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茜草
茜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一味茜草治月经不来
小指月正采着一株茜草,这茜草的根部最为奇特,居然是血红色的,真是少见,就像血脉一样。
老爷爷说,这茜草根又叫做小活血龙,血见愁,活血丹,红内消。
小指月一听便说,这些名字都能够指向茜草活血行血的效果。
老爷爷说,没错,《珍珠囊》上说,茜草去诸死血。《本草纲目》上说,茜草活血,通经脉。
这茜草一味药可是偏寒凉的,所以对于血热出血,或者对于血瘀阻闭,乃要药也,故不论是跌打损伤,或妇人经闭,风湿热痹,皆以茜草为要药。
有个妇人,两个月月经没来,烦躁郁闷,睡眠难安。
老爷爷说,像这种经水不通,气血瘀滞,用一味茜草即可。
杨士瀛说,茜草专于行血活血治女子经水不通。
然后这妇人,只用一两茜草,加一两黄酒跟水各半煎服,吃完第二剂,月经就来了。
老爷爷说,如果月经困难,或者经水之中带有血块,腹痛者都可以使用。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经验广集》曰,治妇女经水不通,茜草一两,黄酒煎,空心服。
巧用活血药治肝炎
有个慢性肝炎的患者,经常肋痛,转氨酶偏高,先用了板蓝根,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的药,后来又用了五味子收敛降酶的药,发现降到一定程度就降不了了,而且肋痛没法改善,胃口也不开,稍微劳累,肝区隐痛就加重。
老先生说,久用寒凉之药,气血凝滞,面色晦暗,加上这舌下经脉明显曲张,乃瘀血气滞,于是给他用小柴胡汤特别加上茜草根土鳖虫,活化肝区瘀血。
想不到没有怎么用降转氨酶的药,几剂药后,肋痛消失,转氨酶下降到正常范畴。
随后老先生便叫他要清淡饮食,好好休息,不可熬夜,不可房劳过度。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用茜草、土鳖虫之类的药,难道它们对降转氨酶有巨大帮助?
老爷爷说,转氨酶只是个指标,如果热毒盛用板蓝根蛇舌草溪黄草便有效果,如果血瘀气滞,那你就得活血化瘀,这时用点茜草,土鳖虫或三七粉,令肝区瘀滞通开,推陈出新,血脉活化,那更有效果。
小指月说,爷爷意思是让血液活化,瘀毒就容易被带走,瘀毒不单要靠清解,更要靠活化。纯清热解毒,容易冰伏瘀毒,如果配合适当的活血化瘀,那么瘀堵就不容易沉淀下来。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刘渡舟论茜草、土鳖虫
茜草、廑虫(即土鳖虫)是刘渡舟老师在临床上治疗肝病的常用“药对”。刘老说,茜草色赤性温、味咸而酸,赤入营血、咸软坚、酸归肝,性温则宣通流行,故能行肝经之血滞、祛肝中之瘀积、补营分而生新血。
《内经》“四乌贼骨一菇莒丸”,用之治“血枯”,用的正是这种作用。廑虫性寒,能破血逐瘀。《金匮要略》“大黄廑虫丸”、“下瘀血汤。俱用之以治“干血”,可见廑虫是一味活血化瘀的好药。二味皆为厥阴肝脏血分药,一温一寒,一草一虫,配合使用,能够行滞活血,化瘀破积,祛瘀生新;相辅相成,是极佳的药对,是肝病中药治疗的必用之品。
这是因为肝藏血、主疏泄,故肝病每多血病。肝病早期,常有血滞;肝病既久,恒多血瘀。所以治肝病要善治血,治血要善于活血,而活血又要善于使用茜草、廑虫。刘老在临床上治疗各肿肝病,每每使用这一药对,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创制的治疗肝病的系列方剂(如柴胡解毒汤、柴胡活络汤、柴胡鳖甲汤、柴胡止痛汤等)全都含有这一药对,也就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刘老认为,肝病有瘀血特征者要用,肝病而无明显瘀血特征者也得使用。如肝硬化者,瘀血之象显也,当用之;若慢性肝炎,病程既长,久而入络,肝血瘀滞,亦当用之;即使为急性肝炎,湿阻、毒蕴、热结、气郁,未有不良影响于血脉循环者,仍需用此二药。这是因为气血相互影响,用血药以促进血脉流行,这对于气分病变的消退是极有帮助的。不注意这一点,见肝之病,徒治其气,不知治血,则血滞失于流利,而湿之阻、毒之蕴、热之结、气之郁也甚不易解除。
刘老进一步认识到,此二药配合使用治疗肝病时,不仅能够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而且能够改善肝脏的物质代谢,尤其是对肝脏的蛋白质代谢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的观察表明,将处方中的这二味药去掉时,上述作用明显减弱;复加之,作用又见增强。这充分说明二药能改善肝脏的蛋白质代谢。二药的临床处方常用量为各10g,当絮浊试验指标、A/G比值严重异常或顽固难以纠正时,可以酌增。(傅延龄整理)《中华名医特技集成》
血不利则为水
有个病人肝部长个囊肿,经常要用手去捶打胸肋部才会觉得舒服。
老爷爷说,这是身体在自救,所谓囊肿不过是一包水,它郁结在那里,堵住气血流行,所以人自救便想去敲打它疏理开来。
小指月说,那是不是直接给他用利水的药把肝部的囊肿浊水利下来呢?
老爷爷说,利水是治其标,行气活血方能治其本,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血瘀则水肿,血行则水化。
于是老爷爷便给他用上旋覆花汤。
小指月便背出《金匮要略》的条文说,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旋覆花汤主之。
原来旋覆花汤就三味药,旋覆花、葱管,跟茜草。
这病人服用了七剂药后,肝部囊肿居然消失了,也没有想去捶打肝区的感觉。
老爷爷说,这个病人见效快,一是因为及时治疗,对证下药,而是因为囊肿比较小,才能通过旋覆花跟葱以通气下气,再配合茜草活血化瘀,这样气血通行,囊肿水泡便被消化掉了。
小指月说,用活血行气之法,来治囊肿水泡,这种思想好像以前听过爷爷讲?
老爷爷说,这也是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提到的,张仲景讲血不利则为水,你血液循环不好,肝部容易长囊肿,盆腔容易积液。
所以你都可以用茜草配合小茴香之类的药去行气活血以治水。
所以不要以为活血法只治疗妇人经水不调,对于各类水肿囊肿积液,这活血法都大有用途。
小指月点点,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茜草尚可利水,用于水肿、黄疸等疾,《千金》治风水,即有“活其血气”之说,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曾论及“血不利则为水”,可惜历来注家多泥于字面,在妇女经水问题上做文章。朱老认为:仲景之精神乃在于阐发瘀血导致水肿,临证对于水肿之仅用通行利水剂无效者,常改从血瘀治疗,选用茜草合益母草、鬼箭羽、丹参、泽兰、牛膝、车前、猪苓、茯苓皮、桂枝等,每收捷效。茜草、益母草、泽兰辈,既能活血,又能利水,故用于血瘀水肿证,非常合拍。(何绍奇整理)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