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川芎
川芎
【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头痛不离川芎
老爷爷说,川芎的本事很大。
小指月看着竹篱茅舍外面种的川芎,节节横生长根作苗。
老爷爷说,这川芎,你取枝,横埋于土中,能够迅速生根发芽,节节吐嫩,可见它有一股盛阳之气。故无壅不宣,无间不达。
小指月说,难怪川芎能上达头目,下行血海,旁开郁结。
老爷爷说,这川芎是风药,气香善于走窜,最善于上头,所以古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陈士铎认为治头痛用川芎如神,但不可单用,指月你看这是为何呢?
小指月说,川芎主要以辛散为主,辛散药的不足就是容易消耗阴气。
邹润安说,凡物之性燥味辛,能升发阳气者,必能消耗阴气。所以用畅达阳气之药,必须要顾及到滋养阴血 。
老爷爷点点头说,学习药物要直接从性味上面下手,各种巧用都离不开四气五味,当你知道川芎能升发阳气,但又容易消耗阴气时,你就知道必须要佐以养阴益气之品,不然如果单用一味川芎,那么血就容易躁动而散失。即行气之药的养血之品,则气行而血不耗散矣。
有个头痛的患者,每每疲劳后头痛加重,吹一阵风都痛。
老爷爷说,这是什么头痛?
小指月说,这是血虚加外感。
老爷爷说,血虚夹外风头痛,必用当归川芎。
李东垣《十书》中曰,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
这病人吃了几次药后,头就明显不痛了。
小指月说,这种劳损过后头痛,怕风加重的,是营血亏损,不能上荣,导致脑髓脉络空虚,这样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
所以宜补血养荣的当归,配合辛散祛风的川芎,扶正祛邪,头痛立愈。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友人郭××妻,产后头疼,或与一方当归、川芎各一两煎服即愈。此盖产后血虚兼受风也。愚生平用芎治头疼不过二三钱。
一人年三十余,头疼数年,服药或愈,仍然反复,其脉弦而有力,左关尤甚,知其肝血亏损肝火炽盛也。投以熟地、柏实各一两,生龙骨、生牡蛎、龙胆草、生杭芍、枸杞各四钱,甘草、川芎各二钱,一剂疼止,又服数剂永不反复。
又治一人,因脑为风袭头疼,用川芎、菊花各三钱,煎汤服之立愈。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小指月说,爷爷,有人说川芎治头痛,必须量大方为功,有人说量小走上焦方为王道,究竟是要用量大还是量小。
老爷爷说,一切都要视病性跟人体虚实而论,不能够就药论药,谈空说妙。
小指月点点头,知道爷爷又要论以人为本的中医学,一切用药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果然爷爷说,你看产妇体虚受风头痛,你川芎1、2钱,配以养血的当归,随手即愈,你如果内伤瘀血偏头痛,血瘀顽固,痰瘀交阻,非重用川芎不为功,如散偏汤,川芎便可用至一两,取它辛以散之,上行头目,冲开瘀血之功。
小指月点点头。
老爷爷又说,你看体虚之人,你如果重用川芎便有拔肝木之忧,身体壮实之人,你川芎用量小了,如隔靴挠痒。所以川芎剂量的调整还得凭脉辨证。
有位老太太,头痛都有好几年了,她拿着一个专治偏头痛的汤方,前来竹篱茅舍,说,大夫,这个汤方,我是吃得比较有效的,可一不吃它又痛起来。
小指月一看这汤方有八味药:
川芎15克,白芷2克,白芥子9克,白芍15克,甘草3克,柴胡3克,郁李仁3克,香附6克。
老爷爷说,这是陈士铎《辨证录》上的散偏汤,是治疗各类偏头痛的特效方。
小指月说,为何这么好的方子并没有治好她的偏头痛呢?
老爷爷说,中药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剂量这关如果没有突破,往往效失参半,正如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橹槁。
所以这散偏汤里头的川芎一般要重用到30克,特别是顽固瘀血,脉涩滞的,你重用到30克,方能迅速达到止痛的目的。如果减到15克,那么疼痛只是减轻,不能够根治。
小指月点点头,原来医生有时怕剂量大出问题,又担心老年人身体受不住,便把古方剂量减小,殊不知一减下,就不是在治病,而是在养痈。
老太太拿着原方却变了剂量的散偏汤,回去再吃,头痛如失。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尹志美经验:川芎治头痛,量小效不张
尹老在葛洪《肘后备急方》重用川芎治疗头痛的启发下,数十年来,重用川芎治愈顽固性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和偏头痛。其常用方为川芎茶调散和清空膏,一般情况下,头痛不严重仅感头昏者川芎用量在18~24 g之间,一旦头痛明显,川芎至少用30g,临床疗效显著。曾有一陈姓90岁高龄患者苦头痛,他医以川芎茶调散加连翘、蝉蜕,川芎仅用12g而不效,尹老去连翘、蝉蜕,将川芎用量加至30g,其他药物不变而收全功。[环球中医药,2011,4(3):227]
补药必佐宣通
《神农本草经》曰,川芎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小指月说,爷爷,《神农本草经》中提到川芎,一治头痛,二治痹痛,三调月经。
老爷爷说,川芎是血中气药,它治疗疾病,总离不开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但这味药善于走窜。名医张山雷说,川芎味薄气雄,一往直前,譬犹勇敢之士,冲锋陷阵,锐不可当,如果想要用川芎为将的话,必须要选一些辅助良才,与川芎并用,方能直捣病所,有犁庭扫穴之功。
有个妇人贫血,有时两三个月才来一次月经,结婚了三年多,都还没怀上娃子,面色晄白,脉象细弱。
老爷爷说,这是血气虚少,不能够养胎。于是给她用四物汤补血,川芎只用到5克。结果连吃了两个月,月经调畅,便怀上了娃子。
小指月说,为什么用四物汤来调经助孕妇呢?
老爷爷说,四物汤是血家第一方,用熟地、当归、白芍以补血,稍佐以川芎,血气就能流通而不郁滞,而且川芎还能下行血海,乃妇科良药,引众补血药直趋下焦,令胞宫血足。《日华子本草》说它能调众脉,破宿血,养新血。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孟景春说,川芎用于补血剂中。如常用的四物汤,但用于补血剂中川芎的用量不能重用,因补血药有呆滞之弊,必用川芎起和血之功,方能久服无弊。这就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所说的“补药必佐宣通”的道理。
川芎拾珍
1、张和平经验
笔者根据《华佗神方》“华佗治崩中神方”,用川芎单味煎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29例,效果满意。治疗方法:每日取川芎24~28g,加白酒30ml,水250ml,浸泡1小时后,加盖用文火炖煎分2次服,不饮酒者,可单加水顿服。一般2~3日后血即可止。病程较长者,可在血止后减量续服8~12日,以巩固效果。
张某,49岁,医生。已婚。阴道出血已25天,曾经刮宫及服止血、激素等药效不明显,近2天出血量增多,以紫暗血块为主,伴有腹痛,乏力,腰膝酸软,面色萎黄。舌淡有瘀斑,脉细涩。即每日用川芎28g,加白酒30ml,水250ml浸泡l小时后,以文火顿分早、晚2次服。当日出血明显减少,2日后血止。为固效继服8日,1年后随访,未复发。
指月按:川芎少用3到5克,则升清阳,可治头目痛,如《简便单方》治风热头痛,用川芎一钱,配合茶叶水煎服。川芎中等剂量用6到10克,可以行气活血,条达肝郁,如柴胡疏肝散,川芎重用20到30克,反而能够收缩子宫,减少出血量。
2、《伤寒论》曰,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指月按:酸枣仁汤治失眠,为何用川芎,非川芎有安神之功,郁解则神安。川芎能旁开郁结,凡郁病在中焦者,可用川芎,开提其气以升之,气升则郁自降也。故《丹溪心法》曰,苍术、川芎总解诸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