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川贝母、浙贝母
川贝母、浙贝母
川贝母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咳而胸痛
有个病人咳嗽胸痛,痰黄而热。
老爷爷说,这是热痰,应该清肺止咳。
小指月说,胸痛呢?
老爷爷说,胸痛是痰阻气闭,应该行气止痛。这样一下子治法思路就出来了。
小指月说,清肺化痰,最好的药就是川贝母,行气止痛,最妙的药,莫过于延胡索。
这样老爷爷便教病人用川贝跟延胡索等分打粉,每次服用3至5克,第一次喝就不咳了,再喝胸中就不痛了,不再有痰了。
老爷爷说,纯用川贝,可以清化热痰,但很难解除胸中痰气堵塞疼痛,所以必须配以行气止痛的延胡索。这样气行痛止,热消痰清,疾病速愈。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龚士澄经验 凡老人、儿童咳嗽,痰多,咳则胸痛,无论有无寒热,用川贝母一份,延胡索一份,同研细粉,每次约5g,随汤药和服,或用9g,以冰糖化水调服,止咳效果显著,不咳则胸自不痛。《仁存堂方》有延胡索治老小痰嗽的记载,非独止痛一用也。我们取川贝母清润化痰,延胡索温通辛散,动静结合,则肺之宣降复常,故能愈咳。
能治痰郁的贝母
李时珍曰,贝母治胸中气郁不快。
有个精神压抑的病人,经常胸痛胸闷,每隔几天就彻夜难眠,抑郁寡欢,医生说她思虑过度,给她用了逍遥散,可照样逍遥不起来,可还是满脸愁容。
老爷爷看了后说,你是不是每天都要清嗓子,咳几下痰呢?
她点点头说,如果咳嗽出几口痰,心中就会舒服些。
老爷爷笑笑说,你这还是痰气为患,逍遥散只行气,未化其痰浊。
于是老爷爷便在逍遥散基础上,再加一味川贝母,叫病人用逍遥散送服川贝母打的粉。这样居然很快胸闷胸痛消失,抑郁寡欢减轻,不再那么难入睡。
小指月说,用川贝粉来治疗抑郁,倒是第一次听说,以前经常用香附、郁金、玫瑰花,很少用贝母啊?
老爷爷说,纯粹的气机瘀滞,你用顺气药可以,如果气郁日久,炼化津液为痰浊,这样痰气交阻,咳吐粘痰不爽,这时就必须要找一味既能解郁下气,又能化痰之品。
小指月点点头说,《本草汇言》讲贝母能开郁下气化痰。
老爷爷说,没错,川贝母是治郁的要药,尤其善于治疗痰郁,特别适合于心中气郁不快,胸膈痰浊交阻忧郁不伸的病人。所以病人精神抑郁烦躁,堵塞成结的,你用一般疏肝理气之品,未必能化散得开,这时就要配合一些散结消肿之品,比如消瘰丸,又比如皂角刺。这样令得结者散之,痈者消之,痰者化之,胸中气顺,便不郁矣。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山西学者田吉生从文献统计中分析,得出贝母入药一般作为丸散剂居多,为验证此经验,田氏便对肺热咳嗽患者,做了对比试验观察,结果发现,贝母研细粉吞服,远比煎汤服用效果佳。原来这贝母含有大量生物碱,却不溶于水,入煎剂难以煎出,入丸散剂就容易发挥效果。
浙贝母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川贝与浙贝
小指月说,爷爷,川贝母跟浙贝母有何不同,为什么都是贝母,价格差别却那么大。
老爷爷说,《本草纲目》以前医家都不分川贝、浙贝统一而用。后来因为川贝没那么苦,小孩子易于接受,这样用途拓宽,供不应求,价格便一路飙升。其实真正治疗大病顽疾,靠的还是浙贝母。
小指月说,为什么呢?
老爷爷说,川贝母,以甘味为主,偏于润肺止咳,所以虚劳痰热咳嗽可用之,浙贝母苦味独重,虽然痰热咳嗽也可以用,但它更能够消痈散结,治疗痰热郁肺,甚至闭结成痰核,形成痈肿,或者癌瘤,这时就得用浙贝母,因为它苦泄开破力更强,能够散结消痈。
小指月点点头,原来价格低廉的浙贝母,虽然出身草根,却比价格高昂的川贝母,更加勇武有力,能够攻破痈结痰核。
老爷爷点点头说,所以你看为什么消瘰丸里头用玄参、牡蛎配合浙贝母,而不是川贝母。因为浙贝母清降消痈之功要强过川贝母好几倍,开郁散结之力也要强过川贝母好几倍,故而《本草正》中记载,浙贝母大治肺痈,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消胀满,清肝火,又能解一切瘰疬乳痈,疮疡肿毒。
小指月点点头说,原来是这样,所以爷爷治疗痰结包块,从来都是用浙贝母。
老爷爷说,所以不能以药价高低去分别药物功效优劣,你看低贱的大黄或莱菔子,在治疗各类顽固堵塞实证里头,斩关夺门,效果往往比高昂的人参、鹿茸还要好。
小指月点点头,他明白了为什么世人大都委屈了浙贝母的才华,原来市面上销售的大量蛇胆川贝液、川贝枇杷露都大量地用川贝母,而不用浙贝母,导致寻常清热化痰之品,供不应求,才会价格一路飙升。这样并不是治什么大病肿结的川贝母,反而显得物以稀为贵,而能够散结消痈,力量猛烈,破坚消肿,治疗痈肿瘰疬痰核的浙贝母,反而显得少人问津。
贝母拾珍
1、龚士澄经验 婴幼儿一切咳嗽,凡无寒热气喘者,每日用川贝母极细粉3~5g,熟蜂蜜调如糊状,分次涂于乳头上,任儿吮之,方便、安全、有效。吮吸一二日,肺系之痰逐渐由气管咽入食管,并随大便下出,咳即随止。
老人阴虚久咳,喉干便燥,而又难胜药力者,以黄梨一枚,挖出梨核,填入川贝母粉5g,置饭锅或蒸笼内蒸熟食之,日食2枚,则肺与大肠皆润,津液生,大便软,干咳自重而轻。
指月按:燥者润之,凡物燥则干裂有声,所以用滋润之品,可以缓急止燥,故肺中燥咳,用贝母、蜂蜜,或者雪梨,皆滋润之物,善于润养肺部,这样肺部得到滋养,咳嗽便止,肠道得到润滑,大便得通。所以干渴、燥咳可治,便硬、便难可消。
2、章次公经验 象贝母本为化痰药,用在溃疡病中,实为罕见。《本草纲目》谓其“消瘿瘤结核疝气,下气,消疮肿。”次公经过多年探索,用象贝母治疗溃疡病胃痛吞酸,常获奇效。
指月按:在《本草汇言》中有贝母敷恶疮的记载,所以善用贝母可以作为外科专药使用。但外科跟内科其理一致,胃部溃疡可以看成是消化道里面的恶疮,故有个乌贝散,就用乌贼骨及海螵蛸,配合川贝母或者浙贝母都可以,用4比1的比例,打成药粉,这样既可以收住胃溃疡反酸,也可以助于溃疡周围溃疡疮口的修复。所以这个小药对是治胃以及十二指肠的小良方。
王琦经验 浙贝母解郁结,通淋漓 王教授认为,男科之用浙贝母,多取其“解郁散结,利水通淋”之功。《神农本草经》曰:“主淋漓邪气”,《金匮》治妊娠小便难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李时珍曰:“治心中气郁不快”,清代医家傅青主用贝母于保产无忧散中以治漏胎或难产,说明古人用贝母范围较广。现代研究证明,浙贝母对腺体分泌有抑制作用。因而王教授常用浙贝母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认为前列腺疾病常出现前列腺导管阻塞或不畅,其病因与瘀、湿、虫、毒郁结有关,而浙贝母能散郁结、通淋漓,用之尤当。临床常与苦参等配伍使用,治前列腺肥大,常见效于3~5剂。
指月按:浙贝母,苦、寒,有清热化痰、消肿散结之功,常用于风热咳嗽,痈肿瘰疬之证。而前列腺肥大,充血,甚至肿结,从病理实质来看,不外乎就是痰瘀交阻,郁结堵塞,这时用浙贝母能够化其痰结,消其肿硬,有苦参引领直入下焦,清热除湿,这样就能够大大改善前列腺周围组织的通透性。往往还需要配以活血化瘀之品,比如琥珀、三七等。这样血活则有助于痰结消散,虽然说上面的瘰疬痰结,跟下面前列腺肿结,表面上看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都是病理产物痰瘀堆积化热,那就都可以选用浙贝母,这叫异病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