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4.74茜草

ms2年前 (2023-03-05)中医文摘36

茜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一味茜草治月经不来


小指月正采着一株茜草,这茜草的根部最为奇特,居然是血红色的,真是少见,就像血脉一样。


老爷爷说,这茜草根又叫做小活血龙,血见愁,活血丹,红内消。


小指月一听便说,这些名字都能够指向茜草活血行血的效果。


老爷爷说,没错,《珍珠囊》上说,茜草去诸死血。《本草纲目》上说,茜草活血,通经脉。


这茜草一味药可是偏寒凉的,所以对于血热出血,或者对于血瘀阻闭,乃要药也,故不论是跌打损伤,或妇人经闭,风湿热痹,皆以茜草为要药。


有个妇人,两个月月经没来,烦躁郁闷,睡眠难安。


老爷爷说,像这种经水不通,气血瘀滞,用一味茜草即可。


杨士瀛说,茜草专于行血活血治女子经水不通。


然后这妇人,只用一两茜草,加一两黄酒跟水各半煎服,吃完第二剂,月经就来了。


老爷爷说,如果月经困难,或者经水之中带有血块,腹痛者都可以使用。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经验广集》曰,治妇女经水不通,茜草一两,黄酒煎,空心服。




巧用活血药治肝炎


有个慢性肝炎的患者,经常肋痛,转氨酶偏高,先用了板蓝根,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的药,后来又用了五味子收敛降酶的药,发现降到一定程度就降不了了,而且肋痛没法改善,胃口也不开,稍微劳累,肝区隐痛就加重。


老先生说,久用寒凉之药,气血凝滞,面色晦暗,加上这舌下经脉明显曲张,乃瘀血气滞,于是给他用小柴胡汤特别加上茜草根土鳖虫,活化肝区瘀血。


想不到没有怎么用降转氨酶的药,几剂药后,肋痛消失,转氨酶下降到正常范畴。


随后老先生便叫他要清淡饮食,好好休息,不可熬夜,不可房劳过度。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用茜草、土鳖虫之类的药,难道它们对降转氨酶有巨大帮助?


老爷爷说,转氨酶只是个指标,如果热毒盛用板蓝根蛇舌草溪黄草便有效果,如果血瘀气滞,那你就得活血化瘀,这时用点茜草,土鳖虫或三七粉,令肝区瘀滞通开,推陈出新,血脉活化,那更有效果。


小指月说,爷爷意思是让血液活化,瘀毒就容易被带走,瘀毒不单要靠清解,更要靠活化。纯清热解毒,容易冰伏瘀毒,如果配合适当的活血化瘀,那么瘀堵就不容易沉淀下来。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刘渡舟论茜草、土鳖虫


茜草、廑虫(即土鳖虫)是刘渡舟老师在临床上治疗肝病的常用“药对”。刘老说,茜草色赤性温、味咸而酸,赤入营血、咸软坚、酸归肝,性温则宣通流行,故能行肝经之血滞、祛肝中之瘀积、补营分而生新血。


《内经》“四乌贼骨一菇莒丸”,用之治“血枯”,用的正是这种作用。廑虫性寒,能破血逐瘀。《金匮要略》“大黄廑虫丸”、“下瘀血汤。俱用之以治“干血”,可见廑虫是一味活血化瘀的好药。二味皆为厥阴肝脏血分药,一温一寒,一草一虫,配合使用,能够行滞活血,化瘀破积,祛瘀生新;相辅相成,是极佳的药对,是肝病中药治疗的必用之品。


这是因为肝藏血、主疏泄,故肝病每多血病。肝病早期,常有血滞;肝病既久,恒多血瘀。所以治肝病要善治血,治血要善于活血,而活血又要善于使用茜草、廑虫。刘老在临床上治疗各肿肝病,每每使用这一药对,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创制的治疗肝病的系列方剂(如柴胡解毒汤、柴胡活络汤、柴胡鳖甲汤、柴胡止痛汤等)全都含有这一药对,也就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刘老认为,肝病有瘀血特征者要用,肝病而无明显瘀血特征者也得使用。如肝硬化者,瘀血之象显也,当用之;若慢性肝炎,病程既长,久而入络,肝血瘀滞,亦当用之;即使为急性肝炎,湿阻、毒蕴、热结、气郁,未有不良影响于血脉循环者,仍需用此二药。这是因为气血相互影响,用血药以促进血脉流行,这对于气分病变的消退是极有帮助的。不注意这一点,见肝之病,徒治其气,不知治血,则血滞失于流利,而湿之阻、毒之蕴、热之结、气之郁也甚不易解除。


刘老进一步认识到,此二药配合使用治疗肝病时,不仅能够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而且能够改善肝脏的物质代谢,尤其是对肝脏的蛋白质代谢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的观察表明,将处方中的这二味药去掉时,上述作用明显减弱;复加之,作用又见增强。这充分说明二药能改善肝脏的蛋白质代谢。二药的临床处方常用量为各10g,当絮浊试验指标、A/G比值严重异常或顽固难以纠正时,可以酌增。(傅延龄整理)《中华名医特技集成》




血不利则为水


有个病人肝部长个囊肿,经常要用手去捶打胸肋部才会觉得舒服。


老爷爷说,这是身体在自救,所谓囊肿不过是一包水,它郁结在那里,堵住气血流行,所以人自救便想去敲打它疏理开来。


小指月说,那是不是直接给他用利水的药把肝部的囊肿浊水利下来呢?


老爷爷说,利水是治其标,行气活血方能治其本,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血瘀则水肿,血行则水化。


于是老爷爷便给他用上旋覆花汤。


小指月便背出《金匮要略》的条文说,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旋覆花汤主之。


原来旋覆花汤就三味药,旋覆花、葱管,跟茜草。


这病人服用了七剂药后,肝部囊肿居然消失了,也没有想去捶打肝区的感觉。


老爷爷说,这个病人见效快,一是因为及时治疗,对证下药,而是因为囊肿比较小,才能通过旋覆花跟葱以通气下气,再配合茜草活血化瘀,这样气血通行,囊肿水泡便被消化掉了。


小指月说,用活血行气之法,来治囊肿水泡,这种思想好像以前听过爷爷讲?


老爷爷说,这也是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提到的,张仲景讲血不利则为水,你血液循环不好,肝部容易长囊肿,盆腔容易积液。


所以你都可以用茜草配合小茴香之类的药去行气活血以治水。


所以不要以为活血法只治疗妇人经水不调,对于各类水肿囊肿积液,这活血法都大有用途。


小指月点点,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茜草尚可利水,用于水肿、黄疸等疾,《千金》治风水,即有“活其血气”之说,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曾论及“血不利则为水”,可惜历来注家多泥于字面,在妇女经水问题上做文章。朱老认为:仲景之精神乃在于阐发瘀血导致水肿,临证对于水肿之仅用通行利水剂无效者,常改从血瘀治疗,选用茜草合益母草、鬼箭羽、丹参、泽兰、牛膝、车前、猪苓、茯苓皮、桂枝等,每收捷效。茜草、益母草、泽兰辈,既能活血,又能利水,故用于血瘀水肿证,非常合拍。(何绍奇整理)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294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4.73三七

下一篇:4.75蒲黄 ​

“4.74茜草” 的相关文章

阴不足之演变心悟---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的病机

阴不足之病机演变心悟阴虚---血虚---气虚---阳虚(阳虚阴必走也,月经量多)---生内寒---寒凝血瘀---生内热【整个过程从阴虚火旺到最后的因瘀而生的实火,两火相加变生多症,最多见之月经先期;再如用截阴之大辛大热的桂附也会加重这一过程,已经得到过我的验证的】...

2.2寒水石

2、寒水石◎皮肤热炽如火烧《神农本草经》:寒水石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痰生百病食生灾,再加外感病易来。小指月说,爷爷,怎么饮食吃饭也会生灾病啊?爷爷笑笑说,《千金方》上说,万病横生,年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小指月又说,饮食怎么生万病呢?爷爷说,饮食不节得病多,吃得过饱、过快...

2.4芦根

4、芦根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三根汤与小儿发热  有个娃子经常发热,一热起来,口渴口臭,尿也是黄的。  每隔十天半个月就要热一次,家里人都为此很担忧,怎么孩子老是生病,难道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调养不好。  这次小孩子又烧起...

2.5天花粉

5、天花粉[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治渴圣药天花粉  小指月问,爷爷,为什么瓜蒌根又叫做天花粉呢?  爷爷说,天花粉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其根作粉,洁白如雪。第二种是瓜蒌根内有花纹,天然而成。  小指月又说,天花粉是治渴圣药,是疗烦渴之要药,爷爷说凡...

2.11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11、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谷精草【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明目退翳。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风热目翳谷精草  最近木贼草用完了,碰上有些眼睛长有翳膜的患者。  爷爷说,指月啊,你看要找哪一味药来代替木贼草疏散风热,退翳明目呢?  小指月说,就谷精草,谷精草跟木贼草都能疏散风热,退翳明目,常常可以...

2.25、蒲公英

25、蒲公英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乳痈要药蒲公英  有不少妇人乳房中长各类包块,或者乳腺炎,都是在给娃子断奶的时候落下的。  为什么呢?  因为奶水应该继续排泄舒畅开来的,一下子断了,瘀积在局部,就容易长成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