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旋覆花
旋覆花
【性味归经】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旋覆代赭汤治呃逆
诸花皆升,唯旋覆独降。
小指月说,花类药大都能开郁疏散,为什么唯独旋覆花能降气呢?
老爷爷说,旋覆花带有花类药常见的辛味,能散,不过它同时又具有苦咸的味道,苦能降,咸走下,所以能够降下痰水,消除诸逆冲上。
有个病人呃逆,频频发作三个多月,稍微吃饱饭,呃逆就加重,严重时还呕吐。
老爷爷说,嗳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小指月交代这病人,除了吃药外,必须保持七分饱,因为本身胃不好,和降功能失调,就不应该给胃增加太多的压力。这样三剂药下去,嗳气呃逆除,也不再呕吐了。
老爷爷说,这汤方得力于旋覆花、代赭石这组药对,旋覆花能旋转下达,代赭石重镇降逆,直抵下部。所以两味药把气机螺旋式往下压,所以胃中不再上逆患病。
小指月说,那为何旋覆代赭汤里头还有人参、大枣、甘草呢?
老爷爷说,胃虚胃动力不足,就需要参枣草去辅助,如果没有这三味药,加强胃动力,你单独去降胃气,就容易伤胃。
小指月说,那生姜跟半夏呢?
老爷爷说,这就是小半夏汤,有这组对药,胃和降下行之力就更强,它可以打开逆气下行的通道。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寓意草》记载,一人呃逆,饮食不入,吐清水,喻嘉言说,这是脾寒胃逆,于是先用理中汤安脾,这样不再吐清水,然后再用一味旋覆花煎汤,调服代赭石粉,随后呃逆消除,病人自觉气转入丹田,后来再调理一段时间就好了。
经常捶蹈胸部是何因
《金匮要略》曰,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旋覆花汤主之。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有些人经常要用拳头捶打自己的胸肋呢?
老爷爷说,这是人体的自救反应,这种类型的人,一般胁肋胀满,胸闷,短气,容易叹息,这是肝郁气滞,脉络不通所致。
小指月说,原来是这样,通过捶胸自救来缓解胸肋部堵塞隐痛闷胀的症状。
老爷爷说,所以中医要懂得思外揣内,见微知著,看到病人细微的动作,就要想到他身体里面气血状态,病理变化。
这个病人搞推销的,业绩节节高升,但身体素质却年年下降。最近胸部闷痛,两胁胀满,常常要自己用手捶胸才会舒服,一不捶胸,就觉得好像有团气结在那里不散一样,满胀难耐。
老爷爷说,除满先解郁,消胀必下气,胀满久不愈,必定有血瘀。
小指月一问之下,果然这病人肋下有个刺痛点,经常晚上睡觉睡到半夜痛醒。
老爷爷说,半夜是肝胆经当令,这时痛醒是因为肝胆气机不利,这种病症在中医看叫做肝着。
小指月说,什么叫做肝着啊?
老爷爷说,就是肝部气机不条达,被病邪所附着,这些病邪可能来源于饮食不节,痰饮内生,也可能来源于跌打损伤,瘀血不散。
这病人感慨地说,没错大夫,我经常要陪客户喝酒,我这小三阳已经好几年了,而且几年前我跟人家打篮球,这肋部不小心被球砸到,一直胀满到现在,都没彻底好。凡是劳累或者工作过于紧张,胸肋部胀满便会加重。
老爷爷点点头说,病因找到了,就要下药,就用肝着汤。
小指月说,什么叫做肝着汤呢?
老爷爷说,就是旋覆花汤。
小指月马上明白过来,写上旋覆花、葱跟茜草三味药。
老爷爷说,葱为通中发汗所需,善于通达胸中郁气,郁解则满除,而一味旋覆花乃下气汤也,它能够下胸肋间痰水,这样气下则胀消。至于茜草又叫小活血,其根鲜红如血,细小若铁丝,所以茜草善入血分,能把久病入络久病多瘀的病理状态解除开。
病人就只吃了五剂药,胸肋部胀满刺痛大减,平时都很少用手去捶打胸部了。晚上睡觉也不再痛醒。平时也没有再叹气了。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神农本草经》曰,旋覆花主结气胁下满。
《本草汇言》曰,旋覆花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要药也。此物咸以软坚散结,苦能降逆诸气。这样下气行痰水,实乃消伐痰瘀之要药也。
旋覆花拾珍
《名医别录》记载,旋覆花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
指月按:一般带咸味的药物,大都来自于海边,比如牡蛎、海浮石这些咸味药,能够软坚散结,软化老痰,但咸味之中还带有辛散味道的药物就不多。而旋覆花便是一味能咸能软,能辛能散,能苦能降之物。所以胸肋间气滞它可以散开来,痰结可以软化稀释。这些痰气浊阴,还可以苦降下去,像这种既能开破浊阴,又能消降下行的药,是比较难找的。所以对于整个胸肋部痰浊不降,往往少不了旋覆花,特别是咳吐痰涎,又伴胸肋胀痛的,用旋覆花就非常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