五药治疗大肠癌;通肠六药即火麻仁、猪蹄甲、苦参、艾叶、金荞麦、红藤。(艾苦火红甲金)肿瘤五药即灵芝、扣子七、蚤休、沉香、穿破石。(灵香扣蚤石)只要服药后大便通利,病就会自然向愈。治疗各类肠道积滞、息肉都少不了红藤、金荞麦。特别是这红藤,又叫大血藤,色红能走血脉,可以活血止痛。由于它是藤类,善于通,人的肠道就像一条藤。大血藤能清热解毒,祛腐排脓。由于它藤类善通的个性,还能把这些脓肿、息肉搬运出肛门去。所以这大血藤一味药,是妇科、外科、骨科各种炎症病变的良药。

降本流末法治疗浑身痒,脸红,心烦;

《内经》里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又说,心其华在面,心布气于表。所以说,凡表皮、面部痒痛的病人,都会烦躁,都要调心,心是根本。

这病人下焦整个气血都往上泛,烦躁,把下面的湿浊带到头面皮肤来,能不瘙痒难受吗?那要怎么降本流末呢?

要用到三组药。

第一组是丹参、降香、菖蒲、徐长卿。血脉的根本在哪里?当然在心,心主血脉,要把心血降下来。丹参加降香,能凉血降气,把上亢的血脉、水湿往下边收边利。降香还能降肺胃之气,肺气一降皮肤就不痒,胃气一降肌肉就不痒。

第二组是附子、龙骨、牛膝、炒薏苡仁。附子、龙骨引火归原,对于脸红的病人特别有效。为何要用牛膝、炒薏苡仁呢?降本了,还要流末啊!你把上面的火热降下来,不流出去,人会很难受。上面的浮火郁热引下来后,如果下面的通道没有打开,你引多少,它会反弹多少。所以不能单用降香,用得越多反作用就越大。因为只是降本,而没有疏通流末,邪毒便没有出路。这身体周身的气血整体通路要路路通,一般皮肤病,只考虑中上焦,没考虑身体的下焦,治疗起来肯定不彻底。

第三组是大黄、木香。这木香是专治中焦脾滞的,为中焦开路。大黄乃涤荡之将军,直接从肠腑开路。这样炒薏苡仁从膀胱开路,大黄从肠道开路,整个浊气就有下行外走之势。

降香、丹参、龙骨、牛膝都能降本,木香、大黄、炒薏苡仁都能流末。

用这个理法,治疗皮肤病和治疗中风都是一样的,中风的脉象只要是下焦整个气血向上涌,一用上这引气血下行的思路,病人就好得快。

为何有时用引气血下行的方法奏效不大呢?是因为气血下行有阻力,这阻力就是下焦的通道没打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581

分享给朋友:

“跟诊日记重点2” 的相关文章

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

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

(精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602168856腺样体肥大保守成功 公众号:腺样体肥大健康知识可能包含医疗建议204 人赞同了该文章本文包含以上内容(精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mp.weixin.qq.com/s/ms2EP_qfi2dhKEd3oAxTag一、腺样体肥...

2.11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11、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谷精草【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明目退翳。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风热目翳谷精草  最近木贼草用完了,碰上有些眼睛长有翳膜的患者。  爷爷说,指月啊,你看要找哪一味药来代替木贼草疏散风热,退翳明目呢?  小指月说,就谷精草,谷精草跟木贼草都能疏散风热,退翳明目,常常可以...

2.36、青果

36、青果[功能主治] 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青龙白虎汤  有个农夫咽喉肿痛,又非常干渴,老先生说,用什么汤方,既能够把津水送上肺咽去生津止渴,又可以把肺咽的肿毒浊火降到大肠来排泄而去。  小指月说,能够生津止渴,一定是酸甘之品。  又能够治咽痛的,我看非青果莫...

2.37.锦灯笼

37.锦灯笼最便宜的喉痛散有一家专门烧锅炉的工厂,天气一热,很多员工都会因为不同程度的咽喉热痛而没法上班,这老板就想着该怎么办,工厂又不能停工,又不可能花大量钱把工人送到医院打吊瓶。所有的老板都懂得精打细算,所以这老板找来竹篱茅舍,问爷爷有没有既便宜,最好不怎么花钱,又能防护工人们咽喉肿痛的妙方。爷...

2.56、白薇

56、白薇[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如何治疗骨蒸低热  《黄帝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  爷爷说,为什么要以咸寒来治热呢?  小指月说,咸能下,寒能清能降,这热邪是往上往外越的,通过咸寒可以往...

1.3、紫苏

1.3、紫苏

1.3.mp33、紫苏[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1、解鱼蟹毒,可以做时就加入少量鲜紫苏叶预防;2、气虚反复感冒用麻黄者发汗太过且伤正气,用参苏饮;人参的量一定要少;3、麻黄、紫苏都是辛温发散,麻黄发汗解表力量峻猛,紫苏发汗解表力量缓和,轻证可用紫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