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白术
白术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白术治腰湿疼痛
《傅青主男科》记载,腰痛,凡痛而不止者,肾经之病,乃脾湿之故也,方用白术四两,薏仁三两,芡实二两,水六碗,煎一碗,顿饮之。此方治梦遗之病亦甚效。
有个顽固腰痛的工人,每次干活烦热后,喝下一两瓶冰冻啤酒,必定会腰痛好几天,搞得他都不敢喝冰冻啤酒,看到别人喝,他又忍不住,一喝腰就沉重疼痛。可买了不少补肾的药来吃,就是不能根治。
老爷爷说,这是脾湿下注于腰肾,乃鸠占鹊巢之意,补肾无效,必从脾治之。
乃用白术50克,用水酒各半煎汤顿服,一剂而腰痛若失,三剂下去,几个月内都没有发作过腰痛。
小指月说,爷爷,腰痛用白术,真是很难想到啊。
《医学实在易》云,白术能利腰脐之死血,凡腰痛诸药罔效者,用白术两许,少佐他药,一服如神”。
老爷爷说,湿邪下注,腰痛是标,脾湿为本,用白术能健脾除湿,治病求本,所以其效必速,而且腰部肌肉也归脾所统。所以腰肌湿重,还是要除湿健脾。而《三因良方》里头也讲,中到湿气,腰骨疼痛,用白术一两,酒三盏,煎成一盏,顿服。不能饮酒的人,用水煎之,也有效。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中医灵验方》记录,李某,男,30岁,患风湿性关节病,反复腰痛,周身痛十余年,久治不愈,后直用白术一两,加烧酒适量煎服治愈。
于伟臣经验 白术补益脾气,化湿利水,常用量5~15g。清王旭高《医学当言》腰痛门记载“陈修园治腰痛久不愈,用白术一两为主……据云神效”。陈士铎《辨证录》腰痛门,自制12方,无一方不用白术,最小量5钱,最多1剂半斤,指出“白术善通腰脐之气”“必须多用乃神”。笔者30年前,治28岁程姓妇,白带淋滴,日两换内裤尚湿漉难耐,食少体弱,自汗乏力,而腰痛益苦,俯仰艰难。投补中益气汤7剂,每剂总量100g,白术10g,诸症好转,唯腰痛如故。乃学步前人,原方增焦白术50g,仅4剂,淹缠半载之腰痛,霍然消失,且无任何副作用。嗣后凭借此案之经验,获效屡屡。
脾虚湿泄用白术
《幼科发挥》记载,小儿泄泻,大渴不止者,宜生脾胃之津,白术散主之。这样津液自生,口干得润,泄泻可止矣。
一小儿因为急性胃肠炎,发烧,腹痛腹泻,虽经输液,发热控制住了,可随后转为慢性腹泻,虽然肚腹不痛,但经常大便呈稀水样,有时量多如注,每日都有五七次,一直持续两个多月,搞得孩子经常口干烦躁,晚上哭闹,一直消瘦。
老爷爷说,这是津液下滑,自然口咽干渴,所以要用补脾之药扶持之,使津气上升则不渴。
小指月说,补脾圣药,首推白术。随后老爷爷便教他们用炒白术打粉,跟枣肉一起烙成小饼,既可口,又能健脾除湿止泻。
孩子居然非常爱吃,吃几次就不腹泻了,一旦不泻下,气机升提,孩子就慢慢长肉,面色红润,胃口大开。
小指月说,为什么用枣肉呢?
老爷爷说,一是枣肉可口,小孩子喜欢吃,二是枣为脾之果,本身能养脾真。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张锡纯经验 一妇人年三十许,泄泻半载,百药不效,脉象濡弱,右关尤甚,知其脾胃虚也,俾用生白术轧细焙熟,再用熟枣肉六两,和为小饼,炉上炙干,当点心服之,细细嚼咽,未尽剂而愈。
白术治口角流水
一小儿从两岁时,就经常口角流水,到五岁了,睡觉醒来,枕头或者被单,经常湿一大片。
老爷爷说,为什么口角会流涎水?
小指月说,脾开窍于口,脾虚则水津失约,土不制水也。
老爷爷说,人体津水如同江河,若土壤堤坝不固,便四处漏水,人体若脾虚,则容易泄泻,尿频,甚至口角流水,白带异常,此皆水湿泛溢之象,究其源,乃土薄不固也。
小指月说,那是不是用白术来补脾土以制水啊?
老爷爷点点头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白术培土,土能克水,则水不泛溢。
这小孩子就用白术炒过,每次用20克煎水,代茶饮,一喝,睡觉就不流口水了。真是药若对证,效如桴鼓啊!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何任经验 小儿流涎。余视其年龄长幼,以白术10到30克蒸水,缓缓饮之,每有捷效。
重用白术治便秘
有一中学老师,自从改用多媒体上课后,他就很少在讲台上走动板书了,经常坐在电脑前,跟学生们讲课。
他做老师十余年都很少便秘过,这一两年不知不觉居然便秘起来,经常两三天都没便意,上厕所也排得少,非常干结,刚开始用三黄片、麻子仁丸攻下润通之品,取快一时。治标不治本,随后一不用药,又是老样子。
他甚至用食疗之法吃粗粮黑芝麻,只是稍微有些帮助,排便仍然没有以前那么快意。于是便找来竹篱茅舍。
小指月说,爷爷,这脉象濡弱,力道不够。
老爷爷说,沉取还偏硬,一个是腹中有积,另外一个是思则气结。
这教师说,我的职业就是要经常思考。
老爷爷说,思伤脾,脾虚则腹肠缺乏动力,所以大便推动不力。
这教师听了后点头说,我自己也感到事情想多了,气不通。
老爷爷说,还有现在很多人都有职业病,当老师的,你如果有经常开会,或者坐在讲台前,凳子上,久坐不动,一坐就是一节课,在中医看来,这叫做久坐伤肉,脾主肌肉,背后伤的却是脾啊,脾虚肠胃动力自然减弱,脾主大腹功能不够,大便排不畅,连小便也尿不干净啊!
这教师听后,又点头说,正如大夫你说的,我这一年还排尿没力点点滴滴,非常不爽。
老爷爷说,要想你脾脏肠腑运动起来,你就不能老呆坐着,所以平时讲课别以为坐着舒服就不动,能站尽量不要坐,能走动尽量不要站,你能动起来,你的肠子就能动起来。这也是对治很多现代病的一招养生之法。
这教师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平时想得多,劳动运动得少,而且久坐不动,才导致气机郁结,看来还是不要贪图舒适,宁愿站着走着,在讲台前讲课,气机流通,也比窝着坐着气机闭塞强。
随后老爷爷就给他用补中益气汤,重用白术80克,里面没有用到一味泻药,病人服完药后,大便顺畅,如水之归下,从此几年的便秘顿然消去。在讲台上他又养成了以前站着走着跟学生讲课的习惯,发现这样虽累,但晚上睡觉更沉,排便更顺畅,这叫先苦而后甜。
小指月说,爷爷又是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只要身体脾脏动力充足,没有排不出去的积滞便秘。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魏龙骧经验 白术通便秘 便秘者,非如常人之每日应时下也。此症恒3~5日、6~7日难得一便,大便干结坚如羊屎者,窘困肛门,支撑不下,甚则非假手导之不能出,亦有便不干结,间有状如笔管之细者,虽有便意,然临厕便不出。
便秘一症,医书所裁,治方不少。然有效亦有不效者,轻则有效,重则无效;暂用有效,久则失效。孟浪者,但求一时之快,猛剂以攻之,以致洞泄不止,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东垣所谓“治病必求其源,不可一概用牵牛巴豆之类下之”。源者何在?在脾胃。脾胃之药,首推白术,尤需重用,始克有济。然后,分辨阴阳;佐之他药可也。或曰:“便秘一症,理应以通幽润燥为正途,今重用燥脾止泻之白术,岂非背道而驰,愈燥愈秘乎!”余解之曰:“叶氏有言,脾宜升则健,胃主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便干结者,阴不足以濡之。然从事滋润,而脾不运化,脾亦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终属治标。重用白术,运化脾阳,实为治本之图。故余治便秘,概以生白术为主,少则30~60g,重则120~150g,便干结者加生地黄以滋之,时或少佐升麻,乃升清降浊之意。若便难下而不干结,或稀软者,其苔多呈黑灰而质滑,脉亦多细弱,则属阴结脾约,又当增加肉桂、附子、厚朴、干姜等温化之味,不必通便而便自爽。
1977年6月,患者于某来诊。谓患便秘6、7年。多年来,服汤药数百剂,滋阴如麦冬、沙参、玉竹、石斛、知母有之;润下如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桃仁有之;泻下如大黄、芒硝、番泻叶有之;补益如党参、黄芪、太子参、淮山药、肉苁蓉、狗脊、巴戟天有之;丸药如牛黄解毒、牛黄上清、更衣丸、槐角丸、麻仁滋脾丸,他如开塞露、甘油栓等,且常年蜜不离口。然便秘之苦不解,颇为失望。余诊之,心烦易汗,寝食日减,脉细,舌苔薄滑。上症皆由便秘过久,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当授生白术90g,生地黄60g,升麻3g。患者半信半疑,以为仅仅三味又无一味通下药,默然持方而去,实则并未服药。终因便不自下,姑且试之。不期4小时后,一阵肠鸣,矢气频转,大便豁然而下,为数年之所未有如此之快者。此后,又继服20余剂,6~7年之便秘,竟获痊愈,患者喜出望外,称谢而去。
高龄患便秘者实为不少。一老人患偏枯,步履艰难,起坐不便,更兼便秘,查其舌质偏淡,苔灰黑而腻,脉见细弦。此乃命门火衰,脾失运转,阴结之象也。处方以生白术60g为主,加肉桂3g,佐以厚朴6g,大便遂能自通,灰苔亦退,减轻不少痛苦。
白术拾珍
1、张锡纯经验 一少年咽喉常常发干,饮水连连不能解渴。诊其脉微弱迟濡,当系脾胃湿寒,不能健运,以致气化不升也。投以四君子汤加干姜、桂枝尖,方中白术重用两许,一剂其渴即止。
指月按:人皆以为咽干口燥乃阴虚所致,殊不知为什么津液不润咽喉,如果是脾虚脉象濡弱,不需要滋阴润燥,直接健运脾土,这样阴随阳升,津液被气机举上咽喉,则不渴。所以古人用白术能解渴,张隐庵说,燥脾之药用之,水液上升则不渴矣。而张锡纯用四君子加干姜、桂枝直接制造中土阳气,正如锅底火足,水液上蒸,锅盖自然湿润。
2、《串雅》载,分水神丹治水泻,白术一两,车前子五钱,煎汤服之,立效。
指月按:白术从土,车前子利水。这样土实水去,水泻即愈。
3、来春茂经验 一味白术酒 白术100克泡酒,主治风湿一身尽痛。每日服1~3次,每次服一小酒杯。不能饮酒者水煎30克,1日量分3次服。
指月按:《神农本草经》曰,白术主风寒湿痹。痹症其标在于风寒湿,其本在于中土亏虚,故肌肉腠理,为外邪所闭。如若中州安定,则四维太平,所以重用白术治风寒湿痹,通过健运脾土,安定中州,气血生化有源,则四维皆能得以灌溉。
4、《阅微草堂笔记》记载,有一少年,心气不宁,稍加劳作就头晕,服用枣仁远志之类,安神定志之药,并没有实际效果。后来发现这原来是饱食伤胃,忧劳思虑伤脾,这样土虚则子盗母气。脾胃病累及心脏,随用炒白术常服,健脾土旺则病愈。
指月按:常有心悸的病人,他们稍微吃饱饭,或者思虑过度,心悸就加重,只要七分饱不伤胃,挂思虑以养脾,心悸就很少发作。因为心属于火,脾胃属于土,火能生土,故心为脾胃之母,若脾胃久虚,必累及其母,而见心悸。所以心脏病要善于治脾胃,脾胃病也要善于调心。五脏相关,不可墨守一处。
5、刘力红经验 一患者双足跟长骨刺,疼痛厉害,导致足跟不能落地,要踮起脚来走路,病人觉得甚是辛苦,用常规思路,补肾活血除痹之法,皆无明显疗效。后来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二三次,每日二十分钟,出乎意料,不过数日之间,足跟痛大减,能够落地走路,再过数日,病疾痊愈。
指月按:李时珍曾经用白术煎汤漱口,治疗牙齿长过长,中医叫做髓溢症,因为土能制水,牙齿乃肾水所化,脾土强健,则不会草生妄长。而骨刺病,又叫骨质增生,是骨钙流失,形成骨性赘生物所致。这也有类似肾水不固,失去制约而见髓溢之象,所以培土则泛溢之势能得到克制。
6、何任经验 口腔溃疡,久治不愈。余除用补中益气汤全方之外,仅用黄芪、白术亦常能得减轻症状,减少复发之功。对脾虚宗气不足者宜之。
指月按:《神农本草经》认为,白术能疗死肌,这是脾主肌肉功能的表现。所以不仅口腔糜烂,甚至胃溃疡,还有脸部痤疮疤痕,以及手术后刀口长不好,久久修复不理想,这都是因为身体土气不足。张隐庵说,土有湿气,始能灌溉四旁,如地得雨露,始能发生万物,而白术正是味甘多脂,有似土中有水气滋润,最能够健脾长肉,以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