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文摘 > 正文内容

1.5、香薷

ms2年前 (2023-03-03)中医文摘42

1.5.mp3

5、香薷

1、一味香薷打粉冲服治阴暑,不耐久熬,并要凉冷喝以暗渡陈仓;

2、薷术丸治疗夏季感冒,并下肢水肿;组成香薷和白术;香薷上能开泄腠理,宣肺气,达皮毛,以解在表之寒。下能通达三焦,疏膀胱,通小便,以导在里之水。白术能健脾利水湿。相得益彰;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用香薷发表,宜用轻剂。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用香薷利尿,需用重剂。

3、香薷止舌尖出血(生气大怒);香薷就是典型的对枝对叶而生,它有治疗血出的效果,对碰到鼻衄不止,或舌上出血,这些偏于在上的出血,因为香薷气清香,而善于生发,所以可以用。

《草药歌诀》: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医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浆拔毒功。

4、香薷发汗之力,不逊于麻黄,况夏暑之季,阳气发越于外,膜理易开,卫气充斥于表,药尽一剂见汗当止;过汗必定会导致气津两伤,因为汗为心之液,所以汗多应该用养气津之法来解救,故夏暑发汗太过,可以及时煎服生脉饮,或者直接喝口服液。


一味香薷治阴暑


  暑热炎炎,连竹篱茅舍也变得一片热火朝天。


  小指月摇着扇子,额上的汗,却没有停下来。


  屋外那蝉鸣声,一浪盖过一浪,好像越热它叫得越兴奋。


  山脚下的人纷纷都到处找大树来躲避,在屋里都闲得热。


  小指月很奇怪地问,爷爷,为何你不用蒲扇呢?你不热吗?


  爷爷笑笑,便吟诗一首曰:


  众人避暑走如狂,


  唯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


  唯人心静身清凉。


  小指月一听,他就知道爷爷为什么可以冬不炉夏不扇,爷爷很少焦急烦躁过。


  看来热在外面,更在自己的内心啊!


  静在心,不在静。


  这时茅舍门外传来敲门声,原来一个农民喘着粗气,伴着咳嗽进来了。


  在诊台前,小指月问,你这是怎么回事啊?有这么热吗?


  这农民便说,我在干活,这天太热了,出汗后,怎么觉得头晕晕沉沉的,全身都使不上劲来。


  然后赶紧在树下阴凉处躲一躲,趴在下面睡了一觉,一醒来后,怎么全身又怕冷,又酸痛难受,鼻子也不通气?


  小指月便说,你这应该是着凉了。


  这农夫问道,这么热的天,怎么还着凉了呢?


  小指月也被问得哑口无言,老先生便清清嗓子说,夏月贪凉阴冷,坐卧当风,乃最容易着凉。


  你现在是不是觉得头晕怕冷,浑身酸软呢?


  他点了点头。


  老先生又问小指月,这该怎么办呢?


  小指月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老先生又问,都是感冒,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的发汗解表药?


  小指月说,病有轻重,药有四时之不同,秋冬寒闭腠理厉害,这时非麻黄不足以发其汗。春夏毛窍开发,稍微用点香薷,就能够祛邪达表。


  老先生便说,那就包两包香薷各一两,给他泡茶泡两天吧。


  小指月早就把已经包好的香薷,拿出两包来递给这位农民。


  原来老爷爷,早就料到今年暑季有很多贪凉阴冷的病人,他们很容易得暑湿感冒,所以提前就备好暑湿感冒要药香薷,专门治疗阴暑之证。


  所以每天这个时候都是采集香薷的时候。


  小指月又交代这农夫说,这香薷煎汤不要煎太久,久煎后,香气跑掉,效果就不太好,喝的时候要放凉来喝,太热喝了容易呕逆,因为这汤药有股特殊的香气,凉冷服用,就可以很快暗度陈仓。


  这农民也不知道什么叫暗度陈仓,只记得治感冒的解表药不要煎太久,而这香薷煎汤后要凉服,回去还要避风冷,不要贪凉阴冷。


  这农夫吃完一剂,胸就不闷,头也不晕了,出了微微的汗,身体酸楚感都消失了。


  第二剂下去,鼻也不塞,也不咳嗽了,又恢复了生龙活虎的样子,下田干活去了。


  人真是奇怪,病起来寸步难行,神疲乏力,一旦吃药恢复健康,便龙精虎猛。


  可见身心健康是多么重要!


  李时珍说,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


  所以用香薷来治疗暑季感到阴凉是一个特效单方。故香薷有夏月之麻黄的美称。乃夏季感冒之专药也。


  爷爷经常对指月说,一个医生善于用香薷治阴暑,这不算高明,更要善于知道为什么会得阴暑,你如果暑湿感冒治好了,好了疮疤忘了痛,又在树下纳凉睡觉,坐卧当风,吃冰冻西瓜,那很快又会得上阴暑。


  所以小指月便问爷爷说,爷爷,有没有根治疾病的药呢?


  爷爷总是笑着说,一个感冒一辈子要发多少次,不是靠药物来根治疾病,而是要靠饮食起居,情志喜怒,要慎风寒、节饮食、惜精神、戒嗔怒。


  小指月听了后,赶紧在小笔记本上写道:


  保生四要:


  一曰慎风寒。


  二曰节饮食。


  三曰惜精神。


四曰戒嗔怒。





施比受更有福


  夏天经常会碰到藿香、香薷之类解表化湿的药,但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小指月怀着疑惑,想开口问爷爷,但欲言又止,为什么呢?


  因为他知道爷爷又会跟他说,想知道梨子的味道,自己去尝吧!


  于是他把采好的香薷跟藿香放在一起,大家都叫香,这香有什么不同呢?


  于是就拿这些药草来闻。


  他发现藿香的香居然是一股幽幽香,而且这香气闻起来,就很舒服,令人心旷神怡,想要吃点东西,难怪藿香能够辟恶邪气,恢复肠道正气,使得脾胃湿浊降,清阳升,有利于更好地消化食物。


  但一闻香薷的香就不同,这香薷的香没那么清幽,而是更浓郁一些,浓郁的香的最大特点,就是强烈善于外散,所以香薷以发汗解表见长,而藿香更偏重于化中焦湿浊。


  小指月把自己采药闻药的感受告诉爷爷时,爷爷默许地点了点头,对小指月说,学医路上会有很多个为什么,爷爷不可能每个为什么都跟你讲,你要学会自己去解答,要学会捕鱼的技巧,而不是学会向别人讨鱼。


  施比受要快乐,一个懂得真正做学问学医的人,他就像太阳一样,要把光芒布散给万物,施给大地,而不是向别人要光芒,你明白吗?小指月!


  小指月半懂不懂,爷爷就跟他说,学医你是想学到能够不断教给别人知识的医道,还是只想学到不断向古人向别人乞求偏方秘方的医术呢?


  小指月说,我要学太阳,学医道。


  老爷爷接着说,要学医道,就要善于感悟天地之间,万物之理,要善于自己去摸索,要做一个不断付出的人,你知道吗?


  然后爷爷居然跟小指月讲起一个故事。


  两个小鬼,在阎王爷那里,准备投胎。


  阎王爷说,这里有两个命,一个命是出生后到处拿别人的东西来吃,一个是出生后,要把自己的东西到处拿给别人,你们两个各选一个吧!


  那个聪明的小鬼反应最快,我要那个到处拿别人东西吃的命运,而另外一个小鬼就只能做到处给别人东西的命运了。


  小指月马上提起神问,那结果怎么样呢?


  爷爷笑着说,那个到处拿别人东西的小鬼,后来变成一个乞丐,那个到处给别人东西吃的小鬼,最后变成一个大富长者,到处修桥施路,捐钱捐物资。


  爷孙俩对视一下,然后竹篱茅舍里面又传来哈哈的笑声,因为他们要做最幸福的人,最幸福的人就是不断地付出,不求回报,像太阳一样,真正的快乐是在感恩付出之中,而不是在不断索取。


  所以说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上写道:


  施比受更有福,更快乐。





湿毛巾与香薷治水肿


  在南方很多水肿脚气的患者,为什么呢?


  湿性趋下,南方雨湿多,地势低洼,所以人容易伤湿。


  所以爷爷常跟小指月说,如果在南方不懂得除湿之法的话,想治病是行不通的。


  所以有句俗话叫,手拿三把伞(散),一天走到晚。


  三把伞即银翘散、藿香正气散、五苓散。


  连续下了十余天的雨,到处天地看起来有些水泱泱,多日没见到火辣辣的太阳,小指月都嘟着小嘴说,人都快发霉了。


  看着那挂在窗口上湿漉漉的毛巾,小指月摇摇头。


  爷爷笑笑说,指月啊,你看毛巾是上半截重还是下半截重呢?


  指月摸摸脑袋,不知道爷爷又要考他什么,一时居然答不上来。


  爷爷接着又问,你看毛巾上半截干爽,还是下半截干爽呢?


  小指月再去摸摸毛巾,咦,怎么这毛巾,上半截都快干,下半截还这么沉湿漉漉的?


  爷爷笑笑问,那你能从中看出什么道理呢?


  小指月一拍脑袋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毛巾是上半截干爽,下半截还沉重,水湿是往下半截注,所以人体应该是水湿趋下。


  难怪爷爷摸到双脉沉濡,都要问病人是不是双腿走路非常沉,像拖泥带水一样,提都提不起来。


  很多病人都会很惊讶,因为自己都没有告诉老先生,怎么老先生一探脉就知道自己的感受呢?


  所以中医你得自己善于观物取象,善于体会医理,医理不是给你拿来谈玄说妙的,而是要用自身去践行之。


  这不一个妇人双腿都肿起来,爷爷叫她把脚放在竹椅上面,让小指月去按按她的脚,一按下去,这脚居然一个坑,好久才弹起来。


  小指月再一切脉,这脉又带点浮紧,就很奇怪,这该怎么办?


  脉浮紧,脚又水肿,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如果脉沉下去,可以因势利导,把小便利出去,可这脉浮起来,病人还有感冒的现象,畏寒,少汗,头痛,身重。


  这该怎么办呢?


  爷爷便笑笑说,上次不是跟你讲到麻黄提壶揭盖的道理吗?


  小指月一拍拍大脑说,我怎么现在才想到呢!


  然后老爷爷便叫指月写上香薷配白术。


  原来这就是《外台秘要》上的薷术丸。


  原来现在是夏暑之季,你想要发汗解表,又有能利水消肿,选香薷是最好。


  香薷有彻上彻下之功,治水甚捷。


  《本草正义》说:


  上能开泄腠理,宣肺气,达皮毛,以解在表之寒。


  下能通达三焦,疏膀胱,通小便,以导在里之水。


  用白术这补脾圣药,可以加强土能制水的作用,所以两味药一用上,这腿肿了好几天的妇人,很快就消退下去。


  她说,原本怕冷的,吃了这个药,出了点汗,然后每天排很多尿,肿胀的腿一天就比一天轻了,三剂药吃完,就完全不肿了。


  小指月看到爷爷,用香薷,有时用5克8克,有时居然用30克50克,不解其故地问,为何?


  爷爷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所以用香薷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取它轻舟速行之意。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量宜稍大,而且可以浓煎,取它重剂直达病所,起沉疴,利膀胱。


  小指月明白了,原来药物的不同剂量变化,可以体现出它不同的功效来,中药真是太灵活了。


  小指月在他的小笔记本上写道: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用香薷发表,宜用轻剂。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用香薷利尿,需用重剂。





香薷止血之功


  有两兄弟,父母早亡。


  做哥哥的勤劳节俭,家中只能有一个人去读书。


  哥哥便起早摸黑,赚取微末的收入,然后供弟弟去读书,怎知做弟弟的非但不知感恩,游手好闲,不求上进,反而跟小混混们到处玩乐。


  做哥哥的看在眼里,怒在心里,劈头便骂,操起竹杖来就要打。


  幸好被邻居们止住了,做弟弟的还死不悔改地说,你不是我父母,凭什么打我呢?


  哥哥一听,更是急怒攻心,这样做弟弟的照样外出玩乐,我行我素,不解做哥哥的苦心。


  几次三番后,终于把这做哥哥的气得舌头上都出血了,这时哥哥也知道自己劝不回来,先治治病再说。


  于是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老先生问小指月说,舌上出血,怎么治呢?


  小指月翻开肘后方说,这上面记载服用香薷汁,每日三次,可以治舌上忽出血如钻孔者。


  正好这几天采了大把的香薷,有好几天这哥哥舌头出血都止不住,这香薷汁一喝进去就止住了。


  香薷难道有止血的效果,这样小指月甚是不解。


  老先生随后,吟起《草药歌诀》来说: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医红。


  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浆拔毒功。


  小指月马上想起这个自己背得再也熟悉不过的《草药歌诀》,今天爷爷居然也背出来,是不是要跟我讲里面的道理。


  于是提起精神留心听。


  只见老先生便开始解读这几句话。


  原来草木中空的善于祛风,中医认为很多蔓藤类药都有中空之象,善于游走,中空善通表里气,能够令表里气机疏通,气机流通,风邪自解。


  那些枝叶相对称生长的植物,其中香薷就算是善于医治出血,那种叶带刺的,比如穿破石,皂角刺,两面针,它就善于消肿止痛。


  因为这带刺的它就有这刺的药气在上面,善于开破。而所谓的痈肿,就是气血聚在局部,不得破出。


  那些叶里藏着浆汁的就善于拔毒消痈,所以对于蚊虫、蜂蝎咬伤,可以把这些带有浆汁的草木搓烂流出粘液来,敷在局部就有助于拔除毒痈。


  香薷就是典型的对枝对叶而生,所以知道它有治疗血出的效果,故对碰到鼻衄不止,或舌上出血,这些偏于在上的出血,因为香薷气清香,而善于生发,所以可以用。


  这做哥哥的舌上出血止住后,不断地摇头叹息,小指月看了后,大是疑惑,人家治好了病都高高兴兴,你怎么这样,治好了病,还愁眉不展。


  这哥哥听后,只好把家丑拿出来说。


  病不瞒医,这是一条规则,病人既然找到了医生,就没有什么好隐藏的。


  看到这做哥哥的愁眉不展,小指月也摇摇头,表示这个已经不是医生能治疗的范畴了。


  想不到爷爷笑笑说,好像早已成竹在胸,每次看到爷爷露出这种微笑,小指月就知道这里头肯定有招。


  爷爷在这做哥哥的耳边说了几句话,小指月估计是爷爷在传锦囊妙计,也不好意思打听。


  过了几个月后,他们爷孙都忘了这件事了,突然有一天有两兄弟前来竹篱茅舍,不是来看病,而是来道谢的。


  不是谢爷爷治好他舌头出血,而是谢爷爷让他兄弟和好如初,究竟爷爷说了什么话呢,小指月想不透。


  原来这做哥哥一回家后,就在死去的父母牌位前,日夜哭诉,不吃不睡,说自己教导无方,自己没用,不配做哥哥。


  俗话说,长兄为父,既然不配做哥哥,就想到九泉之下向父母谢罪。


  一天两天三天都是这样,做哥哥的形容憔悴,颜色枯槁,做弟弟的大受感触,非常惭愧,悔不当初,从此改邪归正,努力读书,不再沾染坏习气,兄弟之间感情更加和睦。

◎香薷拾珍

宋祚民经验

一16岁男性青年,因避酷暑之热,夜露宿于院中,晨起自觉头痛,身热畏冷,周身拘紧,遂步行来院门诊.察其体温39C,无汗,两目红丝,面色黄滞,舌红苔白腻,六脉浮紧有力,系内蕴暑湿,外受寒邪,即用香薷饮2剂,因其体壮,表寒较重,香薷用12克.于次日下午由二人搀扶前来复诊,言其服药1剂后即见汗出,当服第二剂一煎后大汗如洗,身热虽退,但疲倦乏力,心慌气短,汗出不止。见其大汗淋漓,头身如浴,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动时喘息,六脉软大,重按皆无。遂予固脱法改用生脉散2剂,服后汗减,唯口干思饮,头目昏沉,脉象有力,复用清络饮加北沙参30克,2剂而安。

究其因,香薷发汗之力,不逊于麻黄,况夏暑之季,阳气发越于外,膜理易开,卫气充斥于表,药尽一剂见汗当止,此吴鞠通氏早有禁言,今香薷用量略大,又过服2剂发散太甚,因而汗出不止.汗多气阴受损,气液外泄以致虚脱,此香薷量大之过,数十年来未敢忘怀。

指月按:过汗必定会导致气津两伤,因为汗为心之液,所以汗多应该用养气津之法来解救,故夏暑发汗太过,可以及时煎服生脉饮,或者直接喝口服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杰维特㟂的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jw.dbe668.com/?id=148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1.4、生姜

下一篇:1.6、荆芥

“1.5、香薷” 的相关文章

读《我是铁杆中医》摘记---头痛

读《我是铁杆中医》摘记---头痛

常见头痛症状用方感受风邪头痛昏沉,痛处游走不定,舌苔薄,脉浮缓祛风解表,宜用川芎茶调散感受湿邪以满头昏蒙困重为主,说不出具体的疼痛点,这种情况,即《内经》的所谓“伤于湿,首如裹”,患者身重酸胀,舌苔白腻,口淡乏味,脉濡,治须祛湿解表,宜用羌活胜湿汤内伤虚症气虚每遇到劳累过度时发作,患者头痛隐隐,少气...

四君子汤加味演变思路图:

四君子汤加味演变思路图: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散寒理中焦四君子汤【理中汤去掉大辛大热之干姜,换上淡渗之茯苓】---平补脾胃之方五味异功散【四君子汤加陈皮】---脾虚湿滞,胃脘不适,苔白稍厚1.1六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加法半夏】--病情再重些,痰湿较甚,胃脘胀闷,苔白厚1.2香沙六君子汤【...

鸡支气管堵塞怎么引起的

鸡支气管堵塞怎么引起的

鸡支气管堵塞怎么引起的.mp3目前我国白羽肉鸡、817肉杂鸡、三黄鸡、麻鸡等呼吸道疾病发生较为普遍,尤其是冬、春季节发病最为严重。发病高峰一般在20日龄左右,个别鸡群10-14日龄即可发生,甚至更早,往往在疫苗免疫后发生。病程10天左右,死亡率在5%-15%,有的高达30% ;临床剖检多为支气管堵塞...

2.4芦根

4、芦根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三根汤与小儿发热  有个娃子经常发热,一热起来,口渴口臭,尿也是黄的。  每隔十天半个月就要热一次,家里人都为此很担忧,怎么孩子老是生病,难道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调养不好。  这次小孩子又烧起...

2.25、蒲公英

25、蒲公英图片[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乳痈要药蒲公英  有不少妇人乳房中长各类包块,或者乳腺炎,都是在给娃子断奶的时候落下的。  为什么呢?  因为奶水应该继续排泄舒畅开来的,一下子断了,瘀积在局部,就容易长成各类...

2.34、败酱草

34、败酱草图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败酱草治腹痛痢疾  一人拉肚子,赤白相间,臭秽稀烂如腐败豆酱。  老先生叫他就地采新鲜败酱草二两,煎汤的时候再加进冰糖调服,一次就好了。  小指月说,为什么用败酱草呢?  老先生说,败酱草...