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6.66五味子

ms2年前 (2023-03-06)中医文摘34

66五味子


【性味归经】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黄昏嗽


一个病人感冒好后,留下咳嗽的后遗症,他咳嗽有个特点,就是傍晚的时候,咳得特厉害,好像觉得气都不够咳了。


老爷爷说,这是黄昏嗽,属于肺虚气逆,虚火上冲之象,乃身体耗散太过。


小指月说,散者收之,《黄帝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而安肺。


老爷爷说,没错,黄昏乃秋金当令,金气主降收,乃一年四季之秋也。而朱丹溪也认为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宜用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收之。


病人问,大夫,那我该怎么办?


老爷爷说,你就先去买一瓶五味子糖浆来尝尝吧。


病人才吃两次,黄昏咳嗽就好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石室秘录》记载,止嗽神丹:久嗽者,人以为邪之聚也,日日用发散之剂,而不效者何?气散故耳。气散矣,而仍用散药,无怪乎经月而不效也。法当用收敛之药一二剂,便见成功。方用人参一钱,白芍三钱,酸枣仁二钱,北五味子一钱,麦冬五钱,苏子一钱,益智仁五分,白芥子一钱,水煎服,名止嗽神丹。一剂轻,二剂愈。后服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三两,北五味子一两,服之不再发。否则不能保其不发也。盖久服散药,耗尽真阴,虽暂用收敛之药,一时奏功,而真阴既亏,腠理不密,一经风邪,最易感人,此必然之势也。




麦味地黄丸


有一农民,咳喘十余年,冬天厉害,夏天好转。咳嗽厉害时,上气不接下气,心胸大喘,一问他咳痰大都偏白,还有些黏,有时晚上还咳喘醒过来,没法睡觉,短气乏力,小便频数,腰酸腿软。


老爷爷说,初病在肺,久病及肾,像这种多年咳喘,肾气必虚,所以冬天诸症加剧。


这农民说,大夫,今天我想提前吃药,免得到了冬天,咳起来上医院都治不好。


老爷爷说,平时治本,发作时只能治标,现在还没到冬天,你就可以先服养肺肾之品。


小指月说,是不是麦味地黄丸啊,能够令金水相生,肺肾得保。


老爷爷说,麦味地黄丸是由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而成,又叫八仙长寿丸,用来平时固本培元,这样咳嗽就会减轻。


于是病人先服一个月的麦味地黄丸,结果发现这年冬天,咳喘大减,非常舒服地度过了一个寒冬。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邹孟城经验  余临证间,亦恒用五味子以治慢性咳嗽,于肺金气阴伤损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辄加用于辨证处方中,收效之良,非他药可比拟。余于十四、五年前治一女同事,自幼得气管炎,经年咳嗽不已。春夏咳稀,秋冬咳甚,三十余年历治不愈。余详察四诊,知其内外无邪,纯属虚证,适与中药西制之五味子糖浆,服一瓶后咳嗽大减,连进五大瓶(每瓶500ml),三十余年之痼疾,竟得根治。




能聚精会神的都气丸


有个中学生,在班里成绩一直都算中等不错,可不知怎么回事,这中学生一落千丈,排到后面去了,家里人就很焦急。


后来得知,这娃子老是晚上遗精,白天精力就不济,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就听不进去,头晕困倦,考试就没法发挥水平。这样时间一久,小伙子老觉得短气乏力,咽干口燥,甚至爬楼梯上五楼都觉得像老年人那样喘促。


他家人连忙带他来竹篱茅舍,不治好病,学习就不能上进。


老爷爷说,肾虚不固,肺气不敛,该用什么药?


小指月说,用都气丸,就是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这汤方能够补肾纳气,涩精止遗,对于肾不纳气导致的遗精尿频,短气乏力,咳嗽胸闷等症有很好作用。可都气丸很少中成药该怎么办呢?娃子要上学,煎服汤药又不方便。


老爷爷说,这简单,不是有六味地黄丸跟五味子糖浆吗?把这两样搭配在一起吃,既能补亏虚的肾精,又能收敛耗散之肾气,这样精足气收,神志就能安,注意就可集中。


果然这小伙子服用半个多月这中成药后,明显感到遗精减少,短气乏力感消失,注意力集中,学习成绩又跟上去了。


小指月笑笑说,看来这都气丸,由六味地黄丸聚精,五味子收敛会神,专心一处,这样精足又能专一,成绩就上去了。




能治晨泄的四神丸


有个病人老容易拉肚子,医生给他用过藿香正气散,附子理中丸,效果都不理想。还给他用通因通用的芍药汤,香连丸,肚子痛得更厉害,拉得更频繁。


老爷爷问他什么时候拉得最厉害,他说,早上起来还没吃饭就要拉肚子,好像晚上吃的都消化不了一样。


老爷爷笑笑说,你尺脉沉迟,命门火弱,肾气不够。所以晚上属于肾封藏温煦的时候,肾的功能不能发挥,故稍微受凉,第二天必晨泄。


病人说,那我该怎么办?


老爷爷说,中医有个专治命门火衰晨泄的方叫四神丸。


小指月说,四神丸就由二神丸即补骨脂、肉豆蔻,加上五味子散,即五味子、吴茱萸,两个方子合并而成。


然后老爷爷便丸剂为汤药,就给他开这四味药,加姜枣同煎,吃三天,早上就不拉肚子了。病人平时偶尔还拉肚子,一抓这药来吃,立马就不拉。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郭国兴经验  五味子散治晨泄  先师郭国兴诊余时言传:五更泄泻凡用四神丸、真人养脏汤等方不效者,用五味子散皆效。由五味子60g,吴茱萸15g组成。二味炒香熟为度,共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6g,用陈米饮送下。


晨泄为脾肾阳虚,命门大衰,如釜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考五味子酸温,酸能收敛,温能暖肾。《纲目》:“五味子,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五昧子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暖膀胱,清水道,固大肠,分解清浊,药虽二味,功专职明。脾肾得暖,寒湿自散,晨泄自止。妙在二味炒香熟,芳香燥湿渗湿之功增强,陈仓米饮滋五脏,养脾胃,渗利水湿。此方经济简便,药轻效著,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重用五味子收敛安神


一个病人顽固失眠三年了,百药乏效,诸医束手,一到晚上心意识就像列车一样停不下来,这样神定不住,气血就耗得厉害,所以他既兴奋又疲劳。白天虽然醒着却没精神,晚上虽然睡着却静不下来。这该怎么办呢?


老爷爷说,你这心脉耗散得厉害,于是给他用生脉饮。


这病人一看,就三味药,摇摇头说,大夫,这药我不用喝了。


小指月问,为什么呢?


病人说,我不知道喝了多少药,你开的这药,有没有效,我一看就知道。


老爷爷笑笑说,5克的五味子你喝过没有?


病人点点头说,我当然喝过。


老爷爷笑笑说,那么50克的五味子你喝过没有?


病人摇摇头说,没有。


老爷爷又说,你抓的五味子有没有捣碎,打成粉放在汤里煎呢?


病人又是摇摇头说,没有。


老爷爷说,你都没有大剂量服用过这味最具有收敛安神作用的药,你怎么知道没有效果?


病人哑口无言,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药带回去喝,谁知当天下午喝完药,就疲倦地要命,连连打呵欠,一躺在床上睡觉,睡到第二天日晒三杆才醒过来,家里人看他睡得熟,连晚餐都没有叫他起来吃。


他睡醒后,精神大振,发现好几年来都没有睡过这么好的觉。于是对老先生的汤药刮目相看,信心倍增,不仅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再服几剂药,便脱离了多年的顽固失眠之苦。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中药趣话》记载,内蒙古民族医学院李忠堂先生治疗自汗盗汗,常用玉屏风散和当归六黄汤,效果不显,后又按常用量在上述方中加入五味子15克,以图收敛之效,亦不能如愿。一日,偶阅《谢映卢医案》,其治疗自汗盗汗方内均重用五味子,深受启发,再遇自汗盗汗,五味子用量加至25克,服药后果然汗出顿减,直至痊愈。湖北名医李培生教授曾重用五味子50克,配合茯神50克,合欢花、法半夏各15克,称之为“五味安眠汤”,专治顽固失眠健忘症,收效颇奇。更有甚者,四川已故名老中医刘祯吉,素以单方治大病而闻名,他擅长大剂量应用五味子达100~150克之多,治疗疲劳综合征,每获良效。北京已故名医蒲辅周,对五味子的用法曾云:“凡用五味子,必须捣破,五味乃全。”此为经验之谈,可资借鉴。




五味子拾珍


1、孙浩铭经验  乳汁自出  凡未经婴儿吮吸,乳汁自行流失,称为乳汁自出,或称漏乳。本症常分两型施治:属气血两虚者,宜补气益血,佐以固摄,药用黄芪30g,五味子6g炖服。


指月按:漏汗跟漏乳,虽然一个是汗水,一个是乳汁,物质表象不同,但同属于身体津液所化的实质却是一样的。一般妇人生完娃子后,气虚力弱,容易汗漏,有些妇人就表现为乳汁不固,这时用黄芪补气以固摄,配合五味子收敛而不妄溢,标本兼治,其效必速。


2、陆长清经验  五味子治过敏性哮喘  陆老曾治一患儿,受凉发病,呼吸急促,喉中如水鸡声,无汗而喘,即以射干麻黄汤加苏子、杏仁、川厚朴、鱼腥草急煎服用。服药后汗出即用大剂量五昧子煎汤内服以收敛之,而后哮鸣音消失,哮喘渐平,由此悟出五味子可能对过敏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指月按:《神农本草经》记载,五味子主益气,咳逆上气。而现代研究认为,五味子有抗应激,缓解过敏反应的作用。而肺气耗散,过敏性哮喘,属于气逆太过的,用五味子降以收之,便属对证。所以不仅是过敏性哮喘,就连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肠炎,身体应激反应太过引起的疾患,常配合五味子急则治其标,以酸收缓解之。


3、龚鹤松经验  长夏之季,暑湿当令,病人汗出过多。暑热伤气,大汗劫阴,易成气阴两虚之证。临床多见神疲乏力、纳呆口渴、胸闷少气等证。龚老治疗此症,最为得心应手。临诊时多用竹叶石膏汤、王氏清暑益气汤随证加减,且常于方中加五味子一味,意在生津敛液,每获良效。龚师曰:“酷暑之季,天暑地热,汗出尚多,每易伤及气阴,余喜用少量五味子,取其酸甘养阴敛汗,以免耗伤气阴,若湿邪困脾,五味子则在禁用之例,以免碍脾留湿,此余之心得也。”


指月按:《谢映卢医案》记载,治疗自汗盗汗方内大都重用五味子,以五味子五味俱全,以酸为主,善敛肺止汗生津敛液也。只要津液不往外消耗太过,元气就没那么容易虚,所谓夏季不病,常带三分虚。夏季容易元气虚,是因为气随津泄。只要把津固住,气耗散少,人就没那么容易疲累生病,所以古人认为五味子还可以壮精神,治疗各类耗散过度的疲劳综合症,即《神农本草经》上讲,五味子主劳伤羸弱,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464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6.65糯稻根须

下一篇:6.67乌梅

“6.66五味子” 的相关文章

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

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

(精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602168856腺样体肥大保守成功 公众号:腺样体肥大健康知识可能包含医疗建议204 人赞同了该文章本文包含以上内容(精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看过必收藏mp.weixin.qq.com/s/ms2EP_qfi2dhKEd3oAxTag一、腺样体肥...

2.9夏枯草

9、夏枯草[功能主治] 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高血压症。防暑热,夏桑菊  每年军训在酷暑烈日之下,学校里头的学生都有不少顶不住中暑晕过去。  还好有惊无险,都能及时救治过来。  但军训又不可废,于是学校的训导...

2.18、白鲜皮

18、白鲜皮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瘌,风湿热痹,黄疸尿赤。一味白鲜皮乃皮肤科专药也  小指月说,为什么有这样的俗话,治啥不治皮,治皮丢脸面?  老爷爷说,在各科之中,皮肤科里头各类瘙痒癣疹是不太好治的,容易复发。  小指月说,为什么皮肤病容易...

2.22、穿心莲

22、穿心莲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池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草医郎中的两个绝招  在缺医少药的时代,有个民间草医郎中,善于用两种药治大部分常见疑难病,一种是补中益气汤治疗虚证乏力,一种是穿心莲片或者用草药穿心莲治疗从头到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