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苍耳子
12、苍耳子
[功能主治] 散风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1、督阳不升与鼻子不通,老人年轻时受湿受凉,年老后督阳不升,头痛,鼻塞,腰背酸痛,膝盖也痛,连眼睛都昏暗,耳朵也开始鸣。
一味苍耳子加粳米煮粥;
2、苍耳子治十年不愈的头风,苍耳子、天麻、菊花;
3、妇人,生完小孩后,周身瘙痒,几年都好不了。一喝酒就发得更厉害;用苍耳子的花叶还有种子等量打粉,每次用酒送服,数日身痒息,以后偶有复痒,用这种办法,很快治好。
4、顽固的恶毒疔疮,十多年了,反反复复,百药乏效。用苍耳子炒过后打粉,并用黄酒冲服,然后外面用鸡蛋清涂抹疔疮,这样内外一起用力,疔疮连根拔起,不复发作。
5、久居潮湿之地,因长期手淫,肾精亏虚,脉沉紧,沉主里,紧主寒。中阳不足,内寒生故早上起来鼻流清水不止,鼻子又痒又塞,喷嚏打不断,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
《济生方》中记载,苍耳子散,可治鼻流涕水不止,苍耳子散即:苍耳子、辛夷花、白芷、薄荷四味药,用这四味药打成粉末,每次用葱跟清茶泡的水送服二钱,即可。
6、苍耳子膏治疗花柳病;
7、苍耳子治疗湿盛,阳虚泻泄,因风能胜湿,流鼻涕是水不止,泻泄,白带也可以看成是水不止;
督阳不升与鼻子不通
南方多雨湿,所以冒雨淋水,又招风受凉而得风寒痹症的患者不少。
有位老头,早年经常冒雨干活。
人家叫他要避避,他说没事,回家洗个澡就好了。
这样多年过后,他就开始头痛,鼻塞,腰背酸痛,膝盖也痛,连眼睛都昏暗,耳朵也开始鸣。
这老爷子才引起重视,不敢冒雨干活,可木已成舟,病已铸成,可经常一天气一变化,这些老毛病就复发,这让他郁闷不已。
有句话说,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余孽都是盛时造的。
所以人在意气风发的青壮年,应该谨慎行事,而不是一意孤行,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很多老年人经历过风霜,尝过世间病痛的滋味,看问题也比较深刻长远。
他们经常叫年轻人刚出完大汗,千万不要洗冷水澡,被雨淋湿后,要及时换干衣服,这些极小的习惯,对于健康的影响却是相当大的。
君不闻细节决定成败。
你生活中的小小习惯,正决定着你现在乃至将来的大健康。
这老头拄着拐杖,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他向爷孙俩诉苦说,这年头头痛腰痛,四肢也不利索疼痛,偶尔还抽筋,鼻也塞,眼也花,耳朵也嗡嗡作响。
这一大堆症状,小指月边记边想对策,而老先生在旁边,抽着旱烟,若无其事,闻而未闻。
老爷子看到这种情况,他以为这爷孙俩,好像没有听清楚,于是又从头到尾复述一遍。
这时爷爷说,小指月这个病该如何用药呢?
小指月说,我看这病,既有风寒束表,也有气血不足,还以后经脉不通,甚至还带点肝气郁滞,应该祛风湿,补气血,通经络,调气机。
老爷爷笑笑说,你看他左路脉象怎么样?
小指月说,左路脉象郁滞,有点升不上来。
老爷爷问,左路脉管什么呢?
小指月说,左路寸关尺管心肝肾。
老爷爷问,那还管什么呢?
小指月遥遥头,有点想不起来。
老爷子说,还管督脉。
督脉乃人体阳气之总督也!
五脏六腑阳气升上来,都要靠这条督脉,督脉能上通巅顶,外开毛窍鼻孔,督阳不升,则头这诸阳之会,必定会因为阳气不够而头痛目暗,耳鸣鼻塞,周身痹痛。
你能想到用哪一味药,能够一药而走督脉,解决这诸多病症吗?
小指月想了想,还是没能想出来,因为他出来没有听过爷爷跟说走督脉的药物。
这时爷爷说,
病症如同一窝蜂,抓住网子莫放松。
蜂王入到蜂箱内,周天蜜蜂尽归宗。
这竹篱茅舍外面就养有几箱蜜蜂,小指月也知道抓住蜂王,所有蜜蜂都会围绕着团团转。
所以治病抓主证很重要,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用药能够抓主证,就像打击犯罪团伙的主脑一样,其他余孽同伙自然不攻自破。
小指月接着说,那爷爷这一团症状的蜂王是什么呢?
老爷爷笑笑说,蜂王就是年老体衰,督阳不升,风寒闭表,阻塞清窍。
小指月说,那该怎么用药?
老爷爷说,一味苍耳子作粥疗。
小指月一听,马上打开《神农本草经》,发现苍耳子主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
这里头讲的不正是这老爷子苦恼的种种痹痛,从头到脚从身体到四肢吗?
爷爷真是太厉害了,一味药就把这复杂的病象通通理顺,然后叫这老头回去,用苍耳子跟粳米混在一起煮粥吃,如果嫌麻烦,可以把苍耳子打粉来煎汤送服。
这老爷子按照这种办法,吃了半个多月,鼻子通开了,头不痛了,浑身的痹痛大大减轻,连手脚有些屈伸不利的,也好了。最重要的平时目暗耳鸣的症状也减轻了,眼睛没那么花了。服完这药粥后,明显都感到这脑瓜子一下子清醒不少。
《本草纲目》曰,苍耳子善通顶门连脑。
像这样不花什么钱,却把自己多年的顽疾治好的简验便廉小偏方,这老头得到后,便广为宣传,因为在农村实在太多这些风寒湿痹症的患者了,只要督脉阳气不升,导致整条腰背颈,乃至于头脑诸窍阳气不透达的各种病症,皆可以用一味苍耳子主之,这正是苍耳子走督脉,升阳气,发泄风湿的最好注脚。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上写道:
《本草备要》曰,苍耳子善发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
何廉臣曰,脑风头痛闭塞,必用苍耳子,苍耳子能使清阳之气上升巅顶。
《圣惠方》曰,苍耳子粥,能治目暗耳鸣,或直接用苍耳子作散煎服亦效。
苍耳子善走督脉,督阳升,则周身之阳气,皆能出上窍,把风寒赶出去。
老道医的心传
小指月遍览众典籍,都没有发现哪个地方记载有苍耳子走督脉的说法。
便问爷爷,这种说法从何而来?
爷爷听了后,陷入深深的回忆说,这还得从几十年前的一件事情说起。
关于苍耳子走督脉是一位老道医传给我的。
小指月一震,老道医,从来没有听爷爷讲过啊?
爷爷说,这位老道医性格孤僻,住深山老林,如果人们没有最难治的病,都不敢轻易去找他。
小指月说,为什么呢?会治病的先生应该人见人喜啊?
老爷爷说,这老道医常年跟麻风病的病人在一起,帮他们治病,解除痛苦。
小指月说,麻风病这可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啊,生病的人最后面目全非,痛苦而死。
老先生接着又说,这老道医善于用一味苍耳子治疗各类疑难杂病,随证加药变化,如有神助。
当时我亲自跟踪了几例镇上的最疑难怪病,众名医皆束手,我便领他们入山去找老道医。
老道医每天都专注于炼药,攻克麻风病,对这些常见的疑难怪病,看都不看,这些病人千求万跪,老道医却要赶他们下山,他们都不愿意下山,最后实在是真诚感动了他。
这几例病他都用苍耳子治好的。
小指月疑惑地问,都用苍耳子治好,是什么疑难怪病呢?
老先生说,第一例是头风十年,屡治不效。
老道医用苍耳子、天麻、白菊花,一剂知,三剂愈。
小指月一拍手说,妙,苍耳子,按老道医说的走督脉,能把清阳发上头脑,使风寒湿痹痛随汗而解,天麻菊花,能平肝熄风,使眩晕头痛,从前面肝胆而降,这样督升任降,真是巧妙用方啊!
爷爷又说,第二例病人是个妇人,生完小孩后,周身瘙痒,几年都好不了。
这妇人从来不敢碰酒,一碰酒就痒得更厉害,你想想这老道医给这妇人用什么方呢?
小指月想了想,当然想不出来。
老先生笑笑说,相反相激,就是用酒为药引,把她多年的顽固风疹身痒给祛除了。
小指月跟更有兴趣地问,怎么用酒呢?
老爷爷接着说,这老道医用苍耳子的花叶还有种子等量打粉,每次用酒送服,数日身痒息,以后偶有复痒,用这种办法,很快治好。
小指月意犹未尽说,还有呢?
老先生吸了一口旱烟说,还有第三例,最顽固的恶毒疔疮,十多年了,反反复复,百药乏效。
这老道医居然只用苍耳子一味,单刀直入,把恶毒疔疮,连根拔除。
小指月急着问,怎么单味苍耳子能把恶毒疔疮拔出呢?
老先生接着说,用苍耳子炒过后打粉,并用黄酒冲服,然后外面用鸡蛋清涂抹疔疮,这样内外一起用力,疔疮连根拔起,不复发作。
小指月说,还有呢?
老先生笑笑说,还有好几个以后再慢慢跟你讲。
小指月意犹未尽地问,难道这样就完了吗?
老先生接着说,还没有,当时我亲眼看到效果这么好,于是跑到山里,想拜老道医为师,虚心求教。
想不到老道医说,他从不收弟子。
叫我收起这份心,赶快下山去吧!
我当时就想,他刚开始不是说吗,不治病,但最后病人一直坚持在那里等,他也不得不治病,天底下没有真诚感动不了的事情,如果你感动不了,说明你真诚还没有做到位。
于是我就在门外一直等老道医的回复,一天两天三天,老道医理都没理,还拿扫帚赶我下山去,说我影响他钻研医理药物。
第四天我还是没走,天下起大雨,淋了我一身,那时我又饿又冷,真的很想下山去了,当时老道医走出门外来,跟我说,小伙子你回去后好好研究苍耳子吧,去想想苍耳子为什么走督脉,研究下如何通过调督脉而治诸病,将来或许在医道上有点成就。
说完后老道医飘然而去,我想可能这个师徒缘分就到此为止吧,因此也只好慢慢下山去了。
小指月恍然大悟说,原来苍耳子走督脉,是出自老道医之口啊,原来爷爷治疑难杂病从督脉论治的思想,也是从这里参悟出来的啊!
老爷爷笑笑说,人体脑顶清阳只要充足,三花能聚顶,即使得了病,也不至于太重,所以后来我也翻阅了道藏,阅读了很多道医的典籍,发现真正道医的心传,都离不开这一句话,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这也是为何这老道医用了苍耳子走督脉,还要用酒发阳气的道理,你以后再慢慢临床实践,还要用身体去内证,或许能够挖掘出更多道医的宝库。
本来这番话我想到你长大后再跟你慢慢讲的,但今天既然问到了,也就先给你说说吧!
中国传统的医术之所以自汉唐以来,不断走下坡路,那是因为大家都重视偏方效验,而忽视医理钻研,更忽视了医道的体证,真的医道不是用口说的,而是用身体去行证出来的。
那些巅峰的道医们,比如孙思邈、陶弘景、华佗、葛洪,没有一个不是医道双修,事理圆融,知行合一的。
他们既重视自身内在的修炼,也重视外在药物的使用,两方面都不可废一。
这样医学攀登起来,就会不断前进,不断高升。
所以你想要走一条传统的中医之路,除了把道德跟技术并在一起,同修共练外,再无其他。
故曰:道非术不行,术非道不远。
爷爷随后又说道,指月啊,以后不要只钻进医书古籍堆中,要多去体会人间的道德,世事洞明皆医理,人情练达即药物。
指月半懂不懂地点了点头,然后他在小笔记本上记道:
医道最后要借医术来修道修德,道医是要借道德来行医用术,体证医学。
《本草汇言》曰,治诸风眩晕,或头脑攻痛,苍耳子三两,天麻、白菊花各三钱。
《圣惠方》曰,治妇人风瘙瘾疹,身痒不止,苍耳花、叶、子等分,捣细微末,以酒送服。
《经验广集》曰,治疔疮恶毒,苍耳子五钱,微炒为末,黄酒冲服,并用鸡子清涂患处,疔根拔除。
《正气歌》与苍耳子散
有个小伙子,天天在潮湿的地下室工作,半年后就犯了过敏性鼻炎。
头晕头痛,早上起来,喷嚏打不断,鼻子又痒又塞,有时一个早上半捆纸巾都不够用。
他出门在外,都需要把袋子里塞满纸巾,长期的流鼻水,打喷嚏,让他脑力智力大为减退,经常忘东忘西,注意力不集中,老是出错,因此连单位都不要他了,把他辞掉,他就更郁闷了,因为身体问题,连工作都丢了,因此不得已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才坐在诊台前,就连打了一个喷嚏,看起来好好的年轻人,一点朝气都没有。
小指月把完脉后说,爷爷,这脉好沉紧啊!
老先生说,沉主什么?
小指月说,沉主病在里,是里阳虚。
老先生说,紧主什么?
小指月说,紧主寒,寒主收引,收引则拘谨,脉道不通,鼻塞不利。
听完小伙子的诉苦后,老先生寻思一下说,小伙子你以为你的病是怎么得的呢?
小伙子抱怨地说,我工作的环境太差了,就在地下室,整天都见不到太阳,跟我一起的好几个工友也得了过敏性鼻炎,只不过他们比较轻。
老先生又问,那接下来你该怎么办呢?
小伙子说,我想先治好病,再找个工作。
老先生又问小伙子说,人长期在阴冷环境下,少见太阳,是会导致鼻塞,鼻流清涕,但为什么同样环境下,有人就不鼻塞,也不鼻流清涕呢?
小伙子跟着说,那是因为他身体强壮比较好呗。
小指月想起《黄帝内经》来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老先生接着又说,你想想为什么你这大好年华,朝气蓬勃,身体不像是先天体弱,为什么会这么容易犯上鼻炎,畏惧风冷呢?
这小伙子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甚至一想得太厉害,由于脑袋阳气消耗过度,又猛打了几个喷嚏,真是纸巾不离手,鼻涕赶不走啊!
老先生笑笑说,要赶走鼻涕,不靠药物,要靠你的正气。
这小伙子疑惑地问,正气什么叫正气呢?
老先生说,存正念,可以生正气!
小伙子更是糊涂了说,什么是存正念呢?
老先生正经地说道,就是远离邪念。
这小伙子还是有点一头雾水,老先生指着他腰包里的智能手机,便说,你看玄幻小说看多久了。
这小伙子说,看了七八年了。
老先生说,看了多少部呢?
小伙子说,我也数不清了,反正网上最流行的,我通通都看过。
老先生摇摇头说,世人漏尽难断,健康难得啊!
有人看不健康的影碟,就手淫遗精,小小年纪就精华下漏,所以脑袋阳气不够,鼻炎反复发作。
有人天天追着网络小说,一下班就盯着不放,两只眼睛从来没有离开过手机,一直看到深夜两三点,想到明天要上班,才不得不躺下睡觉,大量的精血都通过眼睛漏出去了,这叫久视伤血啊!
老先生数落了好几种现代年轻人折腾健康的恶习,都是在内耗漏失自己的精血,这就是为何营养日益丰富的年代,很多小娃子却养得像歪瓜劣枣,弱不禁风。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这小伙子才有后悔之意因为老先生说的几样他都沾到了,没有一样不是正中自己的短板,都是自己因为有了智能手机后,而生出来的种种不良习惯。
老先生知道小伙子已经开始反省了,一个病不看这个病时间又多长,有多复杂,而是首先要看得这个病的人,能不能真正反省到根结骨上去。
一个人能够从疑难杂病,或者大病重病里头,转危为安,离苦得乐,过的绘声绘色的,他一定是一个善于反省自己,改刷劣习的。
然后老先生又提出了一个疑问,究竟是敌人太强大,还是我们兵力太脆弱?
决定一场战争胜利的,靠的是什么?
小伙子马上说,我军兵力强大,才是胜利的关键。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正气充足,才是不得病的关键。不管干哪行业,都有不良因素,都有职业病,比如做老师的,咽喉容易干哑得咽炎,开车司机腰背容易酸重得腰痛,捕鱼的人,腿脚容易得风湿脚肿,但为何做这些行业的人,有些却不得这些病呢?
原因是他们能够正气充足,存正念去邪念。
你如果没有改变自己的劣习,那你选择任何行业,你都会得那个行业的职业病,你如果逆改了自己的劣习,你即使还在那个地方工作,你的鼻炎也可以好起来了。
小伙子听后,大受鼓舞,因为他看到自己完全可以主宰自己,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疾病,从此不再手淫,不再熬夜追网络小说。
这时老先生知道目的已经达到了,于是便跟小伙子讲解文天祥《正气歌序》:
我被囚禁在元朝(因为当时元朝在北边,南宋的残余势力在南方抵抗,文天祥是宋臣,不奉元朝大统,故称元朝为北庭),监狱在一个土房里,牢房宽约八尺,长约四寻(一寻为七尺,长大概三十尺左右),房中仅有一扇比较低小的门,窗子也又短又窄,地面低湿灯光幽暗。
在这炎热的夏天里,各种精气聚集在一起:
四面的雨水都顺着地势流到这里,床和几案都能漂浮起来,这是水气;
满地的泥泞只要经过半日,就会蒸发出水泡而糜烂,这是土气;
天气忽然晴朗转热时,房子闭塞四面不通风,这是日气;
在屋檐下用柴烧饭,更加加重了炎热,这是火气;
仓内囤积的米腐烂了,臭气逼人,这是米气;
囚犯拥挤在一起,发出汗臭腥味,这是人气;
厕所、死尸、死老鼠发出各种难闻的气体,这是秽气。
这些气累积在一起,遇到的人少有不生病的。可是我却以孱弱的身体,整日生活在这之间,到现在已经两年了,侥幸没有生病,这大概是我有一种修养造成的。而这种修养是什么呢?
孟子说:我慎重地培养我的浩然正气。这牢里恶气有七种,而我的浩然正气只有一种,我用这一种气抵抗那七种恶气,有什么好害怕的呢?更何况浩然之气是天地间的正气啊,于是我作了这一首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老先生看到小指月还有小伙子都听的肃然起敬,便跟他俩说,你们都要好好地把《正气歌》背诵起来。
人体有正气,百邪不敢侵。
所以不看你处在什么环境下,而看你心中存能否存一股浩然之气。
然后老先生,就给小伙子开了一个苍耳子散,然后又建议小伙子去烧锅炉,这样以温来制肾寒,一找到工作,再加上服药,双管齐下,过敏性鼻炎就好了。
真的是辩证对位,改变恶习勇猛,那治起病来就像箭一样快。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上写到:
文天祥的《正气歌》要作为医门日诵的第一课。
《济生方》中记载,苍耳子散,可治鼻流涕水不止,苍耳子散即:苍耳子、辛夷花、白芷、薄荷四味药,用这四味药打成粉末,每次用葱跟清茶泡的水送服二钱,即可。
◎苍耳子拾珍
1.熊廷诏经验
苍耳草熬膏,名苍耳膏.其制法;秋季采新鲜苍耳草(连果实)5000克(去免),清水洗净,切碎,置大铁锅内加清水煎熬,过滤取汁;草渣再置锅内加水熬煎滤汁,如此连煎三次后去渣。然后将三次草汁同置锅内煎熬浓缩,约计每5000克鲜草,可熬取草膏约200克,贮存于小瓷罐内加盖密封.放置干燥处,严禁渗入生水,以便长期保存而不变质。此膏熬成,俨似鸦片烟膏,其气清香,味极苦,治疗麻风、梅毒有效。但服此膏期间禁食猪肉.
曾治吴某,男,40岁,商人。不能洁身自好,常冶游于花街柳巷,以致染上“下疳”。日久,皮肤出现红色块疹,并逐渐蔓延、溃烂,痛痒难受,日夜不安。因同乡关系,求熊氏诊治.熊氏用自制苍耳膏,令其每次服6克,每日早、中、晚饭后各服一次,开水送服,7日为一个疗程。再诊时,其溃烂之疹块已结痂,未见新发者,而且痛痒亦减轻.如此连服四个疗程,皮肤全部脱痂,痛痒全解.原患下疳,亦告痊愈。
指月按:《本经》言苍耳子主“恶肉死肌”,盖风湿去而气血流畅,瘀去新生。但是药膏虽好,总不如洁身自好。与其病来慌手脚,不如病前多预防。所以如果不改变不良习惯,再好的良药也会助纣为虐。
2.朱良春经验一味苍耳子疗湿盛濡泄
用风药治泻,古法早有先例.盖风能胜湿,清气上行,浊邪下趋,脾胃功能恢复,泄泻自瘗.夏秋之季,湿邪浸淫,濡泄多见,一味苍耳即胜其任,若加入辨证论治方药中,奏效更佳.
指月按:湿盛则濡泄,升阳除湿,其泄自止。《得配本草》讲苍耳子善走督脉,故它不仅主项背挛急,又能升督阳而除周身湿,因为督脉总领一身阳气。
3.凌云鹏经验
苍耳为常见中草药,其应用范围颇广,民间常以茎叶烧汤洗浴治全身瘙痒及风疹有效。曾遇一妇女,因天花粉引产,出现全身过敏性皮疹,常服扑尔敏,历时1个月不愈,询方于凌老,即以本品加野丝瓜藤予之,煎汤洗浴两次而愈,说明治疗药物疹,亦有很好效果。
苍耳子能治头痛。曾治一偏头痛病人,月必数发,深以为苦,乃用苍耳子9克,枸骨叶18克煎服,半小时后即止,连服3剂,历半年后始再发,仍以原方煎服即效,以后即以此二味治疗头痛症大多获显效。盖苍耳子为宣通风邪之品,能上达巅顶,疏通脑户之风寒,枸骨叶为滋阴养血之品。两者相合,寓有潜阳息风之效,可得祛邪固正之功,故不论病之久暂,多能获得缓解。
指月按:风者善行而数变,浑身游走性瘙痒,乃风盛则动的表现。苍耳子既可以祛风,又可以解毒,这样肌表风邪去,毒热解,所以取效。
苍耳子配枸骨叶,是宣散透达之阳药配合滋润养血之阴药,是阴阳相得的对药,比较平稳,这样透风而不伤阴,养阴能敷布。故头部风邪去,脑窍得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