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牛蒡子
18、牛蒡子
图片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痛肿疮毒。
风温咽痛牛蒡子
天气转凉时,风寒感冒就多,最近天气转热,风热感冒咽痛的病人开始多起来。
有个中学生这几天咽喉肿痛,发热头痛,不得已只好请病假,家里人带他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老先生问他,你们家里最近饮食怎么样,有没有搞煎炸烧烤的啊?
家里人摇摇头说,没有,就怕将近考试,影响到娃子身体,所以饮食都搞到很清淡。
不单没吃煎炸烧烤,还经常煲了一些清汤。
老先生摸完脉后说,这脉浮数,浮主表,数为有热,如果没有饮食辛辣烧烤点火的话,这咽喉很难肿痛起来啊!
小伙子你再仔细想一下,有没有在外面吃什么辣条子炸鸡腿啊?
这小伙子看着家里的父母,低下了头。
大家马上明白了,这父母生气地说,给你零花钱不是给你买病的,每次都是这样,把身体吃出病来,又耽误了学习。
确实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很多容易得咽炎扁桃体发炎,一旦有炎症,马上就送往医院挂水,怎么刚刚挂退下来,没多久又重新烧起来。
抗生素消炎药,不断更新换代,用到最高级都抑制不住疾病的反复。
所以有些父母甚至动起了把娃子扁桃体切掉的念头,干脆让身体不报警,不发咽喉肿痛。
老先生摇了摇头说,摘除报警器不是英明之举,脏毒不通过咽喉或肛门发出来,它如果闷在身体里面反而会成为大事。
然后老先生说,小指月,银翘散。
指月随手把银翘散写出来。
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施。
小指月说,这牛是什么呢?
老先生说,是牛蒡子。
小指月说,牛蒡子,就是疏散风热,利咽膈的。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银翘散这个风热感冒或风温初起的良方,病人脉浮数,最容易见咽喉肿痛。
所以牛蒡子在这里最能够疏利咽喉肿痛,它辛散可以外解风热,又苦寒可以内清热毒。
像这样辛散苦寒集于一体,能升能降的药物比较少,你可要好好研究一下这味药,将来有大用途。
老先生接着又说,如果嫌煎汤药麻烦,你们去买维C银翘片吃了也管用。
这家人是中医的铁杆热爱者,他们说中药不麻烦,这汤药才来得快。
果然他们抓了药回去,第一剂吃完就不发热了,第二剂吃完咽喉肿痛也减了。
小指月就不解地问,爷爷啊,这中药能不能治根呢?
老先生笑笑说,小指月啊,你太天真了,你想想一个感冒咽痛,有哪个医生说,吃了药后,就保证一辈子就不再感冒咽痛呢?
小指月摸摸大脑说,这倒也是。
老先生说,病是自家生,还需自家医。
你要看到咽喉肿痛有风热束表在里面,所以懂得用银翘散来给风热毒邪一个去路。
但如果你饮食不注意,忍不住又拿零花钱去吃香喝辣,买油炸食物,天天吃,那火很快又烧起来了。
点火容易救火难啊!
谁能保证森林不起火灾?
小指月听了,隐隐能读懂爷爷的心。
爷爷是希望大家都能够一起学养生,只有真正学会养生,有健康的观念,才能够在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
这比疾病已经发生了,再匆匆忙忙去找医生要更高明。
所以《黄帝内经》说,上工治其未萌,中工治其已成。
然后小指月在笔记本中写道:
《医学启源》曰,牛蒡子消利咽膈。
《广济方》曰,治喉痹,牛蒡子、马兰子,二药捣散,空腹以暖水送服。
无肉不欢的富翁
有个富翁餐餐无肉不欢,家里只要一餐没有三盘五碟,堆满鸡鸭鱼肉,他就会大发脾气,跟家里人说,咦!我难道会连肉都吃不起吗?
这样家里人只有随顺富翁之意,一日三餐,都有鸡鸭鱼肉。
富翁几年之间,就吃得肠肥肚满,腰粗脖子短,一下子重了几十斤,他还以为人有福气才发福,还以吃得肥满为荣。
想不到有一天,吃完一桶炸鸡翅膀后,他就去睡觉,而且把空调开到十几度,他觉得这样才舒爽。
想不到一觉醒来,脖子周围肿胀难受,一摸手立马缩回来,碰都不敢碰,太痛了,他以为之是上火了,没在意,就叫家里人搞点泻药来吃吃。
这泻药吃下去,肚子是泻了,但这脖子的肿毒不但没减下去,反而还变大了,不要说是吃饭,就连喝水吞东西都痛苦难耐,这可该如何是好,再这样下去,不会被病死也会被饿死。
这富翁就一下子请了几个镇合起来十来个名医,一起前来为他诊病,这些名医各有各的看法,有的说脖子长了肿瘤,有的说是痰食化热,有的说会不会是其他恶病转移,还有的说是简单的淋巴结肿大。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富翁听得头都大了,我请这么多名医过来,是要你们为我分忧,解我病苦,你们怎么一个一个争得面红耳赤,这该听谁的好呢?
大家纷纷都说,听我的吧,听我的吧。
富翁就气愤地说,你们都说听我的听我的,你们谁敢打包票治好我的病,我就给你们重重赏金,如果治不好的话,我搞到你们连医生都当不了。
这时堂中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完全有把握治好富翁的病。
大家虽然都像争功邀赏,但这病会不会是个定时炸弹呢?搞得拆不好,反而把自己炸得粉身碎骨,倒没必要犯这个险。
愤怒地富翁把他们都纷纷赶走了,这该怎么办呢?病还得治啊,不然水都喝不了,咽喉又干燥疼痛,吞口唾沫都痛到皱眉。
在家里人的建议下,这富翁就坐在轿子上,雇了几个人抬到竹篱茅舍上面来。
老先生察色按脉后,得知一些发病的情况,便说,这个病我没法治,请回吧!
小指月听了后也大吃一惊,老爷爷从来没有畏惧过疾病,怎么会突然后退了点呢?
这富翁冷汗一下子出来了,原本气势有些嚣张,他以为老子有钱,什么名医我都请得起,但一看一个名医接一个名医都没办法。
而且竹篱茅舍的先生非常有名望的,都说没办法,难道我会在这个病里头栽跟斗了。
这个富翁没有走,他想问清楚这个病为什么没法治。
老先生叹了口气说,当年医学祖师扁鹊立六不治,其中有一条叫骄恣不论于理者不治。
就是说,不讲理的人,你想治都治不好。
这富翁笑笑说,老先生,我最讲理了,我如果不讲理怎么可能赚到这么多钱。
老先生摇摇头说,赚钱讲的是商场的理,可这养身子讲的可是医学的道理,隔行如隔山,你懂吗?
这富翁颐指气使,很少有人质问他懂不懂的,可自己确实又不懂,只好说,请教老先生是什么医学道理?
老先生知道富翁已经有所收敛了,便说,《黄帝内经》曰,膏粱厚味,足生大疔。
那些经常吃肥甘厚腻,大鱼大肉的人,身上佷容易长疔疮痈疽,所以第一条道理,就是吃素。
对于所有长热毒痈疮的人,在饮食上都要吃素。
你能做得到吗?做不到就是不讲理,不讲理就别找我看。
这富翁听后一愣,觉得老先生讲得句句在理,实在没办法反驳,咬咬牙说,我怎么做不到,为了治好病,吃斋念佛我都做得到。
老先生知道自己激将法已经取得初步成功,知道这富翁贪吃肉类,但这种粗人说话往往一言九鼎,说一不二。
然后老先生说,还有第二条理。
富翁问,那是什么呢?
老先生说,你没有资格坐轿子上我竹篱茅舍来。
富翁哈哈大笑说,谈资格,老子最有资格,我可以雇十只轿子抬我上来,我可以叫他们一整天抬我到各地去,只要我想去哪,都有轿子跟着我,区区坐轿子的资格,我怎么没有呢?
老先生又笑笑说,不是跟你讲钱,有钱可以坐轿子,只是外在的条件,你若讲养生的道理,讲这内在身体的修养,那就不是钱的问题,如果有钱就可以不生病,那皇帝周围就不需要太医了。
这富翁听了后点了点头,确实老先生说的句句在理,没什么好反驳的,便说,那老先生认为我为什么没有资格坐轿子呢?
这时候富翁的语气谦虚了不少,惟虚而能容,你如果不能先让一个人谦虚,那么你讲的话,他就会当耳边风,就像倒水一样,一个在高水,一个在低处,这水怎么能够从底下往高处倒呢?
所以老先生处处用讲理来折服富翁。
这时老先生才缓缓道来,保养身体最重要是两个理,一个是管住嘴,一个是迈开腿。
你现在天天只知道大鱼大肉地吃,管不住嘴,而出入又必坐轿子车马,根本没有通过运动手脚来把身体的营养赘肉炼化消耗掉,这样过多的营养停留淤积在身体里面,就会长痈疽脂肪瘤包块。
这富翁听后点了点头。
老先生接着又说,居家是讲究量入为出,这是家庭开支的道理。你赚多少钱,就不要透用,这样家里就可以过得有余富足。
而养生讲究的是量出为入,你身体往外付出都很少,又缺乏锻炼出汗,稍微有点热,就把自己冻在空调房里,不让脂肪燃烧,那这些脂肪不都变成瘤子长满脖子肚子。
现在长在脖子上肚子上是小问题,将来长在肝上肾上,难道你要把肝肾切掉,那人也没了。
这富翁听后点头如捣蒜说,老先生教训得是,这做生意持家,是一番道理我懂,但你讲这些养生道理,我却第一次听,确实不懂,但现在一听起来却句句在理,无可反驳。
老先生点了点头,他知道富翁这种人很粗爽,你讲得在理,他句句听你,于是跟他说,你得减减肥了,腰带长寿命短啊,这不是骂你,这是真正的医理。
每天你要运动五公里,不是请别人抬你,而是你自己走,你能做到吗?
富翁想了下,好像有点为难,但想到自己的病,便说,我能!
老先生说,小指月啊,开牛蒡解肌汤。
小指月随口把方歌背了出来。
牛蒡解肌翘丹栀,夏枯荆薄石斛玄。
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皆可医。
这样牛蒡解肌汤就写在了纸上。
原来这汤方就是专治头面风热,或颊项痰毒,风热牙痛等。能解肌透热,化痰消肿。
这富翁吃了三剂后,咽喉渐渐开了,肿痛也减了大半。
他又按照跟老先生的约定,吃素一个月,并且每天要走五公里路,想不到咽喉一天一天好,身体一天一天舒服。
甚至以前上楼梯都喘气的,现在一口气蹬上二楼三楼,如履平地。
一个月吃素,并且运动下来,让富翁减去十来斤赘肉,他高兴得不得了,哈哈大笑说,姜还是老的辣,这中医还是老的神啊!
原来这富翁还没有想明白,这药方只治好他三分的病,而管住嘴,迈开腿的养生,却治好了他真正的病根子。
大头翁与普济消毒饮
每当上一年冬天不太冷时,第二年春天就有各种各样的温热病,要比平常要多得多。
老先生看到最近天气开始转温热,提前就叫小指月把去年秋天在野外采的不少牛蒡子拿出来。
小指月不知道爷爷要干什么,这几天又是叫小指月去采薄荷,晒陈皮,还有购买僵蚕、玄参、桔梗等,比较难采集到的药物。
爷爷一般很少提前配药的,一般配药都是要因人而异,没有看到病人见到疾病怎么能配药呢?
小指月有点不懂。
过了一周后,山脚下来了好几个老师,连同校长也过来。
小指月看他们着急的样子,就知道学校一定出了什么事。
果然校长反应,最近又开始流行猪头风。
小指月不知道什么叫猪头风。
爷爷说,猪头风就是常说的大头瘟,又叫大头天行,两边腮帮子红肿热痛,严重的肿到眼睛上面来,眼睛都睁不开,而且这种大头瘟还会传染,学校里一两个人得,过不了几天很多学生都会得,有些严重的会伴随睾丸方面的炎症,会影响到生殖系统,如果不及时截断扭转这种病势,就会很麻烦。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这大头瘟我都知道,你们就把这些药拿回去熬水给学校的娃子都喝上,已经犯病的就喝多点,还没犯病的可以少喝点预防。
这校长很激动地说,我代表全校的老师家长学生们感谢老先生了。
老先生笑笑说,都不是第一次了,还客气什么。
原来前面还有好几次大头瘟毒蔓延,都是靠老先生用药截断的。
这校长拿药回去,过了几天,他又上来一趟竹篱茅舍,带来了好几本学校的课本。
原来这次校长不是上来请药的,而是为了答谢老先生,他特地给小指月送了一系列的教材读本。
他不知道小指月早已经熟悉那些书了,但小指月还是很喜欢,毕竟里面还有一些图画。
小指月在校长走后,便问,爷爷你给校长用的是什么方子啊?怎么那么多味药?
老爷爷笑笑说,这个是中医里面解毒打击面最广的普济消毒饮。
小指月说,这大头翁用普济消毒饮?
老爷爷说,只要是舌红苔黄,脉数,头面红肿热痛,都可以用,有病则治病,没病则防病。
小指月听后点了点头说,我明白了,里面就有牛蒡子,牛蒡子就是专门可以治面目浮肿的,可以疏风散热解毒。
可我不明白为何爷爷能够算准,最近要流行大头瘟?
老先生笑了笑说,将来你也可以,去年过了个暖冬,大地封藏不是很好。
《黄帝内经》有句话叫,冬不藏精,下句是什么呢?
小指月说,春必病温!
老先生说,就是这个道理。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来爷爷早就知道了,没有告诉小指月,以后我也知道了,过了个暖冬后,第二年肯定温热病要流行,要多备些疏散风热,解毒之品,这牛蒡子以后得多收集一些了。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药品化义》曰,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部风痰,面目浮肿,咽喉不利,诸毒热壅,马刀瘰疬,颈项痰核,血热痘,时行疹子,皮肤瘾疹,凡肺经郁火,肺经风热,悉宜用此。
《黄帝内经》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牛蒡子拾珍
1.姜际生经验
姜氏临床经常用牛募子为主治疗头痛,收到满意效果。经临床观察,头痛不论新久,只要具有下列特点之一的,便是牛募子的适用范围:①头痛兼有发胀感觉;②头痛牵引眼珠作痛;③头痛发作时,精神困顿嗜睡;④偏头痛兼有胀感.凡具有上述特点的头痛又兼有便秘者尤为适宜.
应用牛募子治疗头痛,多单独使用,或根据病情配伍一二味药物,牛芳子的用量极为重要,一般须用15-21克始效.用量小时,效果多不明显。用时需将牛弟子炒,捣碎,水煎服.牛茅子有滑肠通便作用,故对脾寒便清的头痛患者忌用.
张某,女,成人.主诉:头胀痛多年,痛时嗜睡,且牵引双眼作痛,记忆力减退,影响工作,经用中药和西药治疗均不见效。就诊时,神志正常,脉沉弦。根据病情分析系肝经郁热所致,治宜宣疏肝经郁热,用牛募子21克,水煎服.服2剂后,头痛明显减轻,眼亦不痛,服第3剂时因睡眠不好,头部又感觉疼痛。继续服药治疗,随访效果良好,基本治愈.
指月按:牛芳子能疏散头部风热、肝热,又能清痰下行,润肠通便,所以凡是肝经郁热上扰.伴随痰浊不降,这时通过牛蒂子清头通腑,使浊阴出下窍,清阳不会被风热、痰浊干扰,头部自然恢复清明。所以《药性赋》说牛芽子疏风壅之痰,它是一味清肝化痰、通腑下浊之药,可以减轻头部痰热压力。
2.丹东市第二医院用一味牛茅子治愈数例脑疝,从中总结出牛茅子对降颅内压有显著作用。曾用牛茅子配合温胆汤治愈一例头风,西医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法库县孤家子医院眼科治疗青光眼的方剂中亦重用牛茅子,收到良好效果。
指月按:牛芳子既能上清,又可下通,是清上通下的良药,所以不管眼压高,或者脑压高,它都可以通过引浊阴出下窍而缓解胀满,令压力减消。
3.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载“牛落子散”(牛茅子、新豆豉、羌活、生地黄、黄黄)“治风热或历节攻手指,作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或大便秘即作”.
指月按:牛芳子毕竟是凉利之药,所以对于热痹效果良,特别是痹证兼有咽痛、便秘的。它既能利气通络,又可利咽止痛,还能利肠通便,可谓一举三得。唯独这味药质地坚硬.所以炒香后要打碎,这样煎汤时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否则炮制不佳,必定导致效用不彰。
4.邹永祥经验牛芳子消积滞止流涎
邹氏常将牛尊子按胃肠动力药用于临床,发现其在儿科消积滞、止流涎的作用不容忽视。曾治一三岁男童,因厌食、拒食就诊。脐周切痛,口角流涎。舌质红、苔白腻少津.家长已在家喂服过成药“保和丸”“山楂丸”,未效。遂予单味牛号子10克,嘱炒至表皮焦黄后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后吞服前药,其余代茶饮。1天后复诊时称腹胀解除,主动索食,并且持续半年之久的口角流涎亦告解除。随访2个月有余,腹胀及流涎均未见复发.
在前例患儿治疗取效的启发下,又治一四岁小儿,以断续口角流涎2年就诊.前已多处求治未效。双侧口角流涎,以致口角及下颌部皮肤表面潮红糜烂。舌质红、苔薄黄,脉滑。证属脾不运湿、津液失控所致。处方:牛落子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仍将牛落子炒焦后诸药共煎代茶饮.2剂告痊。
需要注意,牛蒂子有滑肠作用,用于前症时应将其外皮炒至焦黄.这样对脾虚便游者亦可放胆使用。剂量一般以10克左右为宜。
指月按:涎水也是痰饮的表现,《内经》讲,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也。所以通过消除肠胃壅滞,复其健运,那么九窍的病变都会减轻。而牛芳子最善于下滑肠积,上降痰浊。所以口角流涎随着腹中浊阴下行而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