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小郎中学中医重点2

ms2年前 (2023-03-28)中医文摘88

1、石膏·

1、白虎四大证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

  • 张锡纯先生用石膏常很大之剂,谓石膏如夏季之西瓜,有是证用是药,药虽寒凉,有病病当之,故壮热,如头痛如裂,牙龈红肿,烦渴等皆可依症大剂用之方可见功,孔伯华先生也常如此用之,张孔二位诚为石膏之知己也。·

2、麻杏石甘汤治大叶性肺炎;经常应酬,喝酒,打麻将熬夜,常食辛辣肥甘之品,后出现咽痛,痰多,咳嗽,甚至时有带血,为大叶性肺炎,治疗用麻杏石甘汤,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其不良的生活习惯·

  • 这肺脉洪大亢盛,内在既有痰热挡道,外面又有气机闭郁,还是外开肺盖,内清肺热。用肺三药,麻黄、杏仁、甘草。清肺金实热,效果又快又好的是石膏,石膏这味药又叫白虎,专门行肺金肃降之令,凡肺部实热痰浊雍盛,非石膏不能清降。麻杏石甘汤是治疗肺热咳喘,发热口渴,各类实热性肺炎的特效方。既能够辛寒撤其标热,又能够宣降肺中气机,治其根本肺气闭郁。·

  • 用石膏治肺热咳喘,多与紫花地丁同用,退热止咳平喘之效较捷,因紫花地丁所主热毒痛肿之性质与肺炎一致,而“炎”乃红肿热痛之义也,故两药配伍应用较为切合病情。·

3、石膏退热不可煅用;石膏生用清解阳明大热,煅后就变得收敛生肌,令热难清。煅石膏研末,用来治外伤出血或溃疡不敛、湿疹瘙痒还可以,若用来退壮热,则断不可用。·

  • 为什么大剂量石膏可分为三次来服用也有效果?
    这样多次送服可以免除病家的疑惑和恐惧他们既然怕药物太大剂量,又想治好病,那就不如先投石问问路,如果药中病所,病人就还想继续喝下去。而且这多次徐徐进服,可以使药力集中在上焦、中焦而不至于一下子寒凉下走,导致滑泻。所以石膏退热之秘,一在于生用,二在于剂量要大。

4、如果孩子高热,脉又有些虚弱,怎么办?
壮火食气,热盛伤津,盈久必亏,热虽盛,而脉呈现虚软状态照样用石膏,不过必须佐以人参,这样虚脉得以补益,壮热得以撤退,方是完全之举。·

5、石膏可用于治疗热毒痔疮;疮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石膏大清阳明,有利于诸热毒疮痛况痔疮乃阳明胃肠之下口,阳明清则疮热平。·

6、生石膏疗疮毒;一老人,年过六旬,在脐旁生痈,大径三寸,五六日间烦躁异常,自觉屋隘莫容。其脉
左关弦硬,右关洪实,知系伏气之热与疮毒俱发也。问其大便数日未行,投以大剂白虎汤加金银花、连翘、龙胆草,煎汤一大碗,徐徐温饮下,连服三剂,烦躁与疮皆愈。·

7、人参加白虎汤治疗中暑症,在烈日下劳作,致头昏、心慌、大汗出,继则昏迷。面色
潮红如酒醉貌,汗出多,身热如,口渴饮凉,狂喝不止,心烦意乱,头昏脑胀小便黄,唇起皱裂,舌苔薄白而干燥,脉洪大有力。为暑热炽盛。拟人参白虎加减:党参30克,石膏1000克,知母20克,甘草10克,梗米一摄(自加),鲜荷叶适量(自加)。服1剂后,病减五六;再剂病去七八,仅气虚乏力,食纳不佳,用沙参麦冬汤调理半月而愈。·

  • 石膏体重能泄阳明胃火,气清可以疗肌表浮热,味甘能生津液,角烦渴,若遇热证,放胆用之,起死回生,功同玉液金汁,往往有意外之效,而无偾事之虞。

8、眩晕(高血压)用生石膏、夏枯草;眩晕(高血压)患者,有时用一般平肝潜阳之品,血压久缠不降,详查患者,若有头面烘热,脉洪大而大便不糖,甚至十结,此系阳明胃火狭肝阳上冲不除阳明胃火则肝阳上亢不平。方中加入生石膏、夏枯草,往往可以眩除脉静血压迅速得降。·

  • 石膏乃金石质重之品,除凉降肺胃热炽外,尚能以金平木,直折月阳上亢,缓解血压升。此外生石膏亦可通便,若肝胆胃热炽盛,而见高血压便秘,用生石膏30~60克,能迅速泄热通便,压力自减。

9、大剂石膏可治疗癫狂之症 ·
精神科不同证型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长期服用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药,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近年来,更为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有患者表现不自主地磨牙、咬牙、咬腮、咬舌咬唇、咀嚼、努嘴,四肢有节律地哆嗪,语言不清,口干,不喜饮水等。运用生石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用量60~100克为佳。

  •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舌为心火之苗。大清阳明可以肃降诸经之火。

10、芭蕉根同石膏治癫狂症。两药性俱大寒,本为清热解毒之品,但亦有施治癫狂症者。吕某,男,19岁。因病后与母不睦,以致神志不宁,时痴呆不语,时狂走高歌,面目唇舌常赤,脉洪盛,神识乍有清时,与语则如常人。若发时,虽壮夫弗能执也。服中西安神镇静之药均未见效。后延徐氏诊之,以芭蕉根一握,捣汁约半碗,生石膏粉二两,先将石膏用三大碗水煎至一大碗滤出,和以芭蕉根汁,1日服完,服5日全愈,后未见再发。

  • 芭蕉根乃大寒清火泻肠之物,如农村养猪,凡见猪瘟热发红,烦躁欲死,速熬芭蕉根水或者割芭蕉心给猪嚼食,猪吃完后即大泻一番,清空肠腑随后热退神清,不致病死。对于狂躁之人,必须用非常手段,而芭蕉根配合石膏,更能迅速扫平周身热火,使肠通腑畅,阳随阴降,周身上下热火随着腹肠浊阴排泄出去,神志自清。所以这属于清泻阳明,令神志得平的治法。

11、桑枝汤加味生石膏治疗热痹症,白某,男,43岁,患者天热出差步行数十里,途中涉水过河,下午又大量饮酒,当晚即感左脚趾关节红肿疼痛,次晨患处红肿灼热疼痛加剧,不能行走,呻吟不休,某医予服“炎痛喜康”及“青霉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无效,四诊合参诊断为热痹,辨证热邪夹湿痹阻关节,治法以清泄邪热为主,伍以利湿通络之品,方药以桑枝汤加味:石膏120克,知母15克,桑枝30克,防己18克,木瓜15克,忍冬藤30克,丝瓜络10克,薏苡仁30克,牛膝15克,定心藤15克,地龙12克,甘草6克。2剂煎服,日服1剂。二诊,左脚趾关节红肿灼热明显消退,疼痛缓解,余症随消,出现心悸、乏力、汗出,随于上方减石膏量至60克,加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继服3剂,诸恙悉除。·

  • 天热劳累,加以汗出涉水,最易感受地之湿气,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加以饮酒助湿毒下注,所以治疗上一方面要利用善于清热的藤类药,如忍冬藤、定心藤、丝瓜络、桑枝;另一方面配以退壮热的石膏、知母。石膏在藤类药的带领下,能直达痹痛患处,大清其热。这正是为何白虎汤加忍冬藤可以治疗风湿热痹的道理。

12、六一散加石膏治疗小儿胃热流涎
六一散又名天水散,出于《伤寒标本》,原为治疗暑湿证,身热汗出,口渴心烦,小便短赤等症而定。方用生石膏18克,滑石18克,甘草3克,水煎服。本方为郑氏祖传秘方,专治小儿胃热流涎。中医认为: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于口,胃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口角流涎。

  • 一般胃热流涎,涎水都会比较臭浊,如果脾寒流涎,涎水就会清稀那就要用理中丸。所以流涎也得分寒热,不能见流涎就清热。六一散加石膏,乃治疗热盛流涎水,其脉亢盛之妙方也。石膏配合六一散,能迅速导上逆之涎水从膀胱下出,逆者得平,流涎遂愈。

2、寒水石·

1、三石散治疗皮肤如火烧火燎大便干结症;因夏天受热,加之喜食爆炒辛辣助热之品,内热外热相博结,口干喜饮,身上蒸蒸发热,皮肤如火烧火燎大便干结,脉洪数,三石散:寒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

  • 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

2、寒水石、黄连治疗狂症;因赌博或情志激昂,造成狂症,如弃衣而走,登高而歌等,一派气机上越之象,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莲(去须)各等份。上细末,每服二钱,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

3、寒水石猪胆汁治疗小孩丹毒症;小孩,一直喝浓稠的奶粉,结果皮肤长疮,小腿上长了一大片鲜红的疮毒,摸起来火热火热的,火毒炽盛之表现,此为小儿丹毒症寒水石调猪胆汁外擦丹毒患处。内服绿豆汤。··

  • 小孩大人都当饮食清淡,不要过食肥甘厚腻之品,否则易助热化火,伤及自身津液,甚至引发火毒。

3、知母·

1、二母宁嗽散治疗肺阴虚热咳嗽症;因婆媳关系不好,时常气郁,渐至咳嗽,脉细数肺阴虚热引起了燥咳,用二母宁嗽散。不可再呕气,伤阴。·

  • 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2、知柏地黄丸治阴虚火旺,因操心太过引起,牙痛不止,失眠,盗汗,耳鸣,五心烦热,腰酸腿软。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 知母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

3、知母可通便;肺于大肠相表里,凡肺部之闭郁,皆可从理肺气而解,通腑气而愈,特别是肺热引起的肠燥,知母能降金生水,润肠通便,于屡治不效的便秘,这是另一个思路。·

4、一味知母治疗小便失禁;很多小便失禁的病例并不是因为肾气不足而引起的,用了知柏八味、桂附八味都不效时,就应当考虑会不会是因肾火亢盛而引起的,其脉浮洪而数。·

  • 肺为水之上源,源清则流自洁,知母能降金生水,清源而洁流,若肺部热势不亢,膀胱、小便必随之清凉顺畅。

4、芦根·

1、三根汤治疗小孩反复发烧;一小孩经常发热、口臭,尿黄,平日不喝白水,只喝牛奶,造成内热积盛,阴实挡道,经脉堵塞,所以反复发热;组成:芦根30克,白茅根20克,葛根10克,煎水代茶饮。·

2、芦根能代羚羊角清热解毒。羚羊角对温热病壮热神昏、谵语躁狂等症有显著疗效。

3、鲜苇茎治疗肺痈,口臭;肺痈病人不仅咳吐腥臭脓痰,与其对话亦臭气熏人,鲜苇茎200~400克,加水1000毫升,煎得500毫升,当饮料一日多次饮之,冷饮、热饮随意,口臭能迅速消除。·

4、单味芦根煎汤治疗妊娠呕逆物效。

5、芦根配竹茹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引起的呕吐或吐酸水之症。用芦根15~20克,竹茹10~15克,疗效非常好。当然,须配合其他药物辨证施治。·

6、鲜芦根治麻疹救小孩于危难。5岁孩子,患麻疹,屡治不效,生命濒危。医生用发汗之药,无汗可发,症状是:发热、气喘、大小便闭结,神不守舍,气息微弱,鲜芦根煎汤半碗服下,解很多小便,喘症减轻,连服三天,疹毒消退,转危为安。·

  • 张锡纯说,芦根上能够清肺热,中空能够透理肺气;味甘,多汁液,中能够滋养胃阴;生于水中湿地,下能够善利小便,引水下行。所以芦根上清透肺热,中滋养胃阴,下清利膀胱,诚乃三焦水热之不二良药。 一物而表里双解,清透与通利并用,正切合疹毒病机。

5、天花粉·

1、天花粉治渴之圣药

  • 气阴两伤的渴可配生脉饮

  • 火旺脉洪数的烦渴配石膏

  • 肝气郁结的渴配蒲公英、牡蛎

  • 心火炽盛的渴配黄连或竹叶

  • 肺火盛咽喉肿痛的咽干口渴配沙参麦冬玉竹

  • 脾胃火盛的,牙龈肿痛,口唇溃烂,口干口渴配石斛或生甘草

  • 肝火旺、胁肋胀,口干口苦的配柴胡、龙胆草、牡蛎(特效组)

  • 肾阴虚火旺,骨蒸烦热,口渴的配知母、黄柏

2、乳香天花粉治疗乳痈;因为没有哺乳,导致乳房先胀后肿,形成乳痈,治疗用天花粉30克,乳香3克,打粉,用温酒,每次调服6克

  • 只要是气滞血凝的肿痛发热,都可以用天花粉。因为其有生津清热,袪痰排脓之功

  •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天花粉,为其能生津止渴,故能润肺,化肺中燥痰,宁肺止嗽,治肺病结核。又善通行经络,解一切疮家热毒,疗痈初起者,与连翘、山甲并用即消;疮疡已溃者,与黄芪、甘草(皆须用生者)并用,更能生肌排脓,即溃烂至深,旁窜他处,不能敷药者,亦可自内生长肌肉,徐徐将脓排出。天花粉是蔓藤的根部,以它蔓藤之性,可以通行经络,排泄瘀浊,又以它善于清热生津的特点,能够让局部脓肿减轻。所以它乃消肿排脓要药。·

3、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有良好的通经活血之效。

6、竹叶、淡竹叶·

1、两者的功效相近,都是清热除烦,小便赤,上焦用竹叶,因其高大,发散之力更强,如竹叶石膏汤、银翘散;偏下焦用淡竹叶,因其相对匍匐于地,淡渗之力更强,如小蓟饮子、导赤散竹叶心,常用于温病高热,心烦躁,如小孩子热陷心包神昏哭闹等常配莲子心一起用。·

  • 银翘散治太阴风温、温热,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连翘50克,金银花50克,苦桔梗30克,薄荷30克,竹叶20克,生甘草25克,荆芥穗20克,淡豆鼓25克,牛劳子30克。上杆为散,每服30克,鲜苇根汤煎服

  • 导赤散心移热于小肠,口糜淋痛:淡竹叶二钱,木通一钱生甘草八分,车前子(炒)三钱,生地黄六钱,水煎服

2、淡竹叶配酸枣仁治疗心中烦热,睡眠不宁;因读书用心太过引起心中烦热、睡眠不宁,多梦考试,白天没有精神,尿略黄 ·

3、蝉蜕与竹叶治疗小儿夜啼;因奶粉太稠,积热于内,面色赤,小便黄,夜啼,用蝉蜕加竹叶一起煲水代茶饮。蝉蜕能透散心膈中热,竹叶能导热入小肠。·

7、鸭跖草·

1、鸭跖草与赤小豆煮水治尿道炎;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治疗尿道 炎引起的小便涩痛,尿液黄。凉利之药生湿地。这鸭跖草正是偏凉、偏通利的,能够把火热险下来,通过它甘淡味,打开水道,利水下行,从而达到消肿降热的效果。鸭跖草既可以治疗湿热水肿尿少,也可以治疗急性尿路感染,尿赤尿沼痛,它可以清热利水以消肿。鸭跖草生在水边,功能清热泻火,利水消肿。其性甘淡偏寒凉,所以脾胃虚弱的人要少用·

2、一味鸭跖草绞汁治疗小儿夏季热
王某,男,3岁,患儿入夏以来长期发热,昼轻夜重。近几天伴见嗜睡,烦渴,汗少,尿微黄而长。已在当地住院10余天,曾用青霉素、链霉素输液等治疗,但热势仍在36.5~40.2℃。此乃小儿夏季热(暑热)之
证。治以鲜鸭跖草1250克,洗净、切碎,用纱布包裹、压榨取生汁200毫升,加白糖适量搅匀,频饮。是日下午,患孩服药汁200毫升后,入夜逐渐热势下降,口渴次数减少。次日,继用药汁200毫升后,患孩精神转佳,热减身和。5日后随访,患孩玩笑如常。·

3、鲜鸭跖草治口腔溃疡;鲜鸭跖草不去茎30~50叶,煎汤内服,日二三次。小儿用量酌减。治疗口腔溃疡效佳。其他炎症也可以用。·

  •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各类疮痛炎症,但见心火亢盛,其小便必黄赤,用一味鸭跖草,能清热解毒,利尿凉血,导水热下行,其炎症火势自泄。

8、栀子·

1、治烧伤子末和鸡子清调匀敷之。

2、治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涂之。

3、治浅静脉炎、静脉注射药物刺激血管导致静脉炎呈条索状红肿疼痛。栀子一味,捣细末,米醋调成糊状,涂敷局部,1日3~4次,连敷5~7天,轻者1~2天就见效。·

4、治痄腮(腮腺炎)。栀子捣细末,米醋调成糊状,涂患处,约1毫米厚,干则再涂,1日7~8次,连用3天,可消肿止痛。·

5、治火丹毒、火热疼痛。栀子为细末,用沸水调成糊状,临用时可加少许冰片(研细)和匀,涂患处,止痛较快。·

6、黄连解毒汤治疗电焊后眼睛红肿热痛,心烦口干舌燥。

  • 栀子似心,归心、肺经,善于清胸隔中郁热,所以栀子豉汤治疗虚烦不得眠。同时,栀子色红黄,善于清热利湿,退肝胆、脾胃中焦湿热郁蒸之黄疽。所以古方茵陈蒿汤用栀子,以其善于清利中焦湿热。栀子善于降火,导热从小便泄去,它能从上往下把热火降入三焦水道通过小便排出体外,让黄赤的小便转为清白。所以古方八正散治疗各类膀胱炎、
    尿道炎·

  • 《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所以凡眼中结膜发炎,目赤肿痛,口腔、鼻腔炎热肿痛,以及咽喉红肿热痛,甚至中耳炎、鼻窦炎,但见脉势弦实有力偏 数者,都是三焦热盛,这时栀子均可放胆使用。

7、治疗头面五官各类火毒上攻之出血诸症。

8、少腹逐瘀汤加栀子治顽固性痛经;乔某,30岁。患痛经4年,进行性加剧,遇寒尤甚。近年来,每次行经须卧床休息,痛甚则恶心呕吐,汗出肢冷。月经周期正常,持续4天,量偏多,色紫黑,有血块。平时畏寒,少腹坠胀,大便质稀,苔薄白,脉沉弦。B超检查:左侧巧克力囊肿(5cm×5cm×5cm)。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婚3年未
孕,其丈夫精液检查正常。赵氏予以少腹逐瘀汤加栀子40克,令其每周服3~5剂,经期每日1剂。患者连服50余剂,痛经基本消失。·

  • 为什么此案为寒性痛经却要用寒药栀子?
    是因为局部寒瘀日久,容易化热,这些热结就要栀子来清泄,这样寒瘀得通,热结得清,子宫清宁,痛自去矣!

9、夏枯草·

1、夏桑菊解暑热的好凉茶。·

2、夏枯草香附治肝虚目晴疼(电脑或手机用的太过)冷泪不止,夜无法入睡,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 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夏枯草治目疼,用沙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

3、治乳痛初起夏枯草、蒲公英各等份。酒煎服,或作丸亦可。

4、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疼痛:鲜夏枯草全草二至三两。水煎服

  • 夏枯草的功效虽然多,但总离不开热郁肝经这四个字。不管是脖子的疡,乳房的痛肿,还有眼睛晴肿痛,以及周身的结核,或者身体的疮包只要是肝脉弦数,肝郁化火的都可以看成是肝气郁结的产物。

  • 中医认为凡结者,辛而散之,夏枯草就有辛散之力。

5、夏枯草治甲状腺结节肿大,不论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皆可使用。

6、夏枯草治肺痨效佳。每日用夏枯草30克,鲜草加倍,煎浓汁,加蔗糖和服,连服3个月可愈。

7、半夏配夏枯草治疗顽固性失眠;小病调脏腑,大病调阴阳,无法入眠,为阳不入阴之症,半夏五月而生,夏枯草得夏至而凋,两个正顺接阴阳之气也。·

8、夏枯草治了慢性扁桃腺炎

素有大便黑结,舌红赤,指纹红活。凡咽喉之痰,多属风邪热毒,蕴积胸膈,日久以致气滞血凝发为喉痹计喉风实有三十六症,病名虽繁,但总不外热毒为患。故此症属中医学之“喉蛾范畴,即投经验得效方:夏枯草30克,昆布9克,海藻9克,土牛膝9克,共奏消核破积、清热解毒之功。进4剂,诸症霍然,喉中斑点尽除,吞咽自如,仍用前方再进3剂,以固疗效。随访半载,未见复发。·

  • 顽固性咽喉痹痛,之所以久治难愈,是因为痰与热相搏结,所以用海藻、昆布软化坚结,用夏枯草清化痰热,土牛膝能将喉中痰热降下去,这样散肿消痰热下,故咽喉吞咽自如。


9、重剂陈皮汤治疗乳腺增生;组成:陈皮80克,夏枯草、王不留行、丝瓜络各30克。随症加减:热重者加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湿重者加半夏15克,茯苓30克;胁胀甚者加香附15克,青皮15克;疼痛重者加延胡索15克,川楝子15克;苔黄厚腻加瓜萎30克,川贝
母15克;冲任不调加鹿角胶10克,菟丝子20克;病程较长,久治不消加橘核30克,穿山甲15克,海藻30克,昆布15克。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15天为1个疗程。·

  • 蚂蚁虽小,量多却咬死象。陈皮虽平和,可量大却能将乳腺增生消除掉。所以说不要以为平和之药就忽视之,往往重剂能起沉疴、疗顽疾。特别是陈皮配夏枯草,理顺气机,降痰湿。所谓气血易理痰湿难去乳腺增生不外乎就是气滞湿痰阻只要令气机流通,湿痰得化,病理产物分解,其结自散,增生可消。但治疗期间要清淡饮食,心胸开朗。这样就会少痰少郁,疾病好得快。·

10、夏枯草可治痔疮肿痛,处方:夏枯草20克,皂角刺13克,蒲公英13克,鲜生地黄13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槐花10克,苦参10克,熟大黄7克,金银花10克,炮穿山甲10克(杆碎),连翘10克,生甘草3克。用此方治疗痔疮肿大、疼痛、出血百余例(血多者去
穿山甲,加炮姜3克),服之数剂,便可肿消痛定血止,确有近期良效。·

10、决明子·

1、决明子治青盲目淫,视力模糊,眼赤泪出,因肝气郁结,尺脉不足,而视力模糊,服决明子茶,内服舒肝解郁之逍遥散与滋养肾精之六味地黄丸。前者有如“揭灯罩”,后者有如“添灯油”。·

  • 大凡咽喉部有充血的病人,大便通常会感到困难,因为浊火下不去,必反弹到咽喉上来。

2、用决明子治疗老年人血压高、便秘。凡体虚之老人:有大便秘结,不可勉强通之,应该以滋润之品,不可强攻,可以在方中加少量决明子,或者直接用决明子打粉,每次送服3~6克,效果甚佳。

3、决明子降血脂,其机制似可用“降脂泄浊”四字来概括。降
血脂专方:生决明子30克,生山楂、葛根各20克。以决明子降脂泄浊为主,辅以生山楂化瘀消脂,葛根升清气(清气上升,脂浊易降)。·

  • 用决明子降血脂,前提是病人平时大便要比较干燥涩结。因为决明子本身能润肠通便,如果大便本身不干燥,用上去很有可能会滑泻。所以说小偏方虽好,但也要因人因证而使用,不能盲自生搬硬套。

11、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1、谷精草治疗风热目翳,常与木贼草相须为用。

2、用夏枯草15克,密蒙花12克、谷精草10克,煎水治疗葡萄膜炎,也可用于眼部的消炎、止痛且用明目之效。

3、密蒙花,虚实都能调,除了清肝明目功效明显强于谷精草外,它居然还有微弱的补养肝血作用。这是一般其他清肝明自药物所不能及的。所以过度用眼导致肝血虚,视物昏花时,就可以加密蒙花,因为它除了清肝外,更能够养肝。而青箱子就纯一派清肝泄火之力,只清无补,直接退自中红赤肿痛。

  • 密蒙花散治眼羞明、肝胆虚损、瞳仁不清:密蒙花、羌活、菊花、蔓荆子、青箱子、木贼、石决明、藜、枸杞子。上各等份,为末,每服三钱,食后清茶送下。

4、用青箱子配合玄明粉、羌活、酸枣仁打粉送服,治疗眼见虫飞之症为什么不用夏枯草呢?夏枯草清的是肝经郁结之火,可以治疗各种赘生物,如眼翳等青葙子清肝泄火,长于治疗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玄明粉可以降浊火,使浊阴出下窍,用风药羌活,是更快的将青葙子的药效带上眼目来。用酸枣仁是为了养血安神,睡眠好了恢复才比较快。·

12、黄芩·

1、一味黄芩治疗肺热咳嗽,皮肤火烧火燎,骨蒸热感。肺主皮毛,肺热炽盛,则皮肤火燎;肺金不足,五行金生水,母盗子水,以致于肾水不足而骨蒸潮热。独肺脉亢盛·

2、清金丸(单味黄芩)清肺部陈痰。鱼生痰,肉生火,因烟酒肉伤肺,酿湿生痰,肺脉独大,上焦肺火炽盛。咳痰黄稠。清金丸可助戒烟。·

3、黄芩治疗肺热引起的热淋症;一高中生,高考结束后放纵自己,通宵玩游戏,吃方便面,不记得饮水,几天后出现小便困难,尿道严重涩痛,又黄又臭,而且排不干净,为膀胱炎、尿道炎;一般的膀胱炎尿道炎会用车前子、泽泻等来利尿通淋,但本案为肺热为因,下面的膀胱,大肠不过是代受其过而已,故治疗用一味黄芩清肺热而愈。(肺别通于膀胱)·

  •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诸经之水皆得以归人州都之官,大海膀胱。所以古籍中说黄芩能主热储膀胱五淋涩痛,说的就是黄芩降本流末,令源清流自洁的逐水效果啊!所以逐水逐的是热结之水道不通。·

  •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里头的黄浊粘痰,甚至咳痰带血,也是浊阴,这些浊阴与肠道里面的痢疾便脓血的浊阴一样都是浊阴,所以只要是浊热郁结,排泄不畅的,都可以用黄芩以降泻之。在肺之痰热浊阴,可以用黄芩配枇杷叶、竹茹。在肠之脓血浊阴,可以用黄芩配芍药、木香。·

4、为何治疗肺部咳嗽痰黄,多用枯芩,治疗大肠实热泻痢,多用子芩?

黄芩分为枯芩和子芩。枯芩生长时间比较长,是老根,中空而枯,凡物之中空而外实者,如同肺外实而中空,所以体轻而上浮,如芦根和白茅根。枯芩善于清解上焦肺火热盛,主治胸膈咳嗽痰黄。子芩就是生长时间短的子根,体实而坚固,质重而主降,所以善于直入大小肠,清泄湿热浊阴,使浊阴出下窍,所以子芩善于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5、黄芩叶,沏茶可治口疮。

6、黄芩量小清浮热量大泻浊热从大肠出。所以肺热痰浊壅盛,非大剂量不足以圆功。·

7、治病之秘诀在于明白寒热,如若寒凉过度便会加重病痛,所以用药不仅要治病,还要纠前医用药之过。否则虽为良药,用错了反成刀刃,导致变症蜂起,旧病未愈,新病复起。用补中益气之法,可以解除寒凉之药伤中之祸。有患者过服三黄片治便秘,导致胃寒泛清水,冷痛难耐,速用补中益气丸一瓶而愈。·

13、黄连·

1、重用黄连30克治疗眼花幻像多梦;老人头晕眼花,常有蜂、有蝶之假象,晚上梦见四处火起,少阴脉亢盛,前医误认为阴血不足,血不养肝,用10剂归脾汤不效,后又说怪病多痰,是痰涎作怪,又用数剂礞石滚痰汤5剂仍不效,最后重剂30克黄连治愈。

2、黄连治口腔溃疡;经常口臭、心烦,一加班熬夜,口疮溃疡发作,连饭都吃不了。黄连煎酒漱口有效。用酒的目的是使药气持续作用于上焦。傅青主常用菖连饮治疗口舌生疮,所谓诸痛疮疡皆属于心。·

3、黄连止消渴;一公务员,老熬夜,经常口渴,饮水不解,小便常流出很浓稠的白色液体。用过六味地黄丸无效。火在上者,善渴;;火在中者,消谷善饥;火在下者,不渴而溲白液。酒蒸黄连丸,以川连一斤,煮酒浸一宿,甑上累蒸至黑,晒干为末,蜜丸桐子大。`

  • 这尿白液怎么属于火在下呢?不是白主寒吗?
    白主寒没有错,但如果是浓稠的白液,就说明身体有热,如果是清稀的白带、痰饮或者小便,那就属于寒湿。《内经》曰,诸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 为什么会消渴,会一派火热来炼熬下焦津液呢?
    熬夜伤的是肾,长期熬夜,过用心脑,便会让心火亢盛炼液成黏稠,如果把身体的津液比喻成粥水,那你的心就是周身粥水的一把火。这身体白天已经用心不止,晚上应该休休心,息息火,如果还熬夜加班,添柴加火,那身体津液很快就被炼得黏稠,所以熬夜的人,血液的黏稠度普遍都偏高,血管也容易硬化。`

4、湿热下痢用黄连;黄连乃治痢疾之上药。而治痢名方香连丸、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白头翁汤、木香导滞丸这一系列的治痢方中,没有不含黄连的。痢无止法,通因通用,黄连苦降,能够通降整条消化道,从口腔一直败毒到肛门。·

  • 胃弱的,用点人参、陈皮,保护脾胃,煎汤送服。腹痛厉害的,用点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煎汤送服。后重厉害的,肛门滞下难耐,用点木香、槟榔,调气则后重自除,用这调气药煎汤送服。如果大便有脓血的,用点当归、白芍来煎汤送服,行血则便脓自愈。如果大便臭秽食积严重的,应该通因通用,就用点大黄、莱菔子煎汤送服,消肠道里的食滞。·

5、湿热下痢(大便臭秽)与脾虚寒湿泻痢 (舌苔白腻,脉像濡弱)一定要分清楚,前者用寒凉之药如黄连等,后者却要用温中之剂如理中丸等

6、交泰丸治疗失眠多梦;口腔溃疡,失眠,多梦,梦与人争斗,阳不入阴腰膝脚冰凉,脉虚数,心脉,上热下寒、水火不济之症。交泰丸,由黄连和肉桂组成。·

  • 心无水则孤火上逆,肾无火则寒水下凝。故心静则火自降,欲少则水自生。

7、用黄连配麻黄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纯用黄连泻火解毒,虽能消炎,但却有寒凉过度之嫌。而且未必能迅速上眼,稍加点麻黄,能使黄连消炎解毒之作用,持续停留在上焦肌表、眼目。如果好不彻底,再加入当归、芍药,煎水内服外洗。凡眼目之病,皆以血脉凝滞使然,故以行血药合黄连治之。血得热即行,故趁热洗之,用者无不神效。

8、用黄连苏叶治疗晕车及晕车后遗症。呕恶不止,坐车后第二天仍不思饮食,寸关二脉上冲,诸逆冲上皆属于火,黄连可清降其火,苏叶下气宽中,可以止呕。2克黄连配1克苏叶。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量不可重。如症状偏寒者,加生姜三片,伏龙肝泡水煎药服之。·

9、半夏泻心汤治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胃痛,胀满泛酸,胃口不佳,心中烦热,一吃寒凉之药,就败胃,并手脚冰凉,一吃热的上火烦躁;舌尖红有热,苔白腻有痰。久病多虚,需要半夏泻心汤里头的人参、大枣、甘草来补益脾虚,脾胃内壮,像这些外邪病菌才不可干扰,更有干姜,令脾宜升则健,还有黄连,令胃宜降则和,这样脾升胃降,病人胀满感消失,口泛清水、心中烦热也消失了。黄连和干姜这组对药是眼目,是灵魂,如心中烦躁,胃中上逆泛酸,舌尖红,你就黄连用量大于干姜;如果寒凉厉害的,比如舌苔白腻,口中泛清水,手脚凉,干姜用量就大于黄连。用黄连和干姜不是调幽门螺杆菌,也不是调胃病,而是调寒热,调升降。寒热一调,幽门螺杆菌自然减少,升降一调,老胃病也很快得消。·

  • 黄连解毒能从口腔一直解到肛门,从上窍一直解到下窍。量大解毒厉害,量小健胃消食,以微苦能健胃也,但大苦却会败胃。

10、黄连打粉用茶油调敷治疗水火烫伤。

11、黄连大黄治小儿流涎;马某,男,1岁8个月。经常流涎不止近2个月,胸襟常被浸湿,涎液黏稠,口角红烂,小便短赤,大便秽臭,面赤唇红,舌质红苔黄,指纹紫。病属滞颐,拟方清热泻脾。处方:黄连1克,生大黄4克,开水浸泡取汁,少量分次频喂。1日后流涎见止,口角红烂好转。前药继服2剂,口角流涎已愈。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507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药性赋1

下一篇:跟诊日记重点1

“小郎中学中医重点2” 的相关文章

中医方剂必背

中医方剂必背

必背方剂.mp3肝镇肝熄风汤张氏镇肝熄风汤,龙牡龟牛治亢阳,代赭天冬元芍草,茵陈川楝麦芽襄。怀牛膝、生赭石(轧细)各30g,生龙骨(捣碎)、生牡蛎(捣碎)、生龟板(捣碎)、生杭芍、玄参、天冬各15g,川楝子(捣碎)、生麦芽、茵陈各6g,甘草4.5g。一贯煎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枸杞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

2.10决明子

10、决明子[功能主治]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添灯油与揭灯罩  有个读书人,为人豪爽,胸怀大志。  但却屡屡不能够以满腹知识来创出一番事业,他常年醉心于书本,埋首于案牍,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多年来却依旧贫困潦倒...

2.17、苦参

17、苦参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利湿不忘补气,治标不忘求本  有个医生每天早上都要看四五十个病人,常常一坐在诊台前就一个上午。  从七点到十二点,一泡尿都没拉过,等一下班,他就拖着沉重的...

2.26、紫花地丁、野菊花

26、紫花地丁、野菊花疔疮能手——紫花地丁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山下一个农夫,手臂上长了一个大疔疮,他以前也长过各种无名肿毒,都是随手采蒲公英捣烂敷在局部,或者严重的熬点蒲公英水来喝喝,很快就好了。  奇怪这次用了两三天都没有好,而且身体还...

2.27、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

27、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图片[功能主治] 性微寒,味苦。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一粒金丹退高热  七叶一枝花,深山在我家。  痈疽如遇此,一似手拈拿。  小指月一边背着七叶一枝花的歌谣,一边跟爷爷正在山里头采着七叶一枝花。  爷爷说,痈疽、蛇伤,以此为妙药。  小指月说,前面学了那么多治...

2.33、红藤

33、红藤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肠痈腹痛,热毒疮疡,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经闭,痛经等。肠痈要药红藤  有个慢性阑尾炎的患者,右下腹经常有隐痛,他自己看到药书上说,一味败酱草之治肠痈的要药,便不分寒热,采新鲜的败酱草来煎汤吃。  腹痛虽然缓解了,但隐隐还有一些胀满,再吃还是胀满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