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1.21、菊花

ms2年前 (2023-03-03)中医文摘42

21、菊花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挑灯火与添灯油治眼疾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一首爷爷最喜欢的一首归田园诗,爷爷选择在这里建造竹篱茅舍,也是有归田园之志,落叶归根,人老了,心中自然向往山林。


  每年到金秋之季,小指月最喜欢跟爷爷去采菊花,不仅因为菊花漂亮,而且这菊花可是一味非常管用的中药。


  有个老人家头晕目眩有好几天了,经常眼睛容易风吹落泪,最近视力减退得多厉害。


  赶紧到处找医生看,医生说是白内障要做手术,又说身体缺乏维生素,要吃些营养神经的维生素。


  虽然白内障手术做完了,也吃了大量维生素片,眼睛的视力没有退化那么厉害了,但头仍然晕沉沉,而眼睛一到傍晚照样昏花得厉害。


  于是他敲开竹篱茅舍的门,来找找中医看。


  老先生察色按脉,然后问小指月,这是什么脉象呢?


  小指月说,这脉象有点细数,细为阴虚,数为火亢。这还是一个上亢之象。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便问这老爷子说,你是不是平时腰酸腿软啊?


  这老爷子点了点头说,是啊。


  老先生又问,你这脑袋跟眼睛的问题,是下面肝肾的问题。


  这老爷子有点听不清楚说,我去做了白内障的手术,虽然眼睛好了,但还是头晕,一到晚上就看不清。


  老先生知道这老爷子听不进一些医理常识,只好换一种说法,对老人家说,你这眼睛不亮是因为下面油不够,人家治眼睛,重视挑灯火,那是治标,我们治眼睛要重视添灯油,我们才能烧得亮烧得久,才可以治本。


  这下老爷子都听懂了,笑笑说,我也觉得是,我这几年老化得厉害,经常口干渴,晚上尿频,腰脚酸软,古籍说人老如灯灭,这盏灯快没油了吧!


  小指月听后哈哈大笑,看来还是这种民间通俗的说法更能够发人深省。


  老先生便说,指月啊,管人体灯油的是什么?


  小指月说,是肾,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老年人肝肾亏虚,自然衰老,肾虚则腰脚不利,肝虚则腿脚难以屈伸,肝肾亏虚,则眼花耳鸣,这是什么道理?


  小指月说,肝主筋,膝为筋之府,所以肝虚则膝盖痛,屈伸不利。


  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又主腰脚,所以肾虚,腰脚酸软无力。肾又主水液,肾虚则夜尿频急。


  老先生说,那眼花耳鸣呢?


  小指月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肝肾亏虚,眼耳失去精血供养,耳不平则鸣,眼不荣则花,所以年老肝肾亏虚,容易眼花耳鸣,治眼耳一定要懂得治肝肾。


  这时老先生点了点头说,就用杞菊地黄丸吧,回去吃一个月的杞菊地黄丸,先补益肝肾,明目降火再说。


  这老爷子吃了十多天杞菊地黄丸,头晕目眩居然大为减轻,晚上眼也没那么花了,最重要的是腰酸腿软的症状解除了,看来这添灯油才是治本之举。


  灯不亮,你只是把上面灯垢挑开,这火也不能长久亮,你只有把下面灯油彻底添足,火才能烧得耐久,所以一般白内障手术,只是挑其灯火。


  你后期用点目翳肝肾的杞菊地黄丸之类,那便能够添其灯油,油足亮度才够,所以肝肾亏虚,虚火上炎者,你不管头晕目眩,还是眼花耳鸣,或者是腰膝酸软,都可以运用这个办法。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治眼睛不单要懂得挑灯火,更要懂得添灯油。


  杞菊地黄丸就是用枸杞子配菊花加六味地黄丸,专门添肝肾灯油,补益肝肾,以抗衰老。


《医级》曰,杞菊地黄丸治肝肾不足,虚火上炎,目赤肿痛,久视昏暗,迎风流泪,怕日羞明,头晕盗汗,潮热足软:枸杞子、甘菊花、熟地黄、山萸肉、怀山药、白茯苓、牡丹皮、泽泻。炼蜜为丸。



菊花枕与菊花延龄膏


有一老阿婆,有颈椎病多年,血压也高,经常头晕眼花,吃了很多药都没什么效果,因此她就开始排斥服药。


  但不服药如何治病呢?


  她来到竹篱茅舍,请问老先生有什么办法,不用长期服药,又可以让颈椎脑袋舒服些?


  老先生笑笑说,现在什么病人都有,有些病人不花什么钱治好病,有些病人干脆就想要看看能不能够不吃药治好病。


  老阿婆一听笑笑说,那还是非得吃药不可哦。


  老先生说,你这关脉弦硬,弦主肝胆病,肝阳上亢,风火上攻,也不是纯吃药能搞得定的。


  这老阿婆听后便说,看来吃药也搞不定,不吃药也搞不定,这可该咋办?


  老先生问指月说,为什么弦脉主肝胆病呢?


  小指月说,肝苦急,脾气一着急,就像琴弦一拉紧一样,其脉马上弦硬。所以经常着急生气的人,血脉管壁容易变硬,脉象容易弦紧。


  老先生问,弦紧的肝脉,该用什么东西来降伏呢?


  小指月说,金可以克木,木气弦硬,唯金气可平。


  老先生又说,那这样颈椎又僵硬,头目又眩晕,血压又高,这一派木气横逆,上亢之象,如何用金秋之气以平降之?


  小指月接着说,爷爷,我观察草木不管再怎么亢盛,一到了秋天,都会落叶掉枝,会慢慢降收下来,所以人体脉象再怎么弦硬亢盛,给他身体用些金秋之气的草药,应该可以平降下来。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那最能代表金秋之气,又能平肝降木之药是什么呢?


  小指月一笑说,爷爷,我想到了,就是菊花。


  黄巢当时科举不中,在落第后正逢金秋之季,他看到菊花便赋诗曰: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秋菊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也是医家郎中善用来平降肝木的良药。


  它禀秋金之气最足,故《本草正义》上说,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菊花则摄纳下降,能平肝火,息内风,抑木气之横逆。


  这时老先生想了下说,我给你出个主意,既可以不用吃药,也能够治治你的病。


  这老阿婆听后,非常高兴地点头说,这太好了,是什么主意呢?


  老先生就教这老阿婆做一个菊花枕,天天晚上用它来枕头,同时再用菊花来熬成菊花膏,来作为平时食疗之品,既好喝,有没有苦药味。


  这老阿婆听说不用吃苦药都乐呵呵,于是按照老先生的建议,便制作起菊花枕跟菊花膏来。


  这可不得了,她自己用了半个月后,头脑经常晕的,现在变得很清爽,以前经常眼花的,现在出去买菜,都不用带上老花镜了。


  更奇怪的是,偶尔一上火,脑中耳朵鸣,现在吃这菊花膏,枕这菊花枕后,居然没有这情况了,她马上依法炮制,制作这些菊花枕,还有菊花膏,送给她小区里的其他老人家,发现只要是血压高,脾气燥,经常头晕耳鸣眼花的,用了这小招法后,都有不同程度改善,有些甚至连经常好发的颈椎病都不发作了。


  小指月想不到小小一个主意,居然给一个小区的老人带来福音,他们早就吃药吃厌倦了,人们正常的心理都想通过不用吃药,或者吃一些保健食疗方能够把病治好。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到:


  菊花枕可以治肝阳上亢,头晕眼花颈椎病。


  清宫医案记载,太后跟妃子的延年药方,就有一种菊花延龄膏,制作之法极其简单,就只用菊花瓣,熬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蜂蜜,就可以熬炼成菊花延龄膏,这样既好喝,又有效。



桑菊茶引发的系列偏方


  竹篱茅舍的厨房写着郑板桥的一副对联:


  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这里头只有两句话,十四个字,却把老百姓最简单朴实自然的生活高度地概括了出来。


  小指月盯着这十四个字发呆,老爷爷在后面说,想要养生很简单,回归自然就是最好的养生。


  吃的是青菜萝卜糙米饭,喝的是天然的泉水浸泡出来的菊花茶,虽然用瓦壶装,不比人家金钵银钵,却显得格外舒适自然。


  正逢暑季,天气大热,小指月一边制作着菊花茶,一边汗出淋漓,虽然整天忙碌碌,但却格外充实,乐呵呵的。


  原来最近很多病人因为天气太热,有些是中暑了,有些是口干舌燥,有些烦热难眠,他们上竹篱茅舍来。


  老先生就给大伙儿施些菊花茶,一位壮汉喝完后说,老先生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这么好喝的菊花茶,我还是第一次喝。


  在田地里干活,被晒得快中暑了,这一碗菊花茶下去,从头到脚都清凉舒服,味道又这么好,你这是怎么做的呢?


  小指月笑笑说,用秋天采的菊花,加上我们春天采的桑叶,熬炼成茶水,还要加进蜂蜜,这样菊花可以清凉解暑,清心明目,桑叶可以疏散风热,清肝利胆。


  而这蜂蜜甘甜纯正,又能够润肠通便解百毒,调和诸药,滋养补中。


  所以这桑菊茶,虽然只有三种药物,但却是夏暑烦热最佳茶饮方,实乃茶中上品也。


  这壮汉听后又说,这么好的茶,你们又这么辛苦去采药,我们经常来这里喝,又觉得过意不去,真不知道怎么报道你呢?


  小指月笑笑说,爷爷说,不用刻意报答,你们平时只需要听闻有什么民间偏方秘方,屡用有效的,就喝茶的时候给大伙一起讲来,或者你们以前用过一些有效的中医汤方思路,都可以说说。


  这样我从中记录下来,可以让大家遇到困难时,都有个解救的招法。


  这壮汉听后,哈哈一笑说,这太简单了,我就经常替别人打长工,虽然没怎么行医,但却最喜欢听一些医疗趣闻,还有一些医治疾病的小招法。


  小指月笑笑说,你为什么喜欢专听这医病的招呢,你又不是医生?


  这壮汉笑笑说,小伙子你有所不知,上山擒虎易,出口求人难啊!


  小指月不懂地说,请求别人帮助怎么会困难呢?


  这壮汉听了后笑笑,他知道小指月毕竟大部分时间在这竹篱茅舍里,很少到外面世界去体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便说,好比如你偶尔得个头晕胃痛,上个医院排个队都要等个大半天,这大半天耽搁了一大片活儿,如果你懂得一些小招法,可以治治防防,那么你就可以减少很多烦恼。


  小指月听了点了点头说,是啊,比如胃痛的时候按按足三里,头痛的时候,没有针灸的话,用牙签点按点按列缺穴都有很好的效果,既可以减少病痛,也可以省了不少时间跟麻烦。


  这壮汉接着又说,我自从了解了一些中医常识后,我家里娃子都少生病了,而且偶尔有些小病,我都有些小招法,这样既少上医院打针,也让娃子少受些刀针之苦。


  小指月不解地问,现在娃子都不大爱喝中药,你怎么能引你娃子喝上这中药呢?


  这壮汉哈哈一笑说,相比起打针来,孩子更喜欢中药,每每我熬好汤药时,跟他们说,你想把这药汤喝了,还是想去打屁股呢?


  我的那些娃子马上端起药汤来喝说,我才不去打屁股呢?


  所以如果不是高烧到万不得已,我都不会送娃子去打吊瓶,所以娃子这几年都是靠些草草药药,健健康康的。


  小指月听了后点了点头说,原来如此,这壮汉说,是啊,业余学,身家用,闲时学,急时用。


  小指月说,那请教大叔,你平时用的很好的方子又哪些呢?你跟我说,我要好好学习记下来。


  壮汉寻思了一下便说,就拿这菊花来说吧,我就知道有几个小偏方,一用就灵,一试就效的。


  小指月说,那大叔快点来啊。


  这壮汉便毫不保留地说,有一种头痛一痛起来,头都像是要裂开一样,眼睛都昏花,用三味药,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打成粉,每次服用一到两钱,两三次就好了。


  小指月一听,有这么厉害,但一想这应该是阳明经火热不降,加上肝经风热,所以菊花能疏泄风热,石膏能降阳明,一味川芎乃头痛必用之药,三味药却暗合理法,果然简验便廉。


  这壮汉又说,去年我娃子得过一种疔疮,这种疔疮民间叫红丝疔,疮口有一片红缨,自疮口往上窜,甚至严重的要穿过肘部往上走。


  小指月马上想到,凡疮毒由四周往中心游走的就会加重,从中心往四周散出去的就会减轻,但不知道大叔用什么偏方呢?


  这壮汉说太简单了,用的是大剂量的白菊花四两,配合四钱的甘草,用水一煎,然后就服用。


  还可以用新鲜的菊花捣烂,敷在疔疮周围,这样很快就好了。


  小指月听后点了点头说,菊花确实是治疔疮,尤其是治红丝疔的要药,这单方一味,真是气煞名医啊!


  你一般辩证来出药,还要折腾好久,可这特效单方,却毫不含糊,真是药到病除,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壮汉随后又说,有些娃子或老人,生一场病后,严重会有一些翳膜遮住睛,觉得很难受,又不知道怎么剥落,去年我的一个娃子就是这样,我给他用上两味药,本来准备喝三天的,喝两天就好了。


  小指月说,那是什么药呢?


  这壮汉有一说一,绝不留底,豪爽得很,他说,就用白菊花跟蝉蜕两味药等分打成粉,每次服用两三钱,可以稍微加点蜂蜜,水一煎就好吃了。


  小指月一听,这个方子构思也很巧妙,本身蝉蜕能退翳明目,而白菊花又最善于入肝,疏散肝经之郁热,还能够清肝明目,这样简简单单两味药,却专方专效,思路清晰,直中病所。


  小指月又记录下来......


  这壮汉说得酣畅淋漓,而小指月记的也意犹未尽,一下子时间就过去了。


  真是学习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那么容易过,小指月觉得特别充实,看来爷爷精心设计这个施凉茶,解烦暑的办法,可以立马为我笔记本丰富大量民间偏方验方啊!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上写道:


  《简便单方》治风热头痛: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为末。每服一钱半,茶调下。


  《外科十法》菊花甘草汤治疔:白菊花四两,甘草四钱。水煎,顿服,渣再煎服。


  《救急方》治病后生翳:白菊花、蝉蜕等分。为散。每用二、三钱,入蜜少许,水煎服。

◎菊花拾珍

陈香白经验菊花额伤治验

程某,男,6岁。不慎碰伤前额,3天后伤处呈紫黑色,肿胀漫及整个面部,兼见疼痛,晕眩,视物模糊,胸闷纳呆,发热(<39℃),夜不能寐。“人有所坠堕,恶血留内。”此系伤后血不循经、积血蓄瘀所致。治宜活血止痛,引血归经。内服:生菊花叶榨汁,每次半碗温服。隔2〜3小时一次.外治:生菊花叶捣敷患部。用药后约1小时,伤情即见缓解•服药三次后,除伤处外,肿胀基本消失.第二天起,内服减为每日两次。第三天,伤处肿痛未除,按之有波动感,遂用注射器抽去脓血。再以干牛屎、白冬枫、菊花叶、雄黄(少量)共捣烂调茶水外敷。第四天诸症消失。

指月按:野菊花苦降浊阴之力更强,所以治疗疮疡肿毒、目赤肿痛或局部瘀肿、疔毒,大多采用野菊花的茎叶,最好是新鲜的茎叶捣烂外敷。野菊花和白菊花、黄菊花比较,更能泻郁热.清火毒,以治疗疮肿见长,故为局部肿毒之要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164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1.20、桑叶

下一篇:1.22、蔓荆子

“1.21、菊花” 的相关文章

阴不足之演变心悟---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的病机

阴不足之病机演变心悟阴虚---血虚---气虚---阳虚(阳虚阴必走也,月经量多)---生内寒---寒凝血瘀---生内热【整个过程从阴虚火旺到最后的因瘀而生的实火,两火相加变生多症,最多见之月经先期;再如用截阴之大辛大热的桂附也会加重这一过程,已经得到过我的验证的】...

2.2寒水石

2、寒水石◎皮肤热炽如火烧《神农本草经》:寒水石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痰生百病食生灾,再加外感病易来。小指月说,爷爷,怎么饮食吃饭也会生灾病啊?爷爷笑笑说,《千金方》上说,万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小指月又说,饮食怎么生万病呢?爷爷说,饮食不节得病多,吃得过饱、过快...

2.6竹叶、淡竹叶

6、竹叶、淡竹叶[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竹叶与淡竹叶之辨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小指月正在对比竹叶跟淡竹叶,他问,爷爷啊,为什么这竹叶跟淡竹叶,都写着清热泻火,除烦利尿,它们功用的都一样,都是甘淡带点寒,好像不需要特别去...

2.8栀子

8、栀子[功能主治]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焦栀子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衄,尿血崩漏。脚崴伤,栀子良  爷爷跟指月采完药,准备回竹篱茅舍,爷爷见指月打了个呵欠,便说,指月啊,可要留神哦,小心平地绊脚翻跟斗。  小指月...

2.15龙胆草

15、龙胆草图片[功效]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酒洗龙胆草治胆经郁热头角痛  为什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龙胆草有此名称呢?  小指月在琢磨。  爷爷说,中药的药名都非常讲究,有的按照功效来命名,比如说防风能防范风邪,续断能接续筋骨,决明子能清肝明目,千年健可以祛风湿强筋骨......  小指月又问,还...

2.16秦皮

16、秦皮[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秦皮外洗治疗红眼病  最近又流行红眼病,治红眼病有很多招子,今天来了个小孩子,三岁多也患了红眼病。  白睛红赤,突然暴发有两天了,两只眼睛都有很多眼屎,都快粘在一起了,周围邻居也有好几个都得了红眼病。  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