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6.6白术

ms2年前 (2023-03-06)中医文摘34

白术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白术治腰湿疼痛


《傅青主男科》记载,腰痛,凡痛而不止者,肾经之病,乃脾湿之故也,方用白术四两,薏仁三两,芡实二两,水六碗,煎一碗,顿饮之。此方治梦遗之病亦甚效。


有个顽固腰痛的工人,每次干活烦热后,喝下一两瓶冰冻啤酒,必定会腰痛好几天,搞得他都不敢喝冰冻啤酒,看到别人喝,他又忍不住,一喝腰就沉重疼痛。可买了不少补肾的药来吃,就是不能根治。


老爷爷说,这是脾湿下注于腰肾,乃鸠占鹊巢之意,补肾无效,必从脾治之。


乃用白术50克,用水酒各半煎汤顿服,一剂而腰痛若失,三剂下去,几个月内都没有发作过腰痛。


小指月说,爷爷,腰痛用白术,真是很难想到啊。


《医学实在易》云,白术能利腰脐之死血,凡腰痛诸药罔效者,用白术两许,少佐他药,一服如神”。


老爷爷说,湿邪下注,腰痛是标,脾湿为本,用白术能健脾除湿,治病求本,所以其效必速,而且腰部肌肉也归脾所统。所以腰肌湿重,还是要除湿健脾。而《三因良方》里头也讲,中到湿气,腰骨疼痛,用白术一两,酒三盏,煎成一盏,顿服。不能饮酒的人,用水煎之,也有效。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中医灵验方》记录,李某,男,30岁,患风湿性关节病,反复腰痛,周身痛十余年,久治不愈,后直用白术一两,加烧酒适量煎服治愈。


于伟臣经验  白术补益脾气,化湿利水,常用量5~15g。清王旭高《医学当言》腰痛门记载“陈修园治腰痛久不愈,用白术一两为主……据云神效”。陈士铎《辨证录》腰痛门,自制12方,无一方不用白术,最小量5钱,最多1剂半斤,指出“白术善通腰脐之气”“必须多用乃神”。笔者30年前,治28岁程姓妇,白带淋滴,日两换内裤尚湿漉难耐,食少体弱,自汗乏力,而腰痛益苦,俯仰艰难。投补中益气汤7剂,每剂总量100g,白术10g,诸症好转,唯腰痛如故。乃学步前人,原方增焦白术50g,仅4剂,淹缠半载之腰痛,霍然消失,且无任何副作用。嗣后凭借此案之经验,获效屡屡。




脾虚湿泄用白术


《幼科发挥》记载,小儿泄泻,大渴不止者,宜生脾胃之津,白术散主之。这样津液自生,口干得润,泄泻可止矣。


一小儿因为急性胃肠炎,发烧,腹痛腹泻,虽经输液,发热控制住了,可随后转为慢性腹泻,虽然肚腹不痛,但经常大便呈稀水样,有时量多如注,每日都有五七次,一直持续两个多月,搞得孩子经常口干烦躁,晚上哭闹,一直消瘦。


老爷爷说,这是津液下滑,自然口咽干渴,所以要用补脾之药扶持之,使津气上升则不渴。


小指月说,补脾圣药,首推白术。随后老爷爷便教他们用炒白术打粉,跟枣肉一起烙成小饼,既可口,又能健脾除湿止泻。


孩子居然非常爱吃,吃几次就不腹泻了,一旦不泻下,气机升提,孩子就慢慢长肉,面色红润,胃口大开。


小指月说,为什么用枣肉呢?


老爷爷说,一是枣肉可口,小孩子喜欢吃,二是枣为脾之果,本身能养脾真。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张锡纯经验  一妇人年三十许,泄泻半载,百药不效,脉象濡弱,右关尤甚,知其脾胃虚也,俾用生白术轧细焙熟,再用熟枣肉六两,和为小饼,炉上炙干,当点心服之,细细嚼咽,未尽剂而愈。




白术治口角流水


一小儿从两岁时,就经常口角流水,到五岁了,睡觉醒来,枕头或者被单,经常湿一大片。


老爷爷说,为什么口角会流涎水?


小指月说,脾开窍于口,脾虚则水津失约,土不制水也。


老爷爷说,人体津水如同江河,若土壤堤坝不固,便四处漏水,人体若脾虚,则容易泄泻,尿频,甚至口角流水,白带异常,此皆水湿泛溢之象,究其源,乃土薄不固也。


小指月说,那是不是用白术来补脾土以制水啊?


老爷爷点点头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白术培土,土能克水,则水不泛溢。


这小孩子就用白术炒过,每次用20克煎水,代茶饮,一喝,睡觉就不流口水了。真是药若对证,效如桴鼓啊!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何任经验  小儿流涎。余视其年龄长幼,以白术10到30克蒸水,缓缓饮之,每有捷效。




重用白术治便秘


有一中学老师,自从改用多媒体上课后,他就很少在讲台上走动板书了,经常坐在电脑前,跟学生们讲课。


他做老师十余年都很少便秘过,这一两年不知不觉居然便秘起来,经常两三天都没便意,上厕所也排得少,非常干结,刚开始用三黄片、麻子仁丸攻下润通之品,取快一时。治标不治本,随后一不用药,又是老样子。


他甚至用食疗之法吃粗粮黑芝麻,只是稍微有些帮助,排便仍然没有以前那么快意。于是便找来竹篱茅舍。


小指月说,爷爷,这脉象濡弱,力道不够。


老爷爷说,沉取还偏硬,一个是腹中有积,另外一个是思则气结。


这教师说,我的职业就是要经常思考。


老爷爷说,思伤脾,脾虚则腹肠缺乏动力,所以大便推动不力。


这教师听了后点头说,我自己也感到事情想多了,气不通。


老爷爷说,还有现在很多人都有职业病,当老师的,你如果有经常开会,或者坐在讲台前,凳子上,久坐不动,一坐就是一节课,在中医看来,这叫做久坐伤肉,脾主肌肉,背后伤的却是脾啊,脾虚肠胃动力自然减弱,脾主大腹功能不够,大便排不畅,连小便也尿不干净啊!


这教师听后,又点头说,正如大夫你说的,我这一年还排尿没力点点滴滴,非常不爽。


老爷爷说,要想你脾脏肠腑运动起来,你就不能老呆坐着,所以平时讲课别以为坐着舒服就不动,能站尽量不要坐,能走动尽量不要站,你能动起来,你的肠子就能动起来。这也是对治很多现代病的一招养生之法。


这教师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平时想得多,劳动运动得少,而且久坐不动,才导致气机郁结,看来还是不要贪图舒适,宁愿站着走着,在讲台前讲课,气机流通,也比窝着坐着气机闭塞强。


随后老爷爷就给他用补中益气汤,重用白术80克,里面没有用到一味泻药,病人服完药后,大便顺畅,如水之归下,从此几年的便秘顿然消去。在讲台上他又养成了以前站着走着跟学生讲课的习惯,发现这样虽累,但晚上睡觉更沉,排便更顺畅,这叫先苦而后甜。


小指月说,爷爷又是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只要身体脾脏动力充足,没有排不出去的积滞便秘。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魏龙骧经验  白术通便秘  便秘者,非如常人之每日应时下也。此症恒3~5日、6~7日难得一便,大便干结坚如羊屎者,窘困肛门,支撑不下,甚则非假手导之不能出,亦有便不干结,间有状如笔管之细者,虽有便意,然临厕便不出。


便秘一症,医书所裁,治方不少。然有效亦有不效者,轻则有效,重则无效;暂用有效,久则失效。孟浪者,但求一时之快,猛剂以攻之,以致洞泄不止,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东垣所谓“治病必求其源,不可一概用牵牛巴豆之类下之”。源者何在?在脾胃。脾胃之药,首推白术,尤需重用,始克有济。然后,分辨阴阳;佐之他药可也。或曰:“便秘一症,理应以通幽润燥为正途,今重用燥脾止泻之白术,岂非背道而驰,愈燥愈秘乎!”余解之曰:“叶氏有言,脾宜升则健,胃主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便干结者,阴不足以濡之。然从事滋润,而脾不运化,脾亦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终属治标。重用白术,运化脾阳,实为治本之图。故余治便秘,概以生白术为主,少则30~60g,重则120~150g,便干结者加生地黄以滋之,时或少佐升麻,乃升清降浊之意。若便难下而不干结,或稀软者,其苔多呈黑灰而质滑,脉亦多细弱,则属阴结脾约,又当增加肉桂、附子、厚朴、干姜等温化之味,不必通便而便自爽。


1977年6月,患者于某来诊。谓患便秘6、7年。多年来,服汤药数百剂,滋阴如麦冬、沙参、玉竹、石斛、知母有之;润下如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桃仁有之;泻下如大黄、芒硝、番泻叶有之;补益如党参、黄芪、太子参、淮山药、肉苁蓉、狗脊、巴戟天有之;丸药如牛黄解毒、牛黄上清、更衣丸、槐角丸、麻仁滋脾丸,他如开塞露、甘油栓等,且常年蜜不离口。然便秘之苦不解,颇为失望。余诊之,心烦易汗,寝食日减,脉细,舌苔薄滑。上症皆由便秘过久,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当授生白术90g,生地黄60g,升麻3g。患者半信半疑,以为仅仅三味又无一味通下药,默然持方而去,实则并未服药。终因便不自下,姑且试之。不期4小时后,一阵肠鸣,矢气频转,大便豁然而下,为数年之所未有如此之快者。此后,又继服20余剂,6~7年之便秘,竟获痊愈,患者喜出望外,称谢而去。


高龄患便秘者实为不少。一老人患偏枯,步履艰难,起坐不便,更兼便秘,查其舌质偏淡,苔灰黑而腻,脉见细弦。此乃命门火衰,脾失运转,阴结之象也。处方以生白术60g为主,加肉桂3g,佐以厚朴6g,大便遂能自通,灰苔亦退,减轻不少痛苦。




白术拾珍


1、张锡纯经验  一少年咽喉常常发干,饮水连连不能解渴。诊其脉微弱迟濡,当系脾胃湿寒,不能健运,以致气化不升也。投以四君子汤加干姜、桂枝尖,方中白术重用两许,一剂其渴即止。


指月按:人皆以为咽干口燥乃阴虚所致,殊不知为什么津液不润咽喉,如果是脾虚脉象濡弱,不需要滋阴润燥,直接健运脾土,这样阴随阳升,津液被气机举上咽喉,则不渴。所以古人用白术能解渴,张隐庵说,燥脾之药用之,水液上升则不渴矣。而张锡纯用四君子加干姜、桂枝直接制造中土阳气,正如锅底火足,水液上蒸,锅盖自然湿润。


2、《串雅》载,分水神丹治水泻,白术一两,车前子五钱,煎汤服之,立效。


指月按:白术从土,车前子利水。这样土实水去,水泻即愈。


3、来春茂经验  一味白术酒  白术100克泡酒,主治风湿一身尽痛。每日服1~3次,每次服一小酒杯。不能饮酒者水煎30克,1日量分3次服。


指月按:《神农本草经》曰,白术主风寒湿痹。痹症其标在于风寒湿,其本在于中土亏虚,故肌肉腠理,为外邪所闭。如若中州安定,则四维太平,所以重用白术治风寒湿痹,通过健运脾土,安定中州,气血生化有源,则四维皆能得以灌溉。


4、《阅微草堂笔记》记载,有一少年,心气不宁,稍加劳作就头晕,服用枣仁远志之类,安神定志之药,并没有实际效果。后来发现这原来是饱食伤胃,忧劳思虑伤脾,这样土虚则子盗母气。脾胃病累及心脏,随用炒白术常服,健脾土旺则病愈。


指月按:常有心悸的病人,他们稍微吃饱饭,或者思虑过度,心悸就加重,只要七分饱不伤胃,挂思虑以养脾,心悸就很少发作。因为心属于火,脾胃属于土,火能生土,故心为脾胃之母,若脾胃久虚,必累及其母,而见心悸。所以心脏病要善于治脾胃,脾胃病也要善于调心。五脏相关,不可墨守一处。


5、刘力红经验  一患者双足跟长骨刺,疼痛厉害,导致足跟不能落地,要踮起脚来走路,病人觉得甚是辛苦,用常规思路,补肾活血除痹之法,皆无明显疗效。后来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二三次,每日二十分钟,出乎意料,不过数日之间,足跟痛大减,能够落地走路,再过数日,病疾痊愈。


指月按:李时珍曾经用白术煎汤漱口,治疗牙齿长过长,中医叫做髓溢症,因为土能制水,牙齿乃肾水所化,脾土强健,则不会草生妄长。而骨刺病,又叫骨质增生,是骨钙流失,形成骨性赘生物所致。这也有类似肾水不固,失去制约而见髓溢之象,所以培土则泛溢之势能得到克制。


6、何任经验  口腔溃疡,久治不愈。余除用补中益气汤全方之外,仅用黄芪、白术亦常能得减轻症状,减少复发之功。对脾虚宗气不足者宜之。


指月按:《神农本草经》认为,白术能疗死肌,这是脾主肌肉功能的表现。所以不仅口腔糜烂,甚至胃溃疡,还有脸部痤疮疤痕,以及手术后刀口长不好,久久修复不理想,这都是因为身体土气不足。张隐庵说,土有湿气,始能灌溉四旁,如地得雨露,始能发生万物,而白术正是味甘多脂,有似土中有水气滋润,最能够健脾长肉,以助修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403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黄芪6.5

下一篇:6.7山药

“6.6白术” 的相关文章

2.2寒水石

2、寒水石◎皮肤热炽如火烧《神农本草经》:寒水石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痰生百病食生灾,再加外感病易来。小指月说,爷爷,怎么饮食吃饭也会生灾病啊?爷爷笑笑说,《千金方》上说,万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小指月又说,饮食怎么生万病呢?爷爷说,饮食不节得病多,吃得过饱、过快...

2.7鸭跖草

7、鸭跖草【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痈肿疔毒。从药物的生长环境中领悟它的功用  小指月跟爷爷到菜地里锄草,几天没来菜地,这菜地的野草长得比菜还快,农民们都把这鸭跖草看成是蔬菜的祸害,见到就欲除之而后快,你稍微不注意,田头水沟边又长满了。 ...

2.8栀子

8、栀子[功能主治]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焦栀子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衄,尿血崩漏。脚崴伤,栀子良  爷爷跟指月采完药,准备回竹篱茅舍,爷爷见指月打了个呵欠,便说,指月啊,可要留神哦,小心平地绊脚翻跟斗。  小指月...

2.15龙胆草

15、龙胆草图片[功效]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酒洗龙胆草治胆经郁热头角痛  为什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龙胆草有此名称呢?  小指月在琢磨。  爷爷说,中药的药名都非常讲究,有的按照功效来命名,比如说防风能防范风邪,续断能接续筋骨,决明子能清肝明目,千年健可以祛风湿强筋骨......  小指月又问,还...

2.17、苦参

17、苦参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利湿不忘补气,治标不忘求本  有个医生每天早上都要看四五十个病人,常常一坐在诊台前就一个上午。  从七点到十二点,一泡尿都没拉过,等一下班,他就拖着沉重的...

2.19、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19、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新疆中草药苦豆子图片【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止痛,杀虫。湿热泻痢、胃脘痛吞酸、湿疹顽癣、白带过多、疮疖溃疡。  老先生拿着刚从新疆捎过来的苦豆子跟指月说,指月啊,这苦豆子可是新疆内蒙古那边特有的清热燥湿药啊。  小指月说,为什么叫苦豆子呢?  老先生说,这是豆科植物,这种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