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1.26、淡豆豉

ms2年前 (2023-03-03)中医文摘34

26、淡豆豉

[功能主治]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燥胸闷、虚烦不眠。

葱豉汤治外感


  每年小指月都会跟爷爷做豆豉,这豆豉是通过黑豆加工蒸制而成的。


  发酵好的豆豉,既可以入药,也可以做食疗。


  小指月疑惑地问,爷爷,为什么有时你用青蒿跟桑叶加工豆豉,有时用麻黄跟苏叶?


  老爷爷笑笑说,用青蒿跟桑叶为辅料加工的豆豉,性就偏凉点,能够疏散表热,可以治疗风热咽痛,如银翘散里头的淡豆豉。用麻黄跟苏叶为辅料加工的豆豉,性就偏温点,能够疏散表寒,可以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如葱豉汤里头的淡豆豉。


  恰巧做完了淡豆豉,有个小女孩礼拜天时,她父亲带她去游乐场坐过山车,玩得很刺激,但回来后就鼻塞头痛,身体怕冷发热,但汗又出不了。


  她父亲就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老先生说,风寒感冒初起,最好不用特别去搞些药来吃,小孩子也不喜欢吃药。


  这父亲听后,就疑惑说,不给药吃怎么治病?


  老先生便说,治病的招很多,没有人规定生病一定要吃药。


  你可以用食疗,可以泡脚,可以熏蒸,可以推拿按摩,各种招法,只要有助于她出点汗,散散风寒,又不过度出汗,这身体很快就恢复。


  这父亲又问,那我该用什么办法呢?


  小指月便跟爷爷说,我们的豆豉刚刚制好啊?


  老先生说,可以,一个医家用药应该不拘泥于药,有什么药就用什么药,那就用葱豉汤吧!


  然后小指月便教他回去用葱白再加上一把淡豆豉熬汤给他女儿喝,第一碗汤下去,额头就微微出汗,闭塞一通开,头就不痛了。


  这父亲说,风寒感冒早知道这么容易,以后我也不用老吃那些药片了。


  没错,外感风寒初起,厨房里大把可以发汗散寒的药,比如葱姜蒜,甚至辣椒,你完全可以不拘一格,或用来喝,或用来泡脚,或用来熏蒸。


  往往这些一派表证,随着汗水一发就解开来了,在中医就叫做发表解肌。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黄帝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开宝本草》曰,古今方书用淡豆豉治病最多,江南人喜做淡豆豉,凡得外感时气,先用葱豉汤服之去汗,往往便愈。


  《肘后方》卷二。


  葱白豉汤:葱白3枚 豉6克


  用水300毫升,煮取100毫升,顿服取汗。


  通阳发汗。


  外感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者。


  服药后未出汗,加葛根6克,升麻9克,如仍不汗,更加麻黄6克。





栀子豉汤治咳喘


  有个老者,秋冬天经常咳喘,最厉害的时候,整夜都没法睡好觉,睡在床上翻来覆去,就像煎鱼干一样,真是难熬。


  这老者每天还是烟酒不断,他以为没有烟酒,人活着就不够快活,其实他不知道烟伤肺,酒伤肠胃,肠胃一伤,痰饮就上泛,肺一伤,痰饮就存在里面,咳吐不尽。


  这样郁久就化热,热就能够扰胸膈,所以经常晚上胸中烦热,睡不着觉。


  这样本身咳喘会影响睡眠质量,睡眠治疗差,又会反过来加重咳喘,如此就迅速走入恶性循环,咳喘没有治好,又增加了一样失眠,很快把老爷子的脾气搞得又臭又差,稍有不顺就想破口大骂,整个人有说不出的烦躁。


  他经常用西药来控制咳喘,发作急性期时可以挡一挡,但发现越用身体越耐药,效果越不理想,于是便寻访中医来治本。


  他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老先生便问,你这咳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这老先生说,时间已经挺长了,应该是十多年前吧。


  老先生又问,那你是干什么职业的?


  这老者说,我是做厨师的。


  老先生又问,那你十多年前发作最厉害的时候,你还记得是怎么引起的吗?


  这老者又说,我记得,一辈子都记得,那个夏天特别热,厨房里吹出来都是热风,而且餐馆里的生意又特别好,我一天炒菜炒到晚都炒不过来,那时赚有一点钱,就图个凉爽快乐,冰箱里面放满了各种饮料,我边炒菜边往我胃里倒,你也知道我们做厨师的,从早到晚这胸部都要对着火烤,所以我经常口干渴,非常烦热,所以一天起码喝十几瓶冰冻饮料。


  小指月第一次听到喝这么多冰冻饮料的,一般身体差的,一两瓶下去都肚子痛,这老者十来瓶下去,还纹丝不动,看来他里面火烧得厉害啊!


  这种强烈凉降来解热的办法,可以占用于一时,却不可以依赖于长久,不然必伤及人体阳气,导致百病丛生。


  然后这老者接着说,就那一个夏天不知吃了多少箱饮料,一到秋天就开始咳嗽,喝任何止咳糖浆都不管用,整个下半年都是在咳嗽中度过。


  一直到现在,咳嗽都没有彻底断根,而且现在还经常失眠,睡不着觉,胸中好像还有一团火在那里。


  老先生听完后,又看了看舌头,舌尖有些红,再查查脉,脉象还带点浮数,便说指月用栀子豉汤。


  就两味药,小指月写上焦山栀15克,淡豆豉15克。


  这老者看了后,不解地问,就这么简单吗?


  老先生点点头说,是啊,这样就好了。


  这老者又有些怀疑地说,大夫,你再看仔细点,我这病这么多年了,没有少看过大夫,更没有大夫给我只开两味药的,都是二十三十味药,这两味药能行吗?


  老先生听了后笑笑说,既然你以前吃几十味药都没有吃好,为什么不试试这几味药的呢?


  兵贵精而不贵多啊!


  这老者听了后,觉得也是,以前都没有治好,现在换个思路或许能柳暗花明。


  于是带着他那十付药,就离开了竹篱茅舍,这十付药提起来,就像正常喝的一付药一样。


  他在路上还反复嘀咕,这药难道就能治好我的病?


  小指月说,爷爷,这栀子豉汤我知道是治疗热扰胸膈,虚烦不得眠啊,这汤方没有一味药治理咳喘,能管住他咳喘吗?


  老爷爷没有直接回答指月说,看看吧!


  十天后,病人居然又回来了,一般病人回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药有效果,但还治得不彻底,一种是特别来道谢,治好他的病。


  果然病人说,大夫我吃了你这个药,觉得晚上喘得是没有那么厉害了,觉也好睡点,好像吃药期间人也没那么烦躁,比以前要开心一些。


  以前这心老容易焦急,现在顺畅了一点,那种闷胀憋气感消失了。


  老先生笑笑说,效不更方,再用十剂。


  这次老者再也没有怀疑,高高兴兴地带药回去。


  又十天,老者说,这次我连喘都很少了,以前每次晚上喘止不住,都要喷一喷西药,现在好像可以不喷,忍一会儿就缓解了。


  这样没有用一味宣肺平喘的药,却把肺给宣了,喘给平了,小指月更是不解地问,爷爷,我从来没见过用栀子豉汤来治疗咳喘的?


  爷爷又说,那你见过栀子豉汤治什么病呢?


  小指月说,治那种胸膈中有郁热失眠的。


  老爷爷笑笑说,如果胸膈中有郁热,咳喘呢,如果胸膈中有郁热,头痛呢,如果胸膈中有郁热,口干心烦呢?


  你懂不懂都用栀子豉汤来治?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爷爷这是在抓病机,爷爷是在用异病同治之法。


  老爷爷接着说,这做厨师的,经常跟火打交道,胸膈直接被火烤,所以多多少少容易烦躁火大,在上的火郁发之,在下的釜底抽薪,本来是常规的道理。


  小指月说,这叫其在上者引而越之,其在下者引而竭之。


  老爷爷又说,这烦热直逼胸膈,冰冻饮料又下来,就造成一个郁火发不出来之象,这郁火当发不发,火是克金的,所以上焦之烦郁,马上就火气烁金,搞得肺金不宁,加上平时厨房里头的厨师喜欢肥甘厚腻,烟酒不断,肺中原本就储藏有不少痰浊。


  这样痰火狼狈为奸,勾结作乱,就导致肺咳不已,久治难愈。


  小指月笑笑说,我明白了,爷爷用栀子豉汤是见病知源,是治他的郁遏伏火留扰胸膈,断其爪牙。


  然后又叫他要吃素,戒烟酒,是绝其痰饮之源,因为鱼生痰肉生火。


  这样胸膈中的郁火被宣散肃降,胸肺中的痰浊也渐渐减少,所以他吃药后胸中就顺气多了,也开心多了,没有这些痰火挡在里面,当然舒服了。


  老爷爷听了后笑笑说,如果他能够遵循医嘱,完全吃素的话,配合这前面的十剂药,他早就好了,不用再来了。


  可这药能解除他胸膈中郁热烦躁,但解除不了他抽烟喝酒,喜欢吃肥甘厚腻的不健康生活习惯,这个他没有纠正过来,这个病还不能够彻底根治。


  将来数年后,还会再发作。


  后来果如老先生所言,小指月在几年后,又重新看到了这个老者的身影,那时老者已经开始吃素了,为什么呢?


  因为爷爷跟他说,你再喝酒吃肉,这个病就另请高明,医生不是为你的错误生活习惯埋单的,你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自己为自己健康负责。


  后来这个咳喘才算彻底根治。


  之所以那么多难以根治的咳喘,甚至俗话流传说,名医不治咳,治咳丢脸面,这不是说咳喘是绝症,治不好,而是因为人们的饮食观念没法纠正过来。


  照样他们喜欢大鱼大肉,喜欢煎炸烧烤,这样你用药去帮他排痰浊解郁热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他制造痰浊的速度。


  你想想一天吃他两三回药,而你每天三餐都无肉不欢,没有酒跟油炸花生米,就不够快意,这样病怎么能够彻底根治呢?


  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伤寒论》曰,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

◎淡豆豉拾珍

张志雄经验

上海张氏医学流派一贯主张兼取伤寒、温病之长,综合运用于临床辨证施治,虽不取伤寒学派所注重的麻桂辛温,但习用于贯穿病程的豆豉是经麻黄水浸制的;也不取温热学派的汗禁和早施辛凉,但吸取了清热育阴的特长,结合豆豉的透达用于壮热伤阴的伏气温病。

当邪热内陷,出现化燥劫津、动血动风的重症时,常用《肘后方》黑膏加减出入,豆豉、生地黄二味同为主药,既能疏肌透达,又能卫护阴津。一般在服药二三天后,原先黄灰糙腻边尖露红或焦黄焦黑燥裂质绛的舌苔会迅速全部化去,转成光绛,热势亦渐衰,神识也渐清,出现正胜邪却、阴液来复的先兆。

舌苔的速化如同整张锅巴被铲起,上海人称锅巴为“饭滞”,故此法习称为“铲饭滞”。铲饭滞要处理恰当,铲得不好会铲破锅底;铲得恰当,则邪湿痰热余蕴得以清撤,化源重获滋生。这里的关键,即主用豆豉、生地黄外,还兼用天竺黄、胆南星。此时虽大部分有形的邪湿已化成无形的燥热,大剂育阴清热,固可摒退炎蒸,然剩下无多的邪湿,必借豆豉的透达,胆南星的苦温(胆南星虽经制过,尚微带苦温之性),才能与痰热尽躅。没有生地黄的柔润,天竺黄的甘寒,焦燥的舌苔脱不掉;没有豆豉的透达,胆南星的苦温,糙腻的舌苔铲不去.

指月按:将除湿温的舌苔,比喻成铲锅巴或饭焦饭滞,这种取类比象极其生动通俗,不仅示人以药,更示人以法。金刚钻很厉害,但制造金刚钻的法度更厉害。中医不要只停留于特效方药的收集,更要进而去探索这方药背后组配之法度医理。这样你利用铲饭焦的思路,不仅懂得淡豆豉配生地黄(芳化加养阴)能够退粗糙腻苔,更知道何以达原饮可以治邪伏膜原,舌苔垢腻如积粉。这里头不外乎就是厚朴、槟榔、草果辛香燥化湿浊之品,配合知母、白芍、甘草、黄苓润洗苔浊之药。这样苔腻得燥化刷洗,苔垢得增液润去,则舌苔如积粉之伏湿自去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169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1.25、葛根

下一篇:1.27、浮萍

“1.26、淡豆豉” 的相关文章

四君子汤加味演变思路图:

四君子汤加味演变思路图: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散寒理中焦四君子汤【理中汤去掉大辛大热之干姜,换上淡渗之茯苓】---平补脾胃之方五味异功散【四君子汤加陈皮】---脾虚湿滞,胃脘不适,苔白稍厚1.1六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加法半夏】--病情再重些,痰湿较甚,胃脘胀闷,苔白厚1.2香沙六君子汤【...

2.1石膏

1、石膏◎白虎四大证与兄弟不和山脚下有一老农,两个儿子闹分家,田产都分好了,现在就差父母还没分。老父亲还能干活,大家都抢着要,老母亲体弱多病,是个药罐子,大家都不想要。两兄弟相互争执,吵得不可开交,差点就打起架来,如果不是邻居拼命拉住劝阻,这两兄弟估计都进医院了。做父亲的气得说不出话来,做母亲的更是...

2.6竹叶、淡竹叶

6、竹叶、淡竹叶[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竹叶与淡竹叶之辨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小指月正在对比竹叶跟淡竹叶,他问,爷爷啊,为什么这竹叶跟淡竹叶,都写着清热泻火,除烦利尿,它们功用的都一样,都是甘淡带点寒,好像不需要特别去...

2.28、拳参

28、拳参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用于赤痢,热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口舌生疮,吐血。衄血,痔疮出血,毒蛇咬伤。一味拳参乃宫血清宁  小指月疑惑地问,爷爷,为什么七叶一枝花蚤休叫重楼,而拳参也有人叫它重楼,这不就混淆了吗?  爷爷说,药名不统一,就容易出问题,我们尽量在开药时,要开...

2.34、败酱草

34、败酱草图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败酱草治腹痛痢疾  一人拉肚子,赤白相间,臭秽稀烂如腐败豆酱。  老先生叫他就地采新鲜败酱草二两,煎汤的时候再加进冰糖调服,一次就好了。  小指月说,为什么用败酱草呢?  老先生说,败酱草...

2.40、马齿苋

40、马齿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药食兼备的痢疾良药马齿苋  有个中学生反反复复,大便泻下粘液有三个月了,人都瘦了不少,平时他在学校饭堂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